于皖系而言,壞消息似乎有些多。先是松江兵敗,隨即又是汪士珍辭職,緊接著,山東兵艦殺向湖北的消息讓川軍大呼:速發海軍,否則有全軍覆沒危險。
湖南的局面,也遠不似想象中那么好,羅重軒、吳辛田反魯,只能用虎頭蛇尾甚至有頭無尾來形容。徐又錚對于吳辛田雖然沒抱太大希望,但是想來,在聯合了扶桑人之后,至少也可以拖住魯軍手腳,給川軍入鄂制造機會,沒想到,實際情況的發展,竟是如此糟糕。
從吳辛田發布命令,到其全部被殲滅,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隨即,南軍趙恒易部雖然也開始對魯軍展開進攻,但是效果很差。湖南本土軍民,更支持魯軍而非子弟兵,更何況山東省軍第四師里,又特意招募了不少湖南人。
原本是譚羅想要共驅魯軍,平分湘省,竟變成了魯軍拳打羅重軒腳踢譚延凱的結局。南軍潰敗至沅水一帶,部隊損失大,內部又因此分裂。郝云鵬自任,通電反譚,趙易恒部下,號稱佛將軍的唐愚生亦通電全國,聲稱退出戰局,保境安民,實際亦是不服從指揮的表示。湖南省內,暫時已經找不到可以與魯軍較量的軍力。
除去戰場失敗外,更大的問題在于,扶桑聯絡官也被魯軍活捉。根據其口供,段芝泉主持向扶桑貸款,用這筆款來訓練邊防軍,準備武力解決西南以及山東的計劃,被全數曝光。輿論嘩然,京城的報紙,紛紛轉載南方及山東的報道,輿論的壓力,對于段系已經非常不利。
刺刀和軍靴,無法戰勝報人的筆。面對開在租界里的報館,共合正府實際沒有太好的辦法。而段芝泉和扶桑簽定的條約,嚴重侵害了西方幾國在華利益,引起東交民巷方面極大不滿。雖然經過泰西戰爭后,這些洋人未必能有多少實力來干涉中國內政,可是控制本國財團不與共合貸款,這還是做的到。
失去海外輸血的共合,財政日漸艱難,雖然靠著扶桑的貸款,暫時經濟可以維持。但是如果不能消滅魯軍,靠戰爭紅利補平虧空,這次戰后,恐怕共合正府將面臨財政破產的巨大危機。在這種壓力面前,不管有多少人出來倡導和平,段芝泉也只能跟魯軍戰斗到底。
戰場的變化,同樣也讓段芝泉頭疼。湖北戰場,段系借刀殺人之計未成。王子春雖然對魯軍侵奪省權大為不滿,但是一來自己的號召力太弱,二來,魯軍只搶奪地盤,還給他留些好處,段系連孟思遠都敢殺,自己的性命又怎么保的住?因此在孟思遠死后,王子春反倒公開站臺,支持山東,湖北力量一致對外,與川軍開戰。
李虎臣的省軍第二師表現神勇,川軍作戰接連失利,王靈官似乎也有些鎮不住場子。固然魯軍不能打進四川,但是川軍也不可能打進湖北。再加上山東海軍的加勢,川軍這一路基本已經不能報希望。
江蘇戰場的表現同樣不如人意。齊英雖然成功暗殺李秀山取而代之,并偽造了其自殺的事實。但是隨后,江蘇省內,就出現部隊大規模嘩變。數座城市的領兵官,指揮部下反水,齊英指揮軍隊討逆,卻不能取勝。
他的才干并不在領軍,而在于搞人。部下人心不穩,連內部都管理的不順,就該更別想對江西用兵。等到魯軍全殲共合海軍第一艦隊,順利占領松江消息傳來,齊英部下開始成建制嘩變叛而歸魯。齊英連江寧都已經丟了,更別指望其控制江西。
原本預料的長江三省,非但未成皖系囊中物,反倒歸入山東囊中,于東南布局可稱徹底破產。眼下奉軍雖然大舉入關,可是張雨亭對于出戰動力不足,每天只是不停的發電報,要錢要糧。
段系內部,除了河南一路頗有指望以外,南方各戰場接連失利,讓人很有些氣餒。一些段系成員,私下里更是提議,不如與山東和談。
勝利,現在惟有一場大勝,才能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四照堂內,段系要員以及山西、陜西、西北等軍派來的代表濟濟一堂,電燈將房間照的雪亮。徐又錚代替段芝泉,草擬軍事計劃發號施令。于北方而言,皖軍實力仍遠強于聯軍,只要在北方打一場大勝仗,一切就都能逆轉。
他的作戰計劃擬的極為詳細,不但本部人馬,就連友軍也都做了安排,一份軍事計劃,涵蓋了數十個師,幾十萬大軍,史稱“四照堂點兵。”
“我軍,分為東西兩路。西路軍總指揮為段香巖,率邊防軍曲豐同、陳文運、劉旬、魏宗翰、李進材等五師又一混成旅,并奉軍二十七師,于涿州、固安、淶水一線布防。其中以邊防軍曲豐同師為主力,集中于良鄉——琉璃河——涿州一線。東路軍由兄弟自認總指揮,率邊防軍程云鶚、宋子揚、宋光耀、譚金方、張國棟等五師及奉軍二十八師布防于廊坊、落垡一帶。西路軍主力沿京漢鐵路南下,直取保定;河南邊防軍兩混成旅,并西北騎兵師,陜軍三師,同時東進,晉軍自娘子關出擊,兵取石家莊,配合西北部隊,圍殲直魯逆軍主力于中原。東路皖軍以津門為攻擊目標,交戰得手后南下,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山東。安徽三師一旅攻打徐州,自徐州北向山東,攻打魯軍后方,斷其歸路。”
隨著指揮棒在地圖上的移動,行軍路線,清晰的出現在各軍官面前。徐又錚又道:“直魯逆軍倒行逆施,背叛國家民族,必將受到應有處罰。此次出兵,皆以攻取山東為目標。進魯之后,按各自實際控制區域,劃分防地。防地之內,一切軍政,皆由軍事主官自行決定,正府不加干預。”
這話的意思,顯然就是縱兵肆意行動,幾個軍官都聽的兩眼放光,摩拳擦掌。軍需官忽然起身道:“秘書長,那軍糧補給方面…”
“這一點,我已經想到了。”徐又錚微笑道:“所有部隊出發前,一律發四個月軍餉為恩賞。至于軍糧…我向扶桑洋行訂購了大批面包,讓弟兄們也嘗嘗這泰西軍糧的味道。現在天氣炎熱,行軍艱難,這我是知道的。大家下去跟下面的弟兄說好,這次出兵,正府全程提供荷蘭水給弟兄們飲用!”
共合的大兵行軍喝荷蘭水,這怕是自小站練兵起,就沒有過的規矩。一干將領皆面現喜色,精神大為振奮。一旁,張員一身前金袍褂,顯得與所有人格格不入。從一開會,他便合著眼睛,不發一言。此時忽然道:“我軍大舉出征,京城留守問題…”
“這便要有勞紹帥了。”徐又錚道:“紹帥與江提督,皆是前金名臣,熟悉輿情,由你們負責京畿衛戍,最為合適不過。原徐州部隊,皆歸張紹帥指揮,我相信,有你們二位坐鎮,京城自可穩如泰山,萬無一失。”
奉軍方面使者,正是昔日八角臺讓位的張景輝。他起身道:“秘書長,我們奉軍遠路入關,餉械兩絀,懇請正府,先補齊奉軍欠餉惟盼。另外,我軍軍餉皆由四恒銀行代辦,現在京城分行為正府查封,奉行用款大為不便。我們的軍餉錢款,將如何安置,還請明示。”
“請轉告貴軍張雨帥,徐某在奉天所做的承諾,始終有效。奉軍弟兄,將得到足夠的軍餉以及軍需。在明天天亮以前,我會派三百萬的款子給奉軍,作為開戰經費,足以滿足奉軍需求。至于奉軍委托四恒代辦軍費,可向山東四恒總號索取。只要奉軍在山東登陸,以貴軍之能,籌款不成問題。關外不久之前組建了海軍,正好可以揮師南下,直取日照煙臺,長驅直入。魯軍主力集中于保定一帶,后方空虛,只要一個旅入境,何愁不能犁亭掃穴,屆時山東一省財帛任取,貴軍糧餉何須擔憂?”
陜軍聯絡官起身道:“秘書長,卑職出發前,章帥再三提醒,務必向正府說明,我軍目前不利處境。陜西大旱,顆粒無收。目前我軍軍食既缺,軍餉全無。請求正府能夠一視同仁,將軍餉軍需予以發放。另外,自河南進山東,兵站補給設于何處,也請示下。”
徐又錚搖搖頭“此戰,我軍河南戰場,鞭長莫及,因此不設兵站,不成立補給處。自前金時代開始,補給糧臺,多成為個人謀取私人利益的藏污納垢場所,于軍事無補,反倒會滋生無數弊端。貴軍章帥,治軍甚嚴,最得民望。何況直魯聯軍擅興刀兵,民怨極大,陜軍入魯,沿途士紳必簞食壺漿,以迎義師。何愁沿途補給軍食問題?據我所知,山東向來注重糧食安全,于省內大修糧倉。只要進了山東,就不愁沒有食物補給。至于在河南作戰的開支…就請山西方面,予以發放。晉陜一體,同器連枝,相信閻肯定愿意支持這次作戰,不會吝惜軍糧。”
說到這里,徐又錚站起身,揮手道:“天色不早,今天就到這。拿命令書來。”,
侍從遞上命令書,徐又錚龍飛鳳舞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最后一筆剛剛落下,大廳里忽然變得漆黑一片。所有電燈,同時熄滅。京城電力工人總罷公,開始了…
保定,臨時司令部內。
趙冠侯也站在地圖前,下達著命令。
“我軍東路以子玉為總指揮,率所部第三師,直隸第三混成旅蕭光北部,山東省軍第一師駐守楊村。西路由我親自指揮,以共合第五師,第三十七師,山東省軍第三師在易縣、淶水、涿州、固安一線布防。大哥率領直隸守備大隊二十個營,坐鎮保定,擔任總預備隊。西路軍主力沿京漢鐵路北進,與皖軍主力決戰;駐歸德山東騎兵師以及省軍第五師北上,占領開封,進占洛陽,解決敵河南部隊;東路在京奉鐵路線與皖軍對陣,另以山東憲兵旅坐鎮德州,相機接應。”
吳敬孚道:“冠帥…河南方面,陜軍就有五萬人,再加上西北騎兵師,以及敵兩個混成旅,我軍兵力是否太單薄?末將愿意派部下彭辛壽,帶一旅擔任預備隊,前往接應。”
“刺兒彭是你手下第一號猛將,還是留在正面戰場吧。你放心,我既然派了兩個師,自然就有把握,至少,他們不會輸。或許,河南部隊,還是各軍中,最先打開局面的也不一定。此戰,我軍首重破敵,不重殺傷。彼此都是共合軍人,不必以殺戮為要。只要打掉段芝泉,對其部隊以吸收改編為上。魯軍作戰首重補給,我軍行軍線路上,皆修有倉庫,儲存物資,另于要點城市設立兵站。我任命,鄒秀榮為此次直魯聯軍總軍需,李彥卿居次,負責物資調度。寧可部隊不前進,也不能無補給。必須保證下面的士兵吃飽飯,拿足餉。所有參戰部隊,發兩月津貼!”
簡森、陳冷荷、戴安妮三人,此時都在保定坐鎮。有共合三尊女財神坐鎮,錢款上不成問題。聽到有大筆軍餉下撥,沿途亦有物資補給,與會的軍官大多面面笑容,心內先有了三成把握。
吳子玉看著地圖,卻很有些不放心。
“敵我對比眾寡懸殊,正面戰場更是以少敵多,邊防軍素稱能戰,我軍處境艱難。且敵安徽部隊,可以攻打徐州,直取山東后方。另有海軍,可沿海而下,登陸煙臺,冠帥…”
趙冠侯擺手道:“子玉的見識不錯,我們的防線,看上去存在很多漏洞。但是抓漏洞,首先需要的是實力。兵力的多寡,不是決定勝負惟一因素,何況,真論人數,也未必是皖軍占上風。直魯聯軍身后,是共合無數百姓,這一戰,確實是眾寡懸殊,不過是我眾,彼寡!大家拿出精神來,等打完仗,在座諸位,有不少要開府一省,身掛帥印。拿出精氣神,好好干!”。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