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67章 志愿軍

  船到揚州。

  老爹頂盔貫甲的帶著幾名家丁等在碼頭,花白頭發,一只眼睛還蒙著一只黑色的眼罩,手里握著那桿標志性的纏鐵槍。

  老兵老矣,但卻再次披上了戰甲。

  “老爹,你這是?”

  “你要去河北跟高句麗人打仗,我一定要去。”

  老爹神情很堅定,“打突厥打吐蕃打吐谷渾我都可以不去,可以不管,但打高句麗人,我一定要去。”

  “爹,你這么大年紀了,而且都已經致仕了。”李超顧不得旅途疲憊,拉著老爹的手勸道。

  老鐵槍此時卻無比的固執。

  “我曾三征遼東,在遼東留下了大小傷疤十余處,我的無數袍澤弟兄,都死在了遼東,甚至我的幾個親兄弟都死在了那里。”

  雖然已經致仕,但老爹卻愿意以志愿兵的形式前往。

  隋朝時的征遼,讓無數中原百姓留下怨念,既怨楊廣,也更恨高句麗人,當年有無數的征遼士兵和民夫死在遼東,加起來數十萬人。

  老爹要去,李超攔也攔不住。

  猶豫許久之后,李超點頭。

  上岸休整補給,當地官員一起來拜見李超。對于這些地方官員,李超也只是見了一面,簡單的談了幾句,便隨老爹回了家中。

  老爹以前是揚州人,但那時家境一般。后來更是背井離鄉,家破人亡。臨到老了,卻又得以衣錦還鄉。

  老爹回鄉之前,李超就派人在老家起了大宅,修了墳。

  爺倆回到家,老爹先領著李超去了祖墳。

  那里埋著張家的祖輩,李超挨個磕頭,燒了許多紙錢。

  回到莊園,又去了宗祠。

  因為老爹如今發達了,于是便也幫襯起原來家族的人。過去張氏一族的人,現在都在莊園便修了房子,還起了學校,請了先生。張氏族人的子弟都可以免費讀書。

  雖然老爹這一支已經被賜姓,錄入皇族譜序,算是脫離了張家。但和張家,卻也依然是宗親。

  到了家,張家的這些族人,自然都過來拜見,雖然來的人中,許多都是張家長輩,李超只能算是晚輩,可李超畢竟是當朝宰相。

  對于這些沒有什么感情的族人,李超還是很客氣的,李超跟他們是沒感情,可老爹跟他們卻有感情。

  “相國,外面來了不少人,求見相國,說是要志愿隨相國去打高句麗。”

  李超有些驚訝,老爹要志愿去打高句麗,沒想到現在又有一群人說要去打高句麗。

  “我過去看看他們。”

  李氏莊園大門口,聚焦了上百號的人。

  有老有少。

  那些老的自稱是當年征過遼的人。

  其實這些人也不能說老,許多人跟老爹差不多年紀,甚至不少比老爹年輕,只是因為生活艱辛有些顯老。

  算下來,他們也確實不老。

  畢竟三征遼東是從大業八年到大業十年,相距到如今也不過是十五年不到。當年二三十歲的府兵,如今也才三四十歲。年紀大點的,也才五十來歲。

  “你們要去打仗?”李超問。

  “我們要去打高句麗,要報仇!”

  這些府兵,都是當年參加過征遼的老兵,當年的征遼,每次都是規模龐大,不少士兵上戰場,是跟著父親兄弟子侄一起去的,多少親人死在那里沒回來。

  李超又問那些年輕人,“你們也要去打高句麗人?”

  “我們要為父兄報仇!”這些年輕人喊道。這些人都是當年戰死遼東的隋軍的子弟們。

  聽說李超授任燕云節度使,要去北方指揮與高句麗人和突厥人的戰爭,要經過揚州,便都趕來了。

  這些人的熱情,那股子參戰的渴望,讓李超都有些迷惑。

  與他們聊了許久,李超才算是差不多明白了這些人的想法。

  這些人確實想去打高句麗人,報當年的仇。

  當然,這只是其一。

  一般人躲避戰爭都來不及呢,哪怕這些當年的老兵和當年老兵的子弟們。

  這些人想去打仗,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帶兵的是李超。

  李超,在大唐可是戰無不勝的常勝將軍,是軍神。哪一次李超出兵,沒贏?不管帶兵多少,最終都能贏。

  跟著李超的兵將,總能立功。

  尤其是李超打仗,向來傷亡極少。

  這樣一來,跟著李超打仗,便危險小,卻立功的機會多,這樣的好事,誰不心動呢。

  如今雖然天下一統,可大唐依然極重軍功。軍功,依然是得爵或者升官的最佳途徑,得不了爵當不了官,起碼掙起賞賜來也容易啊。

  無利不起早,這些人也都是精明的。況且,他們也確實對高句麗人心懷怨念。

  志愿兵。

  李超想起來歷史上李世民晚年親征高句麗,當時長安子弟踴躍報名,志愿隨軍征戰,李世民稱這些人為志愿兵,帶著他們親征遼東。

  想不到,如今自己也碰上了這些志愿兵。

  “帶上他們吧。”老爹在一邊說道。

  以李超如今的官職地位,帶一群志愿兵,倒也沒人能說什么,傳出去,還會讓人稱頌這些老兵和少年們忠義熱血。

  “好吧。”

  李超考慮了會后,最終答應了下來。

  “這些人就單獨編為志愿軍,由老爹你來統領。”

  不過因為這些人基本上都不是府兵,若他們是府兵也不用以這種形式來求得上戰場立功名的機會了。

  不是府兵,便有一個麻煩,他們沒有裝備。

  他們除了沒有裝備外,還有一個麻煩,就是這些人里,除了部分曾經在隋朝當過兵參加過征遼,其余多數都是些農家子弟,說白了,就是些選不了府兵的人。

  這年頭選府兵也得講條件,不是官僚子弟就是地主子弟,起碼也得是個富裕的自耕農,一般人是選不上的。

  不是府兵,便缺少訓練,不說軍陣號令這些熟悉,連起碼的武藝這些,他們也肯定是不怎么樣的。

  正規的府兵,基本上人手都裝備一把弓,平時訓練的多。可普通農夫子弟,除了一些獵戶子弟,一般人哪會用弓。而弓弩這些東西,又不是三天兩日就能操練會的。

  其余刀牌等功夫,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會的。

  帶上他們是行,甚至給他們弄裝備也不是問題,但關鍵是給了他們弓箭弩機他們也用不來,就算是一般的刀牌,沒經過訓練也難以參加實戰。

  李超可以帶這些人去參戰,去立功,但不能帶著他們去送死。

  “不會弓弩刀牌也不打緊,給他們一人一支長矛,打仗的時候結成長槍陣,也挺厲害的。”老爹道。

  長槍兵。

  這可以說是軍中最低階的兵種了,因為長槍本身裝備便宜,再次哪怕再是新兵,可如果人手一桿長槍,結一個槍陣,士兵們抱起團來,也還是能有些作用的。

  一般軍中,特別是在亂世之時,各方梟雄暴兵,其中最多的就是長槍兵。

  長槍兵也是最不值錢的兵種,炮灰,補充兵。

  不過老爹這么一說,李超倒想起來,長槍兵確實挺垃圾的,但是自己不是有火藥筒嘛,可以把這些長槍兵升級為火槍兵啊,若是再配給他們點手雷,那還是擲彈兵呢。

  火槍兵有個好處,不像弓箭手那樣對兵員素質要求高,也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周期,簡單培訓下,基本上就能拉上戰場,和訓練長槍兵并不麻煩多少。

  長槍志愿兵升級為火槍志愿兵,戰斗力還是能提升不少的。

  想到此,李超定下主意,這些志愿兵就都弄成火槍兵吧。

  老爹聽了李超的打算之后,還有點好奇什么叫火槍兵。然后李超把祝振東叫來,現在祝振東成了火槍隊正,非常努力,受召而來,很嫻熟的給老爹演練了一遍什么叫做火槍兵。

  長槍上加上竹筒,結果就成了火槍兵?

  這個變化,讓老爹驚嘆,不過以他多年戰斗經驗,也表示若是沒有見過火槍的,交戰之時,來這么一下焰火噴射,確實會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就算見過了,可交戰之時來這一下,也依然還是能讓人慌亂的。

  對李超來說,火槍志愿兵裝備起來也簡單,一人一桿長槍,加上火藥筒再加手雷,一根火繩,然后就足夠了。

  頂多再給他們配一頂頭盔。

  不需要配鎧甲,也不需要配上弓弩和橫刀,也不要刺刀、盾牌,有這火槍就足夠了。

  裝備起來簡單,成本也低。

  當天,要超收了一百三十多個志愿兵。

  然后,第二天來了更多的人要求當志愿兵,等第三天李超離開揚州的時候,老爹的志愿軍人數已經達到了八百多個。

  不過還沒結束,從運河北上,每到一站停靠補給時,必然會有許多人前來要求當志愿兵。

  這個時候,老爹也不得不提高條件,只要那些年輕壯實的小伙,甚至要求會些功夫的優先。

  如此一路北上,路過秦瓊老家的時候,志愿軍已經達到了五千。

  李超也不得不在路上就給李世民上了奏章,把這志愿兵的事情詳細奏報。

  李世民對于有這么多踴躍報名參軍的志愿兵很高興,朝廷之前確定了要擴軍到八十萬,但這只是個計劃,要選兵要訓練,等朝廷完成擴軍還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

  這個時候,有這么多志愿兵,朝廷除了供他們吃喝外,又不需要額外付糧餉等,比從中原各地抽調府兵過去,要快速且劃算多了,李世民朱筆一揮,同意李超接納那些義勇志士。

  于是乎,得了御旨的李超也放下了心。

  從齊州一直到幽州,沿途招兵買馬,等到達幽州的時候,李超除了從襄陽帶來的五千神機營外,還有整整兩萬個志愿兵。

  兩萬志愿兵,一路行來一路訓練,人手一桿長槍,加上一背包火藥筒一包背手雷。

  為了讓這些志愿兵看起來威武一些,李超還特意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套白袍。

  發白袍一來是為了與府兵紅色戰袍區分,二來也是因為白色的布匹不經染過,十分便宜。

  但最后的結果,卻是出了一支白袍義軍。

  幽州城里的尉遲恭早知道李超要到了,帶著部將趕到運河碼頭迎接,結果還沒等到李超的影子,卻看到一騎探馬飛馳而到,面色驚惶的稱南邊出現一支大軍,足有兩三萬人。

  “不必驚慌,那是李相帶著神機營和志愿軍到了。”尉遲恭還算沉的住氣,不過心里也很驚訝,李超難道招募了兩三萬的志愿兵?

  天啊,招募這么多老百姓來干嘛,這些人沒經訓練,人再多又有什么用?

  他一時都有些搞不明白李超的用意了。

無線電子書    唐朝好地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