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路在何方

無線電子書    文藝生活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三月底,林子軒前往花城。

  他是和京城電影制片廠的人一起走,同行的還有葛尤和徐繁,馮曉剛沒有去。

  自從知道張億謀的電影會參加這一屆的金牛獎,電影圈里不少人對獲大獎都不抱什么希望了,這是明擺著的事兒,這一屆張億謀肯定是大贏家。

  否則金牛獎組委會把張億謀的電影加進來,又不給人家獎項,那就太不地道了。

  既然想借助張億謀的名氣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就要給人家甜頭。

  金牛獎是專業獎,不參考觀眾意見,是一幫電影專家評選出來的獎項。

  很難說公平不公平,事實上,任何電影獎項都沒有絕對的公平,只能說是相對的公平。

  看過這一屆金牛獎的提名名單,各種獎項的歸屬不用評委,圈內人基本上都能猜個不離十,太陽底下就沒有新鮮事。

  林子軒和馮曉剛因為《大撒把》獲得了最佳編劇的提名,然而同樣獲得最佳編劇提名的還有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滿滿的主旋律。

  評委對人物傳記類電影的偏愛眾所周知,林子軒和馮曉剛又是電影圈的新人,結果可想而知,這就是馮曉剛不想去花城的原因。

  都想當主角,誰愿意陪跑啊!

  他們還好些,幕后人員得不得獎影響不大,又不靠這個吃飯。

  徐繁最郁悶,作為剛出道的新人演員,主演了第一部電影,幻想著能拿到自己人生的第一個獎項,多么完美的畫面。

  如果她真的拿到了這一屆的最佳女主角,從此星路平坦,人生無憾。

  可惜半路殺出來一個鞏莉,徐繁就算再自信也知道這次鐵定沒戲了,只能是鞏莉的陪襯,這事擱在誰身上都不好受。

  不過人生就是如此,沒人能預料到今后會發生的事兒,碰到高興的事不要狂喜,碰到糟心的事也不要難過,都坦然面對。

  作為一部小眾的文藝片,《大撒把》能夠獲得這么多提名已經算是勝利了。

  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共五項提名。

  這和電影的主題有很大的關系,出國潮的話題還在持續,《京城人在紐約》在各省市電視臺的第二輪播出已經結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的數據,二月份辦理出國手續的人明顯下降,預計未來半年華國將進入一段出國的低潮期,華國人對于出國更為理性了。

  《大撒把》能獲得這么多提名估計和社會影響有關,或者說是被上面看重的結果。

  這次京城電影制片廠去的人不多,就是制片人和導演,加上林子軒也就六個人。

  他們對獲獎同樣不抱什么希望,只有葛尤的機會最大,這是因為張億謀的那部電影沒有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一行人從京城坐火車去花城。

  京影廠是國有單位,出差報銷都有一定的限額,這不是說他們坐不起飛機,而是覺得沒希望拿獎還是不要太招搖的好。

  他們開玩笑的說,咱們坐火車去,要是能拿到大獎,就坐飛機飛回來。

  “以后國產電影不好拍了,要票房沒票房,要獎項沒獎項,拍一部賠一部,誰還去拍啊。”京影廠的制片人感嘆道。

  這話有點夸張了,卻也說明了國產電影遭遇的困境。

  這時候的國產電影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宣傳性質的電影,比如戰爭題材和謳歌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物,也可以說是主旋律電影。

  還有一類像是《頑主》和《大撒把》這樣帶有文藝性質或者娛樂性的小眾電影。

  張億謀拍攝的合拍片由于使用的是國外資金,一般不算在國產電影里面,這就是以往金牛獎不把合拍片納入評獎范圍的原因。

  這樣的國產電影很難吸引各年齡層的觀眾進入影院看電影。

  《大撒把》的票房不錯,至少是賺錢了,其他國產電影就不好說了,以前國家還能通過行政的手段組織單位職工和學校學生進入電影院。

  現在市場放開了,老百姓的娛樂方式豐富起來,從香江流入的錄像帶受到歡迎。

  無論是金牛獎組委會想提升自身的影響力還是總局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影視行業,都是想要解決國產電影的困境,繁榮華國的電影市場。

  京城電影制片廠的人倒不是埋怨張億謀搶走了原本屬于他們的獎項,只是對國產電影的未來有點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走。

  在林子軒看來,國產電影之所以沒票房,老百姓不愛看,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華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電影。

  深刻的藝術電影好不好,當然好,就是老百姓看不懂,不買賬,你原本就不是拍給老百姓看的,就不能埋怨老百姓的欣賞水平太低。

  大部分觀眾看電影是為了娛樂,而不是接受精神洗禮。

  不過,這些話他不會說出來,這時候的華國電影人還充滿著理想和堅持,走在藝術電影的大路上,他們不大看得起香江的娛樂電影,認為那是瞎胡鬧,沒有邏輯和劇情,就是東拼西湊的低俗笑料,太過粗鄙和庸俗。

  在華國電影圈談論香江的商業片會被人鄙視,覺得那是不入流的電影。

  其實,他們弄錯了一個概念,商業片不是搞笑片。

  商業片指的是大投資、大導演、大明星的大制作,在題材和內容上迎合大眾的口味和欣賞水平,以票房盈利為主要目的。

  按照這個標準,《京城人在紐約》就是一部商業化的電視劇。

  葛尤沒有參與討論,他現在就在張億謀的劇組里,說什么都不合適。

  金牛獎原本是華國電影圈自娛自樂的獎項,大家辛苦一年,頒個獎安慰一下,回去單位還會發獎金,每個人都高高興興的。

  每年的獎項基本上都被華國的幾大電影制片廠瓜分。

  這一次突然放進來一只大鱷,競爭是有了,但差距太大,談不上競爭,而是被碾壓了。

  而且,華國電影還要和世界電影接軌,就以華國電影目前的制作水平,差距就更大了,此時不少有遠見的電影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華國電影的出路在何方。(

無線電子書    文藝生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