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05章 突破口

大秦軍中的僉事官,確實比較特別,他們通常文化素養比較高,而且從職責上算,他們的職責屬性也屬于文職。△¢四△¢五△¢中△¢文  但他們又確確實實是軍人,因為他們在軍事學院接受的都是軍事化的教育模式。

  而且,僉事官并不一定只能限于擔任軍中的文職,很多人憑借自己的指揮才能,從僉事官變成將軍,直接指揮軍隊作戰。

  他們這種軍中的文職和武職并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他們文化素養既高,接受的又是軍事化的教育,做事的效率往往比那些死背四書五經,通過科舉出仕的正統文官高。

  如果讓他們由“將”入“相”,擔任朝中的文官,他們應該完全可以勝任,甚至做得更好。

  如果能從這方面再開一個口子,另辟蹊徑,那么科舉取士的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就會慢慢的動搖。而只要動搖了這一點,也就好辦了。

  要改革科舉,那就等于是在動天下讀書人的奶酪,這其中阻力之大,不用想就知道,如果行之過急,必須可能導致人心渙散,甚至天下大亂。

  對于這件事,秦牧可謂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對朝中大臣一點口風也不敢透。

  正所謂: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是以。秦牧連最信任的心腹大臣都不敢使之得曉,慣常用的在《大秦時報》上先以輿論造勢的手法,也不敢再用。只能小心翼翼地。先從其他渠道一點一點地浸潤。

  這天宣政殿的常朝上,商議吏部主事空缺之事時,御史李思提議由中軍都督府下轄都僉事官李國維補缺。

  這個提議讓朝堂靜了一靜,秦牧適時說道:“李國維乃前明舉人出身,精明強干,主管中軍都督府考功賞罰之事,知人善任。把本職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中軍都督府年年評優。讓其轉入吏部。同樣是主管考功之職,倒也恰得其所。李御史所薦,朕覺得可行,諸位大臣以為如何吶?”

  在宋明兩代。文官擔任武職再平常不過,但是武將要想改任文官,卻不是件輕松的事。

  舉個例子,宋代的狄青,戰功赫赫,皇帝很喜歡他,讓他出任樞密使,樞密使在宋代掌管調兵權,嚴格來說。這還是屬于“武”的范疇;

  只是因為在宋代,樞密使一直是由文官把持,已經被文官視為自己的禁臠。武將動不得。

  狄青一出任樞密使,立即遭到文官集團猛烈地沖擊,就連歐陽修等人,也指桑罵槐,暗罵狄青有反骨。狄青做樞密使沒多久,就被迫辭職。郁郁而終。

  在明代,幾乎所有的“督師”都是由文官出任。像王陽明、孫傳庭、袁崇煥等等,無不是以文官掌武職。而武將要想進入文官的序列,卻是難上加難。

  秦牧一開口就著重強調李國維是前明舉人出身,這好歹抵消了朝堂上很多文官的顧慮,畢竟舉人雖然難與進士相比,但好歹也是“文人”,而且李國維在中軍都督府的政績那是實打實的好,有口皆碑。

  其在軍中的職責主要是考功,其實和吏部的考功差別不大,只不過一個是軍隊體系,一個是文官體系。

  即便如此,還是有官員出來反對了,吏部給事中馬援執笏出班說道:“陛下,吏部向稱六部之首........”

  “馬卿,朕要糾正你一下,我大秦不是六部,是七部。”秦牧平靜地打斷馬援的話,朝堂上頓時傳出一陣低笑之聲。

  馬援頗為尷尬,氣勢為之一弱,他只得先請罪道:“臣一時口誤,請陛下恕罪。”

  “朕一直強調,外交的重要性,現在看來,還是有很多大臣不自覺地忽略掉外交部啊,這不妥,不妥!馬卿的過失,朕不希望各位大臣再犯,好了馬卿了,朕這次且恕你無罪,你有何事要奏,請繼續吧。”

  這下馬援可就更尷尬了,皇帝如此大度,你哪好意思再反臉不認人,立即反對皇帝的意見啊。他有些訕然,還是勉強說道:“臣,謝陛下不罪之恩。臣以為,吏部為七.......七部之首,權責重大,吏部主事一職,掌握百官考功錄評,任事之人更應慎之又慎。

  李國維在中軍都督府雖然也是主管考功之責,但畢竟與吏部有所不同。是以臣以為,當另擇賢能,出任吏部主事一職。臣舉薦吏部員外郎龐越。龐越在吏部掌事多年,對部務十分熟悉,在職期間勇于任事,政績斐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臣以為,龐越更合適接任吏部主事一職。”

  馬援說完,立即便有不少人附議。龐越這個人,秦牧是知道的,確實是個人才。憑心而論,馬援舉薦他倒也不錯。

  但秦牧要調李國維入吏部,本是要以此打開一個小口,不達目的,又豈肯作罷。他不動聲色地問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劉伯全道:“劉卿,你以為何人合適?”

  劉伯全當即答道:“陛下,龐越實為可造之才,將來或能為朝廷棟梁之用,只是年紀尚輕,臣以為應該讓其再歷練兩年,若是驟升高位,反而可能是害了龐越這等可造之才。是以,臣以為,還是先由李國維出任吏部主事一職為妥。”

  秦牧還是不動聲色,接著問首輔司馬安道:“司馬閣老以為如何?”

  司馬安是老人精,秦牧先問劉伯全,再來問他,意思不是明擺著嘛,李國維也是舉人出身,何苦為此事再跟皇帝過不去呢。

  于是乎,司馬安便說道:“臣以為劉尚書所言不無道理,臣附議。”

  “既然如此,那吏部主事一職,就由李國維接任吧。”

  秦牧快刀斬亂麻,一得到兩個國閣大臣的贊同,立即把事情確立下來,因為李國維是以文入武,再由武回文,大家勉強可以接受,此事沒引發猛烈的文武之爭。

  但正所謂蟻穴潰堤,有些事情,只要開了一個小口,就好辦多了。只要順著這個小口慢慢浸潤,遲早能沖破堤防。

  看來得逐漸增加軍事學院的教學內容才行,開設行政管理科目,名為管理軍隊,實則變相培養專業的行政管理人才,一點一點減輕對科舉選官的依賴。

  至于讓皇家科學獎獲獎者得到為官資格,這件事秦牧暫時沒有提。

  其實真論起來,官員有技術型和行政型的。不是科學獎獲得者就適合當官的,那些真正醉心于科研的人人,多數無心做官。

  通過學數理化曲線去做官,也很不適合,學習這些自然科學的人,做起官來或許還沒學習四書五經的人做得好呢。

  因此,用官位來引誘讀書人去鉆研數理化,或許只會導致另一種畸形社會形態。

  與其如此,還不如給予官位相等或近似的地位,比如后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之類的稱號和榮譽。

  加大物質獎勵力度,變相提高自然學科研究人員的待遇以及知名度。這樣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必然會慢慢提高起來。

  就像李益那樣,一個工匠的兒子而已,但因為獲得了皇家科學獎,一時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媒人爭相上門,比榜下捉婿還熱鬧。

  只不過皇家科學獎畢竟不可能像大白菜一樣,弄得滿大街都是,那就不值錢了。

  但是光是幾個獲獎的人,又不足以滿足需求。

  設立一個皇家科學院,先由皇家來供養一大批自然學科的尖端人才,引用一些后世的教授資格評級,讓他們享受一些與官員相應的待遇,或是特殊津貼之類的。

  再在報紙上多宣傳一些他們的事跡,通過提高他們的知名度變相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

  這應該足以扭轉數理化無人問津的畸形狀態了。

  ps:訂閱,還是訂閱,每天的面包,油條,都靠這一章幾分錢的訂閱了,親們,給我一點希望吧,訂閱吧,給我寫下去的動力吧!

無線電子書    明揚天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