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二三五、萬事皆交易(六)

無線電子書    明末風暴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明末風暴二三五、萬事皆交易(六)

  二三五、萬事皆交易(六)

  (停電,抱歉)

  史可法現在是真正后悔,他此前要留下這幾萬人,是覺得文震孟出任內閣首輔,朝廷必然會大力支持他安撫百姓,但結果是他這邊奏折才上,那邊就八百里加急回來,甚至還有文震孟親筆寫的一封信。

  無論是八百里加急,還是文震孟的信里,都是一件事,朝廷拿不出錢來。

  文震孟初為首輔,正準備大干一場,匡正祛邪,因此,他也沒有過多的精力用在籌錢上。朝廷只能象征性地撥五千兩給史可法,然后其余錢糧,著南`京六部籌辦。

  這幾乎是給了史可法迎頭一擊,也再次證明章篪此前所勸,勿輕易違約的先見之明。

  “總之,如何安置,現在南`京六部爭得不可開交,多數都覺得,遣戍流徒邊境,比就地安置還要省錢省事。”

  “為何會…”章篪愣了愣,遷徒數千里比就地安置還省錢省事,哪有這等道理?

  不過旋即他明白,對于南`京六部來說,確實遷徒比起就地安置省錢省事,遷徒之中,沿途接應和最后安置,都是地方的事情,南`京六部只需要象征性地掏點差役的補助,這一切就都解決了,豈不是省錢省事!

  至于千里迢迢的遷徒是否會給地方造成麻煩,會不會讓民眾在勞累中病餓而死…這些事情,就不是他們這些南`京官員要考慮的問題了。

  “事已至此…唉,當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史可法疲憊地說道。

  最初時因為得知俞國振想要這些人手而形成的聯盟,已經分化了。

  “或者再去尋俞國振?”章篪小心翼翼地建議道。

  “我還要不要面皮了?”史可法有些不滿:“修之,你還是提一些有意義的建議吧!”

  章篪只能苦笑,有意義的建議,你會聽從么?比如說再去尋俞國振,那就是很有意義的建議,比如說此前要史可法別同俞國振翻臉,也是很有意義的建議!

  章篪真不覺得,再去尋俞國振算什么丟臉的事情,此前背信棄義才是真正不要面皮。如今這局面,不就是不要面皮造成的么,再通過不要面皮扭回來便是,算得什么丟臉!

  他心中有些感慨,若這種局面,是俞國振面對,他會如何處置。

  俞國振卻根本沒有時間去理會這等事情,他現在忙著更重要的事情。他人也到了南`京,一來是向方子儀致謝,二來,也是來秘密會見一些人物。

  他是秘密回到南`京的,除了方家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行蹤,就是一直關注他的史可法,也只知道他深入簡出。暫時之間,就象張獻忠縮進了英霍山區一樣,俞國振也蟄伏起來。

  時間一日日過去,史可法手中的錢糧也越來越少,可是在如何安置那些附賊之民的問題上,南`京六部仍然沒有一個定論。就在史可法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新的消息,卻讓他勃然大怒。

  據說最先提出這個建議的,乃是南`京戶部的一位主事,他認為,附賊之民,既已附賊,又有禍亂之舉,既是違背了大明律令,那就是罪民。

  “處置罪民,國朝已有先例,太祖時貶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諸部為墮民丐戶,此可法也。”那位主事如此說道:“貶罪民為官奴,由官府買賣,其值可安撫良民,又無須朝廷多耗資財,此一舉數得之法也。”

  一句話,就是發賣這些附賊之民為奴!

  原本史可法是想將這些附賊之民重新編入戶籍,這樣可以為他治下增加人口賦稅,若是編為官奴發賣,他的打算就當真徹底破產了。

  憤怒之中,他來見十府巡撫張國維,希望從自己這位老上司這里尋得支持。

  “道鄰,只怕這一次,你不同意也得同意了。”張國維的反應,卻讓他大吃一驚。

  “什么?”

  “此事我也知曉,你可知是誰指使那位主事提出這建議的么?”

  “是誰?”

  “熊文燦。”張國維看了史可法一眼,擔出了這個名字。

  “熊文燦…為何是他,他是福`建巡撫,如何管到我南直隸來了!”

  “你應知熊文燦撫鄭芝龍之事,鄭芝龍于崇禎四年便曾上書朝廷,說是大員島地方廣大,物產豐盛,又距陸不遠,請求朝廷移災民于此,一年便可自給自足。當時朝廷雖未采用,卻也有人支持。如今這些附賊之民,南`京六部不愿意就地安置,你以為只是沒有錢么?究其根源,還是畏其復叛,道鄰,若是這數萬罪民降而復叛,你能平之否?”

  此問一出,史可法頓時鬧了個大紅臉。

  這個問題,他不是沒有考慮過,但他很有信心,只要俞國振在無`為,又有一條生命,那么這些罪民就不敢再叛。也就是說,他的信心,還是建立在俞國振身上,可現在俞國振已經離開無`為,并且很明確地表示,不會再支持他,他這個底氣已經不足!

  “南直隸,再經不起這般風波了。而且,牽一發動全身,道鄰,此前中都為賊所破之事,吳振纓瀆職,至溫體仁罷相,若是此次罪民再亂,你獲罪于天子不說,文湘南只怕也要因此罷相!”

  說到這,張國維深深看了史可法一眼,心中也不禁有些失望。

  當初勸史可法留下這些百姓的,是張國維,但是張國維也沒有想到,在他眼中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真正操持起來,卻變成了一件有可能葬送整個東林根基的大事。

  若是史可法有辦法解決,將這件事情漂亮辦下,那么對東林一脈來說,當然是很大的幫助,文震孟在首輔位置上也能坐得更穩。偏偏史可法除了找朝廷哭著要銀子外,別無良方——朝廷若是有足夠多的銀子,直接就買得流寇不造反了,何必要用你史可法!

  銀子銀子,朝廷缺的就是銀子!

  “可是逼良為賤…”史可法還有些猶豫:“若是東陽先生能多撥些銀兩與職下,或許…”

  “唉,道鄰,你怎么還不明白,這是件極為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能擠出幾萬兩銀子與你,再被那些胥吏上下經手,落到百姓手中的有幾?”張國維苦笑著道:“況且,你首先要安撫的,還是那些因賊流離的百姓,他們才是真正的良民,這些附賊者,乃是罪民!”

  史可法徒然一嘆:“早知如此,當初便應應允了俞國振…”

  “錯,道鄰你又錯了。我雖未見過這位俞濟民,但從你與張天如之口,我也知道此人才能非凡,若不能為我所用,就不可任其坐大。”張國維搖頭:“相反,鄭芝龍,海寇也,大員島,域外也,數萬罪民遣之域外,能換得一些銀兩,再以這些銀兩來安置真正良善,這也是一舉多得。”

  “也就是說,鄭芝龍愿掏銀子來買這些人口?”

  “對。”

  “可若是這些罪民到了鄭芝龍手中,又復起為亂,如之奈何?”史可法不解地問道。

  然后他看到張國維淡淡的笑,史可法心中一凜,猛然明白了張國維的意思。

  鄭芝龍是海寇出身且不說,招撫鄭芝龍的熊文燦,向來就不是東林一脈。罪民在鄭芝龍手中出了問題,那與他們東林何干,而且到時還成了他們東林的資本:當初我們便說要就地安置,偏偏你們要遣徒海外!

  明季之禍,結黨營私,絕對要排在前列,向來以清流自詡的東林,在這方面所犯之惡,絕不遜于閹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熊文燦如此大膽,他有什么好處?”史可法忍不住問道。

  “熊文燦貪鄙,不過收受賄賂罷了。”張國維有些不屑地道。

  他們瞧不起熊文燦,只因熊文燦與之并非一黨。但是既然議定,史可法也放開胸懷,又向張國維問道:“鄭芝龍愿出多少銀錢來購買這些罪民?”

  “鄭芝龍遣了一弟,名為鄭芝鳳者來南`京,他有言,每得一人,壯男為三兩銀子,健婦為二兩,老弱為一兩。”

  “好賤的價錢!”史可法忍不住說了一聲,他心中盤算,如今自己治下,可以被認定為罪民的百姓總數,大約超過七萬,零零散散攏在一處,八萬是有的,其中青壯男子,應該占了一半,自己怕這近四萬人落入俞國振手中,可是落是流至海外,那關系就不大了。

  以四萬青壯、兩萬健婦、兩萬老弱而言,總共可得銀十八萬兩,此時因為賊人過境,南直隸米價騰貴,一石米價錢是二兩,這些人口可換九萬石米,再加上張國維支持的、朝廷撥發的,勉強夠安撫災民之用了。

  想到這,史可法只能長嘆,他原本就不是一個立場堅定的人,因此點頭道:“既是如此,那也唯有…唯有將這些罪民發賣為奴了。”

  “道鄰,休要沮喪,如今文湘南為內閣首輔,你此事做得漂亮,可見東林一脈才華。溫體仁雖是罷相,可陛下還只是讓他在京閑居,此事若成,便可驅溫體仁出京,再逐其黨,朝中便只余正人矣。”見史可法還是有些沮喪低落,張國維并不知他是因為白得罪了俞國振,只道是為那些“罪民”愧疚,便安慰道:“為著朝廷大義,總得有人犧牲,道鄰,勉之勉之!”

手機閱讀請進

無線電子書    明末風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