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裝甲旅出擊

  直到1933年7月底,全國各地上報的集體建設項目達到了近7000個,其中絕大多數是鐵路挖基、公路、水壩、小型電站、其他水利工程等。其中鐵路筑基工程將是最漫長的,其他的幾類工程,基本都能通過集體建設完成大半或者全部。

  在全國掀起一片建設的同時,共和國的軍事行動也如火如荼的展開。

  在其他幾支部隊陸續準備開拔進駐青海、甘肅、寧夏的同時,張自忠和王正也抵達西安,各進疆部隊已經基本調集完畢,它們已經等不及將于10月份開始的全事力量大整編,將于8月1日正式開拔。而同時,玉門的野戰機場已經修正了跑道,于第一架從咸陽機場起飛的運輸機。

  諸葛生與鐵三乾輾轉乘飛機抵達成都,再乘小型飛機抵達進藏的最前線雅安。根據陸軍部的命令,這里已經云集了三個步兵師,包括輜重部隊在內近四萬人的大軍。其中有步兵第第75師,整體的構成是一個雙數尾序號的主力師,兩個單數尾號的普通師。部隊的裝備構成非常簡單,在補充了一些如高壓鍋在內的高原裝備后,武器主要是26年式華夏半自動步槍,沒有加裝重型槍管從而作為輕機槍使用的撕裂者式輕機槍,高爆手雷,闊刀雷與反騎兵地雷。唯二的炮兵武器是60mm的26年式迫擊炮和24年式步兵炮,不過數量都不多,畢竟要上高原,運輸問題太尖銳了。至于武器方面的問題倒是沒什么大問題,當初設計定型時,張蜀生就對這些武器提出了近乎全地形的作戰要求。

  先期抵達的三個師已經在各級政委的組織下,開始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在8月進藏前,他們還將有一段時間的高原生存方面的常識性訓練。

  新疆方向與西藏方向暫時都沒有大的變動,東北方向則不然,隨著各種重型裝備沿著津浦線和京漢線陸續北上,參戰的主力第3師將和另外的18師、34師、42師、76師、92師總共六個師組成兩個軍,再與一個重型裝甲旅一個重型炮兵師混編,最后形成一個小集團軍的規模北上。

  北上的部隊規模不小,而且全是較為精銳的部隊,尤其是建國后第一個組建的重型裝甲旅,將是鬼子的噩夢。而150mm的重炮則是新中國成立后,西南開啟戰略倉庫,掏出腰包里的存貨,組建的第一批重炮兵師。沒有任何一個人比張蜀生更明白在這個時代,火炮的作用,對于進攻和防御所意味的意義,所以,西南一直奉行的是大炮兵路線,在之后也會延續這種風格。

  擁有重型裝甲旅和作為先頭部隊,在錦州現有部隊的協助下,已經足以對日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而當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作戰計劃開始,更多的部隊、更多的火炮北上后,實現東北的最終解放。

北平,大興機場  “作為北部中國最重要的機場,我們要肩負起護送抗日部隊北上的重任,保衛鐵路線,保衛領土,防御日軍艦載機的侵襲,將是你們的戰斗任務。”

  “嗚嗚…”

  當較為平緩的機場常規戰斗警報聲響起后,早已得到命令列隊在跑道上的飛行員迅速登上各自的戰機,蓋上座艙蓋,開始有序地滑出隊列,進入四條跑道中的三條,準備起飛。

  “塔臺,塔臺,我是0199,飛機檢查完畢,一切正常,請求起飛。”此次飛行任務是掩護部隊沿鐵路線登車北上,上尉飛行員高天寶是這一批次巡邏戰機的小隊長,做好起飛檢查后,他沉著地請求起飛。

  “塔臺收到,0199號機可以起飛。”

  早已在跑道第一位的0199號飛機開始由慢及快地滑行起來,最終越來越快,高天寶一拉操縱桿,飛機緩緩離開地面,仰頭飛入長空。

  第一批次的5架迅速起飛編組成功,隨即沿著大興機場往北,開始搜索著鐵路線。依靠機場的大型無線電導航系統提供定向無線電信標,空中巡邏小隊很快就發現了鐵路,以及正在行駛的火車。

  “呼叫指揮,天鷹小隊已經發現目標。”

  高天寶的飛機是裝備了機載電臺的,而其他幾架飛機則只有供作戰通信用的短距電臺,這也是普通機型,據說即將換裝的殲—3型戰斗機將普遍裝備足夠飛機航程內使用的機載電臺,通信距離和效果讓人比較滿意。

  “天鷹小隊,按照既定計劃行動,注意警戒。”

  整個北上的階段,機場除了派出飛機對海平面進行搜索警戒外,還會派空中巡邏隊護送軍列北上。

  東北,錦州城下,大雨已經連續下了三天了。

  戰壕里,一年多的對峙,已經讓所有的士兵臉上都寫滿了疲倦和沉著。除了輪值的連隊官兵穿著雨衣在觀察位和戰斗崗上值守外,其他的士兵都躲進防炮洞,

  近乎瓢潑而下的大雨,讓空氣潮濕到了極致,整個戰壕里都是泥濘不堪,排水溝永遠排不盡這無窮盡落下來的雨水。防炮洞的入口離戰壕的排水溝只有半尺的高度,人鉆進去的時候都會帶進去不少雨水。休息的官兵們,從班排長到列兵蛋子,都裹著口內送來的軍毯,把身體緊緊地塞進去,抵抗著這已經開始出現冷意的雨天。

  “這雨下的夠倒霉的,真是便宜了日本人。”

  班長田治國狠狠地吸了兩口煙,吐出一道長長的煙霧,哼聲道。

  “班長,你說我們什么時候發起總攻啊。”旁邊的新兵蛋子,新兵竺民問自己的班長,他是剛入伍的,通州人士,抗戰最緊那一段兒,他和村子里幾個兄弟就跑到了錦州,投了軍。

  “我的竺民同志,作為你的班長,我很遺憾地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發起總攻。如果我知道,你們就不能叫我班長,而是將軍”

  “哈哈哈…”

  一個班的人都笑了,班長田治國為人很爽朗,以前是在老北京城外的鄉下跑牛買賣的,最是一張尖牙利嘴,在戰場上也經常開這些下屬的玩笑。自從張學良東北第二次易幟,宣布東北軍全部加入新中國的人民軍后,同志這個稱呼也開始在軍隊上下傳開來,共同的志向,對于這些老東北軍人來說最合適不過,那就是早日打敗日本人。

  錦州的戰事已經僵持好幾個月了,從最開始日軍瘋狂進攻寧錦防線的錦州,變成鏖戰,然后是日本人也開始深挖戰壕,躲入工事和中隊玩起了對射,雙方彼此拉起了鐵絲網,埋下地雷,居然都在提防對方的進攻。

  一年多的對峙,讓雙方陷入了一種怪圈,誰進攻誰吃虧,防守的一方借助工事,在考慮了人員素質、裝備、兵力等綜合戰斗能力后,剛好能夠擊退對方的進攻。

  眼看鬼子在華北大敗,接著新中國又成立了,東北軍上下都歡欣鼓舞,不是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容忍戰爭,而是無法再忍耐對日本人的怒火,東北大地時刻都在燃燒,早日解放全東北是所有老東北軍官兵的愿望。可是,在東北軍試圖發起進攻時,卻發現對面日本人的工事已經修得很堅固了,除非使用裝甲部隊突破或者采用集群炮兵摧毀工事,整個進攻,光是突破錦州對面的日軍工事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三天前,上面下了命令,讓部隊嘗試進行夜襲,結果連天大雨,作戰計劃被迫取消了。不過一線戰壕的官兵們可不敢掉以輕心,日軍是很狡詐的,曾經就乘大雨沖到了陣地上,大雨天夠寒磣人的,日軍要跑到陣地前十幾米才能看到人。他們居然端著刺刀就沖上來了。

  “王伢子,看什么呢。”

  旁邊的一個老兵見班里最有文化的上等兵王江正在看什么,便好奇地側過身,問他。

  “一個老朋友的來信。”

  王江把信放回懷中,貼身放好,他沒說的是,那是自己青梅竹馬的信,當年高中畢業后考上了國立山東大學,正好趕上抗戰爆發,他就直接投了軍。而青梅竹馬則在全國解放后當了一名教師,來信說如今正在菏澤的一所鄉村學校當老師。

  如果沒有參軍,也許自己也將成為一名支援新農村教育的教師吧。不過他不后悔,戰場,或許比講臺更適合他。一年多時間,他已經從一個大學生變成了一名合格的戰士,由于文化較高,他成了班里的神射手,手中的那支加裝瞄準鏡的華夏式精度步槍,已經射殺了不下二十個鬼子的機槍手和擲彈筒手。

  老兵兀自搖搖頭,神情有些落寞,以為是王江的家書。老兵已經很久沒收到過家書了,因為,他的故鄉在東北。

  班長田治國怕眾人士氣受損,便說道,“急個卵子,日本人比我們更急,這一趟不打過去也就算了,打過去了,非得連把鬼子全留在中國不可,,血債血償。”

  說完,班長爬起來,帶上雨衣,鉆出了防炮洞,看著遮天蔽日的大雨,暗自咒罵了一聲,朝著連部去了,他也忍不住了,準備去套套連長的口風,看看國內的援軍什么時候能到。

  下面的官兵著急,張學良也在急。

  “報告,國防部發來的最新電報。”

  作戰參謀送來一封電報,張學良放下手中正在指點地圖的指揮棒,接過電報,隨即大喜,“衛國,你也看看。”

  霍衛國接過一看,頓時喜上眉梢,原來,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專家預測,雨天不會再繼續下去了,這也意味著已經準備充分的援軍將正式開拔。

  “可算是盼到了。”張學良狠狠地砸了地圖桌一拳,雖然這一個月整個錦州城下都只聽到零星的槍聲和炮聲,但有了強大的后盾,誰都希望立即給日本人一個教訓。

  而這一次,連張學良都充滿了期望,因為,曾經飽受日本人戰車之苦的中人,即將迎來全新武裝的裝甲旅。

  霍衛國從煙盒里叼出一根煙,邪笑著說道,“也該給日本人一個難以磨滅的教訓了,老張,你是沒見過咋們中國人坦克的厲害,嘿嘿,日本人的豆戰車,和它們一比連泥人都不如”

無線電子書    超級科技強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