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單這一柄方天畫戟。”
“你們來之前,孤已命人以百煉鋼打制你們擅使的兵刃。”
“稍后,可自行下去領取。”
彷佛猜到薛仁貴心中所想,李承乾的聲音響徹全場。
“多謝太子殿下。”
一旁的秦懷玉、趙節、羅通等人紛紛拱手致謝。
尤其是周青、姜興本、姜興霸、薛先圖、王心溪、王新鶴、李慶紅、李慶八人,他們沒有秦懷玉等人的家世,家中頂多算得上一方豪強,雇人打制兵刃,那可是觸犯朝廷大忌,自不敢為。3
尋常的兵刃,他們都不缺,可像百煉鋼打制的兵刃,這可是世家子都視若珍寶的神兵利器,誰又不欣喜若狂呢?
“薛兄。”
“扭扭捏捏的,不似漢子。”
“快快打完,我還得整肅軍伍。”
張思政手持丈二狼牙槊,自信心爆棚,完全沒把薛仁貴放在眼里。
一向脾氣溫和的薛仁貴聽見這話,不由得面露慍色,一只手抓住方天畫戟,整個人的氣質驟然一變,肅殺凜冽,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壓制感。
“殺!”
張思政微微一怔,隨即回過神來,眼神瞇起,手中狼牙槊槍出如龍,直直的捅向薛仁貴。
“哐當!”
薛仁貴站在原地,只是輕輕一架,狼牙槊徑直被月牙枝擋住,金鐵交擊之聲響徹全場。
然而,這一幕讓張思政胸膛怒火升騰,他感覺薛仁貴在小瞧自己,眼中好似冒著火焰,使出渾身解數,丈二狼牙槊猛地向下一劈,時有破空聲襲來,長圓形錘狀,且密排8行鐵齒,裝有三棱鐵鉆的槊頭砸下,讓人望而生栗。
‘嘶!!!’
在場觀戰眾人都感受到了張思政這一擊的磅礴力量和兇厲,不禁為薛仁貴捏了一把汗。
說著時,那時快,薛仁貴的身形動了,雙足踏地,九尺魁梧身軀縱身向前,不閃不避,手中一桿方天畫戟揮舞如風,銀白戟身在陽光下折射出獵獵寒芒。2
“鏗鏘!”
彼時,槊、戟相交,火光四濺,清脆的聲音傳蕩開來,殺機彌漫全場。
薛仁貴的身形不斷變幻,或援,沖鏟、回砍、橫刺、下劈刺、斜勒;或胡、橫砍、截割;或內,反別、平鉤、釘壁、翻刺;或搪,通擊、挑擊、直劈。
一時間,方天畫戟在他手中如有臂使,嫻熟的技巧死死地壓制住了張思政,讓人看的目不暇接。
‘怎么會?!’
張思政不復之前囂張,手中丈二狼牙槊不斷格擋,眼睛滿是不敢相信。
本來他的武藝就不錯,僅次于紇干承基,否則也不可能成為東宮右衛率,再加上服用了一枚虎狼丹,身具虎狼巨力,少有人能敵,卻被眼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打的沒有還手之力。3
你原來身體素質10,丹藥給你提高到15點,很牛逼了把,然后有牲口天生20點,還tm能鍛煉提升,你能怎么辦 “秦懷玉、羅通、程處弼。”
“你們家學淵源深厚,不若就由你們來講講這場對決。”
站在高臺上的李承乾眼角余光掃了一下三人,淡淡道。
‘呃呃!’
三人不由得愣了下,這才應答聲道:“是。”
“啟稟殿下。”
年長的秦懷玉率先出言:“從力量上來看,右衛率確實要強過薛兄。”
“只是右衛率所使狼牙槊,講求的不僅僅是力量,更是技巧。”
“在這一點上,薛兄技藝爐火純青、出神入化,我不如他。”
“沒錯。”
羅通眼神銳利,開口道:“狼牙槊為馬槊異種,與禹王槊、棗陽槊有異曲同工之妙。”
“尋常的狼牙槊操練之法相較簡單,易學難精,何況是這等異槊。”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是在馬上,恐怕右衛率會輸的更慘。”
“........”
程處弼已經無話可說,話都被人說完了,他還說什么。
在場的千牛、備身賀蘭楚石、秦懷道、周青、姜興本、姜興霸、薛先圖、王心溪、王新鶴、李慶紅、李慶,1
太子賓客趙節有一股不明覺厲的感覺。
不過,經過秦懷玉、羅通的講解,他們倒是深以為然,因為張思政漸入下風,薛仁貴游刃有余,兩相對比,孰優孰劣,一眼明知。
“輸了。”
李承乾看了看場上,下了結論。
“啊?”
眾人不約而同的將目光再度聚集到了演武場上。
“哐當!”
薛仁貴手中方天畫戟猛然揮出,由下至上,張思政頓感一股巨力傳來,根本握不住狼牙槊,兵刃就這樣掉落在地,整個人站在原地愣神,是的,他輸了,輸的一敗涂地。
“承讓!”
這時,薛仁貴將方天畫戟交予一旁的衛士,神態溫和的拱手道。
“薛兄武藝超凡,我自愧不如。”
見此,張思政嘴角浮現一抹苦笑,心服口服。
“孤宣布,從今天開始,薛禮便是東宮左衛率。”
“左衛率!”
“左衛率!”
“左衛率!”
在場的東宮衛士們親眼目睹薛仁貴大發神威,不由得歡呼起來。
這一場比武著實讓人大開眼界,更是讓在場所有人認可了薛仁貴的強大,這位高宗朝第一名將比原歷史更早嶄露頭角,出現在世人眼中。
“既是比武,輸贏分明,孤不能不賞。”
“來人,賜弓。”
接著,李承乾大手一揮,兩名內侍抬著一柄半人高的大弓出現在了薛仁貴眼前。2
“這...”
薛仁貴有些不知所措。
“此弓名為震天弓,以精鋼打造的弓身,犀牛筋作弓弦,弓若滿月,可一箭射穿五層甲。”2
“孤今日將此弓賜予你,希望來日,你能一手彎弓,一手持戟,縱橫沙場,為我大唐立下汗馬功勞。”6
目光如炬,李承乾勉勵道。
“是。”
薛仁貴眼中滿是驚喜,連忙抓起了震天弓,視若珍寶。1
“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在場的東宮衛士無不齊聲怒吼,其它人深受感染,不自覺的附和出聲。
君者,賞罰分明,士者必為之赴湯蹈火,這是古往今來的道理。
李承乾只用了一個時辰刷新了他在秦懷玉等人心中的形象,徹底將東宮左右衛率擰成一股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