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80章 暗流再起

  蘇澤并不知道,朱翊鈞用開經筵的辦法,逼著殷士儋讓自己參加講學。

  他更不知道,一場更大的麻煩,正在有心的操縱下,悄然向朝堂襲來。17

作者更不知道,他以后是個撲街  京師,登月樓上,今天是隆慶二年進士的聚會。

  同年聚會,是大明官場的常例,而只有剛中進士的這一年聚會最為頻繁。

  原因也很簡單,中進士的第一年,新進士們往往都在京師觀政,等到觀政結束授官,那進士們就天各一方,很難再聚會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都喜歡聚會的,比如今科三甲羅萬化、黃鳳翔和趙志皋,這三人都不愛參加聚會。

  再比如當今風頭正勁的蘇澤,也不愿意參加這種聚會。

  沈一貫最喜歡交際,他如約而至來到登月樓,先對著眾同年一個羅圈揖,連忙告罪來晚了。

  新科進士朱賡立刻站起來,拉著沈一貫入席,他和沈一貫年紀相仿,他又是浙江紹興人,和沈一貫是同籍,也和沈一貫一樣是庶吉士。

  同年同籍同館,這是相當親近的關系了,兩人自然也成為好友。

  朱賡是個老實人,授庶吉士后就老老實實在翰林院學習,也沒趕上詹事府選拔,在同年中一向低調。

  相比之下,沈一貫跟著蘇澤辦了不少事情,在同年中就風光多了,如今翰林院都在傳說沈一貫要提前完成館選,提前轉正。

  同年之中,除了三甲外,目前就蘇澤一個人提前轉正,在場的同年看向沈一貫,眼神中都透出羨慕的光芒。

  不過科舉已經過去快半年了,新科進士早已經形成了各自的圈子,這時候再去巴結蘇澤,又顯得太過于下作,這也是這些新科進士們不屑為之的。2

  當然,在場的同年中,也有對蘇澤不滿的。

  比如這個時候,坐在主座上發言的沈思孝,就侃侃而談道:

  “吾這些日子在都察院觀政,方知我大明清流之重!”

  沈一貫皺眉看向沈思孝,沈思孝要比沈一貫年輕,今年才二十六歲,只比蘇澤大一歲。能在這個年紀高中進士,絕對是少年得志了。

  只可惜沈思孝的科舉名次不高,所以沒能選上庶吉士,只能在都察院觀政。1

  沈思孝是浙江嘉興人,和沈一貫朱賡也都是同年兼同鄉,按理說關系應該不錯。

  但是自從沈思孝在都察院觀政后,就變成了一個“清流吹”。1

  沈思孝動不動就說言官的重要性,也和清流言官一樣染上了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毛病,經常私下攻擊朝中大員,抨擊朝廷的政策,這也讓沈一貫疏遠了他。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沈思孝和言官站在同一戰線上,經常攻擊蘇澤,這讓沈一貫對他不喜。

  但是同年聚會,沈一貫也不好說什么,只能聽著沈思孝又在吹捧言官了。

  又喝下一輪酒,沈思孝突然低頭說道:

  “詹大人可惜了,這等為國為民的純臣,卻被打壓外放,高閣老焉知嚴嵩下場!?”1

  這句話就有些重了,在場的同年們紛紛提醒沈思孝慎言。

  高拱執掌吏部,再不久大家就要結束觀政,去吏部候闕了。

  雖然進士都能授官,但是高閣老給你上個眼藥,發配到云南貴州當官,那區區新科進士也是無力反抗的。1

  沈思孝的好友張位立刻說道:

  “繼山(沈思孝字),你今日酒多了,我送你回去吧。”

  沈思孝卻不領情的說道:

  “昨日詹御史貶謫離京,六科十三道只有寥寥數人相送!我大明科臣都被宰輔打斷脊梁了嗎?”

  “當年嚴嵩在朝,沈公被奸黨所害,六科十三道可是在京外置辦靈堂,為沈公守靈的!”1

  說完,沈思孝看向沈一貫。

  沈思孝說的沈公,是嘉靖年被嚴嵩害死的沈煉。

  沈煉和沈一貫的叔父沈明臣、徐渭、諸大綬并稱越中十子,是沈一貫叔父的好友。

  沈思孝將詹仰庇比作沈煉,將高拱比作嚴嵩,周圍的新科進士們都沉默了。

  有一個同年問道:

  “繼山兄,你也去送詹御史了嗎?”

  沈思孝昂著頭說道:

  “這是當然!就算是內閣輔臣權勢滔天,我大明自有正道!”

  接著沈思孝又陰陽怪氣的說道:

  “可嘆有些同年,甘為權奸爪牙,豈不是趙文華病蠱之禍!”

  沈思孝說的自然是蘇澤,而趙文華是嚴嵩的親信,他因為給嘉靖皇帝修城門不利被革職,后來就染了怪病腹裂肝腸出暴斃。

  沈思孝這么說,就有詛咒蘇澤的意思了,沈一貫作勢要拍案而起,被身邊的朱賡拉住。1

  但是話說到這個地步,酒宴是沒辦法繼續了,新科進士們各自回家。

  但是沈思孝借著酒勁兒,卻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監察御史雒遵的家中。

  沈思孝雖然只是一個都察院觀政的進士,但是他名望大能量也不小,所以雒遵還是開門迎客,將他迎接了進去。

  沈思孝看向雒遵,他知道這位雒御史也很反對高拱,也參加了送別詹仰庇的活動。

  而且雒遵非常反對蘇澤正在推動的邊關政策,也是主張遷界禁邊的倡導者之一。

  雒遵也跟著詹仰庇吃了處分,被罰俸了三個月,沈思孝此時的酒已經醒了,他對著雒遵說道:

  “雒御史,我有一策可以讓朝廷停罷平戎策!”

  雒遵看向沈思孝,其實對方的行為很冒昧,自己明明和他交往不多,喝了酒入夜上門,雒遵如果不是看在沈思孝的名聲上,早就將他驅趕出去了。

  現在又聽到沈思孝口出狂言,雒遵更是有些不喜。

  沈思孝見到雒遵沉默,反而自顧自地將自己的計劃全部說了出來。1

  雒遵越聽眼睛越亮,到了最后他對著沈思孝拜道:

  “沈先生!若是此策能搬倒權奸高拱,你可是大功一件啊!”

  聽到雒遵稱呼自己為“先生”,沈思孝就知道自己的計策已經說服了雒遵。

  其實這個計劃也不是沈思孝臨時起意,而是籌謀已久的。

  他的觀政就要結束了,如果能在觀政前搬倒一名宰輔大臣,那自己就能超越蘇澤,成為新科進士中第一人,說不定就能留任都察院,一步登天成為御史。2

  要不然按照新科進士末流的升遷路徑,他要外任縣令還要考核優秀,才有機會調回朝中擔任御史。

  更重要的是,一旦高拱倒臺,那攀附高拱的蘇澤也會受牽連。

  沈思孝早就將蘇澤視作同年的競爭對手,這一次就讓高拱蘇澤成為他這把初鳴利刃的祭品吧!8

無線電子書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