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6章 同人不同命,同傘不同柄

  梁城熄火下車,朝陳景樂揮揮手。

  “哈嘍靚仔”

  陳景樂好奇:“你從哪回來的?”

  如果是從他家過來,完全不用開汽車,因為這個時間點正值下班高峰期,路上遇到個紅燈都要等很久,小車遠不如電驢方便。

  果然,

  梁城說:“今天陪鐘老師回娘家蹭吃蹭喝,剛回來,在樓下想起后備箱還有一摞從鄉鎮拿回來的書籍,之前說給你留的,趁車子沒熄火,就給你帶來了。”

  “噢?”

  陳景樂驚訝,連忙放下灑走過去。

  梁城打開后備箱。

  “你拿這么多,沒關系嗎?”

  陳景樂驚訝。

  之前梁城給他帶過一本《談治國理念》跟一本市志,他閑暇時看完了。這次帶來更多,有十二三本,全是思政相關。

  梁城擺擺手:“不多,辦公室最不缺就是這種書,老領導還讓我多拿點,就當宣傳思想了。我實在搬不動,就只挑了一部分。覺得太多的話,慢慢看唄,挑喜歡的看就好。”

  “看是肯定會看的。”

  陳景樂接過來,打算拎進屋里先放著。

  經典要看,新時代作品也要看,哪怕有些書籍觀點跟他觀點合不來,也不妨礙辯證地看。

  梁城又拎出一個袋子:“還有兩個木瓜跟幾個橙子,都是岳父家順的,分你幾個嘗嘗。”

  陳景樂笑咧嘴:“又吃又拿的,你岳父沒拿掃把趕你?”

  梁城也笑:“沒事,我讓鐘老師去摘的。”

  “行,謝了,也謝謝鐘老師。”

  東西都放好后,陳景樂拍拍手:“你工作交接完了?”

  梁城笑呵呵:“嗯,等假期結束,我就正式開始在市內上班了。”

  “恭喜恭喜!”

  “恭喜談不上,只是換個離家近點的上班單位而已。”

  梁城說是這么說,但臉上笑容掩蓋不住。

  陳景樂給他搬張凳子,又倒了杯檸檬水:“終歸是好事,說恭喜沒毛病,很多人想調回市區都沒辦法呢,終于不用在鄉鎮苦逼熬日子了。”

  “這么說也確實。”

  梁城內心是高興的,或者說慶幸。

  能回市區已經知足了,其他的不敢多想。

  現在可不像十年前,體制內如今也卷得厲害,能人輩出,有能力又有關系的,大有人在。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與其跟著卷,不如早點熄了那點心思,踏踏實實工作。

  他只想余生能多點時間陪陪家人,然后爭取能早日過上陳景樂這樣的安逸生活。

  “對了,回岳父家吃飯的時候,大家聊到鐘晴想考研的事。”

  梁城沉吟著開口。

  陳景樂詫異抬頭:“哦?怎么說?”

  “我岳父的意思是看她自己,岳母則覺得女孩子學歷太高,不是好事,怕再讀三年會耽誤太多。鐘老師也很糾結。”

  梁城搖搖頭。

  陳景樂好奇:“鐘老師糾結什么?”

  “既支持她妹妹繼續升學,又怕讀完研究生出來,照樣找不到好工作,浪費三年咯。”梁城聳聳肩。

  “這事本來就有利有弊。”

  陳景樂往搖椅上一趟:“現階段就業形勢這么差,你讓鐘晴出來找工作,怕是很難找到合適的,今年失業率有點夸張。文科專業,而且學的還是師范,現在教師隊伍飽和度如何,你我都懂。如果是考公,你覺得今年考公的人,會比去年是少么?”

  “估計會更多。”梁城嘆氣。

  陳景樂哂笑:“就是咯,今年的形勢比去年前年更差,大家都想著旱澇保收,一窩蜂涌向考公考編,今年只會更卷。私企工作難找,體制崗位難考,這種情況下,選擇繼續提升學歷,并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學歷貶值是個問題。”梁城皺眉。

  陳景樂擺擺手:“相對貶值是事實,但實際上,研究生人數在國民人口中占比依舊談不上高。今年錄取人數才124萬,只是報考人數多,加上媒體夸大宣傳,給人一種研究生遍地走大學生不如狗的感覺。如果你把研究生學歷,看成1999年高校擴招之前的本科學歷,就知道學歷含金量是什么水平了,我記得99年本科錄取人數是160萬人。”

  梁城陷入沉思,微微點頭:“你說得也有道理。”

  陳景樂微微一笑:“我覺得多讀書并不是壞事,如果條件允許,讀到博士都行。既然大家都在卷,那只要能卷贏別人,就算成功。”

  “博士就太夸張了,不太可能,讀書也是很辛苦的。如果能考上的話,家里大概率會答應她去讀,如果考不上想脫產二戰,估計也會支持。再多就不行了。”

  梁城搖搖頭。

  “放心,鐘晴又不是傻子,人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你先顧好你自己吧。”陳景樂懶洋洋道。

  “你說得對。”

  梁城長吁口氣,搖頭失笑。

  “好不容易放假休息,國慶七天準備怎么過?”陳景樂問。

  梁城說:“準備過兩天跟家人去海邊玩玩。現在不是流行趕海么?帶他們去體驗一下。”

  “趕海呀?”

  陳景樂瞬間腦補很多網上看過的趕海視頻,只是不解:“這個季節去海邊,太曬了吧,起碼得等11月中下旬才沒那么酷熱。”

  結果被梁城鄙視了:“傻崽!我肯定是找個沒那么曬的日子,或者傍晚再去啊!順便還能看看海邊落日什么的,看抖手上面發的視頻,傍晚海邊風景美得很,鐘老師惦記很久了。”

  “呃,小心濾鏡騙子。”

  “應該不是,問了幾個去過的朋友,都說確實好看。”

  “那就好。”

  陳景樂感慨:“誒,真羨慕你們這些可以到處去玩的人,不像我,只能躺在家里吃吃喝喝睡大覺。”

  梁城很想給他一拳:“真叫你一起,你又不肯出門。”

  陳景樂眨眨眼:“感覺出門很累,而且也不想跑那么遠。”“你該考慮買輛車了,有車之后,活動半徑會大很多。”梁城認真說。

  “在考慮了。”

  “有想法?說說,我幫你參考參考。”

  “還沒想好。”

  “切!那你又說在考慮了?”

  “想想又沒罪。”陳景樂呵呵笑。

  買車這事確實考慮挺久了,只是一直沒下定決心。此刻又提到這個話題,有點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唉,嘆氣。

  梁城翹起二郎腿,嘿嘿一笑:“聽我的,經濟省油納智捷,動力強勁三大媽,保值力帆眾泰海馬,內飾豪華選飛度,想要空間大就昂克賽拉。”

  陳景樂給他一根食指:“回頭我去看車,你這話里面但凡有一句假的,你今年買菜價格通通翻倍!”

  “我錯了哥,我錯了!”

  梁城光速滑跪求饒。

  東聊西扯,梁城在陳景樂家待到太陽下山,夜色即將降臨才離去。

  “洗澡!晚上還要繼續看書呢!”

  陳景樂關上大門,上樓去。

  與此同時。

  李北星家正準備吃完飯。

  母女二人看著李啟光滿臉紅光,哼著歌兒從外面進來。

  “是有什么好事嗎?看你這么開心。”江織琴詫異問。

  李啟光笑呵呵:“必須是好事,必須開心啊!”

  “哦?”

  “我前幾天不是投了點錢進股市么,今天看了收益才知道,比我預想的還要多。”李啟光簡直眉飛色舞。

  江織琴跟李北星聞言,都很驚訝。

  “賺了多少?”

  李啟光得意地豎起一根手指:“100萬!”

  雖然這個數字對他來說,并不是什么大錢,可自己憑本事賺的錢,就很有成就感。

  江織琴驚訝:“你確定?”

  李北星更是瞪大眼睛:“才一星期呀!”

  那她之前買基金10萬虧了5萬,算什么?

  算她呆瓜嗎?

  “是的,一星期!”

  李啟光享受著老婆孩子的震驚目光,感覺此刻到達人生巔峰。

  “300萬本金,一星期就賺了33的利潤?這也太夸張了吧!”李北星難以置信。

  難道她爹其實是股神?

  “呃,其實是600萬本金。”李啟光輕咳兩聲。

  江織琴皺眉:“不是說好只投300萬的嗎?”

  李啟光臉上尷尬神色一閃而過:“我那天晚上刷到塞力斯重大利好消息,第二天又加倉了。”

  看到老婆板著臉,他連忙補充:“當然,沒虧就是,不僅沒虧,還是大賺!”

  聽到這話,江織琴臉色才稍微緩和。

  “多虧了乖女的建議,比業迪跟塞力斯這幾天都是大漲。”

  李啟光連忙轉移話題:“所以,爸爸決定拿這一百萬,給你買個禮物。買輛新車怎么樣?”

  啊?我?車?

  李北星驚愕。

  江織琴卻是蹙眉:“才一百萬,能買到什么好車?”

  李啟光無奈:“一百萬可以了,乖女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給她買的法拉利,現在還在車庫吃灰呢。”

  好吧,江織琴選擇閉嘴。

  李啟光自顧自說:“轎車的話,可以考慮寶馬7系,奔馳s級,或者奧迪a8;suv的話,就寶馬x5,奔馳g級,保時捷卡宴。如果是仰望u8,就需要再加點。不過家里已經有一輛u8了。乖女你想要哪一輛?”

  夫妻二人齊齊看向女兒。

  李北星猶豫:“一百萬的車,還是太顯眼了。我現在這臺a3開著挺好。”

  “哪里顯眼了,又不是超跑,百萬級的車子,現在路上多得是。”

  李啟光笑說:“可以上班開a3,平時出去玩開別的嘛。你跟周曼琳她們出去玩,不用考慮那么多,別人怎么想是別人的事,自己開心就好。”

  李北星想了好一會兒:“唔,可以先留著嗎?”

  “當然可以,從現在起,這100萬就是交由你來支配了,隨時都可以問我拿。”李啟光大手一揮。

  “謝謝爸爸!”

  李北星笑得眼睛彎成月牙。

  江織琴這時候才插話:“那600萬本金,你還放在股市賬戶里嗎?”

  李啟光得意一笑:“節前跑路是常識,我昨天上午就全部賣掉了,落袋為安。節后估計會跌一波,到時候再看要不要重新入場。”

  看到妻子臉色來回變幻,他好笑之余,又連忙保證:“放心,這次我一定一定只用300萬!”

  江織琴翻個白眼,沒說什么。

  李北星很開心,本來她的零錢只有一百萬多點,現在一下翻番,雖然只能用來買車,但這一百萬是實打實的。

  至于要買什么車,她確實沒想好,這事可以慢慢考慮,不急。

  “吃飯吃飯,再不吃菜要涼了。”江織琴發話。

  李啟光連忙去洗手。

  晚飯就在一片愉快中度過。

  先發一章,多寫幾百字,懶得分到第二章了,剩下再寫個四千看看。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三十歲才來成長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