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7章 分道揚鑣

  為了節約馬力,趙云得到擴編消息后的第三天,這支精騎才抵達真定。

  一人三馬,配置豪華。

  這支精騎的抵達,原本動搖的黑山軍各部立刻穩定下來。

  窮盡這些黑山軍的家底,倒是也能湊出一些騎馬的步兵。

  可若是專業的騎士,能湊出三百騎就是極限。

  而趙基派來充實趙云的這五百騎士,都是并州老兵精心訓練的,也是這些老兵的子弟兵,是塞外四郡移民之后。

  此前隸屬于徐晃,隨著徐晃結束軍事行動,也就將配屬的三千郡北騎士還給了趙基。

  趙基重新補充馬匹后,這支精騎便為前鋒,率先出發了。

  按著趙云的理解,以及常識來說,會有一名別部司馬或軍司馬節制這五百騎,負責這五百騎的實際指揮、訓練。

  結果這五百騎抵達趙云軍營時,只有五個百騎隊,并無中層軍吏。

  趙云這里心情復雜,也不敢失禮,立刻書寫一道感謝書狀,并向趙基詢問具體的指示。

  而此刻的趙基,正與徐晃結伴送天子、朝廷百官南下。

  他們勒馬于羊頭山,這里是上黨兩塊盆地的地理分界線。

  出于禮貌,趙基下馬,對著遠去的天子車駕長拜。

  劉協站在車上,扭身看著后方道路旁的趙基。

  天子車駕后面跟著旗車、鼓車,旗幟如林,遮蔽了劉協的視線。

  道路拐彎后,劉協戀戀不舍收回目光。

  公卿們各乘車駕,跟在鼓車隊伍之后,也都是用奇怪心情駐望趙基所在。

  那里趙基已經站直了腰背,趙基身后是一隊隊牽馬佇立的騎士,多數是紫袍義從。

  楊琦心有不甘,雖然與趙基脫離后,他們立刻就能控制朝廷大權,可威懾力大減。

  與趙基相互依附的這段時間,固然趙基的實力上漲迅猛,可朝廷恢復的也是很快。

  明明還可以從趙基這里汲取更多的力量,趙基也能借助朝廷大義攝取更多。

  可趙基還是忍住了,果斷與朝廷做了切割。

  但也留下了人質,皇后等人現在就在平陽,還有受孕的董貴妃。

  如果未來朝廷這里翻臉無情,趙基也有一定反制手段。

  總之,楊琦遺憾不已;感覺再有幾個月,就能牢牢將趙基綁在朝廷的戰車上。

  暫時聽趙基的命令也不算什么丟人的事情,隨著朝廷公卿衙署重建、恢復,趙基表現的越好,得罪的人就越多,以后自然可以輕易從趙基這里拿回天子丟失的權柄。

  公卿們或許表現的無能,但歷經沉浮,很多事情都能看透,難的是去改革、執行。

  孔融也是感到惋惜不已,明明已經有重創賊臣袁紹的機會。

  只要天子旌旗出現在河北,袁紹不死也要殘疾。

  結果還是因為相互不信任,就這樣分兵了。

  趙基看著公卿車隊消失在馳道拐角處,就扭頭看徐晃:“公明兄,你說朝廷諸公返回雒陽后,能支撐多久?”

  徐晃不假思索:“不知,我只知道朝廷歸位后,會遣使河東索要錢帛谷物。馬匹軍械之類,也會一并索要。”

  “公明說話難聽了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來拿我河東之物,是看得起我河東士民,這是‘征用’,怎么能說是索求、討要?”

  趙基調侃著,扭頭看徐晃側臉:“我等了天子大半個月時間,本以為他會伺機與我暢談一番。結果不是釣魚就是射箭、騎馬,聊什么都是淺嘗即止,如隔靴搔癢。說到底,比之忠義蒙侯,他還是不信我這個平陽侯。”

  徐晃只是這樣聽著,或許每次天子召見趙基,都是一次努力的嘗試,可兩個人各自都有顧慮,聊的并不投機,這才沒能敞開心扉討論天下形勢。

  這一切與他徐晃沒什么關系,就算跟著去了朝廷,那些公卿也不會正眼看他。

  明明有求于他,還要故作姿態,矜持高傲,等著自己去求公卿能賞賜一個為國賣命的機會。

  徐晃轉而就說:“侍中,我觀朝廷似有遣能吏、名士接管上黨之意。”

  “他們想要就給他們吧,薛洪也坐不穩,明年我們要沉心耕耘恢復生產,我沒興趣跟袁紹交戰。”

  趙基語氣淡薄:“既然都擅長爭殺,我們又何必去阻止?讓他們放開手腳去殺,我們保境安民,生養孩子。關隴河朔能算四州之地,如今在籍人口不足三百萬,亡族滅種之禍迫在眉睫,不可不察。”

  徐晃聞言斂容,低聲感慨:“非用強法不可。”

  “不管用什么法,我要將他們糅合混一。”

  趙基回答時,見路途上是河北兵隊列,領隊的是韓猛。

  韓猛勒馬出列,上前靠近一躍下馬,對趙基拱手:“卑將家眷老小,就托付侍中了。”

  “將軍安心,期滿一年,將軍率軍返回河北時,我自會放回將軍家眷。”

  趙基笑著回答,又展臂示意,這讓有心攀談的韓猛只能放棄,再次鄭重拱手后,上馬離去。

  韓猛這營河北兵步行而過,很快又是淳于瓊。

  淳于瓊資歷深厚,根本沒把暴發戶、年輕的趙基當回事。

  這場仗,對淳于瓊來說就不算打輸。

  依次縱馬經過時,歪頭向右瞥視一眼趙基,還不屑冷哼一聲,大有激怒趙基之意。

  徐晃還有些擔心,結果趙基只是平靜目送淳于瓊所領百余騎經過。

  騎隊帶起更多的揚塵,趙基捏起罩袍遮住面龐,等煙塵消散后才說:“不明實務之徒,我希望袁紹麾下多一些淳于瓊這樣的宿將老人。”

  淳于瓊所領一營三千人經過后,后面是押解輜重的張郃一營兵馬。

  其中多有張郃的族兵、部曲,張郃資歷很深,弱冠之際從戎,參與平黃巾之戰,后來又是抵御張舉張純之亂。

  群雄討董之際,張郃也是冀州牧韓馥麾下相對重要的領軍校尉,稍弱于客將鞠義。

  后來韓馥讓冀州于袁紹,韓馥征辟的州吏接連死諫,事后也都受到了袁紹的清洗。

  張郃此前地位不是很高,因此躲過一劫;又因多少有些地位,也就不怎么受用。

  比起提拔人才,維持河北穩定更重要。

  好好將張郃磨煉、沉淀一番,磨去了怨氣,再用的時候會趁手很多。

  所以袁紹也不著急,比起需要團結的大族郡望與名士來說,張郃這點事情實屬微末。

  張郃督率輜重營經過時,也是扭頭去看趙基,很想出列來道別。

  可張郃還是忍住了,他能活到現在,就在于識時務。

  家人的待遇很重要,可他自己的命也重要。

  不說隨駕的河北各軍,僅僅是張氏族兵,就能將他盯死。

  他張郃的家眷被送到了趙基手里,可張氏族兵的龐大家眷還都留在河北。

  趙基目送張郃所督輜重隊通行后,最后面就是壓陣的張楊。

  他督率步騎兩千余人,此刻脫隊而來,驅馬上前。

  趙基也驅馬上前,兩人相互打量對方,趙基就說:“真定這里不會拖延太久,盡量聲援呂蒙侯,不要急于決戰。九月之際,我就會督率大隊騎士南下。”

  張楊雖然勢力膨脹了許多,可他也不想跟曹操打決戰。

  曹操這里不好糊弄,他若戰敗,以曹操的一貫作風,大概率就要城破死全家。

  張楊神情鎮定,笑著應下,也說:“侍中若能如約送去兩千匹馬,呂蒙侯之女便是侍中的了。”

  趙基笑了笑:“張將軍說笑了,我這不過是為國家分憂。”

  感覺改封呂溫侯為呂蒙侯實在是有些過分,萌侯哪有溫侯好聽?

  以后介紹側室時,蒙侯之女,與溫侯之女,顯然是兩種格調。

  張楊也只是跟著發笑,就對趙基、徐晃拱手:“那本將告辭了,明年六月,再來太原叨擾侍中!”

  “到時掃榻相迎!”

  趙基拱手,目送張楊驅馬返回行軍大隊,才感慨說:“那群雜碎總算是走了,咱們也能去做點正事了。”

  徐晃不知該怎么接話,問:“侍中覺得列位公卿就如此不堪?”

  “何止是不堪?就連他們教育出來的天子也是機敏有余,缺乏擔當。”

  趙基握馬鞭指了指自己鼻梁:“天子若拉著我拜皇天后土,彼此結為血誓兄弟。于情于理,我也會親自率兵護送天子上雒。那些公卿中有名無實的敗類,我也會幫他清理一番。”

  徐晃認真想了想這種事情的可能性,就說:“侍中說笑了,唯名與器不可假手于人,公卿絕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所以說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國家危難動蕩,他連禮節下士、逢場作戲都做不到,還指望我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趙基抬頭看蔚藍天穹:“現在就很好,我們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無線電子書    虎賁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