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4章 新的領域

  煉金術可是人類文明從古至今的夢想。在歷史之中,不知道多少位術士在煉金這一領域之中奉獻出了整個生命,但從未成功過。

  倒是沒想到,在此刻的宇宙逃亡航行之中,李青松倒是無意間做到了這一點。

  在碳氫化合物之中“煉”出金子來,這件事情看似奇怪,但其實原理是很簡單的。

  核聚變、核裂變等涉及到原子核層面的物質變化,其實并沒有那么高大上,必須要在精密的設備之中才能實現。

  宇宙之中到處都是星際高能輻射,到處都是具備極高速度與動能的粒子。

  此刻李青松艦隊航速高達8光速,于是原本不具備如此之高動能的粒子,在撞擊之中也被動的具備了極高的動能,于是星際粒子高能撞擊事件便愈發頻繁。

  于是構成這種特制塑料布的碳氫原子核,便有可能遭到這些粒子的撞擊,或者多了質子,或者少了質子。表現在外部,便是核裂變或者核聚變。

  沒錯,其實在這航行之中,在構成塑料布的材質之中,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這種可以釋放巨大能量的變化。

  于是它們的元素構成便也被改變了,原本只有碳原子和氫原子的材料中,憑空便出現了多達幾十種其余元素的原子。

  經過精煉提純后,便成為了擺在李青松面前的一塊塊金條、鐵塊、錫塊之類。

  當然,原子序數越高的元素,形成數量便越少。因為原子序數越高,越難以形成。

  據李青松估計,按照當前情況,平均每年,便會有大約30克黃金被憑空生產出來。

  當然,如果航速繼續提升,導致高能星際粒子撞擊愈發頻繁劇烈的話,這種“煉金”的效率還會再度增加。

  “拿去做工業用途吧。”

  感嘆一番,李青松將這些材料丟到了各種工廠里面,那些已經被這些雜質“侵蝕”到千瘡百孔的塑料布,則經過重塑之后生產后再度平整如新,丟到了倉庫里面等著取用。

  除了讓李青松都感到有些驚奇的“煉金”之外,在8光速的航速之下,還有更多奇特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看到,在艦隊前方,那些閃耀著的萬千星辰,顏色似乎有了一點變化。

  它們似乎變得更藍了一些。

  這幅度十分微小。哪怕是李青松意識所在的,經過了千百次基因優化,具備了超強視力的克隆體,也僅能勉強感知到這一點。

  在艦隊后方,那些星辰的顏色則變得微微紅了一點,同樣幅度十分微小。

  李青松知道,這是因為紅移和藍移。

  光波具備和聲波類似的特性。當前進的時候,光波的波長會變短,頻率會升高。后退的時候,則波長變長,頻率降低。

  而光的顏色由波長決定。

  因為己方艦隊每秒鐘約2.4萬公里的航速,便導致那些星辰的顏色發生了變化。

  依據多普勒公式經相對論修正,李青松計算出,前方的星體,其顏色變藍了約8.3,后方星體則變紅了約7.7。

  幅度如此微小,也難怪克隆體僅能勉強感知到。

  當然,對于儀器設備來說,這種變化便極為明顯了。

  事實上,除了肉眼可以感知到的顏色變化,那些恒星還有更多因為此刻己方高速航行而引發的變化。

  恒星通常會輻射全波段的電磁波,區別僅在于能量高低而已。而某些電磁波,因為波長太長,頻率太低,又或者波長太短,頻率太高,已經超出了科研設備能觀測到的極限。

  但這種特定波長的電磁波,卻可能攜帶有許許多多有關星體內部運行機制的奧秘。

  以往時候無法觀察到,但現在不同。

  因為在艦隊前方,那些原本無法觀測到的,波長太長頻率太低的電磁波,此刻經由藍移效應,波長變短,頻率提升,于是便從不可觀測區域進入到了可觀測區域,可以被射電望遠鏡捕捉到了。

  后方同樣可以經由紅移效應,將那些波長太短,頻率太高的電磁波納入觀測范圍。

  于是以往李青松根本無法觀測到,根本無法捕捉到的信號便大量進入到了設備之中,向李青松揭示了那些隱藏在重重帷幕后的奧秘。

  李青松隱隱感覺,自己似乎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天文學領域。

  “自可見光天文學、紅外天文學、X射線天文學、中微子天文學、引力波天文學等等領域之外,現在這個領域…可以算是高速天文學?”

  李青松知道,自己又多了一種探索宇宙奧秘的手段。

  在這種種奇特現象之外,還有一種現象讓李青松較為困擾。

  那便是鐘慢尺縮效應。

  簡單來說便是,物體在運動過程之中,時間流速會產生變化。

  在低速運動狀態,時間流速的變化十分微小,可以忽略不計。由此,便可以用牛頓運動公式來計算物體運動。

  但此刻速度達到了8光速,時間流速的變化已經不可忽視,再使用牛頓運動公式的話,就會有許多誤差了。

  譬如,李青松為艦隊定位所使用的一直都是中子星定位技術。

  通過觀測幾顆已經提前確定了坐標的中子星與己方艦隊的相對位置與角度,便能間接定位己方艦隊此刻在宇宙星空之中的精確坐標。

  但此刻,因為過高的航速,時間流速已經產生了變化。

  據李青松計算,此刻,己方艦隊的時間流速要比外界的時間流速慢了大約0.32。

  也即,外界時間過去365天,自己艦隊之中的時間卻才流逝約364天而已,比外界慢了一天。

  這便導致定位系統會出現極大的誤差。不僅如此,時間流速的變化還會引發一系列的麻煩,甚至影響到科學觀測數據的準確性。

  幸好這種情況不是沒辦法解決。

  引入相對論公式作為修正之后,那些受到了“干擾”的數據便被換算成了原始的數據,艦隊的各項工作便也排除了干擾。

  便在這種種奇特現象的環繞之下,龐大的艦隊仍舊在高速前進。

  而經過了前一段時間的準備工作,各項大科學裝置也終于可以開始投入運轉了。

無線電子書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