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II型超新星爆發總能量的90以上都會被中微子帶走。
剩下的能量才會被分配給殘骸的動能、可見光、各波段輻射等等。
但僅僅這一小部分能量,仍舊足夠提供蓋過一整個銀河系的光芒,以及橫掃周邊數光年空間,破壞一切有形無形存在的狂暴輻射。
按照正常的超新星爆炸模型,李青松結合自己的中微子望遠鏡性能,預估自己捕捉到的中微子數量應該是現有捕捉到的中微子的1000倍以上。
而現在觀測到的中微子卻僅有千分之一而已。
這已經是數量級上的差異,已經不能用概率來解釋了。
由此,李青松便總計發現了三個異常點。
一,同一坐標多次發生。
二,沒有光學對應體。
三,中微子數量太少。
這似乎意味著…這兩次超新星爆炸,能量釋放都集中在不可見光波段的輻射,譬如伽馬射線、X射線,以及恒星殘骸的動能上?
可見光和中微子,是超新星爆炸中,相比起來破壞力最小的能量釋放方式。
如果能量釋放都集中在高能光子輻射和重原子核輻射層面的話…
它的破壞力會提升多少倍啊。
單單想一想,李青松都感覺可怕。
恐怕就算把一顆太陽放到距離超新星爆炸點數萬億公里遠的地方,整顆太陽都會被這狂猛的輻射直接吹散,化作塵埃消失在宇宙中!
這恐怕已經不能被稱之為超新星爆炸,而是超新星爆炸殺傷力pluspro版了吧?
“幸好它距離我一萬多光年,影響不到我。”
李青松暗暗慶幸:“如果在我周邊發生的話,哪怕相隔一百光年,我的艦隊都會被這輻射直接干到灰飛煙滅,所有克隆體全部死亡。”
面對如此奇特的現象,李青松再度加大了研究力度。
但李青松研究了足足十年,卻仍舊一無所獲。
這下就有點頭疼了。
科學家是喜歡尋找自身理論的錯誤,但那是在能提出更完善理論的前提下。
就像是一名學生做錯了題,你指出我的錯誤,我能在這個基礎上找到正確答案,那當然是好。
可是你指出了錯誤,不給我正確答案,我自己研究結果也找不到,那就麻爪了。
李青松現在便處在了這種狀態。
便在這種情況下,一名藍圖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可能性。
他以有些敬畏,有些恐懼的語氣向李青松的一名克隆體道:“或許我們之前的研究路線錯了。
這,這或許并不是自然現象,而是,而是某種超級文明的武器。”
武器?
李青松嗤之以鼻。
拿超新星爆炸當武器?這怎么可能嘛。
但下一刻,李青松便怔住了,腦海之中如同刮起了狂風巨浪。
武器?武器?!
想想看,兩次超新星爆炸為什么能在同一坐標點,且時間間隔如此之短?
這是否意味著它是受控爆炸?
再想想看,為什么偏偏是破壞力最低的中微子和可見光攜帶能量較低?為什么主要能量釋放集中在了破壞力較高的光輻射和重核輻射?
這,這分明是有意識調制了超新星爆炸的能量釋放模式,有意識的將能量釋放集中在了殺傷力更高的類型上,以提升其殺傷力!
如果它是武器的話,那么,發生爆炸的物體,真的是一顆恒星嗎?
有沒有可能,它其實是某種大型裝置,譬如超級文明的大型戰艦,通過先進到自己無法想象的科技,模擬超新星爆炸的模式,以這種爆炸類型,來作為自己的攻擊手段?
這樣的話,一切就都可以解釋得通了。
李青松額頭滲出了一點冷汗。
什么樣的敵人才能擋得住如此威力的進攻?
恐怕自己的實力再提升一百倍,一千倍,都沒有絲毫可能擋下。
難道這宇宙之中,這銀河系之中,真的有如此強大的文明存在?
難道在距離自己一萬多光年的地方,正有兩個先進到自己無法想象的超級文明在進行戰爭?
以超新星爆炸作為武器,這樣的戰場將會是多么浩大,多么壯烈…
看著浩瀚的星空,看著那萬千星辰閃耀,李青松前所未有的感覺自己是如此渺小。
對于那個坐標點的觀測仍舊在持續著,但李青松已經對解析出什么新的物理不再抱有希望,目前僅僅只是希望能多收集一點信息而已,這樣一來,萬一未來自己遇到了這種存在,也好盡早躲起來。
不躲起來還能怎樣?
逃跑?
超新星爆炸影響范圍動輒數光年,怎么可能跑得了。
至于躲起來之后能不能幸存,那就全看運氣了。
龐大的艦隊仍舊在繼續前進,對于宇宙星空的觀測也一刻沒有停止。
便在眾多陣列望遠鏡不間斷的巡天觀測之中,李青松再度找到了一個較為奇特的天體。
為了區分不同的天體量級,此刻,李青松已經規定,對于如同銀河系一般龐大的多恒星聚集體,譬如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銀河系等,統稱為河系,而將太陽系、牛郎星系等恒星級別的存在稱之為星系。
此刻李青松所觀測到的,便是一個龐大的河系。
通過紅移計算,李青松確認它和銀河系的距離大約在5億光年左右。
這便意味著,此刻自己所接收到,其實是這個河系五億年前釋放的光芒。
這個河系同樣是一個旋渦星系,但較為扁平。引起李青松興趣的地方在于,這個河系內部的恒星運行速度似乎都比較快,同時紅巨星、藍巨星、各種矮恒星的比例也有些不太正常。
這似乎與李青松現有的星系演化理論不符。
同樣遵循“錯誤便意味著進步”的原則,李青松果斷抽調更多觀測力量,對這個遙遠的河系展開了進一步的觀測。
由數千臺巨型光學望遠鏡組成陣列,在長達半年時間的曝光后,終于收集到了足夠多的有關這個河系的數據。
經過數據處理后,一副超高分辨率的星系實景圖便通過超大屏幕,呈現在了李青松意識所在的克隆體面前。
這一刻,李青松心神意識都幾乎被其震撼。
無數恒星光華流轉,搭配上各種氣體塵埃,讓這個河系整體看起來如同一只具備魔力的眼睛一般,極為絢爛,極為漂亮。
“真漂亮啊…”
李青松喃喃著:“這么像一只眼睛…就命名你為魔眼星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