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張遂告別了眾女,這才帶著趙統等親衛直奔城南門。
趕到城南門,就見到李儒和陳到。
陳到見到張遂這支親兵,臉色嚴肅起來。
這幾十個親兵,一個個長得異常高大,穿著鎧甲,手握利刃。
感覺很不好惹。
張遂見狀,也不吝嗇,將陳到引薦給這些常山郡豪強親兵。
陳到得知張遂這幾十個親兵都曾經追隨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征戰過,肅然起敬。
白馬義從曾經威名赫赫。
只可惜,現在也消失于歷史的舞臺。
張遂沒有告知陳到白馬義從最終被自己所滅。
帶著李儒、陳到等人,張遂和張遼、臧霸、孫觀等人匯合。
點兵點將,確認沒有人員意外,張遂這才帶著大軍直奔濡須港。
路上,張遂讓趙統帶著幾個親兵先一步趕到濡須港,向趙云、張勛說明情況。
趕到濡須港的時候,趙云帶著張勛等水軍將領已經出了營地十里迎接。
出乎意料,張遂還見到一個人——
魯肅!
張遂帶著眾人上前,和趙云、張勛等人一一會面。
尤其是再次見到趙云,張遂心里頗有些感慨。
趙云在這里竟然曬黑了!
想到趙云已經在家里,跟著老母親和妹妹生活。
還有一幫兄弟。
如今,跟著自己混,不只是一年到頭都沒有見到親人,甚至在這地方受苦,都沒有半點抱怨,張遂頗有些自責道:“此次戰斗結束,子龍,你就回家休養一段時間,陪陪老夫人和妹妹。”
趙云瞪大眼睛道:“回家?回甚家?”
“母親會理解的。”
“大丈夫工業未建,哪里顧得上那么多?”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而且,母親不是在你家嗎?幾位夫人還能委屈了她不成?”
“至于我那妹妹——”
趙云大量了一眼張遂,心里有些郁悶,卻也只能無奈道:“你不比我清楚?”
那小雨,壓根不待見自己這個二哥了。
遲早被你拱上床。
但凡她聽我的,我早給她安排好了后路。
如今,她非得跟著你,跟你那群女人一起搶,我能有什么辦法?
終究,我只是個兄長,不是父親。
張遂見趙云這么說,撓了撓臉。
跟他犟不過。
好在自己給他兒子趙統選了個媳婦,泰山郡羊家的女兒。
也算對得起他了。
張遂又將陳到叫了過來,讓他和趙云認識了下。
而張遂自己,則來到魯肅旁邊,笑道:“子敬,我聽元龍說了你在廣陵阻擊孫策,做得不錯。”
魯肅微笑示意。
張遂道:“你怎么不在廣陵,跑來這里了?”
魯肅這才恭敬道:“我跟元龍兄申請的。”
“曲阿的孫策兵力已經撤離,元龍料定孫策必定要攻打柴桑郡,然后是江夏。”
“元龍兄擔心孫策可能聲東擊西,拿下柴桑郡之后,假意攻打江夏,實際上卻圖謀廬江。”
“因此,元龍兄派遣了部分水軍從廣陵到濡須港來。”
“我就跟著一起來了。”
張遂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
眾人會面之后,趙云讓副將張勛和張遼交接,用丹陽精銳和羊家、泰山郡的部曲,替換六成濡須港的水軍。
趙云帶著張遂幾人去休息。
次日一大早,吃完早飯,張遂便正式點兵點將。
濡須港這里,由副將張勛帶著丹陽精銳、羊家和泰山郡的部曲鎮守。
張遂自己為統帥,李儒為軍師,趙云為主將,陳到和孫觀為先鋒,張遼為前軍,臧霸為后軍,共計大軍一萬,浩浩蕩蕩地朝著皖口港。
皖口港,趙云早已經安排了將士戍守,也準備好了營帳。
張遂大軍一到,一個將領帶著張遂、李儒、趙云、張遼趁著夜幕,劃著小船到大江中心。
今夜月色很白。
雖然江上有些霧氣,但是,依舊能夠看到很遠。
站在小船上,可以看到遠處的碼頭上燈火明亮,無數的黑影在其中穿梭。
將領指著碼頭對張遂道:“主公,那就是陸口港,柴桑郡最重要的兩個港口之一。”
“孫策要進攻夏口,必須先拿下這里。”
“如今鎮守這里的,是劉磐和黃忠。”
“之前劉磐和黃忠已經和孫策大軍交過手了,潰敗,丟了彭澤港。”
“我已經派出細作傳回消息。”
“今夜,孫策大軍便會偷襲陸口港。”
“此次為了拿下陸口港,孫策出動了近三萬人。”
“所有能調動的將領,也調動了。”
“就連丹陽都尉太史慈,也來助戰。”
“相比較的是,陸口港這邊沒有援軍!”
“柴桑郡這里的守將劉磐是荊州牧劉表的從子,屬于荊州牧劉表的嫡系。”
“對岸的江夏郡守是黃祖,是荊州五大本地世家大族的黃家家族長。”
“荊州如今看起來風平浪靜,然而內地里卻波云詭譎,各個世家大族為爭權奪勢而大打出手。”
“其中黃家的家族長黃祖,已經年老了,有些昏聵了。”
“這個危急關口,他在夏口的駐軍都沒有任何動靜。”
“我以為,這陸口港,很難守得住。”
“而孫策拿下陸口港之后,渡河進攻夏口,黃祖也未必守得住。”
“傳聞荊州牧劉表有意將大將文聘調過來。”
“我感覺,可能來不及了。”
“搞不好,這荊州,會落入孫策手里。”
“昔年孫策的父親孫堅在荊州隕落。”
“孫策又殘暴不堪。”
“他所過之處,屠城屢見不鮮。”
“之前他守喪結束,攻克廬江郡治所潛山縣,將城內百姓屠戮一空。”
“后來,他攻克廣陵郡,屠了廣陵。”
“他在周家的資助下,度過大江,攻克了丹陽郡、吳郡和會稽郡,對那些反抗他的世家大族,都舉起了屠刀。”
“每次城陷,大江就要被血水染紅。”
“如今江東的世家大族,已經被屠怕了。”
“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只能依靠不出仕來反抗孫策了。”
“可說來,江東這些世家大族和孫策沒有生死大仇。”
“而荊州,可是和孫策有殺父之仇。”
“黃祖老而昏聵,看不清形勢。”
“如今不支援劉磐,一旦孫策大軍進攻夏口,屆時夏口陷落,夏口絕對是死城。”
“夏口附近的百姓,已經在逃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