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在北疆的一戰!
朱應率領著麾下數千騎立下了大功。
不僅是朱應加官進爵,麾下諸多將士也是如此,依功而賞,加官進爵。
隨著聚集的擂鼓聲響起。
夜幕之下。
僉事騎兵營將士迅速聚集。
很快。
“啟稟將軍。”
“我僉事騎兵營一萬將士已全部聚合。”
“請將軍吩咐。”
魏全與張武大聲稟告道。
“恩。”
朱應點了點頭,繼而直接向著校場中心的點將臺走去,高臺矗立。
“眾將士何在?”朱應大聲道。
“拜見將軍。”
萬眾將士皆是面朝高臺一拜,齊聲高呼。
“免禮。”
朱應大聲道。
“謝將軍。”眾將士齊聲道。
透過夜幕之下的微微月光,恭敬看著高臺上的身影。
“今日匯聚全軍只為一事。”
“得傅將軍信任,下派重任,襲金城,破城關。”
“此任艱巨,本將也不多說什么廢話了。”
“一直追隨本將的老兄弟都知道我朱應的規矩。”
“戰場之上,血勇為先。”
“吾朱應絕不會躲在袍澤兄弟身后,沖在戰場最前沿的必是我朱應。”
“吾朱應統兵還是那句老話。”
“將不偷生,士不畏死,無敵百戰之軍。”
“眾將士可愿隨吾破開這金城?再立不世之功?”朱應大聲喝道。
夜幕之下。
朱應的聲音宛若雷霆,響徹夜幕。
“誓死追隨將軍。”
“誓死追隨將軍…”
萬眾將士齊聲高呼道,士氣沖天。
在這萬眾將士之中。
其中近三千人是追隨朱應在北疆出生入死的袍澤兄弟,而其他新整編而來的兵士則是大寧邊軍失了建制的兵士。
如今他們整編而言,知曉了他們的將軍是朱應,也是深深信服。
對于整個大寧邊軍而言,朱應就是戰神一樣的存在,成為了大寧軍隊的標桿,他們自然是深為敬服。
“傳令下去,兩個時辰后就會開啟對金城的進攻,我軍為先鋒。”
“讓兄弟們好好休息一番,這一次會有一場惡戰。”
朱應對著身后眾軍官道。
“將軍。”
“我騎兵攻城?”
張武有些發愣的看著朱應。
魏全還有其他將領也是詫異的看著朱應。
騎兵破城?
這似乎從未有過吧。
騎兵只善于與敵人正面的對決,攻城那豈不是送死?
“破城之事你們無需擔心。”
“你們只管跟著吾沖殺即可。”朱應沉聲道。
“標下領命。”
張武等軍官也是紛紛一拜,沒有再質疑什么。
畢竟他們對于朱應有著絕對的信任。
騎兵攻城雖說有種用兵之錯的既視感,但他們追隨朱應這么久,自不會質疑。
“好了。”
“都去休息一番。”
朱應擺了擺手。
“標下告退。”
張武等軍官紛紛退了下去。
“將軍。”
“之前你指定的幾個親衛都已經完成下派,在軍中擔任總旗了。”劉磊來到朱應面前,低聲稟告道。
“恩。”
“兩百親衛就如此吧。”
“暫時無需變動什么。”朱應說道。
“標下明白了。”劉磊恭敬應道。
但隨后。
劉磊還是有著一種不解的問道:“將軍,雖然標下不想多嘴,但那幾個兄弟是怎么了?為何毫無征兆的將他們下派?”
“因為人心,因為忠誠二字。”
“你只需要知道,我身邊的親衛必須是真正忠于我的就行。”朱應幽幽的說道,話里自是帶著深意。
見此。
劉磊有些明白的點了點頭,侯立在了一旁,不再多言。
“人心難測。”
“可面板卻賦予了我看透人心的能力。”
“都已經是生死兄弟了,那幾個親衛竟然對我的忠誠在50以下,甚至都沒有對我的忠心。”
“他們難道是別人派遣入我親衛的?”
“難道是錦衣衛不成?”
朱應心底帶著思慮。
在成為指揮僉事之前。
朱應還是以千戶的身份,代理守備的身份在北疆征伐,隨行親衛五十人。
在北疆戰死了十幾人,余下了三十多人。
在此番成功晉位了指揮僉事后。
親衛數量也擴張到了兩百人。
朱應也順利開啟了一個子面板,勢力面板。
通過這個面板。
朱應能夠看到直屬效忠自己手下的忠誠數值。
親衛!
直接效力的第一人就是他們的主官,在開啟勢力面板后,朱應也可以看到麾下親衛的忠誠,經過了出生入死之后,在他們成為了朱應親衛后,忠誠都在90以上的死忠,差一點的也在80之上的忠誠。
可是卻有著幾個人忠誠數值不超過五十,以六十為忠作為臨界點,他們根本就不忠心于朱應。
故而。
朱應不會讓這些不忠于自己的人成為親衛,所以直接讓劉磊將這幾個不忠的人下派到了軍中。
作為指揮僉事,這些權柄還是有的。
“管他是錦衣衛還是什么人安插的,你安插其他地方行,安插到我親衛里來,這可是一把刀子,我可不會讓你如意。”
將這不忠之人摒除后,朱應也沒有擔心什么。
反正做都已經做了。
回過神來。
“僉事官印。”
朱應心底呼喚了一聲。
入眼。
僉事官印:統御麾下萬軍,對麾下兵卒戰力遞增八成,士氣遞增八成,耐力遞增八成。
這,就是朱應統兵征伐的依仗。
也是無人可以替代他的依仗。
金城!
將府。
一眾北元將領匯聚,大殿內載歌載舞,顯得十分的熱鬧。
而在主位上也坐著一個穿著皮襖,生得十分雄壯的大漢,他正是鎮守這金城的主將,在北元也有這很高的地位,有著王爵之身,名為蠻吉兒。
“王爺。”
“就這樣來看,明軍也不過如此啊。”
“攻我城池半個月了,他明軍付出傷亡數萬,可終究是無法破開我城池。”
“從明軍此番戰力來看,太尉的擔心是多余的。”
“憑太尉多年的準備,明軍休想奪我遼東。”
“不錯。”
“明軍盡管來吧,來一個殺一個。”
“金城堅固,還有我大元七萬多大軍,足可守住不破。”
“只待明軍糧草輜重消耗殆盡就是我大元反攻明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