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8章 先帝有靈

  事實上,曹真對這場洪水的判斷基本是正確的,應對洪水的辦法也基本沒有出錯。

  山谷寬闊,石溪水量本來就小,大壩放水又終究不是真正的山洪。

  但曹真唯一沒考慮到的是:昨日那場聲勢駭人的洪水已經在大魏將士腦子埋下了恐懼的種子,當見到洪水再度來襲,他們已不聽號令。

  由于水量得不到補充,當大壩水位下降,水壓降低,泄洪速度開始慢于石門山口排水速度時,已是一片汪洋的山谷水位終于緩慢下降。

  但到了此刻,本來兩萬六七千眾的魏軍士卒已經只剩一萬出頭。

  幾乎三四千人由于驚慌失措找不到立足之處,一開始便被河道中間流速越來越快的激流沖倒卷走。

  又幾乎五六千人由于過度疲累與失溫,最終一個腳滑,倒沒在流速一般、深度也只沒到他們腰胯的的棕黑濁流中。

  還有不知多少人在與袍澤爭奪立足處時被擠壓踐踏入水溺斃。

  擠在南山緩坡僥幸躲過山洪的最后一萬余人,此刻也仍有超過半數泡在淺淺濁流之中。

  其中甚至包括曹真、杜襲與他們的親兵。

  蜀軍龍纛前壓。

  看不出到底是幾千還是幾萬的蜀軍踩著淺水,維持著陣勢,向魏軍緩緩迫近。

  兵甲精良。

  氣勢洶洶。

  “軍師,你能想到,蜀寇居然會用這第二次水攻嗎?”曹真說話的語氣完全虛脫。

  他身后已是退無可退,前方將士又是進不敢進。

  他幾乎能看到結局了。

  此刻的他,終于明白當年被關羽淹了七軍的于禁是什么滋味。

  “大將軍,什么?!”

  波濤陣陣,人聲喧囂。

  杜襲完全聽不清曹真在說什么。

  曹真不再重復。

  杜襲卻在片刻后回味了過來,臉上表情苦澀艱難:

  “大將軍,仆不是沒想過。

  “可彼輩潰卒傷兵滿山遍谷,綿延數里,這種敗軍之勢,如何作假?

  “咱們俘虜不少,卻也無一人知曉偽帝有此水攻之策,洪水來時,蜀寇被沖走者同樣不少!”

  說到此處,杜襲也再不言語。

  誰能想到偽帝會保密至此?誰又能想到偽帝會無情至此?

  這根本不是漢人作風。

  這是大魏太祖遺風!

  “蜀輩有此狂兒,我大魏有患矣。”不知是因為敗軍還是過于疲憊,已經沒了中氣的曹真忽發一嘆。

  杜襲聞言一怔,卻見那位大將軍不知為何竟紅了眼眶。

  “大將軍!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如今水位已經在退,咱們再過一會兒就可以涉水退回棧道,再把棧道拆了,蜀寇無可施為!”

  方才沒到他們大腿的水,此刻只能沒到膝蓋了。

  估計用不了半個時辰,他們就可以涉水而過。

  “大將軍,俺跟您換身盔甲!”一名身材同樣有些胖的親衛死士說著便開始脫自己身上的甲胄。

  曹真還沒做出反應,周圍幾名親衛便已經奮力擠出一片空間,之后主動為曹真卸甲,最后給曹真披上那件看著普通些的筒袖鎧。

  “大將軍,您要保重啊!”

  “大將軍,軍師說得沒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魏要是沒了您,天都要塌下來一半!”

  “大將軍,那些爛慫敢不敢跟蜀賊打俺不知道,可俺非跟蜀賊拼命不可!”

  “哼!大將軍蓄養我等,正為今日!我等唯有死戰而已!”

  “你們聽著,等會定會有人涉水先逃,你們幾個護送大將軍跟上,俺們給你們打掩護!”

  一時間,曹真身邊的親衛死士嘰嘰喳喳,紛紛效死。

  雖然慷慨激昂,卻也側面說明了一件事: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大魏已經敗了。

  “陛下,您就到此處罷,不能再往前了!”一員青袍覆甲的小將張臂攔在了劉禪身前。

  此刻,象征天子威權的金吾纛旓已經離曹軍前部不過一里了。

  劉禪頓住腳步,最后點點頭。

  關興心下大安,轉身向前殺去。

  這回,劉禪沒有再偷偷前移。

  趙廣、趙統兩人護在左右,也不可能讓他有偷偷前移的機會。

  “此戰…應是勝了吧?”他忐忑地看向虎賁中郎將董允。

  這位虎賁中郎將前日終于領四千禁軍到了箕谷赤岸,最后得到了劉禪命令,不必再出斜谷,以作奇兵。

  這是劉禪計劃之外的。

  按劉禪自己的想法,是想讓董允帶著四千虎賁一起加入主戰場。

  因為主戰場老卒弱卒實在太多,他怕所謂的佯敗變成大潰,所謂的破敵之策最后貽笑大方。

  最后是趙云拍板立誓,說自己一定能撐住主戰場不至大潰。

  也是趙云分析,曹軍一定會連夜追擊不給漢軍片刻喘息,之后再以虎豹騎養精蓄銳一夜后出斜谷奔襲,所以需要虎賁禁軍壓陣,作為大漢最后的保險。

  而發動近萬漢中民夫筑大壩蓄水到底會造成何種聲勢,對戰局到底能起到何種影響,則是連趙云都無法預料的。

  何況劉禪?

  至于以綿延數里的傷兵潰卒作為最后一道迷惑曹真的障眼法,劉禪與趙云都沒有說出口,卻又都對此心照不宣,明白非如此不足以誘曹軍不顧一切壓上所有。

  只是,趙云親率傅僉、宗預、柳隱、宗前諸將與最后兩三千漢軍敢死壓陣阻敵的冒險,卻根本沒有與劉禪有過任何商量。

  劉禪對此一無所知。

  這本就不是一次必勝的設伏。

  這是一次拼上國運的賭博。

  就在劉禪視線模糊,神情恍惚之間,虎賁禁軍與曹軍接戰。

  虎賁中郎將董允終于看向那位已經近乎虛脫的天子,奮力頷首:“陛下,此戰已是必勝!”

  劉禪聞言,又一次不住顫抖。

  但這一次,卻真的只因寒冷。

  “替朕卸甲。”他大臂一張。

  那件套在他身上已經三個晝夜不曾解開片刻的先帝銀甲,在這一刻終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先帝有靈?

  東面,下游。

  曹軍一觸即潰。

  或者說,不觸即潰。

  有什么可說的呢?

  連續作戰奔襲兩日一夜,饑寒徹骨,袍澤在不知是天降還是神降的洪水中死傷過半,誰也不知會不會就在下一息被身邊人踩進水里。

  要是這都不潰不降,天下早就被大魏一統了。

  僅僅在被漢軍泄憤般殺傷四五百后,前部數千魏卒全部棄兵卸甲,舉手獻降。

  后部。

  數百戰馬馱著他們的主人下水。

  數千魏卒涉水跟上。

  被濁流淹沒者近半。

  幾百曹真蓄養的死士終于得以散開,在濁流中結好陣勢,抵抗漢軍虎賁的猛烈攻擊。

  盡死。

  半刻鐘過去。

  谷口水位大減。

  已經可以涉水渡河。

  中軍監關興帶領一千虎賁渡過濁流,拉來尸體,搭上人梯,爬上已經被破壞了一小段的棧道。

  半個時辰過去。

  精神抖擻的虎賁追上了棧道上潰逃的數百曹軍,開始了亂殺。

  又半個時辰。

  棧道上已經罕無人跡。

  一名穿著普通魏卒甲衣的胖子,紅著眼刀斫棧道。

  當那員帶頭追殺的青袍小將距他十余步,他終于放棄了砍斫,而后用盡他最后的力氣震聲大吼:

  “我已為蜀狗所辱,不能再為蜀狗所擒!”

  言罷,其人踹翻木欄,面向深谷,橫刀自刎。

  尸體落入水中。

  那綠袍小將只看了兩眼棧道下深谷水勢,其后竟褪去衣甲,毅然躍入濁流之中,卻是爭那尸首去了。

無線電子書    三國:王業不偏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