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979【吾道不孤】

第981章979吾道不孤  兩天后,新城西南部一處宅院內。

  陸九思在庭院中開心地玩耍,他還有三個多月就滿三歲,如今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而且他看起來明顯要比同齡幼兒更健康更壯實。

  畢竟他的外祖父是武榜第一,母親年紀輕輕便位列天下前五,父親則是擁有絕佳天賦的當世名帥,不論他將來能取得怎樣的成就,至少身體根骨無需擔憂。

  廊下,林頡和林溪父女二人坐在藤椅上,享受著寧靜的天倫之樂。

  “看來陸沉和許佐談得還不錯?”

  林頡狀若隨意地問著,視線依舊鎖定在不遠處的陸九思身上。

  “應該算是吧。”

  林溪莞爾一笑,輕聲道:“師弟他很看重這位右相,一者他確實需要在文臣當中找到足夠多的支持,二者他認為許佐精明能干又不迂腐,是一個值得爭取的對象。”

  “這小子…”

  林頡似有所感,笑道:“當初沒有看出來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而且這還只是一個開始。世事無常啊,我帶著林家落草為寇的時候,何曾能料到有朝一日我的女兒會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林溪有些緊張地說道:“爹,你說什么呢?”

  “自家人說說有甚么打緊?難道這世上還有人能偷聽你我父女的談話?”

  林頡泰然自若,繼而道:“如今陸沉已經沒有后退的余地,退一步就會身死族滅,殃及無數他在意的人。在我看來,這小子如今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盡可能少造殺業,爭取以最小的代價完成最后一步。他若開國稱帝,除了你誰能做皇后?不談你給他生下長子,林家和七星幫這些年為他付出了多少?為了他的基業,我這把老骨頭枯守深山數年,如今又要坐鎮這座城,一步都不能離開,難道我不想陪著九思長大?”

  林溪無奈道:“爹,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林頡很清楚女兒的性情,原本他只是打趣,這會不禁轉頭看著林溪,微微皺眉道:“你真的不想要那個位置?”

  林溪道:“不是想或不想,我只是覺得一家人最重要的是——”

  “溪兒。”

  林頡打斷她的話頭,略顯嚴肅地問道:“你有沒有和陸沉談起這件事?”

  林溪搖搖頭。

  林頡心中一松,然后放緩語氣道:“你從小秉性溫婉,縱然爹逼著你走南闖北,終究還是改不了你和善的底色。我對陸沉很滿意,是因為他將基業放在七星幫手里,又將火器軍置于七星軍旗下,這代表他在不斷增加你的籌碼,從而能夠確保你的大房地位。溪兒,你要知道這和夫妻情意無關,而是那個位置只有你坐才能形成平衡,懂么?”

  林溪輕嘆道:“我明白。”

  “厲家在軍中根基太深,王家更不必說,別看現在翟林王氏似乎處境凄慘,只要陸沉走完最后一步,像王安那種老狐貍自然就會乘風而起,王家在北地近千年的底蘊何其可怖。”

  林頡這一刻不再遮掩,他明確地說道:“只有你居正宮,你理想中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場景才會出現。世事便是如此,不是你想要就會得到,因為你、王家女、厲家女乃至陸沉自己,都不是一個孤零零的人,你們身邊有無法計數的羈絆和影響。唯有將主動權握在手里,局勢才會朝著你想要的方向發展,這一點你需要好好學一學陸沉。”

  短暫的沉默后,林溪眸中遲疑盡去,微微昂首道:“爹,你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

  “這就對了。”

  林頡爽朗一笑,隨即起身朝陸九思走去。

  “外祖父,騎馬好不好?”

  “好!來!”

  林溪望著其樂融融的祖孫二人,唇邊勾起一抹動人的笑意。

  “不行!絕對不行!”

  城北典籍院的大堂里,許佐不斷搖頭,神色也不太好看。

  若非這幾天陸沉給了他太多的驚喜,恐怕這會他已經正色駁斥——畢竟當年他在李端面前也敢這樣做,即便收斂了性子,他依舊深深皺眉道:“郡王,此舉實在…實在是不妥,將會動搖國本啊!”

  陸沉前面長篇大論說得口干舌燥,茶水都喝了兩大碗,現在被許佐一股腦地反對,他登時也來了脾氣,直言道:“有何不妥?我看你是擔心無法向全天下的讀書人交待,怕落下一個摘不掉的罵名。你別擔心,這件事由我獨自推行,那些讀書人要是有膽子就來罵我,罵不到你許相頭上。”

  姜晦老老實實地在旁邊站著,這兩位的層面太高,就算吵起來也輪不到他插嘴。

  聽到陸沉的誅心之言,許佐反倒冷靜下來,反問道:“郡王覺得科舉制度只是為了讀書人設立?”

  “難道不是?”

  “當然不是!”

  許佐斬釘截鐵地說著,然后極其耐心地解釋道:“郡王不妨想一想,科舉之前朝廷如何取士?世襲、納貲、軍功、薦舉、郎選、恩蔭等等,這些手段講究親疏遠近,從而讓絕大多數普通人沒有晉升之階,這也是門閥世族形成的因素之一。世族通過聯姻進一步擴大勢力,從而把持朝堂大權,甚至能和天家平起平坐。”

  聽到這里,陸沉漸漸明白過來,情緒亦開始平復。

  許佐繼續說道:“正因為科舉制度的出現,給了普通人為朝廷效力的機會,同時也讓天家找到制衡那些望族的手段。如果將時間倒退兩百年,高宗皇帝絕對沒有機會在江南九大家鉤織的羅網中撕開一道口子,便是因為如今的門閥世族相較當初已經虛弱了不少,而這恰恰是科舉制度的功勞。”

  陸沉思忖片刻,點頭道:“言之有理。”

  許佐不由得松了口氣,他確實有些擔心陸沉會鉆進牛角尖里。

  然而陸沉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他委婉地問道:“難道我的提議真的沒有希望實現?”

  這就是二人爭執的根源。

  起初陸沉介紹典籍院的作用,許佐和姜晦聽得連連點頭,誰知陸沉忽然轉到科舉改制,他表示待朝廷遷都之后,要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在原有的經義科基礎之上,增加一門農學和一門工學。

  簡而言之,在陸沉的構想中,往后大齊的科舉會分為三門,除去原先那些浸淫圣人之言的讀書人,還有兩個領域的人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取士的名額。

  可以預見的是,陸沉這個設想一旦公布,大江南北會形成怎樣的驚濤駭浪。

  許佐神情凝重地說道:“郡王,能否讓我問你幾個問題?”

  “你問。”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第一,經義科不必多言,這農科和工科按照何種標準出題取士?”

  “自然是根據農事院和將作局的研究進展出題,我希望能集天下有才之士,群策群力解決這兩處面臨的難題。”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標準需要逐步制定,一開始肯定會模糊一些,但是只要言之有物、對農學和工學有一定了解的人,我覺得都可以給他們機會。”

  “好,這一項暫且擱置,第二,天下士子如過江之鯽,然而真正接觸過這兩項的人寥寥無幾,朝廷是否要逐步開設相關的學堂,制定相應的教材,從而給有志于此的年輕人一個學習的機會?若要開設學堂,朝廷現在從哪里找到足夠多的先生?”

  陸沉聞言不禁陷入沉默。

  許佐繼續問道:“第三,千百年來讀書人一直在學習圣人之言,滿朝官員莫不如是,如今朝廷突然要另立道統,他們能否接受?會不會動搖朝廷的根基?”

  “道統?”

  陸沉皺眉道:“這會牽扯到道統之爭?”

  許佐嘆道:“郡王,我知道你一心在為江山社稷和黎民蒼生籌謀,但是也請你相信,許某對于此事絕無半點私心。從千余年前定下圣人道統,后續不是沒有起過紛爭,道統之爭的酷烈比戰爭更甚!這些天親眼見到這城里諸多利國利民之設想,許某對郡王佩服得五體投地。正因為此,我才希望郡王莫要急于求成,治大國如烹小鮮,方方面面都要顧及,還請郡王細思之。”

  經過長久的沉思,陸沉緩緩舒出一口氣,平靜地說道:“是我太著急了,許相切莫見怪。”

  “無妨。”

  許佐沉吟道:“這件事最好不要強行推動,至少要等農事院和將作局拿出一些成果,然后在坊間逐步釀成影響,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反應到朝堂上,朝廷再順勢以征辟的手段提拔一些官員。等到這個時候,朝廷便可在各地開設學堂,當相關的人才開始涌現,設科取士水到渠成。即便到了這個時候,我認為也要保證經義科的生員名額,可以用增開恩科減輕士子的抵觸心理。如此兩三回之后,大抵可以形成定例。”

  陸沉定定地看著他。

  許佐見狀便問道:“郡王意下如何?”

  陸沉笑道:“許相,有你幫忙參詳,我忽然覺得輕松了不少。”

  許佐和姜晦也都笑了起來。

  笑聲止歇之后,許佐感慨道:“這短短數日時間,于我而言仿佛一場大夢。郡王,明日我便會啟程南下,盡快促成遷都一事。”

  陸沉訝異道:“這么急?何不多留幾天?”

  “不必了。”

  許佐站起身來,迎著他關切的注視說道:“我今年已經四十六歲,撐死還有十幾年的壽命。郡王的諸多設想讓我仿佛找回當年踏上官場時的悸動,只恨光陰匆匆,時不我待。”

  陸沉頗為動容,看了一眼旁邊神情鄭重的姜晦,起身道:“那好,我在河洛靜候佳音。”

  許佐不復多言,躬身一禮。

  陸沉還禮。

  從始至終,他們都沒有談論某些話題。

  而從這一刻開始,更無談論那些事的必要。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九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