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1章 一晃經年(下)

  不管心里有多不爽,起碼他是畢業了。拿到了兩邊的畢業證當天喬喻就拿到了燕北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聘書。

  聘書顯然是早就準備好的。收到聘書之后不到一個小時,燕北國際數學中心的網站上就同步更新了喬喻的履歷上去。

  完全沒有給任何高校跟研究所機會。

  對于喬喻來說這本就是早就說好的事情,自然也沒什么好吐槽的。更別提研究中心也沒虧待他。

  十八歲的正教授別說燕北大學歷史上就沒有過,全世界歷史上大概都沒有過。

  不過考慮到喬喻十七歲就已經拿到了菲爾茲獎,這就沒什么好宣傳的了。

  這個世界總有些人,逆天到只有一個人的外形,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好在喬喻屬于好的那種。

  接下來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對于喬喻這個正教授的職稱來說,屬于帶資進入學校。

  雖然在對外宣傳的時候,不管是天基拒止項目還是量子模擬計算項目,都沒提到喬喻擔任什么具體職位。

  但學術界內部自然很清楚這兩個項目都是以喬喻的團隊為核心的。

  有了正教授的編制,正好讓喬喻能安心的搞科研。

  當然田言真答應喬喻的那些待遇,一樣都沒落下學校在距離燕北大學僅三公里外的和園原著別墅區給喬喻安排了一套房子。

  當然目前這棟別墅的產權還不屬于喬喻,只有使用權。

  不過雙方也約定了,只要喬喻在燕北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工作滿十年,又或者天基拒止跟量子模擬計算機兩個項目任何一個達成第一階段目標達成,并通過驗收,房子的產權就自動過戶到喬喻名下。

  對這套別墅喬喻還是很滿意的。畢竟價值還算很高的,據說市場價在九位數,屬于正兒八經的京城豪宅,私密性極好。

  更別提出了小區就是曾經的皇家園林,距離學校又近,坐鄭希文的車大概十多分鐘就能進學校。

  唯一讓喬喻不太滿意的是,學校太古板了些。這棟別墅如果在過年的時候就直接分給他才好。

  這樣過春節的時候,他就能讓夏可可一家人都住在這邊,讓可可同學跟岳父岳母提前體驗一下在京城住大別墅的感覺。

  畢竟大房子住起來要舒服,最重要的就是得夠熱鬧。

  可可一家人走了之后,那么大的房子,就住他一個人,只感覺疹得慌。

  再加上一個鄭希文都沒什么人氣。

  暫時都不能加上喬曦,因為喬曦在學有所成前壓根就沒有從華清搬過去住的打算。

  畢竟在華清做任何事情都方便,吃得好,住得也不錯。雖然房子小了些,但喬曦覺得足夠了,而且比大別墅要溫馨得多。

  其實不管是喬喻還是喬曦,都對住的地方沒有太大要求,兩人對生活最高的要求,主要是吃,是美食。

  吃得好,才是真的好。

  對于喬曦來說,在華清都已經能吃上小灶了,生活已經很滿意了。

  至于那套別墅,可以等喬喻以后結婚,有孩子了再去住。

  喬曦都不去住,喬喻自然就更懶得每天往別墅那邊跑了。即便別墅區距離燕北大學直線距離只有三公里。

  所以只住了三天之后,喬喻便又住回了他在燕北國際研究中心的小宿舍里。做任何事情都更方便。當然也包括搞科研。

  別墅里雖然有一個很大的書房,但干起活來就是沒有在小宿舍里那種感覺。

  對于喬喻身邊的人來說,他住哪里自然是無所謂的。甚至更歡喜能看到喬喻依然不忘初心,還是呆在學校里。

  畢竟喬喻身邊這些人科研壓力都是很大的。哪怕是田言真跟袁老。

  半年前跟喬喻聊過之后,田言真又跟袁老深聊了一次,然后兩人便立場堅定的站在喬喻這邊。

  可以說華清跟燕北都對兩個項目能最終順利通過出了大力。

  這本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任何一個涉及到數千甚至上萬億投入的項目,都需要協調各方的利益。

  每年的收入跟支出都是有限的。尤其是科研這塊,蛋糕就那么大,一項超大的支出,

  就意味著要削減一堆小的項目,更別提還是同時兩個項目上馬。

  即便量子模擬計算機這個項目主要是企業籌資,但搞科研的都是人精,賬早就算得清清楚楚。

  華夏是出了名的喜歡集中力量搞大事。量子模擬計算機聯盟四十多家企業,一大半屬于國企跟央企。

  說白了,牽頭這個項目的主力還是上頭,可想而知當時的博弈有多激烈。雖然最后借助天時地利人和贏了下來,但可以想象大家都承擔了極大的壓力。

  只是兩人都沒跟喬喻提到過而已。

  雖然嘴巴上,兩人都讓喬喻要趕緊成熟起來,成為一個大人。

  但顯然在心底,兩人都還將喬喻當成了孩子,不想給喬喻那么大的壓力。

  正如喬喻說的那樣,只要能把量子霸權搶先拿到手里,對面終歸是要投鼠忌器的,這就已經贏了。

  無非是大贏,中贏,還是小贏罷了。

  最好的結果自然是天基拒止系統能夠順利上線,華夏對整個地球全盤感知能力再無人能及的同時,量子模擬計算機研發成功,并順利進入商用領域。

  中贏則是兩個項目成功其一,就足以讓華夏在全球揚眉吐氣了。

  至于小贏·—

  好吧,兩個項目都失敗了,但借助兩個項目的研究成果,還是能把量子霸權牢牢把持半個世紀。

  是的,只要能把這個殺招優勢保持半個世紀,對于華夏來說足夠了,甚至從時間層面上說還有極大富余。

  按照現在的國際發展趨勢,二、三十年之后,華夏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還能不能維持穩定都是個未知數。

  雖然一直很想從大富豪上摳些錢下來還賬順便把通脹給控制住,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算很好。

  帝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無法從帝國之外其他地方汲取足夠的養分,鐮刀最終不偏不倚的斬到了自家普羅大眾身上。

  起碼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說,資源不可能憑空產生。想要還賬,總得有能匹配的資源來兌換。

  光靠金融想要達成這一點顯然難度太大。尤其是泡沫已經積累太多,科技又很難說依然絕對領先的情況下。

  不夸張的說,這段時間全球矚目的那些高科技公司,各種故事都不太敢講了。

  曾經一度被炒作到生產革命的元宇宙,現在依然受限于軟硬件的桔,暫時還看不到任何曙光。

  人工智能..華夏還在旁邊虎視耽耽呢。

  雖然西大大可以繼續說,他們是除了華夏之外的人工智能第一大國,而且技術跟理論還是斷層領先,但有了競爭對手說服力就完全不夠了。

  至于曾經的殺手量子霸權。這項技術目前在國際上都已經成了禁忌詞匯。

  即便西大的一眾高科技公司都跟喬喻的項目組有了合作,甚至谷歌、IBM、英特爾、

  英偉達這些公司都根據之前的合同派遣了科研團隊遠赴華夏學習。

  但說實話對于全世界而言,現在量子模擬計算技術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了依然是個謎這一點西大那些搞金融的最有發言權。

  不管是那些金融交易市場,還是摩根大通這類大型金融公司心里都很清楚,雖然在幾大科技公司的斡旋之下,全球的主要金融市場交易頁面都已經打上了細雨科技的L0G0。

  在大眾看來,這意味著喬喻率領的工程團隊已經開始為這些主要金融市場提供相應的金融交易安全服務。

  但實際上那些上位者很清楚,有個屁的服務!甚至幾大交易所都發公告聲明,對服務器進行了升級。

  其實就是幾大科技公司把服務器設備做了一些更換一一主要是保護費先是交到這些科技公司手里,他們多少也賺了一些,所以配合著演戲罷了。

  當然花點錢買平安也沒什么。對于這些金融大鱷來說,投資這些高科技企業本就是策略之一。

  只要這些科技公司爭點氣,能把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防御措施研究出來,不管是硬件防護還是軟件防護,花點錢就花點錢。

  但現在距離上次喬喻公開直播幾個月都過去了,他們的高科技也跟喬喻達成了合作,

  保護費也交了,得到的反饋卻不盡如人意。

  到現在這么多跟喬喻合作的高科技公司還沒搞清楚當時喬喻的團隊能十分鐘搞定交易所的錢包地址,順便把協議都給破解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毫無頭緒,至少西大國內這些高科技公司研究院里的科學家,依然毫無頭緒。

  他們甚至無法指責養喻。

  因為當初跟喬喻簽的合同,他們派遣去華夏學習的團隊主要就是學習理論知識。

  偏偏這塊的反饋其實還不錯。根據前往華夏燕北國際數學中心的科學家反饋,他們的確是跟喬喻的團隊一起學習相關理論的。

  唯一的問題是關于量子模擬計算的理論比較深奧,需要完全理解跟掌握喬喻模態空間才能做出相關的東西。

  要完全掌握喬喻模態空間,又要從廣義模態公理體系開始學起。

  如果要完全學透廣義模態公理體系,顯然不是那么簡單的。

  這可不是看一、兩篇論文,然后覺得自已懂了就行了,他們也是要參加考試的。如果考試不過關甚至還要打道回府。

  而且這幫科學家還無話可說,因為喬喻的要求就是這樣,并沒有厚此薄彼。

  經常會有交流,所以他們自然清楚喬喻項目組那些教授們不但也要考核基礎知識掌握進度,還要跟上科研進度,不然也要走人,無條件可講,比他們更累。

  下午茶?不存在的··

  中午留給了他們一個小時午休時間,還能享受雙休假期,甚至讓這些老外科學家感受到了溫暖跟感動。

  因為那些華夏有科研任務的教授,不但連這一小時午休時間都沒有,周末還得跟學生開組會,抓進度。

  沒辦法,用他們的話說,每周一的組會是最重要的,喬喻不但會親自參加,而且必然會詳細了解上周的工作進度,沒達到要求不但要做檢討,還可能被淘汰。

  都特么已經卷瘋了!

  這種情況讓這些國外科學家怎么向國內匯報?真的,他們其實也被帶動的夠卷了,也開始犧牲周末時間學習,但那些基礎的數論,真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甚至許多人覺得這些基礎數學太深奧了,就不該讓他們來,而是應該派那些專門搞數學的來才對。

  理論指導實踐從道理上的確是沒毛病,問題是理論太難學了。偏偏又有很多急功近利的人,恨不得他們馬上就能把東西吃透,然后把應用做出來結果自然就是大家都很難熬。對于這些國外來學習的科學家來說,他們沒法垢病華夏這邊,畢竟大家都一樣的。

  所以就只能垢病國內那些恨不得每周都要詢問的那些公司大佬們了。

  這些高高在上的人就不能尊重一下科學的客觀規律?

  如果這些理論這么容易就能學會了,喬喻憑什么被學術界稱之為千年難得一遇的數學天才?憑什么十七歲拿到菲爾茲獎?

  當然這些人中也有些有各種小心思的,甚至還有些人本就帶著特殊使命。

  但很可惜,他們哪怕想從項目組的教授里套些有用的消息出來也很難。

  原因也很簡單,整個團隊每個人的任務目標都很具體。各自負責各自的一攤事情。

  他們也只負責理論方面的研究,具體量子模擬計算實現的進度,都是那些企業的實驗室完成,具體數據他們根本接觸不到。

  所以關于量子模擬計算的話題,成了金融領域不能提起的禁忌。沒人知道經過如此長時間的研究,量子模擬計算機的研究已經到哪一步了,更沒人知道天基拒止項目已經做到什么程度了。

  全球科技最頂級的技術項目,就好像量子領域最出名的那只貓。

  時間就在各種糾結中堅定不移的向前走著—

無線電子書    巔峰學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