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二十三章 爹

  潘岳:“您在朝堂上壞了事,所以小妹才被隱姓埋名離開的,按這個邏輯來說,的確是您妨礙了小妹…”

  潘洪蹙眉,猶豫起來:“那我不去見了?”

  潘岳搖頭:“自小妹修道之后,我對《易經》也很感興趣。”

  他回屋把案頭上的書拿出來,雙眼發亮的和潘洪道:“爹,我們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八卦之中,有生門,死門,而天道縱使無情,也總有一線生機留給人。”

  “還有句俗語,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小妹在離家前體弱多病,連大門都出不了,但我們家落難之后,她偶遇了她三師兄和四師姐,看似遭難,卻入了道,現在身體好不說,還學就一身本領。”

  潘岳越說越興奮:“您和小妹見面,是福,或許真如高人們所言,會招來災禍,可您怎知災禍之后沒有福報呢?”

  潘鈺一臉欽佩的看著潘岳:“大哥,你真利害。”

  潘洪則是一臉平靜,憐愛的看了一眼二兒子,沖大兒子點了點頭道:“你說的不錯,快去把你妹妹叫回來吧。”

  潘岳似乎知道他爹在想什么,一邊往外走還一邊扭頭問:“爹,你是不是覺得我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其實不是,雖然這道理想沒想透都是要見面的,但想透后再見感覺不一樣…”

  潘洪面無表情:“你再不去,你小妹就要走了!”

  潘岳只能小跑著出去找人。

  潘筠正蹲在巷口玩泥沙,玩得正忘神,一雙鞋子出現在眼前。

  她直覺這不是她大哥二哥的腳,猛的一抬頭,就對上尹松面無表情的臉。

  尹松居高臨下的看著她:“我今天算了兩卦,出門一卦,到了欽天監又卜了一卦,我一直疑惑,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怎么兩卦都是下中卦?原來應在你身上啊。”

  潘筠沖他露出討好的笑。

  “不要笑,”尹松抬頭看了一眼太陽所在的位置,面無表情的道:“還有兩日學宮就要開始上課,你要怎么趕回去?”

  潘筠把腰間掛著的三寶鼎取下來,放在掌心給他看:“這是大師兄托人給我做的飛行法器,我給它取名叫三寶鼎,從龍虎山到京城,我飛三個時辰就到了。”

  尹松看著她手心上的嬌小法器,心里不斷的冒酸水:“第一侯啊”

  潘筠安慰他:“二師兄你別急,大師兄說了,你積累是夠了的,就是缺少契機…”

  尹松抹了一把臉:“我知道。”

  他看了一眼潘筠,轉身道:“跟我來吧,我帶你回去。”

  潘筠立即跟在他身后:“二師兄,四師姐說我十四歲前不能見我爹。”

  “不要緊,”尹松掃了一眼她的臉后道:“最多受點傷,出點血,本就是你的禍因,明日不受,以后也會引發,早受早了。”

  二師兄的知天機可比四師姐的厲害多了,潘筠立即湊上去問:“二師兄知道我是什么劫?”

  “妖劫。”

  “啥劫?”

  “小妹!”沖出來的潘岳一眼就看到了潘筠,不由的大叫一聲。

  潘筠立刻抬頭,看到已經從少年長成青年的大哥,眼眶亦一紅,兄妹倆撲向彼此抱在了一起。

  潘鈺在一旁張大了嘴巴,不甘心的撲上前,將抱在一起的倆人都抱進懷里,分開了還控訴道:“你剛才都沒跟我抱,你還說和我最親!”

  潘岳聞言挑眉,問潘筠:“小妹和二弟最親?”

  潘筠不動聲色的問道:“二哥,我還沒問你呢,在你心里,你和誰最親?”

  “我和你最親,當著大哥的面我也敢這么說,你敢嗎?”

  潘筠張了張嘴巴。

  一旁的潘岳幽幽地道:“我也敢說,我和小妹最親。”

  潘筠眼淚汪汪的看向倆人身后,哽咽道:“爹——”

  潘岳和潘鈺一起轉身,就見潘洪等不住,自己找出來了。

  父女見面,又是一頓哭,主要是潘筠哭,她就想把這個話題哭過去。

  果然,潘洪被她引得落淚,根本來不及在意兩個兒子,直接把女兒拉到屋里,跟誰更親這個話題自然也就結束了。

  尹松搖了搖頭,跟在他們身后進屋。

  潘筠擦干眼淚后問:“爹,你不是官復原職了嗎?怎么還住在二師兄這里?”

  潘洪聞言嘆息一聲,道:“雖還是御史,卻不是主要負責案件審理了,左都御史派我巡邊,只是現在案件剛結,還有許多公文未簽署,所以要過一段時間再走。”

  潘筠一愣:“巡邊?您又不是武將,巡什么邊?”

  “傻丫頭,巡察御史也是御史,薛韶…他也做了巡察御史。”

  一旁的潘岳道:“皇帝派王驥將軍巡視北邊,提了許多意見,不僅需要御史去復查,還要御史去確定王將軍所議是否能解決邊軍的問題。”

  潘筠:“很辛苦吧?”

  潘洪卻不在意,笑道:“事情總要人做,我不辛苦,便是別人辛苦,我還比別人多一條長處,我曾流放大同,比別的御史更了解北邊。”

  潘筠就扭頭看向潘岳和潘鈺:“那大哥和二哥呢?”

  潘洪道:“你二哥讀書不成,倒是于武學上有些天賦,你給他們的刀譜他練得不錯,所以我把他帶上,平時教他些兵法,到了邊關,也可多結交武人,說不定能有一番前途。

  至于你大哥,他會留在京城讀書,準備科舉。”

  潘筠松了一口氣:“有二哥跟著您,我放心多了。”

  潘洪摸了摸她腦袋,“好孩子,這些年讓你擔心了。”

  潘筠搖了搖頭,轉開話題:“我還以為這個案子要拖很久呢,怎么就平反結案了?”

  潘洪也一臉復雜,嘆息一聲道:“楊首輔的兒子犯了事,楊首輔上書辭官歸隱了。”

  這件事看似和薛潘案無關,其實卻是密不可分。

  因為朝臣用這兩樁案子博弈皇帝的心理,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兩樁案子就連在了一起。

  就和當年的岳氏案和賀氏案一樣。

  明明是互不相識的兩家,案件前后相隔半年之久,卻因為案情相似,于是被連在一起,冠以黨爭之名連在了一起。

  現在薛潘案和楊稷案也一樣,因為黨爭,兩樁本無關的案子被放在一起博弈。

  潘筠皺了皺眉,問道:“那薛瑄叔侄怎樣了?”

  “楊稷案發后,薛瑄和薛韶都提議斬殺楊稷,所以陛下很惱怒,”潘洪頓了頓后道:“陛下惱怒之下,就讓薛瑄回鄉繼續教書,薛韶則是做了七品御史,巡視江南。”

  潘筠咋舌:“七品御史去巡視江南,這是純找罪受啊。”

  潘洪:“誰說不是呢?”

無線電子書    劍走偏鋒的大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