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4章 這是【大帝成長計劃】,不是【大將成長計劃】

  事實上。

  楚世昭快要操作不過來了。

  他每回合的精力條都在暴跌,因為楚世昭要面對著的是上百條的大小事務處理。

  有流民事件、有災荒事件、有豪強作亂事件、甚至還有自己部下結黨營私的隱秘消息。

  而楚世昭這一次模擬推演,也是一場幾乎不可能再有機會復刻的局。

  不是其他,光是滿足各類要求就很困難。

  馬溯安打進長安不是必然事件,皇室被趕盡殺絕也不是必然事件,就連楚世昭打贏的鄱陽之戰也不是必然事件。

  這都是一項項隨機事件,最終組合在一起的。

  特別是楚世昭已經盡力避免自己被權力所異化,但是還是無可厚非地出現了這種情況。

  他現在深刻明白了,那些封建王朝的皇帝,為什么對底下人的生死毫不關心。

  因為就跟楚世昭現在操作著的界面一樣,這些封建王朝的皇帝也不過是看一份份折子,告訴他今年哪個地方死了多少多少人,哪里稅收了多少多少,哪里虧空了多少多少,誰誰誰私底下做了什么。

  有些東西,你沒有去親眼看,是不知道有多么殘酷的,所以在這些皇帝的眼里,死掉的百姓不過只是一串數字。

  這就是權力對皇帝的異化改造。

  他們已經沒有把一個活生生存在著的人當成人了,而是當成一個一個能夠給國家提供稅收的肉豬。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楚世昭盡可能地保持自己的人性。

  在郭憂因公務而死的時候,楚世昭的界面是有兩個選項的,一個是天子喜怒,不形于色。、一個是釋放本性,真情流露。

  楚世昭選擇了后者。

  從來不狼狽,也從來不是懦弱。

  李世民哭,劉秀也哭,一個不愿意真情流露的皇帝,說明他已經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天子,其他人的生死和他無關,誰都可以死,誰都可以是工具。

  楚世昭最怕的事情,其實就是他對任何人的生死都失去了情感,誰死誰活都可以,只要不妨礙他的統治,他的帝國,就能接受一切的變化。

  換句話說,古代的那些所謂的皇帝,就是第四天災,他們認為自己做什么都是對的,所謂的黎庶就是他們皇帝的玩具。

  楚世昭就是盡可能地讓自己去避免陷入這種狀態中。

  晟武十三年九月,楚世昭廣開言路,接受百官對于時政的觀點和批評,加設督察制度,對地方官員進行糾察。

  他又取消了武德司冗長復雜的制度,設立了錦衣衛。

  并將武德司的成員編入錦衣衛中,由竇戾擔任第一任的錦衣衛指揮使。

  《東周太祖實錄》這樣記載——“晟武十三年九月,置中府親軍、武德司。初設為錦衣司,正七品,管領校尉,屬中府都督府直轄。后改為錦衣衛指揮使司,秩正三品。似前代武德司原職,乃定為北鎮撫司,取身世清白,戰功卓越,精于斥候、偵查的將士入內。

  北鎮撫司可“專理詔獄”,且擁有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偵訊、行刑、處決,不必經過大理寺的糾察,再由楚世昭最后親自裁定案情。

  畫面上,楚世昭的界面多了一個北鎮撫司的功能。

  楚世昭不是特別需要這么一個情報組織,但是大周王朝先前就有這么一個情報組織,名字叫武德司,可是毫無一丁點的作用,當時任武德司左司指揮使的郭謙,是憑借永晉帝的關系,這才有了這么一個職務。

  奈何郭謙能力有限,等于說之前大周王朝的情報組織功能是一眼黑的。

  楚世昭現在有條件,有能力重新規劃建設這么一個機構,那他也不能完全放著不管,就讓大周王朝的情報功能癱著了。

  而楚世昭建立北鎮撫司、錦衣衛的目的,倒也不是為了監察百官,實際上是各地放哨子,盯防那些可能會出現的危險。

  當時楚世昭給郭憂準備了上百位參加大小戰事的精銳之士,這個規模保護郭憂,理應無事,結果根據模擬的消息通知,告訴楚世昭郭憂被匪寇所殺。

  哪家匪寇能有這種戰斗力和規模?

  我可去你媽的。

  不是豪強就是世家裝的,為的就是不讓楚世昭繼續執行土地方面的政策。

  武德司改造成北鎮撫司,武德衛變成錦衣衛。

  楚世昭不想錯過這次真正當上皇帝的機會。

  畢竟這是大帝成長計劃,不是讓你來當大將成長計劃的,楚世昭無疑是想要利用好這次機會,測試一下他建立的這個國家.在真正竭盡全力的發揮下,到底能到什么樣的天花板。

  晟武十三年十月,皇貴妃桓奕生下了你的二子楚濟鉞。

  值得一提的是,和自己的嬪妃交流感情,是能提高楚世昭的愉悅值的。

  一般情況下,遇到一些事件,楚世昭的愉悅值就會下降,碰到糟糕的事情越多,他愉悅值下降的速度就越快,當愉悅值在很低很低的狀態下,根據模擬信息的提示,楚世昭的角色可能會出現異常的狀況,身體狀態下滑,健康值和精力值都降低。

  和嬪妃交流感情是可以提升快樂值的,但是精力還是會掉。

  所以楚世昭為了保持自己高亢的愉悅值,每天夜里,就找桓奕、李鳳寧、陰媚鈺,挨個刷自己的愉悅值。

  都是老婆,每天打打卡很正常。

  然后,楚世昭看著明明一直在休養生息,但是人口還是在往下掉的大周王朝,立刻根據自己的思路動刀。

  開國皇帝和普通皇帝的最大區別,就是話語權大。

  除開李瑾、桓盛這兩個已經成了楚世昭外戚的將領外,楚世昭自己還有接近二十萬的常備軍隊。

  并且這支軍隊大多都是起義軍改編而來,沒有世家大族、豪強的背景身份。

  楚世昭想要改革政策,推行變法,是沒有人能強行阻止的。

  提刀就是一頓砍。

  晟武十三年十一月,自前周后期以來,農民之淪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為永晉時期的統治矛盾日益尖銳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開陽末年,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參加起義;同時在一些割據勢力的軍隊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更有一些在土地兼并中失去自己田地的農民。

  楚世昭多次下令讓大臣清查戶口,而晟武十三年十一月,派遣文俞實行大索貌閱,由各地官吏按戶籍上登記的年紀、體貌進行核對,避免有士族、豪強隱瞞戶籍、私藏奴婢之積弊。

  自永晉帝一朝以來,戶口隱漏日趨嚴重,國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勞動力減少,而地方豪強地主占有的人口卻不斷地增多,很多地方都有土地投獻的做法,不少人借此隱藏戶籍,自甘士族、豪強之奴籍。

  這嚴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

  比如說在北方,由于規定未婚只繳半租,有的地方戶籍上都不見有妻子的登錄在戶口名冊上。

  有的豪強大族,一戶之內有數十家,人數多達數萬,國家賦稅收入因此銳減。

  當然,楚世昭也并非苛待之人,大索貌閱的內容之中也有安撫百姓的舉措,例如說要貌定百姓的三疾狀況,按照不同程度的情況,給予百姓免稅、降稅的福利。

  晟武帝楚世昭還規定,凡是出現戶口不實的情況,地方官吏一級跟著一級都要被處以流刑,他還鼓勵百姓互相檢舉,并強令親屬關系遠于堂兄弟者,一律析籍分戶。

  這樣,楚世昭的做法既增加了收入,也防止地方豪強和官僚勾結,營私舞弊。同時,從豪強手里將原來依附的人口解放出來,也有利于增加國家的勞動力,調動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數月之下的檢查戶口,新編入戶籍的高達一百七十余萬人。

  晟武十四年,在平定天下,使其復一后的第八年,你的國家收入達到了1000萬石,這幾乎是和永晉初期的年稅持平。

  自晟武八年時,全國人口瀕臨崩潰只留有四百二十萬戶,兩千多萬人的人口,再到晟武十四年,全國人口五百四十萬戶,平均每年增長人口約為二十萬戶,一年接近百萬人的增戶,可見楚世昭治理天下的才能。

  晟武十四年二月,楚世昭立十二歲的楚濟邦為太子,并將楊方的女兒楊鳶許配給了楚濟邦。

  晟武十四年三月,匈奴人之間發生了一場牽扯極廣的內亂,這使得一部分匈奴人南下,希望能夠得到楚世昭的垂青,助他們奪回草原,為此,他們愿意認可楚世昭亦是草原的共主,奉稱‘可汗’。

  楚世昭思慮再三,婉拒了此事,他不想為了一時的虛名,陷入一場沒必要的戰爭,畢竟誰也不清楚這么多年過去了,草原上的情況到底是怎么樣的。

  與其損耗自身的軍事力量,不如坐觀兩虎相爭。

  晟武十四年四月,貴妃李鳳寧為你生下了三子楚濟民。

  另一側。

  李鳳寧的拳頭都快要握碎了。

  正宮不是她,就連老二都不是她,她居然給排到老三的位置去了。

  忍氣吞聲下,李鳳寧再看著楚世昭這一步步堪稱典范的表現,心中更不是一個滋味。

無線電子書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