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八十二章超級大瓜

  正德十四年六月,寧王朱宸濠于南昌起兵,集兵萬人,殺都江西巡撫孫燧、按察司副使許逵,僅僅幾日時間,便攻陷九江、南康、安慶等地。

  伴隨著起兵的是寧王書寫的舉兵檄文,在有心之人的推動俠,很快便傳遍江南。

  一時間長江南北、黃河上下都在吃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瓜。

  歐藏華看到舉兵檄文時,整個人都驚呆了,寧王這老小子怕不是得了失心瘋!

  詞語之兇悖,千古未有。

  前半段指斥正德皇帝是無道昏君,倒行逆施,遭到全國的反對巴拉巴拉的倒還好,屬于常規操作。

  但后半段就生猛了,他居然否認正德皇帝是朱氏子孫,而是外姓民子冒充的。

  所以,朱厚照根本沒有資格做大明天子!

  而寧王朱宸濠之所以抓住這個問題攻擊正德皇帝,就是因為有傳言正德皇帝不是孝宗的張皇后所生的長子,而是鄭旺之女鄭金蓮所生的“都人之子”。

  而寧王朱宸濠搞出來的版本更進一步,直接說朱厚照是從民間抱養來冒充皇子的孩子,壓根不是孝宗血脈。

  其實寧王這話是沒道理的,張太后不是不能懷孕,孝宗雖然蠢.純粹,卻也絕對不會容忍冒充皇子之事來。

  關鍵是正德皇帝原本這么操作過,結果就是被朝廷上下罵的狗血淋頭。

  就算孝宗皇帝真那么純粹,別忘了那會兒皇宮之中英宗皇帝的孝肅周皇后、憲宗皇帝的孝貞純皇后王氏都還在,朝堂之中有劉健、徐溥、劉吉、馬文升等成化舊人,他們能讓孝宗皇帝這么亂來?

  此刻歐藏華也顧不上去其他,立刻前往內閣。

  不過在離去之前,他特地交代,禮部、鴻臚寺、詹事府不得非議此事,靜待朝廷處置。

  一路上,兵部尚書陸完、刑部尚書楊一清、吏部尚書·左都御史彭澤、工部尚書李鐩也從各個方向趕來。

  內閣之中,首輔·戶部尚書費宏和次輔梁儲臉色陰沉無比。

  看到趕來的眾人,費宏起身說道:“斷言路三日,國子監閉館,五城兵馬司改為一日五巡,有亂言者,逮捕入獄!諸君隨我,入宮求見太后!”

  “是!”眾人齊聲應道。

  隨后以費宏為首,帶領著內閣大臣與六部尚書穿過皇城,朝著仁壽宮走去。

  一路上,宦官們也意識到事情大條,紛紛低著頭讓開了道路。

  仁壽宮中,正德皇帝并不在此,反而是夏皇后早早就來了此處,正在思索著該如何開口。

  這時,張太后的總管太監章明快步進入寢宮,行禮后匯報道:“稟告太后娘娘,內閣首輔費公、次輔梁公,領六部尚書于前殿求見。”

  夏皇后聽聞此言,眼神中閃過一絲喜意,但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張太后微微皺眉,思索了片刻才開口道:“更衣!”

  “遵旨!”章明應了一聲,隨即看了一眼身后的宮女們。

  幾個宮女們心領神會,立即上前為太后梳妝更衣。

  眾大臣在前殿等候了將近半個時辰,張太后才姍姍出來。

  “臣等參見太后!”眾大臣拱手行禮道。

  “免了,”張太后端坐在正位之上,看著眾大臣說道:“今日這是什么風?竟然把我大明的中流砥柱們,都運到了我這仁壽宮來?”

  費宏神情波瀾不驚,開口道:“臣等貿然前來,打擾太后清凈,深感慚愧。然事關先帝名譽,臣等唯有此下策。”

  隨著費宏話音落下,梁儲將一份奏折雙手奉上。

  總管太監章明接過奏折,送到了張太后面前。

  太后仔翻看著手中的奏折,眉頭緊鎖,不過片刻,她便猛地一擲,冷聲道:“一派胡言!先帝在世之時,也曾對此事進行過徹查,結果不過是那老農的一場臆想罷了。當時,我便極力勸諫先帝,應將與此事相關聯之人一律處死,以正視聽。然先帝宅心仁厚,對于原本應誅九族的大罪,竟赦免了所有涉案人員的罪責,未曾深究他們的過錯,只是將那宦官劉山一人賜死,以示懲戒。”

  “沒想到當初先帝的一番仁慈之心,如今竟成為了小人顛倒是非黑白的借口,不可饒恕!”

  這也跟孝宗皇帝的性格有關,他的確不是嗜殺之人。

  比如他一直尋找自己的母親的家人,結果找來了一堆騙子,他一個也沒殺過。

  萬貴妃家也只是被孝宗剝奪了憲宗給的賞賜,性命無憂。

  這要換成其他任何一個皇帝,那些騙子一個都別想跑。

  而此刻,眾臣聽到張太后此言,才算暗自松了口氣。

  梁儲走出來,拱手說道:“老臣斗膽懇請太后頒下懿旨,以正視聽,駁斥那荒謬絕倫之論。勸誡寧王,莫要被奸佞小人所蒙蔽,勿使一錯再錯,當迷途知返。”

  “嗯,”張太后點了點頭,開口道:“此事就交給梁卿,待你擬好旨意,呈予我過目。”

  “老臣遵旨!”

  章明迅速備齊文房四寶,梁儲隨即揮毫潑墨,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張太后審閱過后,滿意的點了點頭,以示贊許。

  在一旁候著的章明見狀,恭敬的取出張太后的寶璽,由太后親自在文章末尾蓋上了鮮紅的印記。

  費宏雙手恭敬的接過懿旨,叩首謝恩后,才領著六部尚書離開仁壽宮。

  回到內閣蓋上文淵閣銀印,歐藏華拿起筆,將文章重新抄錄了三份。

  一份貼在皇宮之外的皇榜處,一份留存于文淵閣,一份送到正德皇帝手中。

  文淵閣這份還會被詹事府、翰林院、禮部抄錄,發往各地官衙,以正視聽。

  正德皇帝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心急火燎的從豹房趕往皇城仁壽宮。

  一到宮中,他便緊緊抱住張太后,淚如泉涌,滿心愧疚的哭訴著自己未能護得父親與母親的周全。

  張太后亦心疼的摟住兒子,眼中淚光閃爍,她為自己仁慈的丈夫和英勇的兒子無端遭受此等污蔑而痛心不已。

  就連一向端莊穩重的夏皇后,在目睹了全過程后,也不禁暗自垂淚。

  消息傳出皇城后,京營的將士們群情激憤,一個個鐵血男兒眼中含淚,誓要為天子討回公道,君辱臣死,他們不容許任何人對天子有絲毫的侮辱。

  各路言官也紛紛發聲,他們一邊嚴厲譴責內閣閉塞言路的行為,一邊奮筆疾書,毫不留情的大罵寧王居心不良,陰謀詭計多端,應當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京城百姓也是個個義憤填膺,雖然當今圣上不像先帝那般仁慈,但架不住人家會整活啊!

前些日子才喝過陛下的酒,現在正是報答的時候,大街上只要有人質疑陛下的身世,立刻就會被京城百姓按著捶一頓,運氣好還活著的話,就扭送五城兵馬司  請:m.badaoge.info

無線電子書    從衡山名宿開始笑傲武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