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英雄聯盟春季賽BAG戰隊奪冠時,孫子維作為老板本應親自前往電競基地慰問。
但集團突發情況讓他不得不緊急處理,最終只能讓戰隊經理代為發放了一筆豐厚的獎金。
纏住孫子維的業務,主要是外包給暴雪制作的神話系列手游衍生動漫出了問題。
或許是《神話傳說》手游在海外與暴雪的《爐石傳說》形成了直接競爭,又或許是暴雪作為游戲大廠的傲慢與偏見,導致他們在《神話X》動漫的制作上敷衍了事。
孫子維看完樣片后,直接罵了娘——這完全不符合暴雪“用腳做游戲,用心做動畫”的傳統,倒像是臨時拼湊了一群剛畢業的新手,拿他們的真金白銀項目練手。
在與陳默同步后,后者也怒了。不僅終止了尾款支付,還直接下令國內外與《爐石傳說》形成競爭關系的《華夏傳說》和《神話傳說》兩款游戲開啟春季大促,一律3折,給暴雪帶來了一點“社會主義價格戰”的震撼。
兩個月下來,憑借薄利多銷,硬生生把《爐石傳說》擠到了市場的犄角旮旯,勉強求存。
暴雪原本指望通過《爐石傳說》進軍手游領域的計劃也因此擱淺。
前兩天,暴雪總裁的考迪克親自給孫子維打電話,主動提出免費將之前的動畫回爐重做,孫子維聽完直接掛了電話,隨后與陳默同步,并決定重新在國內物色游戲制作團隊,外人靠不住我們自己來。
沒想到陳默竟然介紹了一個做動畫的導演,隨后孫子維把這個項目交給國內的動畫團隊,給錢給資源,他現在還記得導演的名字倒是很有意思,好像叫什么餃子.
好消息是,華夏三部曲的動畫衍生已經接近尾聲。
前段時間,孫子維帶著陳默去六道無魚團隊看了樣片,劇情、畫面、建模無一不精,2D穿插局部3D特效搭配水墨風,堪稱一絕。
陳默看完后竟然從中看出幾分《霧山五行》的影子,“這劇本貼合歷史,改編也符合當前時代背景和人們的精神狀態,特效質量都能上院線了。好好好!”
說完陳默拍著林魂的肩膀連連贊嘆,并當場允諾六道無魚團隊打造一部屬于華夏三部曲IP的大電影,資金全包。
根據得到的消息騰訊的《超神英雄》和《王者榮耀》已進入內測,預計下月公測。
而《華夏世界》第一季12集的動漫也將在同期上線,不要會員,完全免費!
因為陳默覺得彼岸不差這點會員費,但網友們差,只要玩家和用戶姥爺們高興,還愁沒錢?
彼岸的營收模式都是預先取之必先予之。
6月下旬的一天,陳默聽說孫子維要去視察電競基地,便興致勃勃地跟了過去。
到了地方,陳默看著掛著大牌子的電競基地,發現所謂的基地不過是京城郊區一棟稍大的別墅。
在BAG戰隊經理的帶領下,陳默一行人了解了基地的基本情況。
基地實行軍事化管理,配備了訓練室、戰術分析室;
生活區包括選手宿舍、餐廳和休息區。
人員配置也很完善,除了五名正式選手,還有三名替補。
教練組都是軍事院校畢業,熟悉各種戰略戰術,最近在研究如何將《孫子兵法》運用到游戲中,在操作技術同等的情況下,用腦子玩游戲!
此外,基地還配備了心理輔導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各一名,以及三名后勤人員。
資金沒有后顧之憂、科學訓練,再加上這幾個天賦縱橫的年輕人,能取得目前的成績也是應有之義。
幾分鐘后,教練在大屏幕和白板之間來回走動,分析上一局Rank比賽的錄像:
“大家看這里,簡自豪,你上頭了。雖然沖上去換了對面兩人,但后續團戰缺少了你的關鍵輸出,看似4打3,實則不占優勢,雖然后續靠操作扳回來了打了個平手,但這種行為缺乏紀律性!一會下課后,50個蹲起。”
“是,教練!”
“接下來,看下一個問題.”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推開。
教練皺了皺眉,看清來者后,臉上頓時泛起狂喜——以前只在網上見過,今天終于見到活人了!
基地之前接到通知說今天有老板來慰問,看到教練愣住,中單選手五五開立刻起身喊道:“全體起立.”
“老板好!”
“呃,我不是你們老板,他才是”
“老板的老板就是老板!”
“嗯?看得出你很想進步嘛,你是眾生平等五五開?”
“老板知道我?”
“你們的比賽,我抽空看了幾次,打得不錯!”陳默和藹可親地說道,“我不光知道你,還有你們——‘你的高地我來平’‘你的野區我養豬’‘烏茲別克狂小狗’‘戰術大師常青藤’。”
億萬富豪老板也在關注我們的比賽?被點名的幾個年輕人臉上因強忍興奮泛起紅潤。
“今年S賽是在韓國舉辦吧?”陳默問了一句,得到肯定答復后,繼續說道:“如果你們能從韓國碰杯回來,我個人掏腰包,選手每人獎勵500萬,教練1000萬,基地其他工作人員也有不同程度的獎金。你們有信心嗎?”
“有!”
“是基地伙食不好么?怎么有氣無力的?”
“有!!!!!”
“嗯,在比賽中就要這樣的精氣神,記住打不死你的終會讓你們更強大!好好練,這次來就是給你們打打氣,上上強度。既然叫了彼岸戰隊,就要打出屬于我們彼岸的氣勢!”
“是!”
以陳默現在的段位,隨便說兩句話,在這幫少年心里就能掀起滔天巨浪,恨不得現在就Rank十把發泄一下。
陳默在基地蹭了一頓飯又跟大家聊了會天才離開,伙食還不錯。
他此次跟孫子維前來,并非心血來潮。
上一世,陳默雖然因工作繁忙很少玩游戲,但喜歡看比賽,尤其是英雄聯盟的S賽,每年不落。
除了少數幾年能高興一下,其余都是遺憾收場,尤其是京城鳥巢的那場總決賽,對決的雙方竟是兩支韓國隊,讓他恨鐵不成鋼。
所以,去年陳默聽說孫子維有組建英雄聯盟戰隊的想法時,便順手點名讓他弄了個全華班。
“全華夏找不出11個踢球的,還找不出5個玩游戲的?”
這次S賽在韓國舉辦,陳默可以肯定,如果韓國隊打不過,肯定搞出各種幺蛾子。
彼岸雖說影響不了世界和平,但左右一個鄰國的小型電競比賽的結果還是輕而易舉的。
再者,他與三星李大小姐一直保持密切合作,互為臂助,無非一句話的事情罷了。
這也算是彌補上一世某一層面的意難平。
央視大褲衩。
在陳紅兵成功搞定幾位關鍵選手后,臺長手里一下有了仿佛能撬動地球的杠桿,牽線搭橋甚至聯系了他的老領導,幾經周折,才邀請到這些經濟界大佬擔任節目評委。
經過跟這些經濟學家接觸,令臺長好奇的是像吳敬璉、厲以寧這樣經濟領域泰斗級專家,對BAT的參賽的反應反而沒有陳默來的大,甚至接連問了幾個與彼岸有關的問題,似乎更關注這位年輕企業家的表現。
選手和評委敲定后,臺長大手一揮,陳紅兵成立的《贏在華夏2014》項目籌備工作組立馬鳥槍換炮,經過近期的組建和籌備,早已今非昔比。
作為項目負責人,陳紅兵本人也得到了頻道總監甚至臺長的大力表揚,在臺里的地位和話語權水漲船高。
目前,項目組人數規模已超過百人,不僅在財經頻道,甚至在整個央視都算得上是一個大型項目組了。要知道,春晚的籌備組整體也不過三五百人。
本次《贏在華夏2014》籌備組分為以下幾個團隊:
核心策劃和導演組(6人):負責節目整體策劃、賽制設計、主題定位、選手篩選、評委邀請等。
選手與評委管理組(20人):負責評委和選手的對接、日程安排等事宜。
節目制作與技術組(60人):負責節目錄制、剪輯、后期制作、舞臺設計、燈光音響、直播技術等。
宣傳與媒體組(12人):負責節目宣傳推廣、媒體對接、社交媒體運營等。
后勤與保障組(8人):負責場地管理、設備租賃、道具制作、安保、餐飲等后勤保障工作。
法律與合規組(4人):負責節目相關的法律事務、合同審核、知識產權保護等。
由此可見,臺里對這次節目的重視程度,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終,在臺長、齊竺泉和陳紅兵三人的重點會議上,考慮到選手和評委的實際情況以及互聯網行業的特殊性,節目決定采用錄播形式。
主要原因是直播不可控因素太多,萬一這些企業家在節目中暴露商業機密或情緒失控爆粗,甚至擼起袖子打起來,那可就真成丑聞了,而且他們三個想了想還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而通過錄播,可以有效規避風險,同時也能通過剪輯等手段來突出選手之間的競爭、決策沖突和關鍵轉折點,增強節目的戲劇性和吸引力。
此外,每期節目后還可以邀請一些知名專家評委進行點評,增加節目的專業性和深度。
經過統籌考慮,會議最終確定了節目的整體架構。
陳紅兵拿著節目綱要,花了一個小時做了一份簡要的PPT,隨后召集籌備組相關人員進行開會。
由于參會人數眾多,原本的會議室已經不夠用,他們直接移步到暫時沒有播出任務的演播大廳。
看著從最初只有小貓三兩只,到現在的人才濟濟,陳紅兵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揮了揮手里蓋章的文件,笑容越來越大:“咱們的節目終于可以正式揚帆起航了!”
眾人歡呼。
“我先跟大家同步一下剛才確定的具體節目架構,大家請看大屏幕。”
隨后,屏幕上顯示出以下內容:
節目名稱:《贏在華夏2014:互聯網風云》
播出形式錄播 期數一共錄制6期,采用月播形式,每月最后一周周六晚8點在央視2套黃金時間段播出,從7月份持續到年底。
節目形式 多輪PK,一期一輪,通過多維度評委評分得出當場勝負方,最后一期進行累加得出最終獲勝方。
頒發各類獎項(待定),央視黃金時段位資源,并對獲勝方企業進行央視深度報道。
選手方面(排名不分先后)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老馬藤迅公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CEO):小馬哥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李彥洪彼岸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陳默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雷軍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CEO):劉強東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衛河南胖東來商貿集團董事長:于東來陣營劃分守護者陣營(BAT):老馬、小馬哥、李彥洪新勢力陣營(彼岸、小米、京東、順豐、胖東來):陳默、雷軍、劉強東、王衛、于東來 評委(排名不分先后)
吳敬璉:經濟學家、研究中心研究員、中科院教授、博導、第一屆華夏經濟年度人物獲得者厲以寧: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企業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龍永圖: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秘書長、全球CEO大會聯合主席、華夏與全球化智庫(CCG)主席鄔賀全:華夏互聯網協會理事長、華夏工程院副院長胡錫近:人民網董事、環球時報總編輯 看著屏幕中一個又一個名字,臺下的央視工作人員即便事先知曉了這些選手和評委的名單,仍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嘆。
如此陣容堪稱經濟領域的全明星了,不說別的這些人里面隨便拎出一個,在其他地方臺節目,不論什么類型的積木,那都是商爸爸級別的人物,說句不好聽的,左右一下節目走向也不是什么難事。
要知道,這也央視工作人員平日里自視甚高自詡精英,畢竟能有這里的編制,在老家也稱得上光宗耀祖了。
可跟名單上這些人一比,仿佛蚍蜉見青天,除了敬畏就是尊重,連一絲與之相比的勇氣都生不起來.
看到臺下眾人如此震驚,不知為何,陳紅兵竟有種在酒桌上吹牛“我有一個朋友如何如何牛逼”的錯覺。
“現在,絕對權威的評委有了,商業大佬的參賽選手也有了,節目的架構也都確定了。
接下來,就輪到大家群策群力,把具體的內容和規則確定下來。
你們說,我記錄,大家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