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騰訊廣州研發中心,正在主持開會的張小龍被窗外一連串驚雷嚇的一激靈。
他看著窗外陰云,內里夾雜著電閃雷鳴,卻沒有一絲下雨的痕跡,嘴里罵罵咧咧什么鬼天氣,今天預報不是多云轉晴么?
不一會兒,風漸起,張小龍隨即起身把會議室的窗戶都關上,然后繼續開會.
其實張小龍出身跟雷軍差不多,也是一個程序員,只不過一個后來做了產品經理,一個成了營銷奇才兼網紅主播,可見程序員就是技術再牛逼老了也得轉行(狗頭)。
上個世紀90年代末,被外界視為繼求伯君之后的第二代軟件工程師代表人物的張小龍,獨立開發了一款叫“foxmail”的電子郵箱。
一年內,foxmail中文版使用用戶量就達到400萬,英文版遍布20多個國家,名列“十大國產軟件”,一時名聲大噪,之后張小龍以1200萬價格將“foxmail”賣給了博大,并加入博大擔任技術總監兼副總裁成為公司高管。
后來騰訊郵箱一直發展不起來,小馬哥當時看上了市面上最為流行的foxmail,一番打聽也看中了張小龍這個人才。
一開始張小龍有點不同意,小馬哥也沒墨跡,派出曾李青和劉熾平兩員大將,動用了鈔能力,直接把博大收購然后打散,保留了張小龍的技術團隊和foxmail,這樣東西和人都收入囊中。
后來同為程序員出身的馬化騰與張小龍惺惺相惜,當時張小龍不愿到深圳總部上班。
馬化騰特意為他在廣州成立研發中心,由張小龍出任總經理,張小龍每兩周只需到深圳開一次總裁會議即可。
qq郵箱在有了張小龍帶領的廣研中心加持下,不斷完善,取精蕪雜,經過數年發展,目前已經相當完善,在國內郵件市場跟foxmail并稱騰訊雙子星產品。
到了現在看著qq郵箱日益完善,foxmail也按部就班地迭代發展。
張小龍信奉一句話“當一切看上去風平浪靜,順風順水的時候,恰恰是最危險的時候!”
為此他開始未雨綢繆,規劃下一個階段的戰略部署,也是今天這場召開會議的緣由。
經過他的判斷,未來移動互聯是大勢所趨,而現在只有郵件有客戶端。
所以在他的主導下,這次會議明確了以郵箱為核心,一分為四的產品矩陣,即郵箱、閱讀、存儲、記事本四款產品,并且對其進行app化,由于郵箱已有客戶端,接下來的重點就放在其他三個產品,都對其做了相應客戶端的開發計劃。
而由于廣研中心技術團隊成員大都是傳統pc開發,移動開發工程師嚴重不足,手機端開發團隊大部分都是做塞班系統的,為此張小龍向總部那邊轉崗過來兩名做winphone的工程師組成ios團隊,而安卓的開發團隊則是從塞班團隊中抽出來一名工程師帶著兩名實習生就這么先干了起來。
張小龍知道只有把攤子鋪的足夠開,自己才會在騰訊有更大的話語權。
此時的他還未覺醒產品天賦,而覺醒藥劑此時還在襁褓之中。
在更遙遠的國度,加拿大滑鐵盧,創始人兼ceo泰德曾在黑莓實習過一段時間,而后和他的幾位大學同學自立門戶創辦了kik,而第一款產品就是新的移動聊天應用kik。
這是一款基于用戶手機的通訊錄,直接和聯系人用免費短信聊天,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通過通訊錄建立關系,以及短信走流量從而免費。
這幫學生從未想過,在遙遠的東方,也有一伙團隊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而且比他們打造的產品進度要更快,更成熟.
沒錯,說的就是香港人郭秉鑫和他的6名創業小伙伴,他們為了開車不方便接聽電話和盲人方便地收發語音形式的短信,從而正在研發一款語音式im軟件,名叫talkbox。
秋風未動蟬先覺,這些只是移動互聯時代浪潮下其中幾處浪,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回到小米這邊。
雖然陳默不太懂硬件具體技術,但他覺得既然雷軍遇到難處,自己應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有這個信心,雷軍也對他有這個信心。
雷軍跟陳默一番長談后,后者才摸清楚目前公司硬件這段時間的具體情況。
由于一開始小米就想走高端路線,所以其他供應鏈也都是尋找頂級供應商去談合作,像大立光電、夏普、友達、英華達、光寶、tpk都是他們期盼合作的供應商伙伴。
最近這段時間,周光平博士帶著硬件團隊四處出擊,全世界滿哪飛去,去商談,去合作。
周光平畢竟在手機行業里浸泡多年,在摩托羅拉深耕十余年,從核心研發一路干到摩托羅拉手機技術委員會主席、摩托羅拉全球科技顧問委員(saba)等職。
被摩托總部授予杰出發明家稱號并獲金卡員工待遇。這些年間,他和很多頭部的手機供應商都結下了深厚的私人感情。
剛開始給小米找供應商時,他對手機內部結構那樣的熟練,每個零部件對應供應商,他一個電話就定位到具體關系不錯的負責人。
這也是雷軍把周光平拉進聯合創始人,并給出股份的根本原因,除了人脈資源還有他還帶來了幾名摩托羅拉的舊部一起協助他開展工作。
周光平帶著團隊熱情地和對方敘舊、聊天,氣氛特別友好。但是往往到了最后,供應商都直白地告訴他,吃飯聊天都沒有問題,但是生意就不要談了。
這時他會拿出mios的裝機量試圖說服對方,并且打折包票告訴對方:你能做多少,要多少料,都可以,如果你愿意全部做,全部都給你也可以。可見小米對供應商已經到了渴求的程度,
但并沒有人看好小米的模式,即便裝機量確實看上去非常動人,但誰也說不準小米造出手機市場的認可程度,沒有供應商會去賭一家名不轉經傳的小公司。
“小米公司行嗎?別到最后貨款都收不回來。”是此時供應商們對小米的整體認知。
大半個月時間,聊了十幾家基本都是這個說辭。
更有甚者,直接派下面的代表過來,吃飯聊天都行,但是一談到合作就左顧言它,最后在周光平的一再逼問下才透露出了真相,那家上面根本沒打算跟小米合作,只不顧礙于周光平面子過來聊聊而已。
這讓周光平團隊士氣低迷,之前在摩托羅拉都是供應商求著他們,何曾有過如此低聲下氣的一面。
兩天后的一次遠程電話會議,小米總部雷軍、林斌、陳默三巨頭坐鎮,聽取了周光平的匯報,知曉了目前面臨的情況。
即便他們一開始預料到不會一帆風順,調低了預期,但沒想到會是如此艱難 通過這個會議,三人對手機廠商的供應鏈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知,遠非甲乙雙方的合同關系那么簡單。
也不是伱手里有充足的現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你想合作的供應商。
作為消費電子領域最復雜的產品,手機的生產并非采購一批元器件,然后像組裝電腦一樣拼裝起來就行,而是需要手機廠商做大量的研發工作,包括定制、調試、優化數百個元器件,還要考慮天線怎么設計,內部結構如何堆疊.
手機廠商需要跟核心零組件廠商一起做聯合研發、聯合調試,甚至有專門的定制化零部件。
元器件供應商往往要投入資金和采購方一起進行研發,因此很多元器件都是獨家定制的,是需要投入不菲成本的,導致供應商對與新采購方合作極其謹慎。
供應商要選擇那些有成功案例的合作者成功率會更大,很顯然,小米并不在此列。
此時還沒有什么人可以真正理解互聯網手機的含義。出現這種情況并非供應商保守或者傲慢,而是由于現在很多供應商都深受“山寨手機”之苦,所以對新的品牌很是抵觸。
一些山寨品牌動輒訂幾十萬元的貨,但銷售情況根本無法保證。賬期一到,這些廠商無法正常付款,就變成了老賴,供應商往往血本無歸。
因此,后來很多供應商都對采購方提出要求,合作之前先拿出三年的財務報表,否則不可能合作。
這就給沒有任何財務報表的小米造成了困擾,畢竟誰知道小米是不是這些山寨手機品牌其中之一?
周光平在電話里感慨,“.過去幾年間,我看著上千家供應商起來,又眼看著上千家供應商倒下。見多了風起云涌,潮起潮落,很多剛開始時很美好的故事,最后都變成了令人狼狽不堪的事故,所以現在大家都異常謹慎。確實給我們的工作帶來難度.”
在場三人對視了一眼,雖然之前面試的時候陳默說過類似的話,但臨到跟前沒想到情況還要更加惡劣和復雜。
不過不是一個好消息都沒有,周光平還是憑借個人關系和信用死磕下兩家零部件的供應商,但杯水車薪。
不過他還帶來了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小米雖然通過mios操作系統積累比較多的用戶量,但連最重要的芯片都沒有談下來,何談其他零部件?
接下來幾人一番討論,最后把接下來的目標瞄準高通,只要拿下高通的芯片,憑借mios的裝機量,就有了籌碼,后續的談判成功率會提高不少。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