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千秋節至。
千秋節休朝,但臣子們卻更忙碌。
王公大臣、皇子公主一大早就為李隆基獻上禮物,祝賀李隆基萬壽無疆。
興慶宮內的花萼相輝樓前,人山人海。
當然,能參加千秋大宴的臣子,都是在京五品以上的大臣。
地方官吏派人送的禮物,只能由內侍省接收。
李隆基一般是不會去觀看的,除非內侍省的人發現某種物品較為奇特。如“雪衣娘”之類。
作為大唐天子,掌天下資源,哪怕地方官吏獻上的寶物再稀奇,皇宮內也八成會擁有。
連多數五品大臣的禮物,都會放在一邊。
因為有自詡清流和真正清明的大臣,奉獻的禮物一般,有的價值可能就一個月的俸祿。
李隆基有天下的財物,也不可能因此怪罪大臣們。
大臣們都可以攜帶正妻參加宴會。
除了李適之外,李瑄的妹妹李玉瑩也來到興慶宮。因為她現在是云陽縣主,有資格參加宴會。
李瑄到興慶宮后,將一個罐子交給宦官。
他的禮物要親自交給李隆基。
李適之、李霅等,把李隆基賞賜的金器隨便往監禮官那里一丟。
“李員外,你的禮物倒是很簡便啊!”
李瑄見李峴只拿一段絲綢呈給監禮官,笑著說一聲。
李峴是信安王李祎的幼子,現任戶部員外郎,戶口色役使,這些都是李瑄推薦的。
“我即使拿出十匹絹,對圣人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圣人千秋,匹絹只是心意,為國盡心,才是最大的賀禮!”
李峴向李瑄拱手以后,緩緩說道。
“說得不錯,李員外有信安王的風采。”
李瑄稱贊李峴。
“不敢與先父相比。”
李峴不卑不亢的說道。
眼前的天水王,馬上封王,他父親都遠遠都比不了。
李瑄推薦李峴,讓許多大臣都以為李峴是李瑄的人。
“兩日前我在朝堂上提出的新政策,李員外有何見解?”
李瑄向李峴詢問道。
李峴是經過歷史證明的賢相,一生五次拜相,剛正不阿。
李隆基壽誕只送一段絹,符合李瑄對李峴的印象,因為歷史上李隆基游玩的時候,官吏們爭相巴結,送上奇珍異寶,只有李峴什么都不送。
李峴在評價上甚至超過劉晏,是李瑄想拉攏的人才。
“冒昧詢問,如何能保證老人和孩童在遷徙的時候,不會傷亡呢?如果能處理這點,大遷移則是善舉。將漢人充實邊境,以保平安,也是自古防備胡人的策略。”
李峴沒有回答,而是向李瑄反問。
“我從隴右牧監調馬三萬匹,集車三萬輛,攜帶足夠的糧食、帳篷。年邁的老人和哺乳的婦女可以坐在車上,從官道一路至隴右。”
李瑄向李峴回答道。
“天水王這樣的遷移,代價很大,會有大臣彈劾你!”
李峴向李瑄說道。
“代價是有些大,但百姓的生命和保下的疆土是無價的。若有人非要用此衡量,則是愚不可及。”
這是李瑄早已確定的策略,等物色好判官以后,就準備開始實施。
遷移百姓,可能冒著風雨,跋涉數千里,如果沒有大量車馬,對老人非常不友好。
而李瑄有權力調動馬匹,還會從河西長行轉運出一部分車子,再向朝廷申請一部分,民間借一部分。
“由此,天水王遷民計劃,只要大族豪強不阻撓,一定會順利進行。”
李峴向李瑄說著,再次對李瑄躬身一禮:“建立官辦慈幼堂,天水王的功績,堪比佛祖,功德無量!”
李峴信奉釋道,還有過出家的打算。
他二十歲的時候,曾經跟大智禪師義福在長安慈恩寺學習佛法,志向遠大、刻苦修行,想要留在慈恩寺中。
但義福告訴他:“你應該為國家盡力,緣分不在此處。”
李峴只能離開慈恩寺。
他的心平氣和,他的清廉無私,他的滿身正氣,都和他年輕時的禪道修行脫不開關系。
所以李瑄提出慈幼堂的建議后,在朝堂中間的李峴眼眸大亮。
但他的身份只能附和,不能帶頭決策。
“只是推遲男女結婚之事,不僅是權貴,甚至百姓都會有不滿。”
就此李峴向李瑄提醒。
“我知道,百姓不滿是因為苦難和負擔,如果能減輕百姓的負擔,讓他們深刻了解到早產對女子的傷害,他們就會慢慢接受,因為那也是他們的兒女。許多變革會有陣痛,這是歷史的必然。”
李瑄點頭,他怎么會沒有料到這一點呢。
“我人微言輕,只能在朝堂上同意您的建議,然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我只是其中一員。”
李峴暗示李瑄要多拉攏朝臣支持他。
“《論語》上說:德不孤,必有鄰。我行正義的事情,怎會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幫助呢?有些貪婪的狼,扮成溫順的犬,口喊著大義,實為私利。這些魑魅魍魎注定要被歷史之風,吹入無盡的深淵。”
李瑄握住李峴的手。
無數的目光,一直留意著李瑄。
堂堂天水王,隨時會入相的人,拉著一個員外郎,讓眾人非常震驚。
李峴只是準備混一場宴會,就已經被打上李瑄死黨的標簽。
不久后,人們認為李瑄拉住李峴手的那一刻,“變法派”形成。
毫無疑問,李瑄是“變法派”的領袖。
李峴沒有掙脫李瑄的手,只是微微一笑,如古井無波一樣。
任何一個人面對此情此景都會產生壓力。
唯他例外。
“李將軍…不,現在應該稱您為天水王。”
千秋宴,圣人即將到來,李瑄不便與李峴說太多。
當李瑄與李峴分開的時候,安祿山一臉笑意地向李瑄打招呼,他說一半的時候,似是無心,拍了一下自己的嘴,稱呼李瑄為“天水王”。
安祿山快馬加鞭,昨日才到長安,差點沒趕上千秋宴。
“安將軍,風采更甚吶!”
李瑄笑著回應一聲,這家伙好像長胖不少。
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跳起胡旋舞。
“哪里!就是一萬個我,也比不上您的風采!”
安祿山貌似直爽地說道。
實際上,安祿山內心嫉妒的不行。去年他和李瑄同時大戰。
李瑄面對的是強國吐蕃的傾巢而出。
而他面對的是契丹部和奚部,雖也勝利,但戰果令他很不滿意。
契丹部和奚部的主力還在!
李瑄一戰生擒贊普,近乎滅國。他在范陽,都能想象到李隆基對李瑄更加寵信。
他已經知道李瑄的拜相,幾乎板上釘釘。
他其實還是很高興的,因為李瑄手握三十萬邊軍,四鎮能召十幾萬胡部,太嚇人了。
“過謙了。”
對于安祿山,李瑄不想和他多說話,這個人底線太低了,他的余光突然看到楊釗圍在貌美如花的楊氏姐妹旁邊,看樣子說了什么甜蜜話,讓楊氏三姐妹笑得花枝招展。
見此,李瑄眼睛一轉,向安祿山說:“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韓國夫人旁邊為度支員外郎楊釗,他可是一個了不得的大才,入京城才兩年多,就得此高位。”
“他不過是一個靠女人得到官職的人,他也就這個位置了。”
安祿山不屑地說一聲。
他知道楊釗,一直以為楊釗是個馬屁精,見李瑄猛夸楊釗,他被激起逆反心理,諷刺了一聲。
“從樗蒲上,能看出楊釗精于計算,他將來一定會以理財立功。”
李瑄說話的時候,對楊釗一指。
“天水王太高看他了,就他,穿上緋袍已是極限。”
安祿山也指了一下楊釗。
他哪想過平時在興慶宮對他點頭哈腰的楊釗,會在不久后平步青云。
就算楊家有人更富貴,也應該是楊铦和楊锜,怎么會輪到楊釗呢?
與此同時,楊釗突然看到李瑄和安祿山都指了他,好像在議論他,不明白發生了什么。
“安將軍隨意,我就不陪你了。”
李瑄丟下一句話后,轉身離開。
安祿山臉上橫肉一動,不過很快就平息下來。
他準備向李隆基獻上精挑細選的寶物。
李瑄在千秋宴上,明顯能感覺到一部分朝臣疏遠他。
主要是李瑄干的事情,太讓大臣們惱火。
還好李瑄的人也不少。
楊慎矜、楊璹這種,都有把柄落在李瑄手中,哪怕李瑄侵犯他們的利益,他們也得為李瑄效力。
還有以前李適之的提拔的人,只要不是李瑄搞得天怒人怨,他們在朝堂上都會支持李瑄。
李瑄的光輝事跡,注定還會有一批想與李瑄親近的擁躉。
在這種情況下,李瑄將向他示好的官吏一一記在心里。
王維、吳道子、席豫、崔顥等人雖然沒有派系。但王維一向支持李瑄。
鑒于王維在朝廷中“詩文派”的地位,必然會使其他詩人對李瑄產生意愿。
昨日下朝,李瑄已經與王維耍過一天,今日只需互相執禮。
李適之似乎不受李瑄的政治影響,和汝南王等一旁閑聊。
李玉瑩在這種宴會上沒什么熟人,她見蟲娘孤零零的一人,主動與她攀談,得知蟲娘是李隆基女兒,她很驚奇,以為蟲娘是公主。
但蟲娘卻說自己不是公主,父皇讓她管理皇宮中的道觀。
李玉瑩與蟲娘聊著聊著,就有止不住的趨勢…
“天水王…”
李瑄剛與一名郎中話畢,楊釗湊上來。
他為飛黃騰達,早有自己的算計。雖然李瑄似要與許多大臣對著干,但楊釗知道,只要圣人寵信李瑄,李瑄就是當今第一臣,沒有人能奈何李瑄。
李瑄在李隆基身旁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對李隆基有極大的影響力。
“楊度支,祝你高升!”
李瑄向楊釗說道。
從一個兵曹參軍,到度支員外郎,提升可不是一星半點。
“我與您相比,就如小珠對太陽。能得您的祝賀,我三生有幸。”
楊釗又發揮他溜須拍馬的本領。
“對了,楊度支和安將軍是否有仇怨?”李瑄笑了一下后,突然向楊釗問道。
“安將軍?安祿山嗎?我與他沒見過幾面,怎么會有仇怨呢?”
楊釗非常不解,他在興慶宮中,還拍過安祿山馬屁,讓安祿山替他美言幾句。
“噢?剛才安祿山說你是靠女人上位的小人,我還以為他與你有仇怨呢!”
李瑄不緊不慢地向楊釗說道。
“這個雜胡!他還有臉說我嗎?天水王您尊貴的血脈,可不能相信雜種的鬼話!”
楊釗氣量不大,由此對安祿山產生恨意。
他剛才看到安祿山用手指他,直接相信李瑄的話。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安祿山在李瑄的引導下,顯露出對楊釗的不屑。
不僅是安祿山,但凡是一個正常的大臣,都不喜楊釗這樣整天溜須拍馬,甚至見誰舔誰的風格。
關鍵是楊釗升官速度飛快。
現長安城中匯聚的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只為進士之位。
考上進士也只是有做官的資格,被吏部銓選失敗的,大有人在。
甚至還有著讀書人皓首窮經,數十年頭發花白,還未考上進士。
“圣人千秋壽宴,不必動怒。如果與安祿山有間隙,要及時調解!”
李瑄又對楊釗說一句話后離開。
楊釗哪會調解,將這筆賬記在心里,等他富貴,一定會給安祿山這死胖子好看。
“圣人至…”
上午辰時六刻剛過,李隆基坐著龍輦,與楊玉環一起來到興慶宮前。
侍從和女官紛紛上前拱衛李隆基和楊玉環下馬車。
“拜見圣人!”
“拜見貴妃娘娘!”
宴會之上,千人齊禮。
“諸位不必拘束…”
李隆基讓所有人平身。
“祝圣人萬壽無疆!”
“祝圣人春秋不老!”
左右宰相向李隆基獻上賀禮,并送上祝壽語。
左右相代表文武百官,其他大臣在旁邊看著就行了。
李隆基的時間很寶貴,哪有閑心看著大臣們一個個的送禮。
除非李隆基指名道姓,要觀看大臣送出的禮物。
宰相過后,是太子、皇子、公主、駙馬,對李隆基行大禮。
這是晚輩執禮。
李隆基接受皇子公主們的禮物和跪拜的時候,楊玉環眸光流轉,宴會場地太大,圣人來臨之前,大家都三五成群,縱如此,她還是一眼看見李瑄的位置。
在她十丈之外,如鶴立雞群一般。
“七郎和祿山何在?”
皇子公主們行禮完畢后,李隆基聽說李瑄和安祿山二人都盡心為他準備禮物。
既然是盡心,肯定要在壽宴上觀看。
安祿山送禮太多次,李隆基倒是不稀罕。
而李瑄貌似只送過來一個七彩鸚鵡。
他期待李瑄送他為何物?
“拜見圣人,祝圣人長生不死,成為神仙。”
安祿山抱著自己的禮物,向李隆基一拜,他祝賀的話也很特別,好像是隨意脫口而出,看起來無比真摯。
“祿山有心了。”
李隆基聽了仰頭一笑。
“此為臣征討契丹時,在大山中發現的人參,此人參比尋常的人參更大,估計有數百年的時間,聽說人參能延年益壽,我立刻就想到圣人。”
安祿山將盒子打開,露出人參。看起來比一般的人參大不少。
人參不稀奇,李隆基宮中多的是。跟這個差不多大小的也喝過,主要是安祿山這么有孝心,讓他很開心。
“圣人,此為吐蕃贊普金箭,據說是松贊干布打造,能調集吐蕃的千軍萬馬,今以此奉上,祝圣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李瑄將贊普金箭交給李隆基,也算壽禮之一。
李隆基接過贊普金箭,手持贊普金箭,仿佛將吐蕃掌握,這種感覺讓他很美妙。
就在李隆基準備夸贊李瑄的時候,李瑄呈上另一件壽禮。
李瑄一招手,一名宦官抱著一個罐子,到李瑄面前。
“啟稟圣人,此罐中有柏海之魚數尾。臣請壽宴之時,烹為美味,品嘗柏海之魚有何不同…”
李瑄向李隆基介紹罐中之物。
他讓人將記錄著《大河序》的大碑立在黃河源頭以后,抓回數百條柏海鯉魚。
一路上勤換水,依然死了大半。
柏海的鯉魚意義非凡,因為這代表李隆基統治新的領土。
新歲吃新魚,也是炫耀李隆基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