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大案,告一段落。
李瑄讓顏真卿留在敦煌郡,暫主日常事宜,等敦煌太守到任以后,顏真卿再回涼州城。
這一日,碧波如洗,晴空萬里。
趁清晨涼爽,李瑄帶著神策衛,準備離開敦煌。
得知李瑄將要離開,敦煌百姓紛紛前來歡送。
李瑄并未騎馬出城,他看到周圍的垂髫小兒圍著他,直接抱住一名小孩,將他放在馬背上。
小孩一點都不害怕李瑄,他問過大人,都說這是仁厚的將軍。
他們很不解,前幾日城外殺死那么多人,大人捂住小孩的眼不讓他,為什么被稱為仁厚的將軍呢?
等他們長大后,或許就有答案!
李瑄的仁厚不僅僅是除去商賊、豪強、貪官,還給敦煌的百姓分到好處,耕地。
“將軍,我將來也要成為將軍!”
騎在李瑄馬上的小孩奶聲奶氣的說一句,很大方。
“哈哈,你大有可為!”
李瑄為小孩牽著汗血寶馬,防止馬暴躁。
百姓們都被李瑄的胸懷所感動,有的老人活了五六十年,從未聽說過大人物能放下身段,與民同樂的事情。
李瑄可是統領十幾萬精銳士卒的皇室宗親,楚國公。
其他的邊帥如果能做到正眼瞧百姓,都算是值得稱贊的。
但那和李瑄相比,也差了許多境界。
顏真卿跟著李瑄,每一日都有不同感悟。
他知道士族可能對李瑄大開殺戒頗有微詞,但那是他們有利益牽扯在其中。
憑心而論,李瑄的愛民與誅惡,并不矛盾。
矛盾的只是那些人罷了。
李瑄對豪強的定義明確。
大族、鄉紳、士族,草菅人命者,欺男霸女者,魚肉百姓者。謂之“豪強”。
淵源且家風明亮的家族、富農,皆不必顧慮。
哪怕是土地兼并,只要沒有犯下豪強之罪,就不會被李瑄處置。
親衛們也效仿李瑄,將一個個孩童放在馬上,為孩子們牽馬,逗得他們哈哈大笑。
這是他們第一次不怕官兵。
李瑄的親衛都是游俠出身,輕生重義勇于急人之難。
他們跟隨李瑄,只是想跟隨英雄,行正義的事情。
哪怕如大詩人王維《少年行》中的一樣,也是轟轟烈烈的一場!
縱死猶聞俠骨香!
但李瑄對親衛,有嚴格的晉級標準!
除了李瑄指定的幾名親衛以外,殺敵數量夠,都會提拔為郎將,衙將。
他的絹賞賜,必然將一部分賞賜給親衛,另一部分交給戰死親衛的家屬。
親衛們雖著內外兩重甲,但難免在隨李瑄沖陣時傷亡。
也正是因為李瑄的厚重,親衛在戰斗的時候,奮不顧身,視死如歸。使神策衛在沖陣的時候所向披靡。
“將軍,您是貴人,父老鄉親沒什么能拿出手的,只是湊了點錢,您請收下,作為用度。”
李瑄的隊伍到一處路口的時候,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用兩頭騾子駝了幾袋錢,要送給李瑄。
這些都是敦煌百姓七拼八湊的,為感激李瑄。
在燥熱的天氣中,如果送其他東西,很難得以保存。
“這錢不少啊!不過我又怎能收下呢!我的吃穿用度,都來自百姓。你們已經是我衣食父母,我身為圣人親命的采訪使,只是做了一個官吏該做的事情。這些錢財給我,并不可改變我什么,但對鄉親們來說,卻能吃一頓豐盛的肉食。”
李瑄緩緩地向長者和周圍的百姓說道。
確實,這些錢財對他不過九牛一毛,留給百姓,逢年過節還能加餐!
“將軍,您對敦煌的恩情,茫茫祁連山都不足以比重,更何況是幾包錢呢?您的眼眸比藥泉的水還要明凈;您的心比鳴沙山下的彩色沙子還多姿彩。有您在,城外的黃沙都猶如青地;甘泉水的水,也變得甘甜了;莫高窟的萬佛離我們很近,哪有這么仁慈啊;豺狼被驅逐了,虎豹也被殺死了。我們知道您不在乎這些,全當我們的心意好了!”
長者是一名夫子,他抓住李瑄的手,動情地說道。
“過去劉寵離任太守的時候,只收百姓一錢,最終又留在當地的河中。我一錢也不會收下,因為我的心一直留在敦煌,和鄉親們的身上啊!你們保重就是了,我們還會再相見的!”
李瑄拍了拍長者的手,終究不收。
不論是為百姓,還是為自己苦心經營的名聲,他都不能收下。
他就這樣徑直從長者身邊經過。
百姓們感動,有的嗚咽出聲。
“將軍…”
在大門口的時候一個老人叫住李瑄。
這名老人帶著一名清秀少女,正是之前的東門老人。
他此時也不拿拐杖了,精神恢復之前。
李瑄駐馬,招手讓老者來到他身邊。
老人和少女異常激動,小跑過來。
“您救下我孫女,老朽在此拜謝!”
老人剛到李瑄面前,就帶著孫女向李瑄下跪。
李瑄不要錢,他什么都沒有,只能如此感謝。
這一次,李瑄為被擄走婦女賠償不少絹錢,夠他們老小生活很久。
“老人家不必如此!”
李瑄趕緊將老人扶起來,他覺得沒必要這樣。
他還順帶將少女扶起來,這些天她氣色好了許多,李瑄很欣慰。
只是少女看一眼李瑄,就趕緊將頭埋下。
“將軍征戰沙場時要保重啊,希望您能早些打敗吐蕃。”
老者的兒子就是死在隴右,他希望南面的胡人寇盜早些被消滅,也希望李瑄能平平安安,如將軍這樣的人,才能造福人間。
“托您的福!老人家也要保重身體。”
李瑄笑著回復一聲,然后對少女說道:“照顧好你阿翁!”
“嗯!”
少女低頭應了一聲。
老人不敢耽誤李瑄行程,拜謝后讓路讓李瑄離開。
趁現在天早,太陽出來就不好趕路了。
隨后,李瑄將馬上的小孩放下,摸了摸他的后腦勺,讓他去找自己的父母。
跨上汗血寶馬,李瑄迅速飛奔…
神策衛也跟在李瑄身后卷塵而去。
李瑄不用回頭,也能看到揮手;已經走遠,依稀有呼喊聲…
在墨離軍,李瑄停留一天…
在豆盧軍,李瑄停留三天。
在建康軍,李瑄也停留三天。
主要是觀看這些軍士的訓練情況,在開戰之前,勉勵他們。
更遠的寧寇軍,李瑄就沒去問。
李瑄還在建康軍的時候,信使通過驛站,來到張掖郡。
他看到李瑄后,直接稟告:“李帥,此圣人詔書。”
這詔書的標示為七百里加急,可見內容重要。
李瑄打開詔書。
李隆基讓他通過官道驛站速回長安,具體什么原因,李隆基沒說。
“青海大戰即將開始,圣人怎么會在這個時候,召我入長安?”
李瑄將詔書疊好以后,皺眉喃喃自語。
“該不會是李林甫這老賊要搞我吧?沒道理的,如果有事,高翁會提醒一下,楊玉環應該也會幫我說道說道。”
“圣人已經知道吐蕃贊普要傾國之力,御駕親征。必然要依仗我與吐蕃決戰。”
“而且前段時間,圣人又給予我特權。”
“或許長安有大事發生,但對我不可能是壞事。”
李瑄分析片刻后,決定立刻趕回長安。
他從建康軍動身,先到姑臧停留一天。
他告訴河西主事判官楊綰關于敦煌俘虜的安排,以及戰斗的準備。
另外,李瑄又寫封信,讓親衛帶回河湟,交給劉晏。
他又吩咐安思順、高秀巖,從七月中旬開始,河西、隴右諸軍開始向河湟調動,一如去年一樣。
安排好一切后,李瑄帶著羅興、薛錯等十幾名親衛,向長安而去。
這一次,他們沒有騎軍馬,而是騎驛站的馬匹。
每隔五十里,就會更換一次馬匹,一直以奔襲的狀態。
晚上只是休息四個時辰,日行三百多里…
青海,伏俟城外。
“贊普,諸如如本、諸部王、酋長,已悉數到場。可以進行閱兵了。”
沒廬窮桑倭兒芒向城中的尺帶珠丹稟告。
這是他們吐蕃最后的機會!
如果無法戰勝大唐,只有退回雪域高原,休養生息。
雪域高原那些舊貴族太保守,竟然提出放棄青海,退出雪域高原的念想。
吐蕃自覆滅吐谷渾后,經營青海比九曲還要長。
怎么說舍棄就舍棄呢?
尺帶珠丹力排眾議,在沒廬窮桑倭兒芒的支持下,與大唐決戰。
論悉頰藏死后,末結桑東則布拜為大論。
現也隨軍而行。
末結桑東則布被稱為“名將”,能指揮一方軍隊。
現在邏些城只有一位大論坐鎮!
他們分別從劍南、南詔、西域調兵。
又召象雄、通頰、黨項、蘇毗、吐谷渾等部。
四大禁軍千戶所,除了拱衛邏些城的,到來其三。
大好的土地,青壯基本抽調一空,步、騎總數超過三十三萬人。
還有一些婦女,帶著低級奴隸,幫助吐蕃運輸糧草輜重。
在李瑄剿滅吐蕃有生力量后,這是吐蕃能調動的最大兵力。
其余的兵力,實在是難以抽調。
畢其功于一役!
尺帶珠丹騎著白馬,在沒廬窮桑倭兒芒、末結桑東則布等人的拱衛下,到達青海旁。
吐蕃有十萬大軍在與唐軍九曲部隊對峙,還有在赤嶺,青海東一帶防御。
所以,吐蕃此次伏俟城閱兵,只有十萬人。
即便如此,旌旗數十里,刀矛如林,人喊馬嘶,已將青海遮蔽。
閱兵分兩隊,分別由恩蘭達扎路恭和那囊尚杰斯秀亭統領。
由尺帶珠丹檢閱的同時,如本、貴族、政務大臣、元帥、附屬諸王、酋長,隨同觀看。
穿著鎧甲的禁軍騎士,圍著青海奔騰,一隊又一隊。
持著大劍的重裝步兵,每喝一聲,都帶著凜凜的殺氣,大劍每揮舞一下,能帶著破空之聲音。
持刀盾的士兵,舞者刀,組成沖陣的陣形。
長矛兵,組成隊伍騎兵的陣形。
弓箭手和投石兵,都試射試投。
還有上千強弩兵,看不起來不比唐軍的強弩差。
穿著鎖子甲的鐵器,人馬俱披鎖子甲的禁軍。
這種氣勢,讓在場的貴族、諸王酋長,多了一些信心。
他們兵力三十三萬,大唐估計也就十幾萬,還是有很大勝算的。
隨著響徹天地的閱兵結束,尺帶珠丹在伏俟城外宴請貴族和諸王酋長。
尺帶珠丹的禁軍驅出耗牛,由這些貴族和諸王酋長,自射牲以供饌。
這是吐蕃的一種風俗,大宴上必定如此。
吐蕃貴族和諸王酋長一番娛樂,射殺牦牛,在庖廚做宴的時候,他們圍在尺帶珠丹旁邊。
“有此雄師,此戰我吐蕃必勝。明日夜晚便進行盟會,我們共同一心,必勝利凱旋!”
尺帶珠丹繼續安撫諸王酋長。
他的本部麾下倒是不擔心,就是害怕這些諸王酋長畏懼李瑄,影響全局的部署和戰斗。
“我蘇毗將傾盡全力,將李瑄的腦袋砍下,獻給贊普!”
蘇毗王沒陵贊大喝一聲,表現出忠誠的模樣。
周圍的諸王酋長,吐蕃貴族都鄙夷他大言不慚,甚至不乏嘲笑者。
“蘇毗王勇氣可嘉,有什么可笑的?爾等諸部若能殺死李瑄,我會劃出三個東岱獎賞,并賜予一萬名奴隸,十個冬牧場和十個夏牧場的牛羊。”
尺帶珠丹突然面色一嚴肅。
事關吐蕃的興衰,他絕非信口開河。如果諸王酋長能殺死李瑄,不過是劃出三個東岱而已。
尺帶珠丹話音一落,諸王酋長心神一震,不過想到關于李瑄的勇猛,心中就有些退縮。
如果可以,他們寧愿保存族部的實力。
但口頭上,諸王酋長像沒陵贊一樣大放厥詞,將李瑄貶得一文不值,仿佛大軍沖入九曲,可以像摘桃子一樣,將李瑄的腦袋下來。
“啟稟贊普,李瑄擅長沖陣斬將,以此讓我軍損失眾多。我吐蕃許多人畏懼李瑄的武勇。但我認為李瑄沖鋒陷陣,恰恰是他最大的弱點,這一次大戰,我們只要將其殺死,就能輕松獲得勝利,不僅可以收復九曲,收復赤嶺,還能進入唐軍的安人軍、寧塞郡、河湟,反敗為勝。”
末結桑東則布代表吐蕃發聲。
“話雖如此,可李瑄不是那么好殺的!”
尺帶珠丹看了末結桑東則布一眼后,緩緩說道。
“召他們上來!”
末結桑東則布一擺手,只見十八名身穿鎖子甲的將領來到大宴的地方。
看到他們后,附屬諸王酋長面面相覷。
因為這里面,竟有他們認識的人。
有軍中大將,有軍中猛將。
他們身上掛著的告身,最起碼都是銀字告身。
其中一個叫尚多熱爾的將領和一名叫琛巴勒的將領,都是擁有玉字告身的絕世猛將。
他們以驍勇絕眾,聞名于吐蕃!
另外,還有八名金字告身的吐蕃猛將。
“回贊普,這十八名猛將,皆為我吐蕃最勇猛的將領,他們每一個都不下于統牙胡,特別是琛巴勒將軍,徒手能殺死牦牛;尚多熱爾將軍,能一騎當百,無人可敵,是我吐蕃第一猛將。由這十八位猛將,率領羽林禁軍,在遇李瑄的時候,一起沖過去。哪怕他是天神下凡,也難逃一死。”
末結桑東則布興奮地向尺帶珠丹說道。
見識到十八猛將的威力,他覺得對付李瑄,并沒有那么復雜。
李瑄號稱一下秒殺統牙胡,但統牙胡只是葉如第一猛將,而尚多熱爾是吐蕃最勇猛者,可以輕松打敗統牙胡。
更何況還有琛巴勒,僅次于尚多熱爾的猛將,加上另外十六位猛將的相助。
他想不到李瑄能勝的方式。
當然,這樣做也有極大壞處。
吐蕃最勇猛的十八人匯聚到一個軍,會使其他軍中缺少猛將,戰斗力下降。
尚多熱爾更是統領數萬兵馬的存在。
但河隴唐軍的靈魂人物是李瑄,將李瑄殺死,一切都迎刃而解。
“啪啪啪…”
尺帶珠丹拍了拍手,大贊:“好!有諸位勇士,李瑄必活不到明年!”
這件事,當然是尺帶珠丹安排的。末結桑東則布提出的建議,他可無法調動這么多猛將。
尺帶珠丹與末結桑東則布的想法不謀而合。
只要殺死李瑄,他們就算是勝利。
除此之外,軍中還有恩蘭達扎路恭、那囊尚杰斯秀亭等新秀名將,兩名大論和幾名元帥,都是統軍好手,就算無猛將也可以穩住局面。
這一下,吐蕃的貴族和諸王酋長略微放寬心。
照道理,吐蕃最勇猛的十八人集合起來攻擊李瑄,應該有很大機會!
沒陵贊看到這架勢,也不禁心中打鼓…
第二日,夜晚,吐蕃開始盟會。
這次盟會,是按照大盟的標準。
吐蕃三年一大盟,吐蕃大盟都是夜間舉行。
祭壇已經搭建好。
“嗷嗷…”
隨著一道道慘叫聲,狗、馬、牛、驢等牲畜被殘忍殺死,放在祭壇下。
祭壇下還有眾多糧食、肴饌。
一名巫師手持一根棍子,于星辰月色的映襯下,在祭壇上跳來跳去,口中念念有詞。
而尺帶珠丹帶著大論、中論、小論、元帥、諸王酋長等在祭壇前閉目禱告。
祭壇下皆是虔誠的將士,他們相信這次盟會,會為他們帶來勝利。
“爾等咸須同心戮力,共保我家,惟天神地祇,共知爾志。有負此盟,使爾身體屠裂,同于此牲!”
跳著跳著,巫師仿佛什么上身一樣,身體一正,棍子指著下方死相極慘的馬牛驢狗,一聲大喝。
“共尊同盟!”
尺帶珠丹和諸如本、諸王酋長望天大喝。
結盟完成,吐蕃三十三萬大軍也開始進行最后的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