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九章 重游舊地

無線電子書    讓你復讀戰高四,你撿漏上軍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自從轉移到新訓基地,李釗他們這大半個月以來。

  還從未像今天這般莊重。

  兩人匆匆回到電教樓,和陸院那邊通過電話,再次確定消息屬實。

  155炮兵團老團長已經在過來的路上了。

  李釗將身上的迷彩服換成了常服,下樓后,還特意交代負責當天值日的老兵,帶人將基地內的衛生,設施擺放,文化宣傳欄統一規劃、整理。

  以便做好迎接準備。

  交代好一切,兩人這才匆匆趕往基地門口。

  其他區隊的隊長和輔導員,都已經提前過去。

  途中,張許鋒望向訓練場方向,提議道:“老李,新生要不要做好迎接準備?”

  “按學院領導的交代,這次過來的老團長目前可是金城軍區的參謀長,還是院長的老友,大意不得啊。”

  “不用了。”李釗沉思片刻后,微微搖頭。

  “老團長過來是看景又不是看人,這里是155團以前的老駐地,太刻意反而不好。”

  “咱們只需要做好分內的接待工作就行。”

  簡單溝通后。

  兩人趕到基地門口,和其他幾位區隊長,輔導員站在外面大路上,等待著。

  大約二十分鐘左右。

  遠處兩輛軍綠色吉普車,蕩起灰塵,朝著這邊駛來。

  旁邊負責迎接的十名上尉,急忙列隊。

  等車輛開到基地門口停穩,后方那輛車上,負責駕駛的年輕戰士手腳麻利的推門下車,來到后座拉開車門。

  不多時,一名年約五十多歲,體型中等,衣領口帶著松枝的領導從車上下來。

  盡管陸院并不直接歸金城軍區管轄,可好歹面前這位是軍區參謀長,以前也來過陸院幾次。

  李釗對他自然不陌生,正是47軍155炮兵團以前的老團長趙云峰。

  老團長年歲并不大,給人的感覺很親和。

  眼神銳利如隼,臉龐上卻掛著和煦的笑容。

  “首長好。”幾位區隊長齊齊敬禮。

  “呵呵,不必客氣。”趙云峰微微擺手,望著遠處的山嶺,目光深邃。

  似是有些緬懷,也似乎有些遺憾。

  正在這時,軍車后座中又鉆出一道軍綠色的窈窕身影。

  李釗下意識的扭頭看過去。

  當看到第二個下來的人時,他神情微微一怔。

  因為再次下車的人不是級別很高的軍官,而是一個年齡大約二十一二的女孩。

  準確的形容,應該是女學員。

  在她肩膀上,掛的是軍校一道杠肩章。

  這名女學員目測身高在一米六六左右,穿著一身迷彩服,原本只講究耐磨不講究舒適性的迷彩。

  穿在她的身上,卻顯得一切都那么的合契,從身高到氣質。

  長相不能說很漂亮,但絕對稱得上精致、純粹,看一眼就幾乎能把人帶回到純真年代的那種舒適。

  人家膚色相對來說也比較白凈,不像陸院或者野戰糙漢那般,被曬的黢黑。

  女學員從車上下來,立刻站直身軀,抬手敬禮。

  “各位首長好。”

  旁邊一群區隊長,輔導員看得有些懵,不過還是禮貌性的回禮。

  正在關注著基地周圍環境變遷的老團長,聽到聲音。

  笑呵呵的說道:“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女同志名叫李海瑤,是潭州國防科技大學大四的實習生。”

  “目前在金城軍區檔案部實習。”

  “今天帶她過來,就是協助記錄一些關于155團以往的歷程,將這些事跡登上軍報進行收錄。”

  “走吧,我已經都快不記得多少年,沒來過這里了。”

  趙云峰和煦的說著,抬腳率先走向基地。

  看似很平靜,很普通的幾句對話,卻聽得陸院幾人暗自咂舌。

  國防科大,實習就安排到金城軍區檔案室。

  嘖嘖嘖...不簡單。

  當然,李釗他們也不是八卦的人,只是簡單思考了下,便快步跟上老團長的腳步,走進基地。

  剛走進基地沒多遠,老團長再次停住腳步,抬手指向一排排新建的營房宿舍。

  笑道:“變化真大啊,我記得以前這里是裝甲修理連的駐地位置,那時候我剛提干沒多久。”

  “就跟....”老團長說著轉頭看向李海瑤,“對,就跟你一般大的時候。”

  “那時候,我和我的老戰友們,也曾放飛青春,也曾風雨同舟,那是一段如詩如歌的歲月,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更是一種亮劍式的英武人生,可是變化真大啊,當年的營房已經不見了,那時候條件可沒這么好。”

  “這塊地都是我們從山上挑石頭塊,一點一點壘起來的。”

  “嗯,這個干部宿舍還在。”老團長笑呵呵的指向遠處的電教樓。

  “這里也翻新了,炮兵營地小,那時候各連駐地都挨著。”

  老團長每到一處,都會提幾句往事。

  負責報道的李海瑤則是一邊拍照,一邊記錄,別看她年齡不大,工作起來倒是挺認真,記錄的很詳細。

  重游故地,老團長有些傷感,他也是普通士兵入伍參軍,最終提干,可以說是從基層一步步走到現在。

  當年,正是軍旗的召喚,讓他和老戰友們共同匯進這一股鐵流之中。

  也是軍裝的誘惑,讓他和許許多多的老戰友,共同化作一片綠洲。

  那時候的155團南征北戰去過很多地方。

  在大漠邊關,他也曾與哨樓相伴,在河西走廊揮灑過青春汗水,書寫過硝煙歷史。

  火熱的軍旅生活,鍛煉了他的身體,錘煉了他的意志,凝結了不滅的軍旅情,行成了堅韌不拔的軍人氣質。

  只是歲月悠悠,光陰荏苒,當年龍騰虎躍的年輕戰士,如今已跨入老年。

  回首往事,故地重游,他又怎會忘記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怎能忘記這如火如荼的軍營。

  怎能忘記這煅石成金的軍營熔爐,怎能忘記在這里朝夕相處,苦樂與共的日日夜夜。

  可惜啊,老團長眸光中閃過一絲遺憾。

  如果老部隊撤編,這些所有的過往都將成為紙張上記錄的文字。

  不再是一樁樁一件件帶著回憶,帶著溫度的過往。

  老團長在前面走著,區隊長他們在后面遠遠跟著,插不上一句話。

  眾人不知不覺的走到了訓練場,這里也經過了翻新,但很多地方還是如當年一樣。

  翻新的畢竟只是器材設備,并非地理地貌。

  而這時候,訓練場一分區已經開始了五千米的徒手考核。

  由于王恒再三叮囑,一定要保持隊列,保持高昂的口號。

  帶隊的責任交給陳鈞,整個班,列成一路縱隊,七人口號喊得震天響。

  整個訓練場就數他們最顯眼。

  正巧老團長帶著緬懷,走進訓練場時,一班的隊伍從跟前路過。

  他一眼就看到了陳鈞大聲喊著口號,高昂著頭顱。

  青春迷彩飛揚的姿態,吸引了老團長的注意。

  這,不正是當年的他嘛?

  也是這般意氣風發,也是這般肆意張揚。

無線電子書    讓你復讀戰高四,你撿漏上軍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