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七章 小心刀利

無線電子書    我在大夏竊神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誅神司坐落在玄武城北角,臨著玄武湖,能夠眺望河洛之上千帆競流,守著天京最大的門戶。

  誅神司總部占地極廣,設有自己的監獄,軍營,獨立于管理典獄的天京衛和拱守四城的四象軍。

  以前,這里倒是個神憎鬼厭的地方,連飛鳥都不愿意掠過。

  不過自從前幾年,圣上舊疾復發,誅神司就懈怠了起來,至這幾個月,圣上甚至不上早朝,這誅神司的氣象就越發頹廢了。

  翌日,周鐵衣拿著文書,帶著阿大五人前去報道。

  阿二這兩日也順利種靈,得了一門負屃的天賦,曰博聞。

  這道天賦雖然不直接增加戰力,但是卻是極有潛力的成長性天賦,能夠讓修行者增長智慧,悟性大增。

  這也是為什么當時望氣之時,周鐵衣看到的阿二的金色氣運比阿大濃郁一些的原因。

  剛到誅神司門口,就見一小吏迎了過來,笑道,“可是周總旗當面?”

  周鐵衣將任命文書遞了過去,這位小吏領著周鐵衣去左指揮僉事那里報道。

  按理來說,周鐵衣這位總旗之上,有六品的百戶,五品的千戶,還有從四品的鎮撫,之后才是正四品指揮僉事,從三品誅神司指揮使。

  但實際上,誅神司內部補蔭官嚴重。

  這就導致了,即使有些高門大戶的子弟吃空餉,什么事也不干,但只要家里面立功,就會得到升遷。

  就以周鐵衣為例。

  他一開始補蔭到七品的總旗,并不是周家歷代功勛積累不夠,相反,周家歷代治軍,周鐵衣祖父早年為國捐軀,只留下周擒龍一子。

  周鐵衣這輩中,他哥哥周鐵戈自己建功立業,所以四代武勛榮寵,全讓他一人給享受了,所以一開始補蔭的官身比其他子嗣繁多的高門大戶還要好。

  只要周擒龍立功,圣上找不到合適的賞賜,就會提拔周鐵衣在誅神司內的官職。

  類似的案例還有一些,所以補蔭官身,開始最高也就七品,怕之后不好封賞。

  誅神司內大量的百戶,千戶也就是這么來的,甚至很多天京的百戶,千戶,連誅神司的大門朝哪里開都不知道,只是掛個官身。

  誅神司內,真正有權力的,能夠做事的,還要數鎮撫以上的職位。

  “拜見公孫指揮。”

  進了政務府,周鐵衣對坐在飛鷹走獸屏風前的指揮僉事抱拳行軍禮。

  公孫仇是正統的誅神司出身,不過他不是靠著祖蔭,而是從嶺南邊境,從一名不入流的夜巡一步步殺到天京,坐上左指揮僉事的位置。

  他兩鬢略顯斑白,穿著一件火云紋三爪蟒龍服,頭戴黑色綴金云紗冠,年齡在四十歲左右,笑容沉靜,頗為儒雅,一點都看不出當初被稱為‘公孫無頭’的兇狠。

  拿著周鐵衣的補蔭文書,公孫仇看了一下,然后放在一邊,笑道,“你這位國朝武修天才,來誅神司內,倒是委屈你了,若是平日里沒事,你自可在府內修行武道,不用來誅神司報道,免得蹉跎了歲月,你旗下的小旗都是麻煩事兒,不好管教,這名單不如掛在我這里,省得你操心。”

  “不敢。”

  周鐵衣回道,上一世的政治智慧讓他明白。

  官場內,很多事可以做,但不可以說。

  就比如誅神司內吃空餉問題,大家都這么做,但是公孫仇作為指揮僉事,絕對不應該宣之于口,特別是對自己這個才報道的新人直接說。

  若領導說了這不能說的事,要不這個領導水平不夠,要不就是要上秤量量斤兩了。

  周鐵衣反過來想道。

  自己在外人眼中是什么形象?

  有背景的二世祖。

  最近又被譽為國朝第一武道天才。

  這樣一個心高氣傲,沒什么智慧的二世祖,最適合當刀子用。

  想到這里,周鐵衣在心里露出笑意。

  看來從圣上,到世家,都覺得自己周家是一柄好用的刀啊,只是不知道有人握刀的手穩不穩,會不會傷到自己。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周家世代受恩,自當報效國朝,萬死不辭,還請公孫指揮,將我名下小旗名單與我。”

  公孫仇面露幾分難色,“你當真不考慮一下?”

  周鐵衣抬頭,面露傲色,“我倒要看看誰不好管教。”

  公孫仇點頭道,“那好。”

  隨后笑著贊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句話說得甚好!”

  說罷,他取出五份文書,讓書吏遞給周鐵衣。

  周鐵衣領了文書下去,公孫仇食指敲了敲桌面,如今朝野之上,都知道周家是一柄好用的利刃。

  朝堂諸公想要用周家長子敲打天后,他段位沒有那么高,用用周鐵衣這個次子,攪動一下誅神司內的死水就好。

  作為七品總旗,周鐵衣在這誅神司總部內,自然沒有單獨的府邸辦公。

  先去后勤府領了官服,令牌,靈犀號角等物什,然后他被帶到總旗們辦公的府邸之時,又覺得這也和單間差不多,隔斷內一間間總旗辦公的場所,一個人都沒有,讓整個辦公府邸,變成了獨家專享。

  周鐵衣問旁邊的小吏說道,“這里平日里都沒有人?”

  小吏回答道,“天京乃是圣人腳下,我們誅神司就算是想要抓神孽,也找不到人啊,前些年圣人還用我們開張耳目,近年來圣人已經很久沒有宣令了…倒是各州道的誅神鎮撫們比較繁忙。”

  小吏帶著周鐵衣認識了自己的辦公地點之后,本以為周鐵衣會直接離開,哪想到周鐵衣叫住小吏,“你去取六套誅神司的規章制度典籍來。”

  “什么?”

  小吏一時間有些詫異,不過對上周鐵衣的目光,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沒等周鐵衣再說,自己連忙說道,“我這就去取。”

  不一會兒,六套誅神司制就被取了過來,五本書皆嶄新無比,一本有些陳舊。

  周鐵衣翻看了一下陳舊的書籍,上面有工整的筆跡,他對面前小吏問道,“這本書是你的?”

  小吏拱手回道,“小生正在準備今年司考,斗膽將平日里的筆記獻上,若有謬誤,還請周總旗典正。”

  大夏之內,諸子百家治國。

  與科考對應的是法家舉行的司考。

  只不過法家雖是上九家之一,但與儒家仍然有天地之別。

  所以大夏民間有言,‘科考選官,司考選吏’。

  前世所說窮文富武,在大夏也通用,想要入儒釋道三家,比入其他諸子百家難多了,花費的資源也巨大,普通家庭根本無力負擔。

  所以很多儒家讀書人,都會在中途轉法家。

  周鐵衣看向小吏頭頂,那里赤色煙云之中,立起一方刑臺的模樣。

  他笑道,“司考好啊,能考出來的都是人才,你叫何名?可愿調任到我麾下?”

  小吏趕忙拜道,“小生吳謙,字躬臣,拜見總旗。”

無線電子書    我在大夏竊神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