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7章 揮金如土

無線電子書    文豪1978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相比起絕大多數部隊來說,文工團的工作和生活無疑是豐富多彩的,下基層演出和參加文藝匯演的經歷總能讓這些文藝兵接觸到很多人平時接觸不到的東西。

  文工團里最受關注的就是馮娟他們這些跳舞的女兵,年輕貌美、身姿姣好,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但表面的光鮮亮麗,同樣也需要付出比常人艱辛的努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在任何一個行業都適用。

  據馮娟說,她今年才二十歲,但左腿跟腱已經經歷過一次傷病,如果以后再受傷的話,說不定就跳不了舞了,這也是馮娟要考電影學院的原因,就是想給自己留條后路。

  “跳不了就跳不了,換個別的工作也一樣。你不是想演電影嗎?咱演電影去。”杜峰說道。

  林朝陽看了杜峰一眼,看這意思,他是應該還沒有把李翰祥的電影告訴馮娟,林朝陽見狀也沒說什么。

  聊了一會兒,杜峰問林朝陽:“姐夫,我看你買的那些家具里,不全是用的?”

  “用來收藏的。”

  “收藏?”

  這個名詞在如今還是個很陌生的詞匯,杜峰好奇的問道:“家具還能收藏呢?”

  “一般的家具肯定不行,得有年頭的家具才行。”

  “收藏來干嘛?”

  馮娟問了一個看似很無聊的問題,但卻代表了這個年代許多人的思想。

  他們的腦海里沒有“古董會升值”的概念,自然也不理解收藏的意義。

  “這個屬于個人喜好。”林朝陽說了一句,這種事他也沒辦法跟馮娟解釋太多。

  杜峰問道:“那字畫、瓷器什么的,你也收藏吧?”

  “嗯,有合適的肯定會收藏。怎么,你有?”

  杜峰連連擺手,“我哪有那玩意啊,齁兒老貴!那回我跟朋友去古玩商店,一幅齊白石的畫,要一千五百塊錢,還得要外匯券才行,簡直是搶錢!”

  一千五百塊錢確實貴,相當于是如今普通工薪階層兩年不吃不喝的工資了,但要是能拿下一幅齊白石的畫,就太值了。

  放到三十年后,價值少說也能翻個兩三萬倍。

  林朝陽感覺他的時間和精力明顯有點不夠用,今天跑了一天才買了點家具。

  這要是想把燕京大大小小的文物商店、信托商店這些地方都逛一遍,少說也得個一年半載的時間,以后還得時不時的跑去守株待兔,隨時看看有沒有好東西。

  他看了看杜峰,覺得小舅子倒是個可以幫忙的好勞力。

  不過這會兒當著馮娟的面,他也不好跟杜峰說這些話,等以后找個合適的機會吧。

  又一個周末,林朝陽這回沒去信托商店,有了上周的經驗,他覺得自己一個人跑信托商店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他先跑到燕大拉來了阿毛,帶著他一起來到了故宮的外賓服務部,他今天打算來一次大采購。

  來到養性齋門口,又碰見了之前認識的保衛李天寶。

  “誒,林哥?你咋來了?”李天寶看到林朝陽很是驚奇。

  林朝陽笑著說道:“陪朋友來逛逛故宮。”

  李天寶看了一眼林朝陽身邊的阿毛,“外賓朋友啊,快請進!”

  有了阿毛在身邊,林朝陽輕松的進入了養性齋內。

  這里的裝潢和布置與如今絕大多數國營商店都差不多,商品都擺放在柜臺和貨架上,想要查看商品得經過售貨員才行。

  阿毛事先經過了林朝陽的指導,表現的像模像樣,進了養性齋之后對著那些商品指指點點,林朝陽在旁邊假模假式的介紹,然后阿毛再讓售貨員將東西拿出來看看。

  “這個不錯!”

  “哦,這個也很好!”

  “我的天!這簡直是一幅杰作!”

  外賓服務部出售的商品主要是珍稀古董字畫的復制品、工藝品和當代書畫家的字畫。

  對于林朝陽來說復制品和工藝品基本沒有收藏價值,所以他的目光都鎖定在了當代書畫家的作品上面。

  阿毛表情夸張的展現出對于這些書畫的欣賞,言語之間滿是贊美,仿佛發現了藝術寶藏。

  絕大多數來故宮旅游的外賓對于中國書畫并不感興趣,尤其是當代書畫,他們對瓷器、玉石、寶石之類的東西更感興趣。

  今天難得看到一個老外對于中國書畫如此癡迷,讓外賓服務部的幾位售貨員忍不住產生一種自豪感。

  “太美了!這些畫簡直是太美了!我要買下他們,通通買下來。”阿毛看似激動的忘乎所以。

  林朝陽“忍不住”提醒道:“先生,這些畫作都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藝術價值并不高。”

  “你到底在說什么?”阿毛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林朝陽,“這些都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品,我要把他們都買下來。”

  見阿毛如此堅持,林朝陽只好無奈的對售貨員說,“我朋友想多買一些字畫,我看伱們這里的畫作也沒多少,就這些了嗎?”

  售貨員連忙說道:“還有還有,我們這里還有很多。”

  “有徐悲鴻、齊白石這些大師的作品嗎?”

  “有是有,不過他們的作品都是藏品,不對外出售的。我們這里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比他們晚一輩的當代知名畫家的,比如陸儼少、吳作人、李可染、蔣兆和這些人。”

  林朝陽有些遺憾,說道:“那你先緊售價高的拿,我這位朋友不差錢。”

  售貨員聞言大喜,還以為林朝陽是在幫他們的忙,連忙去取畫。

  故宮服務部展示的這些當代書畫作品的創作者如今大多在世,作品保有量龐大,光是他們這里積累的作品就有數千件之多。

  往日這些書畫作品的銷量向來不好,今天好不容易碰上一個有錢的傻老外,他們怎么能不積極呢?

  沒過一會兒,售貨員抱來了一大堆畫作供阿毛挑選,他幾乎來者不拒,無論是看見哪幅作品都說好,沒用一個小時的功夫,身邊已經堆了超過五十幅作品了。

  一旁的售貨員低聲對林朝陽說道:“這位同志,你朋友看了這么多書畫,是打算都要嗎?”

  林朝陽明白,售貨員這是怕他們只是一時興起,光看不買,到最后不付賬。

  林朝陽便假裝跟阿毛耳語了幾句,然后對售貨員說道:“那你先把這些書畫作品算一下多少錢,我們把這些先付了。”

  售貨員聞言大喜,扒拉了一會兒算盤珠子,最后得到一個數字。

  五十五幅作品一共9063塊外匯券,其中最貴的是一幅傅抱石的《湘夫人》,售價高達750塊,其他的作品售價從三四百到一百多不等。

  聽見售貨員的報價,林朝陽心里一跳,才五十五幅就要這么多錢,不過他想到售貨員拿來的都是售價高的畫作,這個總價也很合理,這些作品估摸著也算是故宮服務部對外出售商品里面的精品了。

  他摸了摸兜,好在今天帶的錢足夠多。

  林朝陽對阿毛說道:“就這些吧。”

  阿毛從善如流,“好。”

  來的時候,林朝陽帶了一萬塊外匯券來,走的時候剩下不到一千塊,眨眼之間揮金如土。

  五十多幅畫作包裝完之后光是林朝陽兩人可拿不了,故宮服務部特地派了一輛車幫他們送東西。

  車子停在華僑公寓院門口,林朝陽和阿毛一趟一趟的往樓上搬東西。

  “買了這么多?”

  最近林朝陽一直在鼓搗收藏的事,今天一大早出門的時候還跟陶玉書說了要去故宮服務部買畫,她也沒當回事,沒想到才一個上午的時間,竟然抱著這么多畫回來了。

  “買的都是故宮服務部的精品畫。”

  林朝陽一臉占了大便宜的喜悅之情,讓陶玉書哭笑不得。

  “錢都花了?”

  “沒有,還剩一千塊。”

  陶玉書抱怨道:“照你這么個花法,家里的存款兩天就得花光了。”

  林朝陽連忙說道:“這回買完暫時就不買了。”

  陶玉書敏銳的察覺到了他話里的潛臺詞,“暫時不買了”不代表“以后不買了”。

  丈夫走上收藏這條道路,是條不歸路啊!

  照他這么個花法,以后家里還怎么攢錢。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陶玉書將林朝陽拉到沙發上,嚴肅的對他說道:“就算是這些古董字畫以后能升值,可你也不能把錢都花在這上面啊!”

  林朝陽今天見獵心喜,一下子花了家里超過三分之一的積蓄,被陶玉書這一提醒,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自己了解未來趨勢,但陶玉書和家人并不了解,讓他們完全理解自己是不現實的。

  “你說得對,那就這樣,以后稿費的四分之一用來搞收藏,你覺得怎么樣?”

  對林朝陽來說,花一千塊錢搞收藏還是花一萬塊錢搞收藏區別并不大,他總不能把所有寶貝都收攏到自己手里來。

  陶玉書想了想,覺得這個提議還算合理,點了點頭,“好,那就這么辦,你以后注意點。”

  “嘿嘿,見獵心喜、見獵心喜。”

  陶玉書又忍不住問道:“你買這些畫,以后真的能值錢?”

  以前林朝陽就跟她說過收藏這個話題,陶玉書當時并沒有什么概念,可如今前前后后上萬塊外匯券花出去了,她心里總感覺有些沒底。

  林朝陽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問道:“你知道李翰祥來燕京以后都買了什么東西嗎?”

  陶玉書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指了指那些畫作,“這個?”

  “不光是這個,瓷器、玉器、文房四寶、漆器、家具、繡品…只要是跟古董沾邊兒的他都買。”

  林朝陽說的是真事,李翰祥來內地拍電影,閑暇之余最喜歡逛的就是琉璃廠、榮寶齋、中國畫店這些地方。

  因為拍戲的原因,他對唐、清等朝代頗有研究,因而也有了藝術品收藏的愛好。

  每次到內地來,他只要有時間就會買一些古董字畫。

  “就我現在買的這些東西,要是拿到香江去,立馬就能翻幾倍。”

  林朝陽的說法很保守,現階段香江那邊對于國內的古玩字畫認可度還不算太高,可即便如此,也足夠讓陶玉書安心了。

  林朝陽將書房騰出了一個角落,專門用來放畫。字畫不像家具,對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現階段華僑公寓是最適合這些畫的地方。

  他這次選擇去故宮買畫,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這些畫不像瓷器、家具那么占地方。

  “我看以后得專門找個房子來給你放這些收藏!”陶玉書說道。

  林朝陽拍手笑道:“你這個提議好,爭取以后多買幾所房子,把里面都裝滿。”

  陶玉書白了他一眼,“你先把這里和棉花胡同填滿再說吧。”

無線電子書    文豪197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