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7章 外賓服務部

無線電子書    文豪1978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來到太和殿,導游給老外們講解太和殿的歷史,可惜用的是英文,蹭不到。

  林朝陽只能自己動嘴給父母講了起來,林二春不知道什么是太和殿,但他一說金鑾殿,兩人立刻興奮了起來。

  “這就是金鑾殿啊!”

  “是,你看正中間那個須彌座上的椅子,那就是以前皇上的御座。以后皇上升殿時,左右的香爐都燃著藏香,整個殿里香煙繚繞,莊嚴肅穆。”

  “還燒香啊,那不跟廟里一樣了嗎?”

  張桂芹絲毫沒有敬畏心的說了一句,不過眼神還是在那張龍椅上打轉,龍椅是圈椅,四根圓柱上承三龍作弧形,正面高,兩面扶手漸低,正面兩柱各蟠一龍。椅背平雕陽紋云龍,座面與底座相連,那底座便是須彌座。

  “還真是龍椅,全是龍。”張桂芹又嘟囔了一句。

  在太和殿轉了一圈,三人接著往里走,一路經過中和殿、保和殿,又去了趟陳列鐘表藏品的奉先殿。

  出了殿門,正好有賣大碗茶的,三人歇了歇腳,一人喝了一碗茶。

  “這生意做得好,一毛錢一碗茶,一天不得賺個幾百塊錢?”林二春喝茶的時候在心里計算了一番,說道。

  如今這時候,故宮內的商業服務設施很簡陋,主要是售賣食品飲料、故宮簡介和拍照留念寄遞。

  因為地方太大,所以服務點散布在幾個廣場和大殿門口。

  基本都是露天一把遮陽傘,上班支攤、下班撤攤,比外面的小賣部還要簡陋。

  不過簡陋歸簡陋,生意還是很好的,就像林二春說的,光是賣個大碗茶,一天也至少有個千八百塊錢收入。

  喝完了茶,林朝陽帶著父母繼續游覽,逛到御花園的時候,老外們在導游的帶領下往西南角走了過去。

  林朝陽一家人也隨大流走過去,便看到一處坐東朝西的兩層樓閣式黃琉璃瓦轉角廡殿頂建筑。

  養性齋。

  門口的匾額上寫了建筑的名字,可林朝陽更感興趣的是進門右手邊那塊后加上去的牌匾。

  “外賓服務部?”

  林朝陽是1978年來的燕京,那時候他跟陶玉書一起逛過故宮,還真沒發現有這么個地方。

  養性齋是建筑的本名,外賓服務部則是它現在的功能。

  養性齋正面七間房,左右各接出三間,從空中俯瞰呈凹字形,在東面的一間房門口掛著“外幣兌換處”的牌匾。

  林朝陽站在養性齋門口,耳邊傳來導游跟外國游客們介紹的聲音,一連串的英文自動被他轉換為漢語。

  “故宮這座名勝古跡馳名全球,諸多國際友人和海外僑胞在游覽觀光之余都有購買一些具有故宮特點的物品留作紀念或是饋贈親友。

  因此為了更好的服務廣大國際友人和海外僑胞,我們故宮博物院在前兩年設立了外賓服務部。

  在這里你們可以挑選到各種精美的工藝品、古書畫復制品,領略我國古代書畫和手工藝品的精湛技巧,也可以在這里稍作休息,欣賞四周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色。”

  聽著導游的介紹,林朝陽明白過來了,估計這外賓服務部應該是在他和陶玉書游完故宮之后開的。

  林朝陽看著導游領著外國游客們走進外賓服務部,本想去湊個熱鬧,沒想到卻被門口的保衛給攔住了。

  “同志,不好意思,這里是外賓服務部,只接待外賓和僑胞。”

  保衛攔住了一家人,不過態度很禮貌,林朝陽也不好說什么。

  他轉而跟保衛搭起了話,“同志,聽你口音東北的?”

  “不是,我是燕京人,不過在東北插過隊。”

  “哎呀,那算半個老鄉啊!”

  林朝陽跟保衛攀談了幾句,便了解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保衛叫李天寶,前年回城被安排到了二商局公園服務管理處,趕上那時候故宮要成立外賓服務部,就把他給調過來了。

  這兩年故宮里面成立了好幾處外賓服務部,不過功能各不相同,比如御花園東南角的絳雪軒,跟養性齋的建筑風格和規模都差不多,被用作了外賓接待室,里面提供煙酒服務。

  而養性齋這里基本是以工藝品、古書畫為主。

  “這里面都是些工藝品,還有字畫什么的。”

  “字畫?都是真跡?”林朝陽驚訝的問道。

  “哪兒能啊!都是我們故宮復制廠出的復制品和仿制品,還有一些石刻摹本、拓本。”

  原來賣的都是復制品,林朝陽心中有些失望。

  “哦,對了,你要說真跡也有,像李可染、王雪濤他們的畫就有不少,不過都不值錢,幾十塊錢一幅,有便宜的十塊八塊的。”

  林朝陽感覺有點這世界有點魔幻了,李可染、王雪濤的畫不值錢?

  但他轉念一想,現在才八十年代初,國內的藝術品收藏行業尚未興起。外賓們呢,對于那些傳統中國字畫也沒什么興趣,這就導致了許多當代書畫家的作品基本沒什么溢價。

  故宮復制廠里出來的許多復制作品甚至就是當代名家的手筆,他們畫古代名畫的仿畫,反而賣的價錢更高。

  “人民幣?”

  “那不至于,是外匯券。”李天寶往旁邊的外匯兌換處指了一下,“看著沒?那個是中國銀行的業務點,老外要想買東西,得先去拿外匯換成外匯券,才能進來買東西。”

  林朝陽點了點頭,這么一說就還靠點譜。

  外匯券名義上與人民幣等值,實際上外匯券的購買力要吊打人民幣。首先這玩意用人民幣換不了,得有外匯才行。其次拿著外匯券買東西,不需要票證,能買到很多緊俏物資和進口商品。

  林朝陽又想到了自家的情況,以前是沒那個條件,現在手里有點閑錢了,似乎也可以適當的搞點藝術品投資。

  他朝外賓服務部里張望了一下,可惜這里只接待外賓。

  李天寶說道:“這里面的東西不當吃、不當喝,也就那幫傻老外愿意花真金白銀買東西。”

  林朝陽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小伙子還是太年輕啊!

  雖然很想進外賓服務部去掃蕩一圈,但林朝陽既不是外賓,也沒有外匯券,只能擱置這個想法。

  他跟李天寶又閑聊了一會兒,便帶著父母往神武門方向走去。

  御花園是游故宮的最后一個景點,逛了一圈,最后要經由神武門出故宮。

  從故宮出來,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林朝陽又帶著父母二人來到全聚德,準備吃回烤鴨。

  結果張桂芹進了門一看菜牌上的菜價就要拉著他往外走,“不吃了,不吃了,太貴了!”

  “沒事。”

  林朝陽將老兩口按在座位上,說道:“你兒子我幾千塊錢的四合院說買就買,一頓飯還吃不起?你們來燕京好幾個月了,咱也沒在外面吃口飯,今天就當是給伱們倆餞行了。”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林二春嘀咕了一句,“這燕京哪兒都不錯,就是啥都花錢,吃個飯也這么貴。”

  “爸,燕京人管這里叫‘中華第一吃’,百年老字號了。伍豪同志可是在這里接待不知道多少次外國元首了,在這地方吃飯,咱享受的是國宴規格。”

  聽到林朝陽這句話,林二春兩口子肅然起敬,他又看了看菜牌上的價格。

  嗯,還是挺平易近人的。

  點菜的時候林朝陽點了一只烤鴨、一道肉片豆腐、一道紅燒海參,林二春夫妻倆看得心驚肉跳,見他還想再點,連忙攔住他。

  “行了行了,這就夠了。”

  “一頓飯快頂我們農村人干兩個月的活了…”林二春嘴里念念有詞,就跟和尚要超度亡靈的表情差不多。

  “這燕京烤鴨確實好吃,難怪伍豪同志都愛吃。”烤鴨上桌后,林二春忘了剛才“超度”的事,吃的比誰都歡樂。

  吃完了飯,林朝陽打算再帶老兩口去買點特產,張桂芹說道:“不用了,昨天玉書給買了那么多,拿都拿不下。”

  她拒絕了林朝陽要買特產的想法,卻說道:“你帶我跟你爸去趟書店。”

  “去書店干啥?”

  林二春哼了一聲,“還能干啥,得瑟唄!”

  張桂芹想去書店,當然是為了買書。

  以前林朝陽的每一部作品發表或者出版,陶玉書總會給她寄一份,現在在燕京待了幾個月,她高低得帶點林朝陽的書回去,這才是燕京最好的特產。

  “回去上縣城買不一樣嗎?”

  “不行,縣城那新華書店書不全,有的書都沒有。”

  張桂芹顯然是已經踩過點了,林朝陽只好帶她去了王府井書店,這里是如今燕京營業面積最大的書店,能買到的書也是最全的。

  “這也太多了,你們拿得了嗎?”

  張桂芹和林二春抱了滿懷的書,少說也有四五十本。

  “不多。一本才幾份,回去給大家伙分分就沒了。”

  張桂芹跑到柜臺去結賬,這些書一共花了三十一塊二,她眼睛都沒眨,連一向愛算計的林二春也沒說什么。

  傍晚回到家中,陶玉書也剛剛從學校回來。

  說起這一天的行程,張桂芹眉開眼笑,“逛也逛了,玩也玩了,吃也吃了。”

  “媽,燕京好玩的地方多著呢。等你們回來,我再帶你們出去。”陶玉書說道。

  “好閨女!”張桂芹拉著陶玉書的手,滿心歡喜。

  晚上臨睡前,林朝陽問:“家里現在有多少存款了?”

  “兩萬一千多,不過過幾天得給林福貴三千塊錢,一萬八千多吧。

  你怎么想起問這個了?要用錢?”

  “沒什么。今天去故宮…”

  林朝陽把今天去故宮的見聞講了一遍,陶玉書問道:“你是覺得以后那些古玩字畫能漲價?”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只要咱們國家的經濟一直這樣持續穩步的發展,以后藝術品的價值一定會不斷上漲的。”

  陶玉書對古董字畫和藝術品收藏一竅不通,不過他覺得林朝陽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

  “那你要買點放著?”

  “等回頭研究研究。”

  “好。”

  次日一早,林朝陽送老兩口上了火車。

  這天是周日,傍晚林朝陽和陶玉書回陶家吃飯,聽說林二春夫妻倆已經啟程回了老家,陶父說道:“你們怎么也不說一聲,臨走再和親家吃頓飯。”

  林朝陽笑著說道:“爸,他們又不是就來這一次,以后有的是機會吃飯。”

  陶父點了點頭,沒再糾結這個話題。

  陶玉成這個時候問道:“朝陽,我聽說你跟燕影廠的人起沖突了?”

無線電子書    文豪197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