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七章 極品家丁

無線電子書    大明話事人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宣府古稱上谷,鎮城作為一座邊境大城,以及大明九邊之首,在本朝還是很有歷史的。

  國朝初年,谷王就分封于此。正德朝時,熱衷于巡邊的正德皇帝又在宣府建了行宮,正德皇帝和李鳳姐這個民間傳說的背景就在宣府。

  在先前,宣府鎮城是一座比較純粹的軍城,居民以官軍和家屬為主,管理也是軍事化管理。

  但近二十年來,隨著隆慶和議后邊貿的大發展,臨近京城腹地的宣府也多了一些繁榮的跡象。

  據說在宣府下屬的張家口堡馬市,每年僅官方交易的馬匹數目,就已經超過了三萬匹,價值十五萬到二十萬兩銀子。

  如果用GDP概念來形容的話,林泰來估計當今張家口堡馬市每年GDP規模已經達到數十萬兩白銀,而且以后規模會越來越大。

  難怪將來主附易位,本該是宣府鎮下轄小邊堡的張家口堡憑借邊市逐漸做大,最終反過來吞并了宣府。

  幾百年后,曾經的九邊之首宣府只是張家口下屬的一個區了,這就是經濟利益的偉力。

  林泰來從南關和昌平門進了宣府城后,一邊瀏覽著兩邊街景,一邊聽著向導黑大壯的解說。

  如今黑大壯對這位翰林老爺算是徹底服氣了,這種完全不把幾位閣老們當回事的氣質,別人學也是學不來的。

  宣府城里機構眾多,情況比較復雜,而且林泰來在這里完全沒有根基。

  所以他沒想著上來就大張旗鼓亮相,只打算先悄悄入城,摸摸情況再說。

  雖然林泰來也知道,就算悄悄入城,他這身份也保密不了一天甚至一晚上,但總能從另一個角度多了解一些本地信息。

  林泰來又隨口問了幾句黑大壯的主人黑曉的情況,黑大壯立刻介紹了一番。

  “我家老爺就是我們這些家丁的楷模!用林老爺的詞兒來說,就是偶像。”

  “宣府城里做家丁的,心里無不對我家老爺充滿景仰!”

  “因為我家老爺當年曾是一個極品家丁!”

  林泰來:“.”

  極品家丁?黑大壯你說這個是認真的?你看起來也不像穿越者啊?

  又聽了幾句,才明白這“極品家丁”是什么意思,原來黑大壯的主人黑曉雖然名不見正史,但也是個小傳奇。

  此人在幼年時在邊境被北虜擄走,青壯年時又于嘉靖三十六年逃回了大明,無以為生只能在宣府成為了一名家丁。

  眾所周知,邊鎮武官的家丁其實就是親兵或者家兵,同時也是武官身邊的最強兵。

  然后傳奇就誕生了,從嘉靖三十六年到隆慶和議這十多年時間里,這位叫黑曉的家丁參加了七次戰斗,每次戰斗均能斬首一顆,拿了七顆人頭。

  不要覺得數量少,當今大明官方對首級的認證極為嚴苛,一場戰役能斬首上百,就可稱為大捷了。

  按照現在的大明軍功制度,在宣府鎮斬首一顆就可以升一級。

  結果黑曉從一介家丁開始,靠著七顆首級,連續升為小旗、總旗、試百戶、百戶、副千戶、千戶、指揮僉事。

  也就是說,從一無所有的家丁升到宣府前衛指揮僉事、游擊,黑曉只用了十多年時間,還在宣府打出了驍勇的名聲。

  在所有本地人眼里,黑曉這樣的人不是“極品家丁”又是什么?

  了解到這里時,林泰來也基本可以確定,黑曉應該就是歷史上崇禎朝北方總兵之一黑云龍的父親。

  以林泰來“慧眼識人”的習性,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還是愿意順便多給“人才”一些接觸自己的機會。

  這也是林泰來決定今晚暫住黑曉府中的原因之一。

  宣府鎮城的鐘樓叫清遠樓,鼓樓叫鎮朔樓,黑府就位于鎮朔樓的西邊。

  到了黑府大門,黑大壯上前去說了幾句話,頓時大門中開,一個五十多歲的武官快步迎出來,就是此府主人黑曉了。

  黑指揮知道欽差大人暫時想低調,所以也沒在門口行大禮,只抱拳躬身,熱情的說:“快請進!”

  隨即林泰來一行十幾人也沒在外面逗留,迅速進了黑府。

  此時傳奇老武官黑曉臉上的皺紋都快笑成菊花了,沒想到運作義子黑風虎去京師考武試,還能有這樣的收獲,居然把天仙請回家了。

  這心情大概就像是幾百年后,在路邊隨手買了張彩票,結果中了幾百萬大獎的感覺。

  在堂中坐定后,黑指揮就開口道:“我常跟同行講,林狀元就是我輩楷模!

  別人只佩服林狀元才華功名,而我獨佩服林狀元的膽氣勇略!”

  哦?林泰來雖然面上不動聲色,但心里暗暗想道,這位“極品家丁”從小被擄到草原,卻能生存十幾年并逃回來;

  其后又能順順利利的連續七次拿到斬首功績并升級,看來除了驍勇之外,大概也有點“會做人”之類的長處。

  又聽黑指揮繼續說:“當年林狀元以區區指揮僉事之武職,就能威震江左,接連擊敗了幾個巡撫、巡按、欽差這種拿著關防的大臣。

  連我們這些遠在邊塞的粗人,都聽說了林狀元的事跡,無不敬仰拜服啊!

  所以說,林狀元的大名早就在我們心里了,林狀元的事跡在我等眼里宛如神跡!”

  林泰來感覺到,黑曉這些話雖然也是逢迎討好,但可能包含了六七分的真心。

  畢竟當今奉行的是以文馭武政策,文官對武官的壓制力非常強,在邊鎮說話聲音最大的就是總督和巡撫,武官面對文官是普遍憋屈的。

  連伯爵世子、從一品總兵官李如松前年在宣府時,想和三品巡撫許守謙平起平坐,都引發了軒然大波,被迫調回京師。

  非常碰巧的是,李如松這事和林泰來搞兵變以及斡旋民亂,乃是同一年發生的。

  當時宣府武官目睹了李如松的遭遇后,再耳聞南邊林泰來的事跡,哪個不想活成林泰來的樣子?

  一言不合就兵變,二話不說就民亂,什么巡撫、巡按、欽差、御史、知府,上去就是干!

  該抓的就抓,該自殺的就自殺!

  最后朝廷也沒把林泰來怎么樣,大丈夫當如是也!

  作為一個極品家丁,黑曉在別人眼里已經很傳奇了。

  但他真心覺得,自己和林狀元的傳奇比起來,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即便自己號稱驍勇,但可從來沒有與督撫正面對抗的勇氣。

  “你對許軍門了解多少?”林泰來冷不丁的突然問了一句。

  黑指揮愣了愣,林狀元這是啥意思?

  邊鎮與內地不同,巡撫的軍事屬性更大,所以習慣尊稱為軍門,駐所叫行轅。

  林泰來突然提起的許軍門,當然指的就是宣府巡撫許守謙。

  見黑曉愣住,林泰來又不懷好意的試問道:“我聽說,許軍門為人貪鄙,是也不是?”

  黑指揮:“.”

  剛才心里還在佩服林狀元連續點草巡撫的英勇事跡,轉眼就聽到林狀元又不懷好意的問起許巡撫,難道又想.

  不,不,這種下克上逆襲之事看著很爽,但如果拉著自己下場就有點害怕了!

  什么“大丈夫當如是也”,那都是幻想口嗨,不能當真的!

  看到黑指揮的反應,林泰來輕笑道:“朝廷派我來巡閱宣府,做的就是查訪糾劾的事情。

  所以向本地官員詢問許軍門的情況很正常,屬于我職責所在,你不必過多聯想。”

  眼見林狀元沒有進一步逼問許巡撫的情況,黑指揮稍稍松了口氣。

  他就怕林狀元硬拉自己下水搞事,而自己還什么內情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成了高層斗爭的炮灰。

  事情當然沒這么簡單,雖然林泰來與宣府巡撫許守謙無冤無仇,但是為了結好李如松,林泰來還是打算碰一碰許巡撫的。

  如果是其他武官哪怕是國公,也可能并不值得付出代價去結交,但李如松不一樣。

  畢竟在萬歷朝中期,李如松就是武將中獨一檔的存在,每逢大戰包括對倭作戰,萬歷皇帝就一定派李如松領軍出征。

  想刷軍功或者上陣殺倭,就繞不開李如松,也沒有比李如松更好用的人。

  所以林泰來很清醒的認為,李如松值得自己進行“投資”,哪怕是搞事失敗了,也要讓李如松看到自己的行動。

  他心里想著事情,嘴里很自然的轉了話題說:“近來又聽說北邊風云動蕩,北虜右翼的三娘子和扯力克爭奪順義王封號,你認為最終結果將會如何?”

  黑曉青少年時在草原上生活了十幾年,壯年后又一直在邊鎮,可以說對邊墻內外情況都非常熟悉。

  故而對林泰來的這個問題,黑曉不假思索的回答說:“無論如何,扯力克和三娘子最后必定妥協,無非是怎么妥協而已。”

  林泰來繼續問道:“難道他們之間就不能分裂廝殺起來?”

  黑曉非常肯定的說:“在宣大這段邊墻里外,包括朝廷、北虜右翼在內,所有高層沒人再想打仗!”

  林泰來很感興趣的說:“愿聞其詳。”

  在這方面,黑曉算是專家人物,如數家珍的分析說:“先說朝廷這邊,第一,朝廷的大方向是與北虜右翼維持和平,與北虜宗主大汗的左翼維持作戰。

  這其中除了減輕邊鎮壓力之外,也包含了挑起北虜右翼和左翼內訌爭斗的策略。

  所以朝廷不希望北虜右翼陷入內訌混亂而衰落,讓北虜左翼宗主大汗重新坐大。

  第二,如果北虜右翼陷入內斗,必然就有勝利者和失敗者。

  勝利者可以壟斷馬市利益,但失敗者肯定又要依靠寇邊劫掠來獲取物資了。

  對朝廷而言,那就失去了開貢市的意義,而且也帶來毫無必要的麻煩。

  所以朝廷肯定希望北虜右翼內部妥協,順利完成順義王的繼承,完全不想改變宣大、三邊總體和平的現狀。”

  說完己方,黑曉又開始分析北虜右翼對立雙方:“至于三娘子和扯力克,包括他們在內的北虜右翼高層經過近二十年的享受,已經完全離不開邊市的利益了。

  只在張家口堡官市一處,北虜每年靠賣馬收入就將近二十萬兩,這樣的馬市在各邊還有三處。

  所以北虜右翼高層絕對舍不得放棄邊市,但是關于邊市的開關,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大明朝廷手里,北虜右翼眾位高層必須要顧及到大明朝廷的態度。

  如果激怒了大明朝廷,那么貢市說沒就沒了,他們承受不起這個壓力。

  說句不好聽的,若北虜真有人導致了邊市關閉,或許馬上就會被其他人砍了腦袋送到大明。”

  林泰來若有所思的說:“閣下的意思就是說,在順義王繼承者的問題上,我方只管強硬就行了?”

  黑曉非常肯定的答道:“無論三娘子和扯力克之間鬧得多么兇,哪怕是產生了小規模摩擦,我們大明都不用管他。

  只管用最強硬的態度,逼迫他們必須妥協,然后等待結果出來!

  林狀元身為巡視宣府的欽差,或許會接觸到這方面事務,三娘子和扯力克也許會來向林狀元尋求支持。

  但林狀元只需要信我的,對三娘子和扯力克進行強力施壓就行了!

  實在不行,就把今年的馬市關閉一個月,或者裁減幾萬兩買馬官銀,作為一種恰到好處的警告。

  最后無論北虜右翼內部之間怎么妥協,只要完成了順義王襲替,林狀元順手就能得到一件斡旋大功,豈不美哉?”

  林泰來高興的拍了拍黑指揮的肩膀,親切的說:“老黑啊,你這些分析建議可真說到我心里去了,受教了!”

  黑指揮頓時受寵若驚,自己也就是在邊墻兩邊混了幾十年,對兩邊的人物心態更為了解。

  對很多歷史事件,史料上只記載了基本信息。

  但是當事人的各種微妙心理狀態,只能靠自行腦補猜測了,或者靠黑曉這種真正熟悉情況的人來剖析,但后者顯然比前者可靠。

  今天聽到黑曉的這些分析,讓林泰來感到了意外之喜,不愧是極品家丁。

  來到宣府除了搞斗爭收拾許巡撫之外,肯定還要主持一下外交事務撈功績。

  先前林泰來一直沒有明確思路,經過黑指揮的分析后,立刻茅塞頓開。

  三人行,必有我師!

  只可惜此人有點“葉公好龍”,口口聲聲仰慕自己敢于搞兵變廢巡撫,但自己稍加試探要不要一起干,立刻就慫了。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大明話事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