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3章五年計劃

無線電子書    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84章五年計劃  崔景浩道:“微、微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濟,臣請致仕!”

  說著,還跪了下來,聲淚俱下道:“陛下,還望陛下看在老臣這么多年來為大虞忠心耿耿的份上,讓臣致仕吧…”

  鄭毅皺眉,這老頭子在威脅我?

  既然你想致仕,那就去吧。

  崔家畢竟是大虞世家旨意,整個朝廷之中,除了崔景浩之外,還有另外好幾位五品以上官員。

  他當即道:“崔老為國為民,朕感懷于心。”

  “然這段時間來,有朝臣上書彈劾崔老您收受偽燕賄賂,金銀與土地,此事…”

  崔景浩圓目怒瞪:“陛下!此乃血口噴人,老夫何曾收受過偽燕王金銀與土地?”

  “朕也相信此事乃捕風捉影,但眾口鑠金,流言甚嘯,恐對崔老不利。”

  “這樣。”

  鄭毅道:“崔老想要致仕可以,但崔老需要獻出一定土地于燕地百姓,想必崔老此舉必會得到燕地百姓感恩,不再動亂。”

  屆時,要的可不是一百萬田產,而是整個崔家!

  “不錯。”

  他崔家綿延至今三百余年,手中確實有大片良田,但讓他一下子拿出一百萬畝地來說,那簡直是要了他的老命啊!

  他顫顫巍巍道:“陛、陛下,老、老臣實在拿不出那么多。”

  就看崔景浩,該如何做了。

  “只要崔老拿出一百萬畝土地,朕便同意了崔老的致仕請求。”

  只要有土地在,就能源源不斷的產生糧食、錢財。

  “要、要不老臣以金銀來彌補?”

  鄭毅環視一圈道:“李長峰入閣。”

  他神游天外,晃晃悠悠的走出了宮門。

  真要交出去,那么他們崔家可就廢了一大半。

  一百萬田產?

  “什么?土地!”

  “諾!”

  白玉京二樓,七位內閣輔臣、六部尚書都齊聚此地,鄭毅坐在龍椅上,揮揮手。

  “不。”

  崔景浩愣住了,陛下要什么?居然向他要土地!

  開什么玩笑!

  土地,可是所有世家、朝臣的命根子。

  話音剛落,諸多大臣下意識抬頭。

  土地越光,世家就越興盛。

  尤其兵部尚書李長峰。

  “諸位愛卿,這是朕做的我大虞王朝未來五年的五年計劃表,諸位愛卿可以看看,發表一些意見,查漏補缺。”

  “賄賂一事,不會再提!”

  “好了!”

  崔景浩突然道:“去,讓夫人進宮拜見崔貴妃。就說…老夫病了!”

  諸多朝臣依次退場,無人敢去搭理如喪考妣的崔景浩。

  家丁跑了過來,小心翼翼的攙扶起了崔景浩。

  鄭毅道:“崔老想要致仕,但又有人上書彈劾崔老,朕實在不知如何處置。”

  鄭毅繼續道:“內閣輔臣、六部尚書,前往白玉京議事。”

  這,是赤裸裸的交易。

  “這么多年來,我崔家也有子孫牽扯到了生意之事…”

  崔景浩又是被嚇了一跳。

  “老爺…”

  “什么,一百萬畝地!”

  家丁眨了眨眼,當即道:“是,老爺!”

  鄭毅道:“朕只要土地,分給災民與有功之臣,還望崔老好好想想吧。”

  很快就有幾位太監捧著一個木盤,走了進來。

  在山野村民當中,誰敢賣族中田地,勢必會認為是個敗家子!

  “其余人等,退朝!”

  “同時…”

  他再不給崔景浩討價還價的機會,道:“崔老年事已高,意在致仕,朕推辭不得,故先撤銷崔老內閣輔臣身份。”

  他若是入閣的話,豈不是說…

  若是不交的話,陛下追究起與威嚴聯絡一事,罪同謀逆啊!

  五年計劃表?

  那是什么東西?

  陛下又要做什么?

  幾個大臣臉色古怪的接了過來,那是十余張紙訂制而成的小冊子。

  內容很少,但卻是觸目驚心。

  趁著幾位大臣查看的時候,鄭毅道:“此計劃乃是朕根據如今我大虞朝廷現階段的具體情況從而制定的國策,希望未來五年諸位愛卿都能根據此項計劃進行安排,圓滿完成這些計劃。”

  “五年之后,朕自會考察諸項任務完成情況。”

  “五年之后,則是新的階段,將會商議出新的五年計劃!”

  鄭毅話音落下,幾位朝臣并未說話,都在仔細地觀看著手中的小冊子。

  他也不著急,揮揮手示意宮女端上來茶水,遞給了諸位大臣。

  “大虞王朝第一個‘五年計劃’,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鎮壓北地亂民,力求三年內鎮壓,五年內將流民安置…”

  “第二:工部大力發展以紅衣大炮、熱武器為主的軍工產業,招攬五萬熟練工人,組建十座大型軍工廠…”

  “第三:擊退武國入侵軍隊。”

  “第四:以京城為中心,禮部于每村縣建造國立學堂,力求教導適齡孩童入學。”

  “第五:建立‘議罪田’制度,以田代罪,任何人犯下罪責只需繳納足夠田產,便可獲得相對應減免。注:殺人、謀逆、謀反等重罪,不在議罪田審核范圍內。且議罪田制度,只收取田產,不得收取金銀外物。”

  “第六:建立北洋海軍…”

  “第七:由禮部建立‘宣傳司’,每周由專人印刷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亦可印刷其余內容,宣傳朝廷思想…”

  “第八:由太醫院、禮部組建‘醫學院’,招攬對醫學有興趣學子入學學習,由太醫院專人教授,以傳播醫學…”

  “第九:軍功制。所有士兵在獲得功勞之后,由工部判定,贈予田產、錢財…”

  “第十:…”

  林林總總共有九項,全都是鄭毅根據大虞當前情況以及錦衣衛搜集而來的情報所立。

  其中有些內容異想天開,有些內容則十分適應當天的國情。

  盞茶時間后,鄭毅道:“諸位愛卿,有何疑問?”

  這時候,諸位大臣也看完了五年計劃內容,面面相覷,腦海中震驚無以復加。

  新晉輔臣,兵部尚書李長峰問道:“陛下,您說要五年內鎮壓北地亂民,還有擊退武國入侵軍隊,這個該如何鎮壓,又以誰為主、具體情況如何施展…”

  鄭毅道:“此項只是計劃,具體內當然還是以李卿與諸位朝臣共同商議了。”

  李長峰道:“陛下,工部所研發的紅衣大炮可否有限支持兵部?”

  偽燕之所以能這么快就被大虞朝廷擊敗,完全就是因為紅衣大炮的存在!

  若是將這些槍炮裝備到大虞所有軍方,那…

  鄭毅道:“這本就是朕的想法,紅衣大炮、霹靂雷、槍支遲早都會安排給大虞所有軍隊,但不是現在!”

  “朕會以神機營為主旨,逐漸將紅衣大炮、霹靂雷分發下去,保證在五年內京城周圍禁軍、御林軍、五城兵馬司會掌控槍炮。”

  “同時,朕還會親自訓練兵種,逐漸蔓延到其他州郡。”

  李長峰思慮數分后,由衷道:“陛下圣明!不過陛下,這北洋海軍又是何物?”

  “很簡單,海軍,總基地位于濱州入海口,朕打算在那里建造一座海軍基地。”

  鄭毅道:“此基地位于濱州,與冀州、司州隔海相望,可招攬當地漁民、水賊等為伍,成立海軍,以海船為基礎進行遠洋貿易,打通與漁國等地的海上商路。”

  “當然了,四海不但有漁國、濱國與其他國家,也有大量倭寇,所以我們才更需要堅船利炮的守護!”

  “朕想將紅衣大炮安置在海船之上,再進行遠航,保護自身的同時,還能打擊海盜倭寇!”

  “這,便是朕的北洋海軍建造計劃。”

  聽到鄭毅這么說,其余幾人心中滿是震撼。

  發展海軍?

  遠洋貿易?

  若是真的發展起來的話,那可是財源滾滾啊!

  李長峰感覺自己嗓音有些干啞,問道:“陛下,不知這北洋海軍,將由誰來統管?”

  “而且建造大船與基地之事,所耗錢糧、時間都是天文數字,微臣怕…”

  鄭毅道:“此事稍后再議,朕自有打算。”

  “至于錢糧之事,前期朕會以內庫作為支援,同時放開遠航貿易一部分股份,出售給民間商人,搜集民間資金。”

  “只要有商人、世家愿意掏錢支持北洋海軍建造,那么等北洋海軍建造成功之后,遠航貿易可以攜帶他們一同前往!”

  遠洋貿易!

  作為過來人,鄭毅當然知曉這其中有著多大的利益。

  位于沿海的諸多大臣、世家,早都不顧朝廷禁令在偷偷利用小船來與其他國家私自交易。

  甚至一些漁民,都敢利用舢板跑到其他島嶼、海島上傾銷商品。

  他們能這么做,朕又為何做不了?

  而且,北洋海軍的建立,并不是單純的為了遠洋貿易。

  而是為了…尋仙!

  蜉蝣樓總部,可是在漁國啊!

  “諸位愛卿,還有何疑問?”

  禮部尚書孔祥思開口道:“陛下,這建造國立學堂,亦是耗費巨大…”

  鄭毅道:“只是以京城為中心,初期先在京城內建造,逐漸遞增,逐漸向其他州郡擴充。”

  “朕說過,這是一個遠程計劃,不要想著一鼓作氣全部完成。”

  “諾!”

  又有人問道:“陛下,太醫院本就缺人,若是將太醫院太醫放出授學,那么宮中之人生病…”

  “可召集天下名醫為教授,組建太醫學院,朕給予他們一切想要的東西,金錢、名譽,只要為朕教導處大量年輕醫學生便好!”

  “這些太醫院學子,學成之后,以充軍隊,成為軍醫,以護佑朕之士兵!”

  又有人問道:“陛下,這議罪田之則,恐怕會…滋生大量腐敗與探官,而且民間非議,此計劃…恐生不妥。”

  鄭毅淡漠道:“此計劃朕并不會長久存在,其他計劃都是由此計劃延伸而來。”

  “朝中貪官污吏樹木繁多,如若殺之一空恐生大變,是以朕才想出議罪田一策。”

  “只要不是翻了殺人、謀逆等大案的官員、世家、商人等,均可重罰‘田產’以減輕罪責。”

  “記住!”

  鄭毅死死的望向了刑部,刑部尚書崔景浩致仕還鄉,此刻來的是兩位刑部侍郎。

  “朕要的是田產,是土地,不管是水田還是旱田,或者是山地,朕只要這些!”

  “誰若是敢以金銀替代,休怪朕不講情面!”

  兩個刑部侍郎被嚇得連忙跪倒在地:“臣等遵旨!”

  “好了諸位,還有何疑問?朕一一解答!”

  “陛下,此策還有些漏洞…”

  “陛下,臣還有一計!”

  “陛下…”

  數日之后,通過與朝中重臣商議之后的大虞王朝五年計劃新鮮出爐,快馬加鞭送入十三州州府衙門中,以供官員知曉。

  而其中數道計劃,卻引起了滔天的議論!

無線電子書    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