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7章 青年文摘

無線電子書    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難怪他能成為作家——”王記者心想。

  “我去幫個忙。”高老師也走進廚房。

  獨留記者在客廳,王記者四處打量,他問:“小顧同學,我能否在家里進行一個拍攝,放心,拍攝好的東西,我肯定會交給小顧同學過目。”

  “什么?”顧陸從廚房探出腦袋,他剛剛開著水洗菜,聽不清外面的話。

  于是將剛才的話重復一遍,王記者得到了顧陸的拍攝許可。

  書架上有五六十本書:《老人與海》《白鯨》《故事新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聊齋》《福爾摩斯探案集》等。

  “居然還有《古鉤沉》,?”王記者驚訝,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整理的古佚文集。

  任何版本的魯迅全集都不會收錄,如果不是對周樹人較為了解,壓根不知道有這么一本。

  翻開《聊齋》,扉頁就寫了好多東西,[土偶,情之所深,不懼物種,但可惜現實沒有鬼神辨深情,素材]

  翻到《土偶》一篇——

  王記者的文言文功底不錯,都不用看譯文,講述的是王氏的丈夫馬生早死,她用情至深,不肯改嫁,并用泥土塑了丈夫的像,地府認同王氏一往情深,讓鬼魂附身泥塑,留下后嗣,大概故事是這樣。

  “好多素材記錄,后面打勾的是已經有思路寫成故事了?”王記者推測。

  王記者記下了打勾的聊齋故事,回去搜索下顧陸發表的作品,看能不能看出故事的脈絡。

  不單單是《聊齋》,五十多本書,或多或少的都有筆記。

  腦中思索著,手上的動作也不慢,王記者挑選了幾本書,將筆記拍下。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都是學生們應該學習的優秀目標。

  “難怪可以寫出‘讀書是自我超越的輕松修煉。是用神的眼光看人,用鳥的眼光看待獸類。’”王記者總結,“我不知道天才作家是什么樣子,但顧陸確實是具備我刻板印象中,天才作家應當擁有的所有條件。”

  十一點半,王記者照片拍攝得差不多了,午餐也烹飪好了。

  香噴噴的魔芋燒鴨子,還有雞湯,什么家庭噢,吃這么好!甭管別人怎么看,顧陸胃口大開。

  身為東道主,顧陸招呼,“王記者、高老師別客氣,多吃點。”

  “太豐盛了,那我就得個便宜,嘗嘗小顧同學的手藝。”王記者夾了幾筷子,口中連連夸贊。

  也不知道是味道好吃,還是客隨主便,出于禮貌都要夸兩句。

  顧陸大快朵頤,余光也觀察著。王記者吃飯是不拘小節比較粗放的,而高老師就比較文雅,一口菜一口飯,絕對不亂。

  飯后,王記者今日的采訪進入尾聲,只剩最后一個關鍵問題。

  “那么小顧同學,寫作方面有沒有遇到什么挫折?”王記者問。一帆風順可不行,必須來點挫折,堅持努力之下克服挫折才有教育意義,《少年先鋒報》畢竟主要人群是學生。

  開外掛了能有什么挫折,不過看在對方的求知欲,顧陸搜腸刮肚終于想到一條,最近發生的。

  “許多雜志都要求故事性和文學性兼備的,所以會出現投稿達不到責編標準的情況。”顧陸說。

  “噢?是什么雜志?”王記者問。

  “《萌芽》,稿件出現一點問題,責編給出了修改意見,不過我達不到對方要求,”顧陸說,“就只好換一本雜志了。”

  萌芽要求有點高啊。不過沒關系,王記者會把挫折忠實地記錄并且報道,“方便說說沒達到要求的是什么故事嗎?”

  “《月之石》和《昨日公園》,都是關于如何對待遺憾和回憶的故事,”顧陸說。

  原來是這個主題,王記者默默點頭。把要點記錄下來,今日的專訪收獲豐盛。

  “采訪上線了一定要告訴我,我好買來看看。”顧陸對王記者說。

83最新地址  “大概下下周,具體打電話告訴你。”

  下午兩點王記者動身離開,他下午三點還有一個采訪,時間緊。

  而高老師硬要幫忙把碗筷收拾了,所以半個多小時后,顧陸送班主任到附近車站。

  “對不起顧陸同學,我本來還有點懷疑你,是老師不對。”高老師非常正式地道歉。

  這忽然的道歉讓顧陸突然有點受寵若驚,因為很少有人給他道歉。

  “沒關系,不相信也是很正常的。”顧陸馬上擺手,“被長輩誤解是小孩的宿命,沒什么關系。”

  這話…高老師下意識想站在長輩,或者叫大人的立場反駁,但細想一下,好像真是如此。

  車到了,顧陸目送高老師上公交車才返回家。

  忙活了整個白天,差點忘記正經事。

  別誤會,不是家庭作業。

  有兩件事。首先,是李古圓劃的重點需要記住。其次,幫樹人文學社提“昨日公園”四字,這是作為原作者的祝福。

  正經事之外還有副業,新青年出版社的總編汪副社長,打電話讓顧陸把短篇挑選個十萬字左右。

  幾篇不重要,反正十萬字左右。

  有點難到顧陸了,好的這么多——“第一次出短篇集,馬虎不得,一定要挑有意思的短篇。”

  顧陸的挑選持續到夜晚。

  周一結束,意味著國慶黃金周也結束、

  《青年文摘》的曲副主編,下班時不工作。在他看來,只有無用的人,才會把工作留到節假日。

  曲副主編,你就鬼扯吧,誰能扯得過你啊,不是領導的情況下,壓根無法自己做主。

  周二,曲副主編抵達辦公室,先讓編輯部麗秘書按照老規矩辦事。

  “曲主編你的咖啡。”麗秘書瞥了一眼,桌上的好幾只馬卡龍,“曲主編就別浪費東西了,沒一次點心是吃完了的。”

  “吃不完也要備著,愛彌兒·左拉就喜歡喝著咖啡品故事,這是儀式感。”曲副主編說,“這就是你不懂了。”

  麗秘書無語,曲主編性格挺好,但就是太過龜毛,追求什么儀式感,特別是還浪費糧食。

  打發走了秘書,曲副主任開始工作,其實咖啡和馬卡龍他都不愛,前者苦后者齁甜。

  私稿和通過一審的稿件,都要審閱…

  審稿和看書還是有所區別,前者要注重文筆和故事結構,因此比較慢,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馬卡龍一塊沒吃,咖啡倒是抿了兩口。

  看到顧陸的投稿,共兩篇。

  從名字而言,曲副主編選擇了先看《月之石》這篇,《昨日公園》看名字有點像散文。

  “靈異?”看到開篇,曲副主編皺眉。

  故事開篇是一個上班族,坐輕軌時瞧見了死去的母親。

  “好有城市印記的描寫。”

  曲副主編心里說,一般城市的地鐵都在地下,只有霧都的輕軌滿足“在地面”和“軌道與居民樓近”兩個特點,投稿作者一瞧就是霧都人,或是在霧都生活。

83最新地址

無線電子書    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