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80、魔修要善于及時止損

  譚書常修行七年,山中無歲月,漸忘今夕是何年。

  今日遇到了一位大有來歷的修行之士,應當是一個勇于挑戰自我的大族嫡系,此等生在羅馬之輩,好生令人羨慕。

  然而,我與他起了沖突。

  不過還好,我及時殺了他,因此沒有知道他的身份,也算是及時止損了。

  就是不知,那赤泉正法,究竟是何法門?

  為何要吃小孩?

  這一具白骨雖有神異,但煉成“主魂”,卻也有些不夠格。因此費了一番功夫,譚書常才煉化成功。

  接下來只需要靜待這白骨吸收這件通靈法器的力量,完成一次蛻變即可。

  而在這等待時間里,譚書常順便寫了一篇日記。

  沒有用花里花哨的通靈法器,也沒有用特殊功能的天材地寶,就只是普普通通的紙張。

  畢竟再怎么防備,也還是要被偷。

  雖然不知道那來歷神秘的素白手掌,為什么那么喜歡偷自己的日記,但是他拿這只素白手掌完全沒轍,而且光是其所給的《過河道法》,他至今都還沒能完全參悟。

  所以譚書常就當是交稅了。

  這會兒,在血色火焰的縈繞中,那一桿無引魂幡突然飛了起來,想要逃出這天鬼嶺。

  但譚書常在,這件通靈法器哪里能逃成功。

  他只是隨手虛抓一下,這一桿無引魂幡,就倒飛回來,然后落在了他的手上。

  “也算是另類成就了一個器靈。”

  譚書常微微點頭,雖然他早已經用不到法器,但這對于他的煉器手段來說,可是意味著一次巨大提升。

  日后他想要量產這種取巧器靈,也算是有法可依了。

  這樣具備神異的白骨不好找,可厲鬼卻是很好找啊!尤其是這邙山之地,出了天鬼嶺,隨處可見厲鬼。

  然后,譚書常輕輕搖晃了幾下這一桿無引魂幡。

  頓時幡面展開,其上垂落一道有些暗淡的白色光芒,光芒落地,就顯化出一具白骨的模樣。

  那一顆骷髏頭之中,原本只是若隱若現的“識火”,此時宛如一顆小火球,灼灼燃燒著,不斷釋放出一股透著寒意的灼熱感。

  如此前后矛盾的感覺,正是強大“識火”的一種表現。

  而這樣的鬼物,通常已經很接近陰神了。

  譚書常就收起了這一桿無引魂幡,然后就開始試著感應貪婪法則。因為他要回詭異游戲,他準備去蛇欲境,借助貪婪法則賜下的法則之身,引導這一具白骨完成升格。

  若非為了讓這白骨成為鬼道一證,他也不至于這樣大費周章。

  而之所以要讓這白骨升格成為陰神,是因為譚書常弄不明白這一具白骨到底是怎么回事,而這白骨都成為強大厲鬼了,還不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

  因此,譚書常準備讓這一具白骨自己開口說。

  這一次感應貪婪法則,依舊很順利,看樣子這個詭異游戲短時間內是不會跑了,就是不知道這個詭異游戲在弄什么,不僅沒有招收活人玩家,還在嘗試著讓厲鬼恢復生機。

  譚書常心念轉動間,他的法則之身,便已經讓那一具白骨完成了升格。

  這種令厲鬼升格陰神的流程一直都很簡單。只不過譚書常到目前為止,只用了一次,將他的狗頭軍師升格為陰神而已。

  此時,蛇欲殿內,從那一桿無引魂幡上走下來的那一具白骨,第一時間便向譚書常以雙手抱拳的樣子行了一禮。

  “書文錦,多謝道友出手!”這一具白骨上的“識火”震動,傳出了一道人聲。

  聲音呈現出明顯的性別特征,乃是一男子的聲音。

  而這意味著這一具白骨,已經將其生前的大半,都給想起來了。

  “書道友不必多禮,不知書道友可是天鬼嶺的巡山使?”譚書常也不多話,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

  “書某確實是第九任天鬼嶺的巡山使,同時也應該是最后一任了…”這一具白骨發出了如人在嘆息一般的聲音。

  此時譚書常早已經收起了腰牌,于是他聞言便問道:“這是為何?”

  “一來,是天鬼嶺的那位地鬼仙,歷經我與八位同門師兄、道友、前輩的聯手,已經徹底封印,哪怕有真仙出手,也得上萬年的時間,才能解開我們九人聯手設下的封印。而沒有地鬼仙的帶領,天鬼嶺的陰神,是不會離開天鬼嶺的,因為祂們誰也不服誰。”這自稱“書文錦”第九任巡山使白骨如此回答道。

  而這顯然不是答案的全部,所以這一具白骨接著說道:“這第二點,就是書山仙門的書道傳承,靈域之內的書道傳承,至此應當算是完全被消耗掉了。書道傳承耗盡,自然也就不會再礙著劍道了,也因此,天鬼嶺不需要第十任巡山使…”

  這一具自稱“書文錦”第九任巡山使白骨說到這里,便是停了下來,因為譚書常拿出了那一塊腰牌。

  代表天鬼嶺巡山使身份的腰牌。

  不同地段的邙山巡山使,腰牌上都有細微差別。不過,只要不是持有過,便無法感應出其中的細微差別。

  這也是譚書常撿到了那位陳姓巡山使的腰牌后,才發現的這一點腰牌差異。

  “道友,有人想要借刀殺人。而能夠在這一點上動手腳的,一般都是那些學府中的高層,因為只有他們才敢這樣肆無忌憚。就是不知道,道友是怎么得罪了哪一座學府的高層?道友如果愿意的話,可以與我說說,我可為道友想出一個合適的調任辦法。”

  這時,已經將這塊腰牌仔細打量過的這一具白骨,便如此對譚書常說道。

  “書山學府。”

  譚書常說著這話,便大有深意地看了這具白骨一眼。

  雖然這具白骨沒有道明自己的身份來歷,但就以“同門”一詞,以及后來提到的書山仙門,這位不出意外,便是那書山仙門出身。

  “道友這是殺了哪位學府高層的親友?”這一具白骨問道,而此時這一具白骨的話中,明顯是出現了一些猶豫之意。

  “不曾,只是就一個觀點,反駁了當時負責授課的先生罷了。”

  這一具白骨聞言,頓時大為驚愕,而因為太過震驚,一時之間脫口而出道:“什么觀點?”

  于是,譚書常就將當時課堂上的爭議,不偏不倚的復述了一遍。

  “些許理念沖突,竟然就到了要置人于死地的程度,嘿,這劍道,好生有意思…”

  這一具白骨聽完后,便立即感慨了起來。

  而在感慨完了后,這一具白骨就問譚書常道:“道友,你既然來了天鬼嶺,又機緣巧合下將我喚醒,不知道友可愿繼承一位書道真仙的傳承?”

  “書道真仙?”譚書常不由重復了一遍,然后便問道:“道友,你說的這位書道真仙,該不會是書山仙門那一位吧?”

  “正是以自身道化為代價,舍生取義,令幽泉血魔無法再禍害四天柱之地的書道真仙——教書翁。”這一具自稱“書文錦”第九任巡山使白骨,一說書山仙門那一位書道真仙,頓時語氣就變得激動了起來。

  一如此前陳姓巡山使,在提到赤泉道的真仙赤泉子時那般。

  這讓譚書常不免若有所思。

  因為諸鬼天道的力量,在厲鬼之中傳播信仰時,那些厲鬼的表現,就是這一個樣子。任何只要與諸鬼天道有關的信息,都能讓信仰這一力量的厲鬼,在瞬間進入了情緒興奮激動,乃至狂熱的狀態。

  而那位陳姓巡山使使如此,這一位曾經舍生取義的書道一證長生者,也是如此。

  “不是一位,而是九位…”

  一念及此,譚書常頓時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妥,因為那位書道真仙就是舍生取義,其繼承者有一位舍生取義也很正常,可怎么每一位都是如此呢?

  人心是最復雜的,一念百轉,此時所想,不代表明日同一時間所想。而明日同一時間所想,又不能后天同一時間所想。

  最善變的,始終是人心。

  所以,要說只有一兩位、三四位學那位書道真仙舍生取義,譚書常還不覺得有什么問題,可每一位都是如此呢?

  再加上只是一位地鬼仙而已,有必要非死不可地來封印嗎?

  完全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啊!

  既然得到了書道真仙的傳承,那么等到自己修成三證,亦或者再進一步成仙,到那個時候再來收拾這個地方的地鬼仙,豈不是輕而易舉?

  哪里還用得著去死一下才行啊!

  所以,譚書常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他選擇拿起那一桿無引魂幡,然后將這一具白骨給重新收了回去。

  身為器靈,就要有器靈的樣子。

  不要老待在法器外面。

  “如果能得到這真仙傳承,我或許能夠解決我所擔憂的問題,直接二證合道。雖然還是會有低谷期,但這低谷期也不會太難受,實力下跌不會太慘。但是,這得了真仙傳承,就要學真仙去舍生取義…”

  這等簡單明了的利弊,取舍就很容易了。

  沒有這書道真仙的傳承,那么大不了他再繼續琢磨一陣子。實在不行,將二十四節氣和晝夜都給參悟一遍。

  然后,譚書常便通過詭異游戲,重返參宿天了。

  而回來的第一時間,他就把那個小丫頭從她家的上修洞府里給找了出來。

  “你最近都不修煉的嗎?”雖然對于這個魔修找自己這件事,董董很是開心,但是她也不免對此有點奇怪,畢竟譚書常以往不是在修行,就是在修行的路上。

  等到這個魔修名動天下時,就直接給天下人來了一回什么叫做“三百年來第一人,今后更無再來者”。

  “我撿到了三種寶藥,所以想問問你要不要吃?”譚書常說著,就將那三種寶藥都給拿了出來。

  百死壬水靈桃,壬水桃的進階,其效用與壬水桃類似,但更強。

  因為可以直接延壽兩百年!

  七彩天果,雖然呈現出桃子模樣,但這一種寶藥沒有固定的形態,只有相似的功效。

  在延壽上效果不怎么樣,只能增加幾十年,但是可以提升人的修行感悟。

  最后一種名為吞桃。

  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寶藥,光是其葉子,就有能助人修行感悟的妙用。而其所結之果,更是寶貴異常。

  屬于一證長生者必爭之物。

  所以,在聽完了譚書常對于這三種寶藥的介紹后,董董沒有猶豫就選擇了第一種:“我吃第一個好了。”

  畢竟另外兩種,明顯對一證長生者的用處更大。

  譚書常其實用不到,因為這些寶藥的增益效果,都不如他的伴生血池。不過,如果這些寶藥能煉制成丹藥,那么自然是另當別論。丹藥可以最大限度,乃至翻倍提升這一種寶藥本身的效果。

  于是,譚書常就將百死壬水靈桃遞給了這個小丫頭。

  然后,他看著她吃下,等到確定這個小丫頭身體開始出現了細微變化后,他才放心地離去。

  董董便也回去了,畢竟她還沒一證長生。

  而等到她開開心心地回了她家的上修洞府,就看到了企圖跑出去的劍公子。

  不過,這個小丫頭還沒想好怎么開口坑劍公子,就見劍公子先是一愣,然后便是滿臉驚愕地說道:“你是不是又變年輕了?”

  “年輕?什么年輕?”

  這個小丫頭自然是小臉一懵。

  因為譚書常在說起這寶藥效果時,沒有和她說清楚,這百死壬水靈桃吃下去后,到底能增加多少壽元。只是和她說,能抵消上修洞府的時間流速。

  四天柱之地。

  南門天柱,邙山。

  譚書常心情愉悅地回到了天鬼嶺,畢竟此行對于自己的修為提升,雖然是沒有半點幫助,但是意外知曉了一些真仙秘聞,也是讓自己更加清晰地認知到,這修仙界中的危險,有時候會多么不可思議。

  然后,譚書常繼續思索那三百年的魔羅道行。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譚書常的氣息,出現在了四天柱之地的緣故,只見那些沒被煉化入那一桿無引魂幡的那幾具白骨中,突然飄出了些許白光。

  仔細一看,這些白光中竟然有著文字,有的是“學而時習之”,有的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有的是“君子不徒語”…

  每一點白光中的文字,都不一而是。

  見到這一幕,譚書常頓時明白,這巡山廟會限制自己感知能力的源頭,不出意外的話,就是這些白骨中藏著的書道真仙傳承了。

  然后,下一秒就印證了譚書常的猜測。

  周遭陡然間就像是轉換了天地,他看向四周,除了書,還是書。

  于是,譚書常沒有猶豫,他直接就把半具幽泉血魔的血身,從狗嘴里取了出來。

無線電子書    我是一攤魔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