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20章 主動的高盧人

  偏見能蒙蔽眼睛這很正常,但是他無意中的一句“利益”也能蒙蔽眼睛,就非常耐人尋味。

  但是塞納依然沒有和他多做糾纏,再次轉頭看向了高盧男人。

  “先生,他們雖然總體技術落后,但是在不少方面,卻依然有著先進性,并且這些領域在慢慢的增加。他們是一個有著眾多人口、歷史文化悠久的大國,他們在復蘇,在我看來,誰能在他們的復蘇過程中盡早加入,發揮更大的作用,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塞納雖然在細節上看起來稀里糊涂,帶著點滑稽,但在大方向上,他有著很強的判斷力和執行力,否則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就不會是他了。

  他的這個想法,可謂是起了個大早。

  其實高盧不乏有這種眼光的人,比如原本歷史上,高盧是外資車企最早進入我國并且有實際行動的國家之一。

  至于為什么他們在汽車這件事情上最終卻是起了個大早、臥了個大艸,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

  “你也認為他們有足夠的實力加入到更廣闊的游戲里來?”高盧男人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容,這個“也”字兒就很靈性。

  “是的,經濟上,他們是很好的市場…”說起這話的時候,其實塞納有點虛,看看人家賣給我們的都是啥,再看看我們賣給他們的又是什么鬼東西。

  但是不怕,只要自己這邊的經貿和技術限制環境進一步寬松,塞納相信自己能徹底扭轉這個局面。

  “技術上,我們有互補的條件和能力,我們原本依賴于花旗人的計算機、部分消費電子等領域,他們能做到非常好的替代,并且,我們能從他們那里換取技術!”

  高盧人的技術,在花旗佬那兒可不怎么看得上,就算是有看得上的,對于高盧人來說代價也太大,但是東方人可就不一樣了。

  “他們曾經多次表示,希望展開進一步的技術和經貿往來交流,希望獲得我們更多的技術支持,這是非常好的合作基礎,他們有求于我們。”

  相對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老牌工業國,我們的基礎還很薄弱,總體上是有求于對方,只是高盧人還沒有怎么松口。

  “嗯,是的,想要在花旗人面前保持獨立性,我們在失去了大量海外領地之后,需要一個強力的幫手或者朋友,在這一點上,東方人是最合適的。”高盧男人點頭道。

  他說的海外領地不是后來法理上的海外領地,而是指的殖民地。

  在他看來,現在的東方人,符合這個盟友的一切條件。

  經濟上市場夠大、消費能力夠強,別看我們現在也窮得叮當響,但是人數實在太多,而且相比地中海南部大陸上那些前殖民地那耗子去了都可能餓死的現狀,我們的消費力還真算是可以的。

  科技上雖然不發達,但是很有特色,互補性足夠,而且不會形成同態競爭。

  政治上,要說獨立性,也就這三家足夠獨立自主。花旗佬、老毛子、東方人,前兩個是各自陣營的老大,可以只在乎自己,而東方人則是窮橫窮橫的,誰的話都可能不聽,只按照自己的步調行事。

  軍事上,夠強!就這兩個字就說明了一切,沒人能脅迫他們做自己內心不愿意的事情,不會受到花旗佬的威脅而改變對自己的態度。作為唯一一個能大開片之后,還能站著在花旗人面前占了上風的國家,別管別的國家嘴上多么看不起,但是心里都有數。

  最妙的是,他們在自己陣營里的位置,和自己這邊在大洋公約里的位置是高度相似的,雙方抱團取暖的政治條件極為成熟。

  這種抱團取暖并不是要結盟或者成立一個什么新組織,兩方的地緣、行事風格等等決定了這不可能,而是在更多、更廣、更深的領域里,展開深度的交流和合作。

  比如,利用自身在陣營里的地位優勢,把對方的東西往自己的陣營里面賣。或者,在政治上展開更多的溝通和合作等等。

  “你可以離開了。”想到這里,高盧男人向外事官員說道。

  外事官員離開之后,高盧男人對塞納道:“塞納先生,我需要你的幫助。”

  作為當前和東方人打交道最多的高盧人,塞納在這方面有極強的專業優勢。

  “我等待您的吩咐,我的先生。”

  “我希望你以經濟的名義去一趟東方,帶去我的問候和期望,我希望能和對方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并且在更多的領域展開更深的合作。”

  這比原本的歷史,建交時間提前了接近一年,最少半年,畢竟建交前的談判也是有一個過程的。

  但是從態度上來看,這條線上高盧人的態度就有天壤之別,他們想要的不止是建交,而且還有更多的東西。

  必須承認,高盧人東西賣得貴是貴,但是人家真給啊。

  80年代的時候,我們可沒少從他們身上搞到好東西,甚至連水下的一些子系統技術人家都有提供,這可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至于賣得貴這個事情,現在我們外商部的小刀子也是耍得蠻利索的。

  “如您所愿,我的先生。”

  “為了讓你有足夠的身份去辦理這件事,同時也不讓我們顯得失禮,我會任命你為外事部門的副部長。”

  從只負責經濟部門中的對外經貿業務,甚至只是一部分區域的對外經貿的,一躍成為外事部門的副部長,高盧男人的餌下得不可謂不重。

  不過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步,沒這個身份,塞納辦起事說起話來就沒那么硬氣,同時身份不對等,還真有可能在外事禮儀上出問題。

  塞納大喜,看看,這不就來了么。

  “我一定不負您的重托,我的先生。”

  東北光學所的柴工坐在三分廠的會客室里,心情有幾分忐忑。

  這個地方他聽說過,來之前也和來過的同志打聽過。

  但是東光所來過這里的同志,幾乎都對這里的細節諱莫如深,問就是不知道,再問就是“去了你就知道了”。

  他們這種態度,給這個地方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對于柴工來說,雖然心態很放松,但是進來之前的一系列手續,讓他還是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一絲不同。

  科研機構他去得不少,但是這樣的產研綜合體,而且戒備如此森嚴的,這還是第一個。

  好在沒等多久,會客室的門就被推開了,他曾經遠遠見過的那位年輕人走了進來。

  “高總工好!我是東北光學所的,我姓柴。”柴工站起身自我介紹。

  高振東笑呵呵的:“嗯,我記得我見過你,不過沒說上幾句話。”

  “對對對,您在我們單位向我們指導熔石英玻璃材料的時候,我在會上見過您。不過我不是您那個光學系統的課題組成員,沒能和您多交流,一直深感遺憾啊。”

  雖然到現在都不知道高總工那個光學系統到底是干嘛用的,不過柴工的心情放松了不少,這位大佬看起來脾氣很好,非常平易近人。

  高振東一聽,心里的喜悅又加重了幾分,不是光刻機光學系統課題組的,但是又在熔石英材料的會場,那說明這位同志的專業多半偏向一點材料,至少與之有很深的關系。

  “是嘛?那現在你可以不遺憾了,我這里有很重要的工作,需要你搭把手,出大力氣啊,哈哈哈。”高振東開了個玩笑。

  “堅決完成任務。”柴工也被高振東的情緒感染了,徹底放松下來。

  高振東點點頭,也不浪費時間,馬上說起了正事:“這次你來的目的,我想你是很清楚的,就是光纖。”

  “嗯,科技院和科技主管部門的通知上我看到您的批示了,我們所里也深受鼓舞,連忙就派我過來了。”

  說實話,自己寫的幾個字能被別人說成批示,高振東心里還是蠻爽的。

  “好,那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光纖用于通信的可能性問題。注意,你先不要考慮制造用于通信的光纖是怎么造。”高振東道。

  “不考慮怎么造?那我具體做什么工作呢?”柴工很是不解,不造那我們這是干啥?

  高振東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里怎么造這個問題,是‘事’,那你覺得在這里什么是‘器’?”

  這讓柴工有點抓瞎,大佬做工作都是這樣事兒的么?上來就先抽象一把。

  他想了一會兒,硬著頭皮胡亂答道:“難道是理論?”

  沒想到這句他自己認為是胡說八道的話,卻取得了高振東的高度認同。

  高振東哈哈大笑起來:“對了!就是理論。但是這里的理論,不是光線在光纖里反射前進的理論,那東西已經搞清楚了。這里的理論,你是要搞清楚幾個問題,光在光纖里衰耗的原因大致是什么,想要能通過光纖進行遠距離通信,光的傳輸性能要達到什么條件,用什么樣的材料制作光纖,從前景來看是最合適的。”

  大佬就是大佬啊,柴工一下子就被高振東總結的幾個問題吸引住了。

無線電子書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