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的副壩下方,一條V字形的石灰白線已經被拉在了地上,V字形的頂角處,有一個白色的方框。
幾臺小型挖掘機正發出震耳欲聾的“噠噠噠”的聲音,沿著這條白線奮力挖掘,在它身后數百米處,就是在緩緩上漲的水位,淹沒范圍線高程在緩緩上升,范圍在快速擴大。
這是平原水庫,此處的坡降比很小,水位上漲一厘米,淹沒范圍線就會向前延伸一兩米。
對于這些農機改的小型挖掘機來說,這條150來米長、深數十厘米、寬不到一米的溝槽沒有任何難度,而且這里主要是土方,比起石方來說,要容易得多。
挖掘機的駕駛員同志還很貼心的將溝槽表面盡量抹平。
而在它們身邊,有不少同志一字排開,也在挖掘,不能光靠挖掘機,能多挖一點算一點。
另外有挖掘機則是在副壩上,倒退施工,將副壩上有些凹凸不平的地方盡量壓平,提升噴漿的效果。
在集水池上方的壩頂上,一臺單缸柴油機加真空泵的組合正在安裝,旁邊是一桶桶的柴油,幾根十來公分粗的水管順著副壩迎水面,放到了集水池的位置,等到集水池挖出來,噴漿完成,就能把管子放進去。
“同志,這三根管子都布置好了,一根主用,兩根備用。兩套備用的柴油機和真空泵,放在左壩肩了,這套安裝完了隨時可以取過來裝上。”
“中!俺知道咧。”一名同志忙著安裝柴油機,頭也沒抬的回答,但是他知道,左壩肩那里,必定有兩套設備在等著自己取用。
這兩套備用設備,一是怕有損壞,二是怕一套不夠用可以配合三根抽水管,多套齊開一起抽。
就在副壩壩頂和背水面,一張張篷布被拉開來,同志們手持工具,正在鉚接這些篷布,另外一部分同志則是手持噴罐,向搭接區域以及篷布表面噴涂他們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的液體。
篷布被分成了很多段,要不太重了移動不便,無法進行下一步施工,剩下的接續工作將在鋪設完成之后進行。
“誒,你看,這東西噴上去好使,一會兒就干了,一點兒不透水!”一位女同志邊噴邊笑,銀鈴一般的聲音在口罩的影響下,顯得有些悶,但是情緒卻極為歡快。
這種立竿見影、針對性極強的效果,讓人們的信心越來越強。
旁邊的一個筐子里,已經堆了一堆空罐,準備運走。
“那可不,這都是京城支援過來的專家們想出來的辦法,人家那是什么人啊,能不管用嘛。俺覺得中!”
半空之中,一架直升機發出特殊的螺旋槳聲,從直升機上吊下了一批物資,主要是剛運到機場的最新一批聚氨酯噴劑。
直升機上一位同志笑道:“這個搜救吊車打臟三的時候沒用上,沒想到在這兒用上了。”
下面的同志迅速從掛鉤上取下物資,直升機收起繩索,掉頭向機場飛去。
副壩與此同時,副壩壩頂上,多個裝著快干混凝土漿的容器和噴漿設備一字排開,就等著噴漿,這些設備被連到了一臺空壓機上,一臺單缸柴油機負責為空壓機提供動力。
“可以噴漿了!”此時距離副壩搶險方案的出臺,大概才過去7個多小時,天色有些擦黑,那批在副壩迎水面方向作業的小型挖掘機已經撤到了一邊,它們現在還不能走,等到土工膜鋪設完畢,他們還要將土工膜的下沿埋進土里并夯實一下。
幾臺探照燈在柴油機發電機組的帶動下,為施工現場提供著光明。
“好的,噴漿!”
隨著柴油機和空壓機歡快的轟鳴聲,混凝土漿在副壩表面迅速覆蓋,形成一層灰黑色的涂層。
挖掘機后方,水位依然在上漲,但是同志們臉上只有奮戰的辛勞,但沒有絕望的哀傷。
遠方的懸河決口處,人來人往,汽車穿梭,空中有直升機在吊運材料。
一大群同志正在決口邊利用運來的鐵絲,編織鐵絲籠,另一批同志則在向沙土袋里填土,再放進鐵絲籠里去,這個地方沒啥石頭,只能用這個辦法。
竹籠、鐵絲籠內裝重物,用于擋水水工建筑,已經是我們用了好幾千年的辦法,同志們熟悉得很,好在現在不用編竹籠,鐵絲籠弄起來要快得多。
在這里,鐵絲比鋼絲好用,鋼絲太過堅韌,想要成型纏繞很困難,不如鐵絲。
“同志們,注意啊,鐵絲籠一定不要編太大,里面的沙土袋也不要裝太多,太大太多,運輸就很困難,反而起不到作用。”
編織裝好的鐵籠,被就近推下河去,一群戰士預先奮力釘下的木樁會幫助它們停下自己的身形,擋住水流。
決口雖然在緩慢而又堅定的從兩頭向前延伸,幾條鐵殼船裝滿了沙袋,吃水很深,被固定在離決口一兩公里的河面上,等到決口合攏到一定程度,就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
“現在情況怎么樣?”堵口指揮部的電臺里,傳來關心的詢問。
“現在還比較順利,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能加快一點嗎?”
“盡量,但是這是最快的速度了,人再多也很難提升速度,畢竟作業面就那么寬。”
“那你們一定要保持速度,不能落后于計劃!”
“保證完成任務!”
而在高振東這邊,在計劃制定九個小時后,終于兩架直升機運來了第一批構件和設備,還有部分人員。
按照高振東的安排,第一批用于試驗的各種構件在兩小時內就加工完畢,和部分人員先行趕赴試驗場。
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在探照燈的支持下,同志們顧不得時間,直接開始構件的組裝、炸藥的熔鑄,電雷管的安裝等工作,力爭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試驗。
第一批3名鉗工師傅全部來自三軋廠,易中海帶隊,他們帶來了一些工具,以及最重要的量具。
“高總工,這批構件我們在廠里多次檢驗過,絕對符合您要求的尺寸。后續的由三分廠技術處梁發明梁副處長他們在組織全力生產。”易中海向高振東道。
高振東和爆破手快速而又仔細對構件進行了一遍外觀檢查,以及部分關鍵參數的測量后,確認沒有在運輸中受到損傷變形。
更進一步的檢查就不用了,只要沒有運輸中的損傷,高振東相信三軋廠的同志的檢驗是過硬的。
“好,馬上熔鑄,開始組裝。”高振東下令。
他剛下令完畢,然后就被兩位同志給堅決的趕出了試驗場。
“領導有命令,組裝過程您不能在這里。”兩名同志非常堅決,這是他們的任務。
高振東極力爭取無果,被幾位同志以“命令”為由堅決趕了出來,“押”進了試驗場旁邊的帳篷里。他只好轉身叫上了方迎紅和另外一位三分廠技術處負責電子的同志。
這是他特意叫過來的,有些輔助設備需要他們協助。
“方姐,我叫你們帶來的東西都帶來了沒有?”
“帶來了,不銹鋼探針,您要的電子元件,壓力膜盒,還有銅箔面包板、焊接設備、防水膠、模擬表頭,都是按照你規定的數量帶的。”
“好,你按照這個電路圖,馬上組裝調試起來。你,按照這個圖組裝。”高振東分別向兩人道。
“好!”方迎紅巾幗不讓須眉,一點兒沒有拖泥帶水,另外一位同志也是斗志昂揚,馬上行動。
高振東自己也抄起焊接工具,開始焊接電路,現在他能做的就只有這個,試驗場上自然有人負責組裝切割裝藥。
相對切割裝藥要組裝、熔鑄、冷卻,以及試驗用模擬閘門還要焊接防護板相比,他們這里的速度要快得多。
電路并不復雜,都是高振東上輩子在導師手下親手做過的東西,雖然電子元件參數不一樣,但是高振東早就在設計電路的時候做了相應改動。
兩個多小時后,當切割裝藥那邊還在小心翼翼的熔鑄裝藥時,他們已經焊接并調試完成了首批六只傳感器。
一人兩支,電路簡單,圖紙和元件都是現成的,三人在這方面都是超級老手,速度自然很快。
這是三支壓力液位計和三支土壤水分傳感器,看起來很是簡陋,充滿了湊合的味道,但是該有的功能,該做的防護,一點兒不少,畢竟這東西有一部分是要在水下或者土壤里工作的。
別說這次搶險和常見的洪澇搶險不同,并沒有大雨的騷擾,就算下大雨,高振東也敢說這套東西難看歸難看,但可靠性絕對沒問題。
壓力液位計靠壓力應變片采集壓力換算液位,土壤水分傳感器則是通過不銹鋼探針采集土壤電導率,進而倒推出土壤含水率來。
其實哪怕數據不準,只要能采集到變化趨勢,就已經是非常有用的。
“嗯,都沒問題,走!”高振東看著表頭上的數據,估算了一下誤差之后,將最后一支壓力液位計從水里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