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83章 吳淵的風投

  只要壓力給到了,就沒有破不了的案子。

  這是蓬城百姓一致的看法。

  你看,新任潼川路安撫使正好在蓬城,陳知州壓力山大,結果第二天,吳家滅門慘案的元兇就被抓獲了。

  據說,這些山賊帶著許多金銀細軟和女人,所以跑不快。

  而官府又布下了天羅地網,發現他們的蹤跡之后,一番激烈廝殺,將山賊斬殺大半,擄走的女眷也被搶了回來。

  地方官吏有幾種情況是不必上報刑部請皇帝勾決,就可以先行處決犯人,來個先斬后奏的。

  那就是“神奸巨蠹”的大盜或者殺父弒母的重犯。

  這等人天怒人怨,影響惡劣,所以地方官可以便宜行事,從重從快,以息民憤。

  這種特事特辦之權,在西北邊區下放的尤其多些。

  這伙山賊滅了蓬城有名的大縉紳吳炯滿門,完全符合特事特辦之例。

  所以,第三天蓬城街頭便搭起了刑場,公開處決一眾山賊。

  關博良等山賊被押上刑場的時候,還不知道他們的罪名是殺了吳炯滿門。

  楊沅初入潼川路時,本想低調一些,旗號都沒打。

  結果關大寨主色欲攻心,窺見楊沅身邊有兩個絕色佳人,就想打他的主意。

  結果被打了個落流水,被俘者數十人,一直被綁在楊沅的護軍隊伍之中。

  楊沅原打算是把他們帶去潼川府治,再公開審判公開處決,以收震懾宵小之效。

  不過,蓬城正在“用人之際”,陳士杰和吳淵又是識趣的,所以楊沅就把這幾十個山賊送給了陳知州。

  關博良被摁跪在刑臺上時,嘴里的核桃才被掏了出來。

  關博良還以為他是因為襲擊安撫使而被處死,只是不明白蓬城百姓為何群情洶洶。

  楊沅還沒正式上任呢,就這么得蓬城百姓愛戴么?

  看他們一個個那仇恨的小眼神兒。

  活是活不了啦,關大寨主還想搏一個身后之名。

  于是,他梗起脖子,仰天大呼:“頭掉了不過碗大個疤,十八年后…”

  “噗!”

  劊子手一刀揮下,關大寨主人頭落地。

  “是條漢子!”

  看他沒有嚇到竄稀,人群中還是有人給面子的,高高挑起大拇哥,贊了他一句。

  也不知道關大寨主是不是還能聽得到聲音,地上那顆人頭,唇角微微地翹了一下。

  陳知州破案及時,將功贖過,雖然受了安撫使一番訓斥,倒是沒有再受處罰。

  吳炯府上的丫鬟婆子,分配給吳家各房。

  吳炯的妻妾女眷們,則乘著車子,由吳家派人護送去峨眉山了。

  據說,吳家家主下了命令,這些女子全部送去伏虎寺修行。

  伏虎寺是峨眉山上最大的尼庵,也是整個川峽四路最大的尼庵。

  許多人猜測,這是因為她們被山賊擄走的一天兩夜里,已經被玷污了身子,所以吳家家主才做如此安排。

  吳家莊園里,陳知州和吳家主正陪著楊沅小酌。

  四道小菜,一壺劍南燒春。

  “相公明日就要趕赴潼川府治了,初來川峽,水土不服,兼之公務繁忙,身邊必得有幾個知冷知熱的人侍候著才好。”

  吳淵見楊沅臉上微微泛紅,有了醺意,這才開始陪笑道明今日來意。

  這“相公”在宋代,那是對宰相的尊稱。

  后來放開了些,參知政事和大學士,也可以被尊稱為相公。

  至于再往其下,就是轄領邊疆一地軍政民政大權的一些經略制置使、經略安撫使了。

  稱呼他們時,一般會帶上“經略”二字,比如“老種經略相公”。

  不過,大宋歷朝歷代委任下來的制置使、安撫使也不算少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被稱為“相公”的。

  比如宋江獻祭了七十多個兄弟的性命,換來的楚州安撫使,就不夠資格被稱為“相公”。

  他這個“安撫使”前邊沒有“經略”兩個字,含金量就小的多了。

  更何況同樣是經略安撫使,那也分大軍區和小軍區。

  利西的吳璘和利中的楊政,現在就可以被尊稱為“相公”,只不過人家的“太尉”頭銜也不比“相公”差。

  至于楊沅…

  比這兩位還是差了些,尊稱相公是稍有馬屁之嫌的。

  問題是現在陳知州和吳家主已經是綁在楊沅這條繩上的螞蚱了,這馬屁拍也就拍了。

  吳淵賠笑道:“小女眉真,相公那日是見過的,人倒也乖巧懂事。

  如果相公不嫌棄的話,就叫她隨身伺候,奉茶研墨。

  相公沒有后顧之憂,才好殫精竭慮勤于公事,澤被我潼川百姓。”楊沅知道,吳淵這是正式打算投效到他門下了。

  而且,吳淵沒避著陳士杰,這兩個人果然是深度綁定的。

  楊沅此時如果推諉,吳家和陳知州是不敢把全部籌碼押在他身上的。

  楊沅忽然想起了那晚見過的敬酒少女,輕靈婉約,如一尾銀白色的美人魚,倒是不討人嫌。

  楊沅便笑笑,轉悠著酒杯道:“本官尚未就任,傳出去須不好聽。等我在府治安頓下來再說。”

  楊沅看了吳淵一眼:“吳家經商,人脈廣泛。

  這些日子,你可以打聽打聽大理馬和吐蕃馬的路子,有了眉目,便去潼川見我。”

  吳淵本來見他沒有當場答應,心里還有點惴惴,怕他這是緩兵之計。

  待聽楊沅交代下任務,讓他聯絡河曲馬和滇馬的買賣渠道,一顆心才放了下來。

  陳士杰一旁聽著,楊沅還未到任,竟已思量購買戰馬,心中一塊大石便徹底落了地。

  滇馬方面還好說,但是河曲馬…必須經過成都府路或者利州路進來。

  楊沅既然吩咐吳淵打聽購馬途徑,那也就是說,只要能聯絡上賣家,運輸便不是問題。

  可他還沒正式上任呢,就這么篤定,他一定能打通其他幾位封疆大吏的地盤?

  聯想到成都府路經略安撫使喬貞,也只比楊沅早到任半年多,而且兩人曾同衙為官,陳知州心里便明白了什么。

  楊沅確實是想買馬,他手里至少得有一支精銳的騎兵才有底氣。

  但是他事先調查過了,就算西軍里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騎兵,這還是賬面上的騎兵。

  兵額為騎兵,實則無馬的步兵,又占去了其中一半以上。

  而剩下來的真正騎兵,還有馬種的問題。

  西北馬突擊力強,長途奔襲也強,用來做戰馬倒是沒什么問題。

  可大理馬翻山越嶺、馱運輜重倒是最佳,騎著它去打仗就不行了。

  西軍中還有部分戰馬,就是滇馬。

  楊沅上任之前,就有一個他的認知:戰爭的發展史,就是武器裝備的進化史。

  不然,你以為他把蕭千月軟硬兼施地請來潼川做什么?

  當初把蕭千月、王長生、寒千宸等人請來時,最難請的就是蕭千月。

  畢竟人家在臨安老婆孩子熱炕頭,過的挺舒坦的。

  但他那雙妙手,楊沅看上了。

  以后要在軍備武器上下功夫,少不了蕭千月這個大匠。

  楊沅現在已經交給蕭千月一個任務,調整火藥配比,試驗不同效果。

  什么比例最不容易炸膛,什么比例爆炸威力最大,不同配比的火藥可以拿來做不同的武器。

  還別說,蕭千月對這個挺感興趣的。

  至于王長生和寒千宸,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說不得勘挖礦產、筑造城防他們就能起上大作用。

  而馬,也是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軍事裝備。

  要解燃眉之急,他只能買,而且還得有一個穩定可靠的渠道,這個只能依靠世居川峽的當地商人。

  至于和戰馬相關的一些問題是很好解決的。

  比如現在宋軍對于騎兵的運用有著重大錯誤,他們一貫是把為數本就不多的騎兵打散了分配到各個步兵部隊,用于掩護步兵作戰,根本無法發揮騎兵的巨大作用。

  但這種戰術上的認知錯誤很好解決,難的是先有一批合格的軍馬。

  離開莊園的時候,陳士杰和吳淵沒有急著上馬離開。

  兩人出了莊園,沿著道路并肩而行。

  田間正有農夫耕作,他們的隨從則牽著馬,慢慢地跟在后面。

  陳士杰道:“我現在相信,楊子岳此來巴蜀,是要有一番大作為的。”

  他看了吳淵一眼,欣賞地道:“吳兄的眼光比我毒辣呀,我尚在猶疑觀察的時候,吳兄你已經果斷出手了。”

  吳淵和陳士杰自然不必有所隱瞞,他苦笑一聲道:“吳炯密投利西,所以在他身死之日,我就沒了退路。

  楊子岳這條大腿,我抱也得抱,不抱也得抱。如今只希望…我沒有抱錯吧…”

  楊沅要是斗敗了,大不了灰頭土臉地離開巴蜀。

  可他怎么辦?

  幾百年延續下來的根基和家業,讓他連根拔起,遷居他鄉再另起爐灶,談何容易。

  他是吳氏家主,整個家族興衰的重任都壓在他肩上,他不敢冒險。

  可是,有時候該冒的險,又必須得果斷去冒。

  他本來是想先親近楊沅,再慢慢觀察,確定這是一棵可以依靠的參天大樹時,再帶著吳家徹底綁上楊沅的戰車。

  但是由于吳炯滅門一案,他不得不把這個進程提前了。

  呂不韋投資子楚,成功了。

  糜竺投資劉大耳朵,成功了。

  吳淵吳秉心現在是一場豪賭,成不成功還不知道,但是所有的籌碼,他只能全押上去了。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臨安不夜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