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西晉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
那么,為了照顧世家大族的利益,必須給予大量好處,封爵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在司馬氏篡位之前一年,即咸熙元年(264),晉王司馬昭命尚書仆射裴秀創立五等爵,可視為西晉爵位制度的開端。
而在此之前,只有曹魏宗室可受封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功臣則封列侯——曹魏諸侯品秩,王公侯伯子男(第一品),第二品空缺,諸縣侯(第三品)、諸鄉侯(第四品)、諸亭侯(第五品)、諸關內侯(第六品)。
五等爵中最低的男爵,在品級上高于列侯中最高的縣侯,但列侯的食邑戶數不一定比五等爵少,品級、經濟利益并不完全對應。
下面進入正題。
司馬氏此舉,算是拉攏人心之舉了。
值得一提的是,西晉雖只有短短幾十年,但爵位制度經歷了好幾次改革,非常繁復,下面一一敘來。
264年版本:
“晉文帝為晉王,命裴秀等建立五等之制,惟安平郡公孚邑萬戶,制度如魏諸王。其余縣公邑千八百戶,地方七十五里;大國侯邑千六百戶,地方七十里;次國侯邑千四百戶,地方六十五里;大國伯邑千二百戶,地方六十里;次國伯邑千戶,地方五十五里;大國子邑八百戶,地方五十里;次國子邑六百戶,地方四十五里;男邑四百戶,地方四十里。”
用更簡單的方式描述一下就是:
第一級:郡公,食封一萬戶。
第二級:縣公,1800戶,封地75里。
第三級:大國侯,1600戶,封地70里。
第四級:次國侯,1400戶,封地65里。
第五級:大國伯,1200戶,封地60里。
第六級:次國伯,1000戶,封地55里。
第七級:大國子,800戶,封地50里。
第八級:次國子,600戶,封地45里。
第九級:男,400戶,封地40里。
還有一個第十級的說法:次國男,200戶,封地35里——但史料記載有矛盾。
這一次分封的人數是:“自騎督以上六百余人皆封。”
與曹魏時期只享有經濟利益的封爵不同,這次是有土地的。
比如,制定五等爵制度的裴秀由魯陽縣侯改封為“濟川侯,地方六十里,邑千四百戶,以高苑縣濟川墟為侯國。”——60里相當于制度中的大國伯,未達到次國侯65里的規模,可能濟川墟這個地方恰好就那么大。
請注意:這時司馬氏尚未篡位,264年的這次分封其實就是改朝換代之前的發糖。
265年版本:
咸熙二年/泰始元年(265)十二月,司馬炎登基,改朝換代。繼位后第二天,他就下詔廢除咸熙元年的爵位制度,改用新五等爵制。
“武帝泰始元年,封諸王以郡為國。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下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千五百人。王不之國,官于京師。罷五等之制,公侯邑萬戶以上為大國,五千戶以上為次國,不滿五千戶為小國。”
這一次,共封27位宗王、11位開國公,公以下若干——“公侯伯子男五百余國”。
第一級:郡公。
第二級:縣公。
第三級:縣侯。
第四級:縣伯。
第五級:縣子。
第六級:縣男。
注意1:如果爵位前加“開國”二字,則品級高于不加“開國”的爵位,開國爵主要是開國時所封。
注意2:西晉還有一個特殊的級別,即郡侯。
整個西晉,獲封郡侯只有兩人:荀勖、茍晞。
荀勖本來封郡公,但他堅持不受,司馬炎以他功高為由,封郡侯,等于為他生造出了一個等級,即郡侯。
郡公、郡侯的食邑都是3000戶,權力上沒有任何區別。
茍晞因為剿滅汲桑的功勞,受封東平郡侯。
終晉一朝,僅此兩人。
注意3:西晉又又又有一個特殊級別,縣王,如隨王,比郡侯稍多那么一丟丟,但也很少見。
另外,這里我為什么沒寫各個級別的食邑數量呢,因為規定是規定,實際是實際…
舉例子吧。
杜預,當陽縣侯,食邑9600戶。
張華,廣武縣侯,食邑10000戶。
唐彬,上庸縣侯,6000戶。
劉頌,梁鄒縣侯,1500戶。
溫羨,大陵縣公,1800戶。
高光,延陵縣公,1800戶。
傅暢,武鄉亭侯,2200戶。
食邑數量不一,基本都有原因。
有的是平吳時增封的,如張華、杜預等。
有的是老爹本來可封郡公,堅辭不受,于是降一級,封縣公1800戶,剩下2200戶給兒子,所以就出現了亭侯食封2200戶的奇葩場面。
正常受封的話,縣公就是1800戶,其他級別和264年版本差不多。
265.1版本 老實說,司馬家搞的這套爵位系統,說是把以前只能受封列侯(最高縣侯)的外姓功臣也納入五等爵體系中。
但后來人們發現,換湯不換藥,有啥區別?食邑數量和列侯差不多——有的鄉侯食邑就有1000戶、亭侯七八百戶,食邑數量居然在開國子、開國男之上。
而且,晉朝自己也有列侯體系(最高鄉侯),如鄉侯、亭侯、關內侯、關中侯、關外侯等,十分雜亂。
于是荀勖建議罷公侯以下爵位,也就是說除了郡公、縣公、縣侯以下就不封了。
司馬炎同意。
但是——又有但是了,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讀者們不要看到“罷XX”,就認為這個不存在了。大晉朝自有國情,詔令從來沒好好被執行過,實際上還是封的,但數量確實大大減少了。
按晉書,西晉一朝受封列侯的計有——
鄉侯5例、亭侯25例,
鄉侯之中,有2例有食邑記載,均為1000戶。
亭侯之中,有6例有食邑記載,分別是3000戶1例(郡公、郡侯級別)、2200戶1例(介于郡公、縣公之間)、1000戶3例(開國伯級別)、700戶1例(開國子級別)。
正常來看,西晉列侯中最高級的鄉侯食邑應該就是1000戶,亭侯則是700戶,關內侯之類的不知道。
所以,荀勖覺得這個制度設計得太扯淡了,別封了。
但怎么說呢,列侯其實是出身寒微的武人獲得上升的重要途徑,你怎么能給取消了呢?
但司馬炎就是給取消了。
司馬炎之后,我印象中受封列侯的只有李矩,可能還有其他人,懶得找了。
265.2版本 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封爵體系一下子又敞開了口子。
從司馬倫給奴仆濫封開始,到大量武人因功封爵,爵位是越來越濫發。
比如,茍晞得封西晉第二個郡侯,史書上記載他食邑10000戶,我不敢相信——本書采用的是3000戶。
但你們別以為這是史書記錯了,真的不好說,還是有可能的。
最后說說西晉封土封國的事情。
西晉有一條規定,諸侯不之國者,國內不設官,按國大小,置守士100、80、60人不等。
如果之國,則置官。
王國官最齊。
公國少中尉、常侍、三軍(將軍)。
侯國再少大農、侍郎。
“伯子男唯典書以下。”
西晉建立(265)后的“五百余國”具體國土大小如何,史書無載,姑且認為與264年版本一樣——不知道大小,但國土是真的有,因為有“守士”。
公侯伯子男國無中尉、三軍將軍,但有軍隊。
“其公之制如五千戶國,侯之制度如不滿五千戶,亦置一軍,千人。”
“伯、子、男以下各有差”,但“不置軍。”
若未之國,“郡侯、縣公亦如小國制度”,置守士六十人。”
所以,之不之國是一個重要判別標準。
之國,可以當一把土皇帝。
不之國,那就只能享受租賦收益——食邑賦稅的三分之一,東晉時降為九分之一。
在西晉剛建立的時候,宗王甚少之國,而且他們也不愿意之國。
去了能干什么呢?
王國內有品級的官員都是朝廷選的,還負責監督宗王們,去了沒意思啊,沒實權啊。
但到290年的時候,情況變了,司馬炎去世前,有人上奏,請以宗王“藩衛帝室”。
于是宗王們大部分都之國了。
史書對此記載不是很多,但大概率在制度上松了口子,王國內史、中尉、大農、三軍將軍全面倒向宗王,成為近乎家臣的存在。
八王之亂中,宗王們除了調動各個都督區的世兵外,也大量調用本國兵馬,任用本國官員、將領為親信,可見一斑。
外姓功臣有沒有之國的呢?當然有。
最近劇情提到豫州,豫州有一個魯國,這是賈充后代的封地,現在是賈湛,他就之國了。
河東衛氏的封國在江夏,匈奴占領河東后沒多久,印象中衛玠還是誰,帶著老母親南下江夏了。
最后說一點,西晉“五百余國”,絕大多數沒有史料記載,在寫書的時候,只能當他們不存在,或者當他們沒之國,封地內只有幾十個守士。
有明確記載的封國,會寫,比如諸宗王國,以及豫州賈氏的魯國。
就這么多,想到哪寫到哪,可能不成系統,諸位將就著看。
最后再強調一點,我寫上本書的時候,就經常提到每個朝代都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喜歡說“古代怎么怎么樣”,這時候你要喊一聲停!“古代”到底是哪個“古代”?
不同朝代的制度、風氣、生產力完全不一樣,怎么能混為一談呢?
即便同一個朝代,前期、中期、后期都可能有翻天覆地的風氣變化。
比如,有人說“唐代什么什么”,這時候你要辨別下了,初唐、中唐、晚唐幾乎像三個朝代,差異太大了。
很多人對唐代的印象只停留在安史之亂前,然后把這一百年當做整個唐代,但唐代將近三百年呢,后面的去哪了?
初唐是租庸調制,中唐以后是兩稅制。
初唐是府兵制,中唐以后是募兵制。
初唐農業社會色彩比較重,晚唐則商業大繁榮。
等等。
西晉是西晉,不是大而化之的“古代”。
完全拿漢魏來套西晉,會出錯。
拿東晉南朝來套,也會出錯。
就像世家政治,起源于東漢后期,于三國、西晉開始大發展,東晉達到頂峰,南朝宋以后慢慢下降,至隋唐徹底衰亡。
書里的西晉末年,是世家政治爬坡到接近頂峰的階段——東晉則徹底達到巔峰。
僅這一條,就造成了社會風氣的不同。
在這條長達數百年的拋物線上,不同時間段的世家不是一回事。
有些讀者喜歡說隋唐世家,但老實說唐代的世家和魏晉世家一比,弱爆了好嗎?
唐中宗年間的崔行功就說了,他們已經不聚居會食了。
土地數量也減少得很厲害,可能減少了七八成以上。
奴婢數量不知道有沒有之前的十分之一,極端點的可能百分之一都不到。
唐代的世家,已經不具備魏晉世家那么強大的影響力了。
說他們是官僚世家可能更準確些,不是魏晉時期掌控著兵力、錢財、官位的“海陸空三棲”世家,有本質的區別。
先寫這么多吧。
對了,司馬越還是做了件好事,他把宗王們收拾了,整到了洛陽。
地方上王國內史、郡太守并存,甚至于光有太守,沒有王國內史。
豫州的現任譙王司馬邃、梁王司馬禧、汝南王司馬祐、沛王司馬滋、新蔡王司馬確歷史上基本被石勒一鍋端,只有汝南王司馬祐成功逃脫。
魯郡公賈湛下場不明,但魯國在晉末除國,應該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