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56紡車輪

  唐植桐是堅決不承認自己釣魚上癮的。

  釣魚佬瞅見啥像是在甩桿釣魚,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挖土采個樣,愣是被說成甩桿,感情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小水坑了,是吧?

  唐植桐自認還沒到那程度,甩兩桿無非是想放松一下。

  兩個人,卻只有一根魚竿,唐植桐沒有去買,而是跟傳達的高大爺借了一根竹竿。

  無論是店里賣的魚竿,還是什剎海兜售的魚竿,都是適用于成人的,對王敬民這樣的小朋友來說,使用體驗不夠友好。

  “今天先湊合湊合,回頭我幫你做一根。”唐植桐選了一根小點竹竿,跟小舅子說道。

  “嗯嗯,行。不過,姐夫,你還會做魚竿?”王敬民當然樂意了,但同樣有“一點點”懷疑。

  “怎么了?你姐夫會做魚竿不好嗎?”唐植桐說這話的時候略微有些自得,因為自己真的會。

  “好,好!那我要個趁手的!”王敬民高興地直拍手。

  “行,坐穩了,咱們去什剎海。”將馬扎子掛在車把上,唐植桐邁上自行車,然后讓小舅子爬上自行車后座坐好,腳勾上踏板,用力一踩,起步。

  唐植桐說自己會做魚竿還真不是糊弄孩子,而是真的會做。

  農村出身的孩子,但凡家鄉有水、有魚,大部分都會盤算著去甩兩桿,樂趣占一小半,更多的是為了補貼一下家里的飲食,加個肉菜。

  然而那時候家里窮,父母肯定不會給買魚竿的,要么找根小木棍、竹竿瞎吉爾湊合一下,要么就自己做。

  所謂自己做,也是用竹竿,什么碳纖維就別想了,那玩意是工業化大盛后的產物。

  竹竿有很多種,但小老百姓不怎么挑,只要長短、粗細人揮舞起來順手即可。

  鮮竹竿需要自然干燥到七八成的樣子才能動刀。

  先是用銼刀、砂紙對竹節一點點的打磨,接下來要校直,彎的地方要放在蠟燭或者煤油燈加熱,同樣還是得一點點的來,非常考驗耐心。

  校直完畢后不能直接使用,還得用繩子拴住兩頭,竹稍掛在房梁上,竹尾下方掛一重物,以圖魚竿更加筆直、俊俏。

  這樣掛上兩個來月,就能拿出去顯擺了。

  由于小孩子沒錢,竹節處會留有校直時灼燒后的黑色印跡,大部分小孩子就那么帶著做裝飾。

  如果是店家出售的話,會控制火烤的時間和溫度,爭取不留下痕跡。

  即便留下,也要用砂紙洗洗打磨掉,在懸掛快大成的時候再刷上兩遍清漆。

  因為成人身高的緣故,不少人會嫌整根的魚竿太長,為了適應市場,店家往往會在清漆干透后將魚竿截成適當的大小,然后用黃銅做個連接套,既解決了長度問題,看上去也美觀,更能賣個好價。

  唐植桐買的這根魚竿就是這樣的。

  來到什剎海,唐植桐先領著王敬民去買魚線、魚鉤、魚浮。

  這年頭,釣魚佬對裝備不怎么講究,其實是想講究也講究不起來,各種復合材料還沒有發展起來,只能用現有的湊合一下。

  眼下最低檔的魚線是棉線或者麻線,稍微高檔一點會用補鞋匠用的尼龍線,最高檔的是一種傳統工藝制成的天蠶漁絲。

  這種魚線的來源是樟蠶,學名四黑目天蠶蛾,用其絲腺拉制的纖維制成。

  這種蠶是害蟲,眼下沒有人工養殖一說,全是手工抓。

  逮住樟蠶淹死,浸泡一夜,小心的剪開樟蠶腹部,取出絲腺,然后放進醋里凝結,具體用什么濃度、泡多長時間,都是老藝人的不傳之秘。

  待浸泡結束后,再慢慢用手輕柔地摘出絲腺,拉成想要的粗細,在歷經風干、水漂、去污、接茬、打磨后,才供作釣魚之用,過程非常繁瑣。

  這種魚線柔韌不易斷,一般可釣十余斤重的魚,入水之后透明隱蔽,不易紛亂打結,其彈性令魚餌震顫,接觸魚口不生警惕,材質疏水性佳且容易洗凈,在眼下釣魚佬公認的最佳魚線。

  但由于價格、產量等原因,這種魚線會逐漸沒落,直至被尼龍線替代,倒是小本子那邊挺喜歡這種魚線,一直有生產。

  即便氣溫已經下降,什剎海周圍釣魚的人依舊不少,絕大部分都是為活著而努力。

  唐植桐推著自行車,王敬民拿著魚竿跟在后面,沿著河岸找合適的地方,最終選了一個其貌不揚的老頭旁邊,因為兩邊空的地方比較大。

  把車停在路邊,鎖上車,唐植桐領著小舅子拿著馬扎,在老頭旁邊安營扎寨。

  現在的魚竿跟幾十年后不同,絕大部分只是手竿,魚線是固定長度。

  唐植桐和王敬民兩人由于魚竿、魚線長度不同,臨近著坐倒也互不影響。

  “姐夫,為什么魚竿的顏色會不一樣呢?”王敬民甩出桿后,悄悄問唐植桐。

  “一樣啊?不都是竹子的顏色嗎?”唐植桐瞅瞅自己手里的這根,又看看王敬民的那根,說道。

  “不是,是旁邊那個爺爺的用的那根。”王敬民伸手指指,示意唐植桐轉過頭看看。

  唐植桐順著王敬民指的方向,一轉頭,嚯,好家伙,魚竿紅的耀眼。

  不僅顏色喜人,還帶有一圈線羅盤,真特么的講究啊!

  “材質不一樣,人家那個是紅木的。不過那樣的沉,累手,還是咱這樣的好用。”唐植桐看完轉過頭來,跟王敬民解釋道。

  “哦。”王敬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朝那邊瞅瞅,顏色真的很討人喜。

  話雖這么說,但唐植桐同樣沒忍住,又瞟了兩眼,老爺子用的魚竿很講究。

  不單是竿身是紅木的,竿稍還是牛筋的,穿線環好像還是動物皮干燥收縮固定的,魚線看上去是蠶絲的,真特么講究啊!

  這種魚竿有個好處,只要肯用力,能拋出更長的魚線,不用在淺灘跟別人搶魚。

  哥倆坐了一刻鐘,魚浮連動都沒動,反觀旁邊老頭,不一會的工夫已經起竿兩次了,雖然魚都不大,但耐不住起的勤啊!

  直到此時,唐植桐才琢磨過來為啥老頭兩側有這么長的空地。

  哪個釣魚佬看著別人上魚,自己卻一無所獲而不崩潰?

  不過,老頭的裝備給唐植桐提了個醒,碳纖維魚竿搞不出來,是不是可以試著搞搞紡車輪?

  紡車輪是90年代的產物,放眼下妥妥的劃時代產品,國內限于經濟水平,可能消費者不會很多,但國外的釣魚佬也不少!

  眾所周知,真正的釣魚佬是非常舍得在裝備上花錢的。

  唐植桐拆過紡車輪,有信心能畫出設計圖,就是不知道眼下的工業水平能不能按照圖紙車出零件。

  “姐夫,為啥咱們不上魚呢?”等了一會,又拋了兩次竿,還是沒有上魚,王敬民就有些坐不住了,打斷了唐植桐的胡思亂想。

  “可能魚都回家吃午飯了吧。”唐植桐信口糊弄道,這兒見天有人釣魚,人都快比魚多了,釣到魚的難度自然會增大。

  城內普通百姓能釣魚的點兒有限,目前可以說只有什剎海、后海、筒子河這三處。

  護城河水不多,再加上生活污水的排放,里面并沒有什么魚。

  北海的水質倒是不錯,但那是公園,進去得買票,一般人不舍得。

  再就是海子了,那里也能釣魚,聶、賀、葉是那邊的釣魚常客,但普通百姓嘛,最終還得來這幾個免費的地方。

  “姐夫,要不咱換個地方吧?”又拉了兩次竿后,王敬民到底是沒沉住氣,提議道。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的樣子,多堅持堅持。”唐植桐不認為是位置的原因,也沒拿陳老總給王敬民舉例子,不合適。

  陳老總也在海子里釣過魚,釣不上來就經常換地方,一個小時能換四五個位置。

  據其子回憶說老爹的釣魚技術“實屬下乘,主要是沒那個耐性。”

  有鳳芝的期望在身,唐植桐不想空軍回家,于是用作弊器瞅了瞅,周圍的魚確實比之前少。

  沒辦法,唐植桐只能用作弊器和老頭搶魚。

  這一會的工夫,好幾撥人過來跟老頭掃聽,這魚賣不賣,老頭一概拒絕。

  看用的這魚竿,也不像是缺錢的,家底豐厚,仗著釣魚裝備犀利,來跟普通釣魚佬搶食,多少讓人有些心里不舒服,唐植桐跟這種人搶魚沒有啥心理負擔。

  用作弊器將遠處的魚往自己這邊挪挪,唐植桐抓緊甩了一桿,效果立馬就出來了,尺寸不大,但好歹有“口”了。

  唐植桐也沒漏掉王敬民,同樣釣上來一條魚,把他樂的夠嗆。

  接下來,兩人一條接一條的上,半個小時就釣了十來條。

  “小同志,掃聽一下,你們用的什么餌?”老頭本來還得意洋洋的,自個的上魚速度可是獨一份,可自從旁邊兩人坐下一會后,自己就一桿不如一桿,終究還是沒沉住氣,走過來問道。

  這年頭沒有打窩一說,河邊都是公共區域,只要有空地,坐下開釣即可。

  “棒子面。”唐植桐笑瞇瞇的將手里的魚餌亮給老頭看。

  “用什么和的?是不是摻東西了?”老頭壓根不信,用棒子面能上魚這么快?

  說完,又態度和氣的補充道:“小同志,我不白掃聽,你說個數,算我買的。”

  我看上去像缺錢的人嗎?唐植桐在心里默默吐槽一句,但礙于伸手不打笑臉人,于是掏出華子,散給老頭一根,自己點上一根,才開口道:“大爺,我真沒摻東西。”

  “好,好,您接著釣,接著釣。”老頭是個識貨的,看到了華子特有的標志,知道這是被婉拒了,也不敢再打聽,拿著煙,陪著笑,打了個招呼,又回去了。

  唐植桐搖搖頭,耽誤自己釣魚,說話的功夫,魚又跑了。

  “姐夫,你占我便宜。”王敬民冷不丁的說道。

  “嗯?我占你啥便宜了?”唐植桐一愣,摸不著頭腦。

  “咱剛來的時候,我說那邊那個爺爺,你剛才卻叫他大爺,合著跟我爸爸同輩,變成我長輩了?”王敬民振振有詞。

  “你個完犢子的玩意,瞎琢磨什么?有這份心思怎么不用在學習上?也能少挨頓揍。”唐植桐一聽,樂了,揉揉王敬民的腦袋,自己真“當”長輩,也得是當小王同學長輩啊,但這事能讓小舅子知道嗎?

  “嘿嘿。”王敬民也不惱,學習歸學習,但在兩位姐姐面前瘋狂試探底線也不能停,這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在又釣了十多條魚后,唐植桐才收了竿,打算領著王敬民回去。

  “姐夫,再釣一會吧?”王敬民意猶未盡,這瘋狂起竿的感覺忒爽了!

  “一會天都黑了,得回家吃飯,等下次吧。”唐植桐沒同意,自己還要回去收拾魚做飯,半吊廚子能跟少爺一樣?

  “行吧,配著魚,我覺得我今天能吃三個窩窩頭!”王敬民指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信心滿滿的說道。

  “能的你,日子不過了?得按定量吃。”唐植桐收拾好東西,領著小舅子往河岸上走,雖然嘴上說著定量,但心里卻在琢磨著再炒點松子,讓小王同學送過來。

  略微瘦一點點,給別人看就行,不能餓的太狠。

  兩人回到椿樹胡同的時候,唐植桐將從高大爺那借的竹竿還回去,捎帶著還給了高大爺三條巴掌大的小魚,好歹是塊肉,樂的高大爺直夸唐植桐好孩子。

  唐植桐鎖好車的工夫,王敬民已經拎著魚上樓表功了。

  等唐植桐進了家門,王敬民正在興致高昂的跟葉志娟講著今天的釣魚見聞。

  唐植桐也不打擾,叫了聲“媽”,自顧自的把魚帶進廚房收拾起來,這次依舊是兩家平分。

  魚不大,蒸不著,炸又費油,最好的做法是熬魚湯。

  熱鍋冷油,稍微一煎,倒上水,撒上半勺鹽,再熬一會,就是一鍋白湯。

  因為唐植桐提議并參與的緣故,等他從廚房出來,葉志娟跟女婿說了一下赤腳醫生手冊的推廣進展。

  沒錯,手冊的名字改了,回到了歷史的軌道上。

  “挺好的,四九城就四九城,負責的范圍廣了,您還怎么抓外匯?豈不是要去衛生部門?這是領導在照顧您呢。”當聽到婦聯參與到四九城的推廣時,唐植桐第一反應就是好,有個首功就行了,其他的還是交給專業對口的部門推廣更恰當。

  “嗯,婦聯人手有限,以后還有個監督權,也算是個不錯的結果吧。就是沒為你爭取到什么。”事情告一段落,葉志娟也是松了口氣,這次從衛生口扣了不少好處,證件的事情解決了,就連培訓用地、學員培訓時的飲食問題也一并由衛生部門解決。

  “嘿嘿,媽,已經很不錯了。手冊上有我的名字嘛,大大佬又題字了,我可得多買幾本珍藏。哦,對了,那個編者名單里,也有您的名字吧?”這是唐植桐離大大佬最近的一次,可不能小看這個題字,再下去幾年,誰動自己都得掂量掂量。

  “我占了個虛名。”葉志娟點頭承認道。

  “嘿嘿,挺好,挺好。”唐植桐一聽,放心下來,自己背靠的大樹穩,自己就更穩了。

  “我聽李大姐說,還點名表揚我了,早知道李大姐會去,我就托她提一下你了。”葉志娟不無遺憾的說道。

  “哎吆媽,這可是大好事。我就算了,還年輕,路還長呢。”唐植桐喜出望外,連連擺手,一點都不眼紅。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心里也不是沒遺憾,要是能給岳母寫個‘葉志娟是個好同志’就更美了…

無線電子書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