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五章 遼夏聲東擊西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北風拂過大草原上,輕輕吹過耶律宗真和李元昊的身邊,帶起了他們的衣角和披風輕揚。

  這時正是傍晚時分,遠處太陽高懸,殘陽照著晚霞,日暮下絢爛的火燒云彩掛在半邊天空,有大雁好像從南方過冬回來,在遙遠的天際如黑點般劃過。

  夕陽下西夏與遼國的兩位主人正盤膝坐著,一邊吃著風干的牛羊肉,一邊喝著遼國產的羊奶酒,談論著南方宋國正在發生的事情。

  李元昊手中依舊把玩著酒杯,抬起頭問耶律宗真道:“陛下覺得此人來自何處?”

  “聽說宋國多次遠航海外,怕是來自遙遠的國家。”

  耶律宗真說道。

  “嗯,臣也是這樣想的。”

  李元昊皺起眉頭道:“只是臣與見過很多國外之人,卻發現他們與漢人不同。”

  “也沒聽說那趙駿是不是漢人,或許就是其它國家之人也說不準。”

  耶律宗真說道:“何況自先秦開始,就流傳海外有長生不老藥,引得多少人出海,海外流落一些漢人也正常。”

  “這倒也是,不過海外之國,有如此強大嗎?”

  李元昊還是很詫異。

  “誰知道呢?”

  耶律宗真聳聳肩:“至少宋國是一直在出海,興許與這個有關。”

  他們誰也沒有去想趙駿來自未來。

  這畢竟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他們寧愿相信趙駿是神仙下凡,都不可能想到趙駿來自千年之后。

  “可惜啊,當初并未對此人太過重視,不然的話,趁他巡視天下的時候派刺客前去,或許能夠將他斬殺,也不至于讓今日我與陛下如此費神。”

  李元昊搖搖頭,當初趙駿巡視天下的時候或許是最好殺他的時候,但如今就別想了,想在汴梁城里刺殺趙駿,可謂是難如登天。

  據說他出行的時候不僅有數百護衛在左右保護著,甚至還有大量的暗探死士跟在身邊,喬裝成百姓藏匿在附近。

  一旦有任何舉動,頃刻間就有上千護衛。另外皇城司、左右二廂禁軍也會第一時間趕來馳援。

  可以說要想在汴梁刺殺趙駿,除非有幾萬人馬。否則區區那么幾個刺客,不管是靠近到趙駿身邊,亦或者是想半夜去他家里,那都是不現實的事情。

  “算了,不管是不是因為他的緣故才導致宋國變得如此強盛,現在當務之急,還是應該想想怎么對付宋國。”

  耶律宗真不想在這個話題上扯太多。

  但李元昊卻道:“陛下,臣覺得這件事有推敲。陛下想想,若是趙駿來自海外,海外有強盛的器具,如果我們也能出海的話”

  “你是想讓朕也組織遠洋船隊?”

  耶律宗真眉頭就皺得更深了。

  “不錯,以遼國的強盛,也許可以做到,如果能尋回一個像趙駿這樣的人”

  “這事怕是行不通。”

  “為何?”

  李元昊不解,他們西夏在內陸,別說海,連大一點的湖都沒幾座,所以組建船隊出海是不現實了。

  所以他只能指望耶律宗真,畢竟遼國同樣擁有龐大漫長的海岸線。

  但耶律宗真卻說道:“自七八年前起,宋人的船隊就橫行渤海,我也不是沒有組建過船隊,但出海之后,便杳無音訊啊。”

  說著他抬起頭嘆息了起來。

  大宋與高麗、日本之間的海貿做得有聲有色,遼國的硫磺全靠大宋商人從日本買來再轉手賣給他們,為此他們必須承受高昂的費用。

  耶律宗真怎么可能不眼饞這個貿易利潤?

  哪怕不是為了賺錢,光與日本直接交易,讓那些宋人中間商賺不到差價,那也是省去了大筆國防開支。

  可到了如今耶律宗真才發現自己天真了,宋人早就已經在海洋上建立起了強大的勢力,不管是軍事勢力還是民間勢力,都不是遼國能夠抗衡。

  光船只技術就遠不如人家,大宋能夠制造出龐大的海船,船上大炮都有三四十多座,而遼國的海船就小了許多,火炮威力也比不上。

  所以耶律宗真曾經費盡心思組建的一支船隊,試圖穿過渤海和東海前往日本,卻最終失蹤在了海上,連一個消息都沒傳回來。

  這讓他意識到自己組建的船隊很有可能被宋國消滅了。

  只是這個年代又沒有遠程通訊能力,到底是不是宋國消滅的他也不知道。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哪怕是派人去責問宋國,人家宋國只需要回一句海上風險大,遇到風浪可能全船隊覆滅都有可能,他就無話可說了。

  因而耶律宗真在這件事上吃了個啞巴虧,自此之后就再也沒有組建過船隊。

  “怕是宋國派人害的。”

  李元昊立即說道。

  “朕也不是不這么想,可又沒有證據。”

  耶律宗真無奈道。

  “宋人真是陰險,如此他們牢牢控制住了海上,再無我們的容身之處。”

  李元昊隨即說道:“但這是否也更加說明,海外不僅有無數金銀財寶,還有像趙駿這樣厲害的人物?”

  “也許是,可宋國已經徹底掌控了海洋,朕已經無能為力。”

  耶律宗真很不想承認遼國在海上的失敗,可他又不可能真答應李元昊派人出海,哪怕是假裝答應都做不到。

  畢竟如果李元昊把希望全寄托在他出海尋找像趙駿這樣奇人的事上,那么李元昊就很有可能不再和他聯手直接和大宋開戰,每天幻想著來一個趙駿這樣的人幫助他們強大。

  但耶律宗真是知道他做不到的,如此他們就只能慢性死亡,到最后大宋國力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恐怖,然后輕而易舉地消滅他們大遼。

  所以耶律宗真只能回絕了李元昊,讓他徹底失去對海外的興趣,才能讓他們把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宋國。

  “好了,不談這些了,先說正事吧。”

  耶律宗真正色道:“你也知道,再這樣拖下去,宋國只會更強,我們雖然也在變強,可國力跟宋國比起來,差距有多大,你應該也有所體會。”

  “是啊,我們的國力雖然也有所變化,但那都是宋國手里撈的一點殘羹冷炙,又如何能跟他們宋國比擬?”

  李元昊亦是感慨道:“我曾經派人偷偷去宋國邊境的營壘查看,他們營寨上擺的大炮不知道多少,光邊境外圍那幾十座軍寨的火炮數量就比我大夏一國還多,更別說他們后方的城池了。”

  “河北亦是如此,朕也在燕云布置了很多火炮,可數量遠不及宋國。特別是他們的火槍,可謂是野戰利器。百丈外就能殺人,連普通鎧甲都抵擋不住。”

  耶律宗真說道:“朕聽聞他們如今的火槍愈發厲害,而朕仿制的火槍.”

  “陛下仿制了火槍?”

  李元昊眼睛一亮,這東西上次的戰斗可是讓他吃盡苦頭,如果遼國能仿制出來,那他也不用懼怕和宋國野外鏖戰了。

  然而耶律宗真的話卻讓他失望了。

  就聽到耶律宗真嘆息道:“朕仿制出來的火槍跟宋人的火槍比起來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不僅裝彈速度慢,而且還很容易炸膛,還不如刀槍好使。”

  這也正常。

  因為耶律宗真不知道的是,火槍不僅是技術,同樣也是材料學進步帶來的產物。

  工業革命以前,鋼鐵產量不足,火器就只能用熟鐵打造。

  但熟鐵的堅固和耐用性遠不如鋼材,明清時期火炮跟火槍的炸膛率可以說是居高不下,以至于明清士兵寧愿用冷兵器也不愿意用這些東西。

  而西方從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有了成熟的煉鋼技術之后,鋼材產量大大提升,用來做火槍和火炮的原材料就可靠堅固許多,炸膛率自然也就降了下來,帶動了火槍跟火炮的技術發展。

  可以說很多科技產物其實還是因材料的變動而發生改變,同樣一把槍,哪怕不管是內部構造還是外部造型都一模一樣,塑料做的和鋼材做的完全就是兩個威力。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說材料學能夠改變世界的原因,如果《三體》里汪淼研發的納米材料真能實現的話,也許未來太空電梯都不是夢了。

  遼國和西夏都沒有趙駿提供的煉鋼法,自然就不存在鋼鐵,跟大宋鋼鐵打造的火槍火炮比起來,差了何止一個檔次。

  因而趙駿向來都不隱瞞火藥計數,甚至還把完整的火藥配方賣出去。因為只有這樣遼國和西夏才會大量購入宋國弄來的硫磺,間接為大宋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唉。”

  李元昊亦是嘆息了一聲。

  “火槍怕是終究不如宋國,不過火炮也不會差太多。”

  耶律宗真沉聲道:“如果能夠集中起來,打宋國一個出其不意,或許我們能夠把他們擊敗。”

  “陛下是打算與宋國決戰了嗎?”

  李元昊問。

  “嗯。”

  耶律宗真微微點頭,閉上眼睛,仰天長嘆道:“若是可以的話,誰又希望賭上這不可捉摸的國運呢?”

  如果不全面開戰,雙方差距越來越大,特別是當宋國的鐵路修到宋夏與宋遼邊境的時候,那基本上也就是西夏跟遼國徹底完蛋的時候。

  一旦大宋想對他們開戰,一兩天工夫人家幾十萬大軍和能夠供應軍隊的輜重就已經運到。

  而他們的部隊還在后方趕來,物資還得押送很久。

  除非他們把全國大部分兵力全都集中在邊境。

  可那樣的話國內怎么辦?

  要知道遼國因為龐大的地域而時常飽受著內部其他民族起義的壓力,女真人就不提了,草原上的蒙兀族、東北的渤海族、西北的金烏族等等。

  國內一百多個民族,大大的小小成千上萬個部落,很多人都對遼國的統治不滿,想要掀翻他們統治的少數民族不在少數。

  所以耶律宗真沒有辦法把大量的兵力集中在宋遼邊境,甚至全面開戰都得留一部分兵力在國內。

  這讓耶律宗真非常難受。

  但這也是無奈的地方,地盤越大,看似國力強盛,可也同時要付出地盤廣闊的代價。

  李元昊自然也有同樣的煩惱。

  西夏內部的部落雖然不像遼國那么多,但也有很多其它民族。

  甚至不止是黨項、回鶻、吐蕃等部落,連西域漢人都有,一旦西夏兵力不能鎮壓,那么他就一定會遭到反噬。

  因此二人可謂同病相憐。

  此刻聽到耶律宗真的話,李元昊深有同感道:“是啊,再拖下去,我們將萬劫不復矣。”

  “此番我們在此會盟,就是要約定一個共同進退的章程,怎么攻打,如何攻打,必須要商量出一個對策,不然也不至于朕親至于此。”

  耶律宗真說道。

  李元昊道:“臣倒是有一個辦法。”

  “哦?”

  耶律宗真說道:“說來聽聽。”

  “宋人強盛,但他們卻也不怎么主動進攻我們。”

  李元昊說道:“我當初進攻青塘,在宋軍已經大獲全勝,而我國內空虛的情況下,他們并未趁虛而入,這說明他們自己也沒有把握滅亡我們。”

  “嗯。”

  耶律宗真微微點頭,當初遼國也是被宋軍大敗,但范仲淹也只是收復了涿州,卻沒有趁勝追擊拿下整個燕云,或許宋國目前也只是表面強大,實際上對上遼夏心里還是有些發虛。

  “因而臣以為他們現在肯定不會與我們全面開戰,甚至我懷疑他們應該是在等待國力更加強盛的時候,再出兵滅亡我們,眼下已經是我們最后的機會。”

  李元昊說道。

  這是他們自己的思維,以為大宋是沒有十足把握滅亡他們才不敢主動進攻,卻不知道是趙駿故意留著他們另有打算。

  但這也很正常。

  古人的思維有一定局限性,他們可不知道什么叫商品傾銷地以及原材料生產國。

  若是知道的話,估計也就得視為奇恥大辱了。

  “但我們若是主動進攻的話,還是得碰一碰宋國邊境的硬釘子。”

  耶律宗真說道。

  “所以臣吸取了進攻青塘的教訓,不直接進攻宋國,而是聲東擊西。”

  “哦?如何聲東擊西?”

  “我以為,宋跟青塘、高麗簽訂條約,勢必就得遵守,否則如何能服眾?”

  李元昊說道:“看上次我與青塘之間戰爭就知道,他們西北主力都出動了,勢必要保住青塘,若是我們同時攻打青塘和高麗,宋國肯定會馳援,特別是高麗,宋國肯定會從海上出兵。”

  “唔。”

  耶律宗真微微沉吟著點頭。

  李元昊趁機繼續道:“我們虛晃一槍,明面上是大舉進攻青塘與高麗,實則在邊境陳兵。一旦他們在我們邊境的兵馬被調走,他們那蒸汽火車還未修建,開封的兵馬短時間過不來,我們便能直接攻下他們的陜西與河北諸路,只需要繳獲他們在邊境的物資,拿他們的火槍火炮,未嘗不能與他們開封禁軍一戰。”

  “唔”

  耶律宗真瞇起了眼睛。

  這個策略。

  好像有點意思啊。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