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九十五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青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慶歷五年二月底,邕州知州王初的調令就已經到了邕州,他因為知情不報,被降職為福建武平縣令。

  只是在新任知州到來之前,他還得進行交接工作,暫時不能離開。

  所以當他看到儂智高趾高氣揚地進入了邕州城,帶著黃家兄弟笑呵呵地稱呼他一句“王縣里”的時候,鼻子都差點沒給氣歪了。

  但又沒辦法。

  這事被皇城司查到了,恰好朝廷處理了西夏和遼國,騰出手來準備消滅越朝,結果就發現了這攤事,他不降職誰降職?

  儂智高進城之后就成為了邕州同知,在新任邕州知州沒來之前,成為了暫時的一把手。

  他沒有立即做出任何布置,而是就待在自己同知府等著。

  畢竟現在身份不同了,也得為自己的仕途著想。萬一在新任廣南西路轉運使和邕州知州來前隨意亂搞,惹怒了上官,那就出大問題了,對仕途不利。

  過了幾天,原高州知州趙文佐先一步到任,與王初順利交接之后,邕州的知州和同知就算是到齊。

  儂智高開始與他接觸,兩個人一起共事了十多天。

  趙文佐之所以上任不僅是在臨近州擔任同知,熟悉邕州當地情況的原因,還有他本人政績出色,且對邊區少數民族十分了解的優勢。

  朝廷給趙文佐發過密文,要他與儂智高搞好同事關系,并且也表示了朝廷這次對收復西南,痛打越南的決心。

  得知朝廷的意思,他便在這段時間與儂智高一同進出,即便遇到事情,也往往要與對方共同商議,如此一來,兩個人之間很快建立起初步友誼,關系日益親密。

  等到了三月上旬,廣南西路轉運使楊察終于到了。

  他當初任宿州同知,被趙駿欣賞,屢次升遷,先升潁州知州,后又調壽州知州,接著升龍圖閣待制兼監察御史,去年還任翰林學士兼權知開封府。

  現在開封府基本上由開封府同知包拯在管,而且今年包拯也正式升任,所以之前開封府知府有個不成文的規矩。

  那就是開封知府是個過度官員,當個一兩個月,往往就能升入各部門做侍郎。

  但楊察去年年底做了開封知府之后,眼看就要升各部之時,卻忽然被委派到了廣南西路做轉運使,雖然還是一路大員,但終究不如一部侍郎前途光亮,一時間朝中不少人還以為他是得罪了誰,被外放了出去。

  唯有楊察本人知道,這是朝廷對他委以重任,要他組織領導西南兵力,將南面的越朝給徹底消滅掉。

  所以他到了廣西南路,并沒有停留在廣西治所桂州,而是直接奔向邕州而去。

  三月九日,邕州城外。

  作為后世廣西省會南寧市的古時期,邕州的地理環境還是相當不錯。

  邕江從當中穿過,灌溉了南北一片平原區,再加上丘陵較少,森林密集,木材資源豐富,偏于西南亞熱帶地區,適合開墾以及人類居住。

  楊察騎在馬背上,在轉運使衛隊的簇擁下,遠處已經能夠看到坐落在邕江江岸邊的那座邕州城池。

  城池并不算高大,附近平原上田園密布,有一些村莊繁衍。但更多的卻是附近無數密密麻麻,幾乎一眼看不到盡頭的森林海洋。

  這廣西南路,果然是叢林遍布,也無怪乎瘴氣叢生。

  雖然這幾年朝廷已經把瘴氣是蚊子傳播的事情廣而告之,讓南方百姓掀起滅蚊蟲大戰,但看到這無盡亞熱帶林海,楊察還是覺得有些畏懼。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他終于抵達了城下。

  趙文佐和儂智高以及城中其余大小官員紛紛走了過來,向他行禮問好。

  “下官趙文佐、儂智高、黃瑋、黃師宓見過司帥。”

  眾人拱手彎腰。

  “嗯,都免禮,進城再說吧。”

  楊察微微點頭。

  諸多官員紛紛偷偷打量著他。

  發現他年齡不大,今年也不過三十四歲,不太顯老的臉上已是頗為成熟。

  眾人看得頗為驚訝,混在人群當中的新任武緣縣令黃瑋低聲問旁邊的宣化縣令道:“張兄,司帥這般年輕嗎?”

  宣化縣令笑道:“黃兄有所不知,司帥可謂年輕有為,景祐元年就中了一甲進士,雖沒有中一甲前三,卻也是第四名。而且政績出色,得知院賞識,一路前途無量,自然官運亨通。”

  世人只知一甲只有三人,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卻不知道那是明清時期。在此之前的宋代一甲有五人,只是唯有前三有專屬稱謂,第四第五名沒有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能中一甲者,不管是第一還是第五,在仕途上都是非常順利,特別是楊察,歷史上從剛入仕到成為轉運使僅花了七年。

  現在已經十一年過去,他本來應該上到各部做侍郎去了,又回到地方上做正四品轉運使,已經算是仕途不順的了。

  聽到宣化縣令的話,黃瑋一時間羨慕不已。

  他雖然也是進士出身,卻是第四甲榜尾進士,起點特別低,又沒有關系,一直處于選調狀態,選調不上,才加入儂智高團隊。

  跟楊察這樣的天之驕子比起來,差距還是太遙遠了呀。

  一行人很快入城。

  趙文佐早就在城里的酒樓設宴。

  楊察一路風塵仆仆,也確實餓了,而且很多話也需要在飯桌上談起,便也沒拒絕。

  邕州的酒樓跟汴梁比起來差了不是一點半點,最豪華的酒樓也不過是兩層高,放眼望去,滿城都是平房,連兩層樓都屈指可數。

  趙文佐招待著楊察,愧疚道:“司帥,西南偏遠,不比京城繁華,還請多多擔待啊。”

  “無妨。”

  楊察微微點頭,隨后入座說道:“都坐下吧。”

  “是。”

  眾人都紛紛入座。

  等上菜的功夫,楊察沉聲說道:“邕州同知何在?”

  儂智高忙道:“下官在。”

  楊察扭過頭上下打量了一下,發現對方居然才二十上下,頗為驚訝道:“不知同知年歲幾何?”

  “回司帥,下官今年剛滿二十。”

  儂智高有些惴惴不安,他怕對方因為自己年齡小而輕視他。

  “同知年少有為啊。”

  楊察笑道:“聽說早在四五年前,同知就不堪越朝貪索無度,舉兵反抗,豈不是說,那時同知不過十五六歲?”

  儂智高苦笑道:“廣源州本是朝廷境土,李越卻勒索邊民,剽掠百姓,下官亦是忍無可忍。”

  “好。”

  楊察贊道:“大宋正需要同知這樣的少年郎。”

  說著他又環顧四周道:“知院已經點名了同知,說他有這般膽氣,可謂是大宋將來的棟梁之才也。”

  “我早就看出同知不凡,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

  “哈哈哈,能入知院法眼,儂同知必定一帆風順,以后若是高升了,可不要忘記我等呀。”

  “原來同知十五歲就起兵,真是少年之膽魄,此番成事,功不可沒。”

  眾人見到楊察對儂智高頗為看重,便也連忙紛紛吹捧。

  官場就是這樣,有上面的人褒獎,那下面的人除了羨慕嫉妒恨以外,就只剩下巴結。

  儂智高果然被吹得有些受寵若驚,連忙回禮。宋代他們這些邊民的地位可不高,像黃瑋和黃師宓還是進士出身呢。

  就因為邊民的身份一直得不到看重,連選調的時候都派遣不到他們頭上,只能做個冗散閑官。

  他一個落榜的舉人,連進士都不是,那自然在邕州官場上被人瞧不起。

  現在一下子有了這樣的對待,就感覺像活在夢里。

  楊察見到他受寵若驚的模樣,笑了笑,趙駿讓他安撫一下儂智高,畢竟在此之前,大宋是有些虧待了他。

  明明儂智高多次上書請求歸附,結果因為邕州知州的一己私欲而讓朝廷都得不到消息。

  不僅讓邊民寒心,同時也讓大宋被宵小侵略而不得知,簡直是恥辱。

  但片刻后楊察又擺正臉色道:“不過儂同知,知院來前,有一句話讓我提醒你。”

  儂智高忙不迭道:“請司帥訓斥。”

  “知院說,大宋是一個包納四海的國家。不管是何等民族,是漢人,還是夷人,既然愿意做我大宋子民,那就是一視同仁,不會區別對待。”

  楊察正色道:“你既然愿意歸附大宋,成為大宋的官員,就應該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像你父親那樣,妄自建國,僭越稱帝的事情,就千萬不可以去做,明白了嗎?”

  儂智高這次能得到原諒,一來他屢次上書,闡述了建國的緣故。二來也多次表示歸附之心,并沒有試圖僭越稱帝。

  他建國是為了豎起大旗,號召邊境少數民族歸附在他的這桿大旗之下。

  目前也就是建立王國。

  一直要到歷史上他叛亂起義,攻破邕州,才建立大南國,自號為帝。

  所以從行為來看,至少目前的儂智高就有點像是一個一心歸附宋朝的李元昊,還沒有像后來那樣舉兵叛亂,試圖自立的情況。

  如今他勢力也不強大,手下也就幾千人,野心也沒有隨著勢力的增長而膨脹,朝廷給他個同進士出身以及邕州同知,就已經讓儂智高興奮不已,哪還敢有什么僭越?

  因此聽到楊察的話,儂智高嚇得連忙起身連連拱手道:“司帥,朝廷一定要明察。下官建國都是為了讓邊民歸附,號召邊民一同抗擊李越。否則李越侵略邊境,言稱那是李越之土,邊民若無國家庇佑,哪還敢與他們相斗?”

  “好了,朝廷自然是知曉,若非如此,伱能安然坐在這里嗎?那自然是陛下明察,知院明察。”

  楊察向北方拱拱手,隨后笑道:“同知也無需驚慌,朝廷也是念你功勞,才會賞賜于你。此番你只需要盡心盡責,配合朝廷一同將李越消滅,那自是天大的功勞一件。”

  說著他又看向周圍其余官員道:“朝廷是不會忘了有功之臣,有功必賞,有過則罰,是政制院定下的規矩,這規矩也同樣適用于大家。所以本官在這里表個態,只要此番能有功勛者,我將如實上報,諸位都有厚賜。”

  “多謝司帥!”

  眾人紛紛起身行禮。

  “坐下吧。”

  楊察雙手下按示意大家坐好。

  等儂智高坐下的時候,后背已經是被汗水浸透。

  楊察先給個棗又打了一棍子,一番敲打,已經是讓他惶恐不安。

  不過后面的話,還是讓他心安不已。

  因為楊察的話里透露出一個意思——那就是如果能在此次滅越戰爭中立功,那他未來怕是要飛黃騰達了。

  正在此時,飯菜終于開始上來。

  楊察也沒有立即說正事,而是笑呵呵地招呼大家吃飯吃菜。

  有了剛才一番話,氣氛就迅速熱絡了起來。

  大家對于消滅李越朝的動力也提高了幾分,紛紛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主要也是這幾年朝廷的兵馬太強盛,遼國、西夏皆敗于北方。

  越南李朝跟遼國西夏比起來,那就真是一個小國了。

  哪怕李朝人口有兩三百萬之眾,遼國才不到一千萬,西夏更是才八十萬。

  但論起戰斗力,李朝那邊只能用稀碎來形容。

  因為山高林密,道路阻塞的原因,越南的漢化程度連日本高麗都比不上,信息極為封閉。

  這就導致當時越南的冶煉技術水平相當落后,武器裝備、兵馬訓練、后勤補給都非常差,別說跟遼國比,西夏都能吊打他們。

  像隋朝時期,隋煬帝就把越南輕松消滅,納入中國版圖當中。

  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所以他們這些從外地臨時調過來,把邕州本地官大洗牌的官員,其實對消滅越朝還是相當有信心。

  唯獨儂智高清楚即便大宋派天兵過來,也不一定真就把越朝消滅。

  因為水土不服,易生疾病等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

  哪怕隋煬帝隨手就把越國滅了,可之后呢?

  還不是隋朝滅亡,就馬上又獨立出來了。

  所以這才是個麻煩事。

  不過仔細想想,如果朝廷以后消滅越南,自己表現好點,朝廷把越南交給自己打理?

  以自己對越南的熟悉程度,說不準也能在那里混混當個小國王了。

  想到這里,儂智高頓時又興奮起來,飯后他立即向楊察詢問道:“司帥,邊民久堪越朝襲擾,早就滿腔怒火,就等朝廷一聲令下。不知道朝廷大軍何時到來,我等也好早做準備。”

  楊察笑道:“爾等寬心,朝廷兵馬已經啟程,不日就會抵達廣西。”

  “哦?”

  儂智高高興道:“不知有多少兵馬?主帥又是否為范相公?下官與趙太守也好做準備,調集一些糧草之類。”

  “蕞爾小國,又何須范相公大動干戈?”

  楊察搖搖頭。

  李朝還真不值得范仲淹出馬。

  聽到居然不是大宋戰神范仲淹,儂智高有點小失望。

  但又馬上道:“莫非是王相公或者張相公?”

  如果范仲淹不來的話,王德用和張亢兩個人來也不錯。

  早有人說,除了范仲淹以外,大宋就樞密使王德用以及樞密副使張亢用兵如神。

  特別是張亢,如今已是聲名在外,深入數百里襲擊西夏腹地,攔截撤退的遼國主力大軍斬獲無數,立下不世戰勛。

  要是這兩人其中來一個,應該都能吊打越朝了吧。

  “也不是。”

  可沒想到楊察擺擺手,說道:“殺雞焉用牛刀?”

  “那是?”

  儂智高震驚不已。

  雖然李朝在大宋這樣的龐然大物面前不值一提,那也不能如此輕視吧。

  怎么樣也該派一個大將來。

  然而就聽到楊察說道:“朝廷這次打算出兵一萬,由侍衛步軍殿前都虞候狄將領率領。”

  “一萬?”

  儂智高當時就差點崩潰了。

  朝廷。

  居然只打算出一萬?

  而且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侍衛步軍殿前都虞候?

  那一瞬間。

  儂智高只感覺到了這次朝廷滅越大計,仿佛是個笑話。

  (本章完)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