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慶歷五年十一月,兩浙路轉運使杜杞得到了趙駿的回信,便按照他的吩咐,開始與地主們進行溝通。

  但顯然效果不是很理想,地主們并不接受朝廷的建議。

  杜杞剛開始還算是有耐心,將帶頭的十多名大地主請在杭州延定坊東的春風樓,親自和他們詳談。

  然而這些地主表面上對杜杞恭恭敬敬,可一說起朝廷的政策就吱吱唔唔,推三阻四。只是各種說自然是支持朝廷,卻又希望朝廷緩緩,以后再說。

  這種事情談了幾次,眼看沒有下文,杜杞便失去了耐心。

  沒有繼續跟他們商量,自己下鄉去,前往各州縣,視察鄉野,丈量土地,嚴厲督促地方官員推行朝廷攤丁入畝的政策。

  其實很多地方官員對這件事也有抵觸,主要原因在于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

  雖然這些年朝廷已經在想辦法削弱這些大地主的影響力,比如給吏員發工資,給吏員上升通道,嚴查地方官員的貪腐行為,打擊官商勾結等等。

  可一來趙駿只是打擊官員腐敗,并沒有打擊這些大地主以及全國那么多地方吏員。

  他們在地方上經營那么多年,關系盤根錯節,并不是說一朝一夕就能解決。

  朱元璋殺那么多貪官,可他在世的時候貪官就一直是屢禁不絕,死后更是層出不窮。

  即便趙駿這些年依舊嚴打,還出臺了多項監督辦法,但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今貪官們不僅貪污手段更隱蔽,連朝廷派下去的監管都有可能受到腐蝕。

  如慶歷五年這一年的時間里,朝廷查處的地方御史、皇城司、州府、路臺等多項監管單位官員、副職官員多達86人。

  這還是查出來的,沒查出來的還不知道多少。

  所以很多地方面對朝廷攤丁入畝的新政,上個到州府官員,下到縣衙官吏,其實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愿意。

  不過再怎么不樂意,政制院正盯著這件事情,壓力給到了各路轉運使、按察使等四司。

  路一級的官員也不敢怠慢,在本路持續推行政策,又迫使州衙和縣衙履行義務,嚴厲督促下面今年繳納秋稅的事情。

  就這樣從六月份傳達下去的政令,基本上到十一月秋稅繳納上來的時候,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

  到十二月,已近年關,就是一年當中最繁忙之時。

  目前朝廷統計數據是要求各部門把去年十二個月的數據要在來年二月份之前完成。

  但官員們要回家過年,春節時期除了過年長假以外,還有元宵節長假。

  一月份長達大半個月的休假時間里,根本不可能上班解決。

  這樣就迫使所有的部門必須要在十一月和十二月這兩個月內把去年一月到十月份的數據統計完,等到來年再算上去年十一月和十二月。

  所以最近包括政制院在內,都在忙碌著數據的事情。

  十二月十四日,天色越來越寒冷,汴梁也下起了風雪。但風雪僅僅只下了三天,到第四天的時候就開晴,雪很快就化去。

  城外的山嶺郁郁蔥蔥,雖然有些光禿禿的落葉樹煞風景,可常青樹的存在亦讓世間不至于充滿了枯寂。

  趙駿上午去了一趟統計部,要求統計部部長吳育從明年開始,又新增一些數據統計。

  除了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經濟、就業、教育、衛生、文化等原來要求的數據以外,還要新增鋼鐵產量、紡織品產量、糧食總產量等數據要求。

  很多時候,數據治國不一定對,但數據一定是治理國家的一個重要衡量手段。

  而數據又很容易造假,吳育這個人性格比較剛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干了好幾年統計部部長了,也確實做得不錯,讓人放心。

  回到政制院后,就又得檢查起上個月的數據報告。

  下午崇政殿常例會議。

  趙禎現在越來越少玩電腦,主要是電腦損耗的問題。

  雖然筆記本只要不玩大型3A游戲,損耗不會太大,但CPU硅脂是個大問題,大宋可產不出硅脂來。

  所以為了筆記本的安全著想,除非是必要的情況下,否則能少用還是盡量少用。

  今日趙禎上午在書房看昨天政制院處理好的劄子,提了一些自己的意見,證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下午就要對事情進行商討。

  屋內也改了煤爐鐵桌,上面用棉布包了一層,眾人圍著大鐵桌子把腳踩在暖烘烘的踏板上,近距離展開工作。

  “陛下,這是上個月的數據報告,十一月份自新政實施以來,下半年的農業稅就暴漲,達到了兩千七百四十三萬貫,較去年增長了足足40。”

  呂夷簡摸了摸老花鏡,自從趙禎發明高純度玻璃之后,隨著天然堿的應用,朝廷也開了一個小型玻璃廠。

  主要是生產玻璃制品,比如放大鏡、眼鏡、望遠鏡等等,專供權貴使用。

  沒辦法。

  高純度玻璃需要蘇打,可沒人合成蘇打,只有自然界的天然蘇打用,自然沒辦法大規模產出透明玻璃。

  至于水晶,自然界沒有一絲雜質的高純度水晶是非常少的,也不能滿足需求。

  所以現在就暫時這樣,等以后合成堿問世才能普及。

  不過少量玻璃出現,自然也就夠趙駿大展拳腳,利用初中物理知識,很容易就能發明出這些東西。

  倒是讓呂夷簡、王曾、李迪、張士遜這些眼睛不好的老頭沾光。

  此刻呂夷簡繼續匯報道:“這樣算的話,加上上半年的夏稅,今年的農業稅已經能夠達到差不多四千萬貫。商稅、征榷和外貿稅還沒統計上來,但根據往年推算,今年的稅收應該能超過一億貫了。”

  “大孫,這不算是剝削百姓吧。”

  趙禎看向趙駿。

  趙駿笑道:“生產力提升上來,稅收慢慢跟上來也是正常的事情,這說明咱們做大了蛋糕,不再像以前那樣,對百姓刮地三尺,導致只有財政收入好看,民間卻是一塌糊涂。”

  “這就好,這就好。”

  趙禎放下心來,笑著對大家說道:“朕一直擔心新政會損害百姓利益,如此朕便安心了。”

  “現在大家就明白做大蛋糕的好處了吧。”

  趙駿環顧眾人。

  “可是朕還是覺得好慢。”

  趙禎嘆息了一聲道:“朕好希望不久之后,就有火車、飛機、輪船乃至高鐵、手機、電腦。”

  “慢慢來吧。”

  趙駿安撫了一句。

  從景祐三年開始,到如今馬上慶歷六年,已經剛好滿十年。

  十年對于一個國家的改革進程毋庸置疑,變化是巨大的。

  后世我國從90年代到2020年,三個十年,就是改天換地般的不同。

  但趙駿還是對現狀不是很滿意,因為除了生產力有所提升以外,工業變革也僅僅只是個起步。

  想要達到后世那樣的豐功偉業,怕是至少還得十個十年,甚至二十個十年也說不定。

  不過不管怎么樣,從一無所有的農業社會,到什么都有的工業社會,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礎。

  后世我們有這樣的成就,其實離不開全世界已經有過幾輪工業革命,可以摸著前人經驗過河,迅速成長起來。

  可在大宋不行,他必須要一步一步,完成從無到有的過程,這顯然是一條極為艱難的道路。

  “除了今年的稅收以外,從六月份開始,攤丁入畝新統計的人數大部分地區也匯報了上來,除了廣西、廣州、福建等偏遠地區以外。”

  呂夷簡繼續道:“攤丁入畝前,于慶歷二年的人口普查,大宋的人口為1219萬戶,人口71926493人。而新政之后,除去三地之外,增加了173萬戶,935萬人,如今大宋總人口突破到八千萬了。”

  “這是個好消息啊。”

  趙駿說道:“看今年這形勢,明年總人口統計上來,8000多萬人綽綽有余。攤丁入畝之后,老百姓會放心大膽地生孩子,未來十年內突破一億人應該是沒問題的,而接下來從慶歷六年之后的十年,將進入大宋的高速發展時期,正需要龐大的人口。”

  “嗯。”

  趙禎微微點頭,隨后問道:“大孫,朕之前看一篇里,說是工業化之后,往往需要傾銷產地。帶嚶就是四處開發殖民地,往殖民地傾銷謀取暴利,我們就算是進入工業時代,有殖民地嗎?”

  趙駿笑道:“帶嚶小國寡民很容易市場飽和,自然只能對外擴張。大宋人口多地盤大,而且未來吞并西夏、遼國、大理、安南等周邊國家會提上日程,完全可以先進行內循環,讓大宋的老百姓日子變得更好。”

  “那原材料怎么辦?”

  “周邊國家不是有嗎?而且還可以從海上絲綢之路買,有了輪船怕什么?”

  “這倒也是。”

  “等咱們國家的市場飽和還遙遙無期呢,這太長遠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先從國外大量引進原材料,反正這個時代的國家估計也不懂貿易壁壘和關稅的東西,給點好處就能賣了。”

  “那咱們看一下組數據報告。”

  趙禎說道。

  呂夷簡就繼續匯報。

  現在大宋蒸蒸日上,蛋糕做大之后,不能保證每個百姓都豐衣足食,但至少大部分百姓還是生活得更好。

  數據顯示,今年也不過才統計了一到十月份的大部分數據,但國內生產總值就已經超過了去年,達到了33億貫,增長達到了9,全年增長突破12應該沒什么問題。

  當然。

  現在生產總值每年暴增是靠著從幾年前就大幅度推廣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農作物,再加上大幅度降低農稅,大量開墾新的土地所值,這讓百姓生產的積極性提高了很多。

  而且這樣的增長速度估計還會持續好幾年,可這畢竟是農業生產力在爆發。如果工業沒有提上來,還是無法改變農業看天吃飯的本質。

  所以目前趙駿的意思很簡單,趁著農業勢頭猛,先用農業補貼工業,把工業生產力提上來再說。

  而除了生產總值以外,其它數據也變化很大。

  軍事上大幅度裁員,大宋如今只保持了六十多萬的常備軍,從今年開始也在慢慢訓練新的火器隊伍,按照趙駿的話,明年開始要將六十多萬常備軍替換成一半是冷兵器,一半是火器。

  三年之內,全軍都要以熱武器為主,冷兵器雖然還保留,但也僅僅只是腰間配上一把環首直刀就足以,以此讓整個大宋的軍隊戰斗力更上一層樓。

  經濟上工商部匯報,注冊的公司越來越多,光汴梁幾個工商局注冊了三萬多家,而注冊店鋪的也是比比皆是,在慶歷二年較為寬松的商業政策下,商業繁榮程度與日俱增。

  其它教育、文化、科技也有所提升,像科技那邊,化學院和物理學院每天都有新的突破,特別是化學院,朝廷的玻璃廠優先供應給他們設備,有了設備之后,各種元素的提取也方便許多。

  綜合種種,目前大宋的整體形勢雖然提升得不多,談不上第一次工業革命水準,但也已經邁開了堅實的步子,預計下一個十年,將正式邁入工業化。

  “各項數據增長都很喜人啊。”

  趙禎聽完報告,非常高興,今年這一年的增長比去年多了太多,而明年又會增加,年年暴漲,年年提升,大宋的未來指日可待矣。

  “看現在這個數據確實提升不菲,我有一個想法。”

  趙駿摸著下巴說道。

  “什么想法?”

  “我覺得可以發行國債了。”

  “現在就開始發行嗎?”

  “嗯,為了明年做準備,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還是不對普通百姓發國債,只給大地主們發。”

  “大地主們?”

  眾人一頭霧水,現在全國的大地主都在抵制攤丁入畝呢,人家會愿意?

  “這也是給他們一條新活路嘛。”

  趙駿笑道:“他們不愿意接受高額稅收,不愿意賣地投資工業,可以投資國債啊,穩定給他們利息,雖然利息不高,可勝在安穩,也能彌補一部分稅收的虧空。”

  “唔。”

  眾人頓時就明白了。

  這是打一棍子給個棗,而且還能讓國庫更有錢,屬于雙贏的辦法。

  “除此之外,得想辦法讓商業更加活躍。”

  趙駿想了想道:“這樣,取消交子務存款保管費,從明年開始,存錢就不用再給銀行錢了。”

  “那銀行怎么盈利?靠后世那樣放貸?可大宋目前國家還沒有房貸的打算,這不管是從監管還是從操作上都比較有困難吧。”

  趙禎提出異議。

  趙駿笑道:“不是有國債嗎?由交子務承辦吧。買的國債有部分作為交子務運營經費,等在交子務存錢的越來越多,將來也國家也該放貸了。比如農業貸款、商業貸款,這樣也能壓下民間高額的利息。”

  國家放貸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王安石變法的本質就是國家放貸。

  這樣由于國家的利息低,百姓自然愿意找朝廷貸款,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地主富戶以極高的利率剝削。

  所以不管是國債還是放貸雖然都有一定問題,如監管、貪腐、爛賬之類,但這些于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良好運作相比,利是遠遠大于弊的。

  不然后世全世界的國家銀行也不至于都有放貸業務,這必然是一個進步的過程。

  “嗯。”

  趙禎見趙駿態度堅決,便也沒反對道:“好,那就聽大孫的,反正王安石變法也是這樣,現在吏治搞好了,應該也不會出他那樣的岔子。”

  “那好,明年將又正式繼續擴大發展規模,我務必要讓大家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的時候,見到火車的運行!”

  趙駿打下了包票,亦是讓在場諸多宰相們動容。

  他們。

  真的想死前看一看這從未見過的盛世啊!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