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9月,西夏十萬大軍入侵青塘,被宋軍勇敢擊退。

  李元昊退兵至河口,整頓好兵馬之后,撤回卓啰城。

  他沒辦法再繼續進攻青塘了。

  首先是蘭州城大敗,雖然損失其實沒多少,就被火槍和大炮殺了幾千人,可士氣軍心跌落至谷底。

  其次是由于沒有盡快拿下蘭州城,導致消息已經傳出去,唃廝啰和大宋都知道了情況。

  秦鳳路以前的轉運使是文彥博,如今新任轉運使則是以前的轉運副使楊偕。

  北宋初年全國十五路,其中整個西北就只有一路,就是陜西路。

  宋夏戰爭時期,朝廷把原來的陜西路分為秦鳳、鄜延、環慶、涇原、永興軍五路。

  同時設立五路轉運使、安撫使、招討使,由陜西路經略使范仲淹統一指揮。

  其中鄜延、環慶、涇原三路就是后世延安以西,固原以東這一大片。

  秦鳳路則是后世蘭州東南,寶雞西北,包含了天水市、定西市、通渭縣、會寧縣等地,與青塘政權控制的蘭州接壤。

  由于秦鳳路地理位置偏西,宋夏開戰之時,并未成為李元昊的進攻點,因此一直比較和平。

  參戰的只有鄜延、環慶、涇原三路。

  楊偕之前沒有機會打仗,早就想建功立業,聽說西夏再次開啟戰事,當機立斷,馬上調兵遣將馳援。

  沒想到軍隊還沒出發,就聽到了下面來報勝利的消息。

  這讓他愕然不已。

  不過都已經要開戰了,那肯定是不能慫。

  當即他親自領兵三萬余人,從治所秦州,也就是后世天水市往西抵達了西市鎮,也就是后世蘭州下轄的榆中縣一帶。

  同時唃廝啰也得知了蘭州遭到襲擊的事情,同樣召集了五萬人手,順著湟水往東抵達了河口。

  這河口在宋代叫喀羅川,后世就是永登縣莊浪河,是莊浪河與黃河交匯處。

  大宋和青塘政權一東一西,從東南與西南兩個方向對北面卓啰城,也就是永登縣方向的李元昊形成了鉗形攻勢。

  讓處于新敗的李元昊雪上加霜。

  雖然聯軍加起來人數大概八萬,即便算上蘭州城的一萬多人,也差不多十萬不到,與李元昊目前兵力想當。

  問題是蘭州城那一戰把李元昊給打懵了,都不知道自己輸在哪里,完全不敢再戰。

  因此只能龜縮在城中。

  九月八日,從蘭州敗退回卓啰城后,李元昊的心情就已經非常差。

  他很想暴怒地砍人,但他知道在這個軍心渙散的時候隨意發怒,只會讓上下離心,所以只能強忍著。

  卓啰城中,李元昊的臉色陰沉地像是能滴出水來,場內房當、費聽等氏族將領并不在,他開會的時候只會跟幾個心腹謀士還有野利氏商議。

  城主府邸里,眾人齊聚廳堂,每個人都沒有說話。氣氛顯然沉默。

  他們其實能夠預料到如果宋軍大規模來襲,是有可能戰敗的。

  畢竟宋軍敢于這樣大張旗鼓地改革,那肯定是手中有依仗。

  火器營就是他們的依仗。

  李元昊之所以襲擊青塘,其實就是想試試那支神秘的火器營實力。

  只是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他們輸得居然這么慘。

  五萬人圍攻蘭州,竟然被打得落花流水。

  若非李元昊在河口又布置了三萬人接應,在卓啰城還有兩萬人鎮守。怕是就前線的潰敗程度,恐怕已經被宋軍和唃廝啰消滅。

  簡直是奇恥大辱!

  “大王.”

  沉默了許久之后,張元才嘶啞著聲音說道:“至少這一戰,我們確實探出了火器營的虛實,他們不過寥寥千人,就能阻擋我們上萬騎兵的圍攻。”

  “是啊,幸好我們沒有直接進攻宋國,否則面對他們那么多火器營,我們的騎兵也不過是送死而已。”

  “他們的火器營能隔著一二百步殺人,雖然不如火炮那么距離遠,可我們的大炮轉向極為困難,一旦他們是在后方進攻,大炮對他們根本毫無作用。”

  “這樣的武器我們也必須想辦法弄到才行,不然的話,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戰勝大宋了。”

  話匣子打開之后,楊素、野利旺榮、野利遇乞等人紛紛開口。

  本質上來說,這場戰斗就是來試探火器營虛實。

  如果見勢不妙就立即撤退,如果發現能打就通知遼國一起錘大宋。

  只是讓李元昊崩潰的是,他們原本以為最多就是打不過撤退,沒想到直接被人一兩千人干碎了。

  輸得太快太窩囊,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但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大宋的火器營確實強悍,如果他們沒有火槍的話,與大宋硬拼顯然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事情。

  “呼呼。”

  李元昊深呼了幾口氣,扭過頭問野利遇乞道:“下面的將士們看清楚了他們用的到底是什么嗎?”

  “是一根長管,管中能射出東西來,我懷疑這東西就是小型火炮。”

  野利遇乞比劃了一下說道:“工匠說過,火炮就是火藥燃燒后能把炮彈打出去,如果把火炮縮小到人都能拿在手里的地步,將炮彈也縮小許多,應該就是這樣。”

  火槍的原理跟火炮是一樣的,火器營打仗的時候,手中的鋼槍射擊時一樣會產生大量硝煙,以至于白煙濃密時,甚至能把整個火器營給淹沒。

  所以西夏軍隊就只會看到隔著一二百步外,一片白煙籠罩當中,不時有砰砰的聲音作響,然后身邊的戰友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這與炮兵陣地發射大炮時的情景非常像,大炮也是會散發出很多濃霧,區別在于人家手中的是一個小鋼管。

  因而當下面的士兵把情況層層上報后,這些人其實都能夠想到火槍是什么原理。

  “你的意思是,那東西是縮小的火炮?”

  李元昊震驚不已。

  “是。”

  野利遇乞點點頭。

  李元昊頓時腦中飛速思索起來。

  火炮作為野戰之王,自問世就被西夏和遼國人仿制。

  由于大宋軍隊貪腐嚴重,還真讓他們買到不少,經過工匠拆卸,研究得很透徹。

  現在看來,大宋又已經走在了他們前面啊。

  “如果只是跟火炮一樣的話,那意味著是否我們也能夠仿制出來呢?”

  李元昊忙問。

  楊素說道:“若是給工匠們一點時間,應該可行。”

  “嗯。”

  李元昊聽了微微點頭道:“若我大夏有這般火器,那也不懼宋國了。”

  張元提醒道:“大王,火器的事情還是需要回去再商議。如今遼國給了我們很多硫磺,不管是大炮還是這新式長管,我們以后都能做,現在的問題是眼下。”

  “唔”

  李元昊沉吟起來,眼下的問題是青塘唃廝啰和大宋那邊都已經派兵來了。

  這可不是他撤兵回去就能解決的事情。

  因為人家馬上就要進攻卓啰城了,會不會放他回去都是個問題,更別說以后還有沒有機會造火器。

  雖然李元昊自忖人家野戰有長管厲害,可他把剩余的大炮架在卓啰城上,敵人應該打不進來。可問題是惹怒了大宋,火器營全方面從邊境進攻怎么辦?

  所以如今的當務之急,是要平息大宋的怒火。

  這就是外交斡旋了。

  李元昊立即說道:“那我即刻派人向宋皇上表,表示這一切都是個誤會。”

  “大王。”

  張元苦笑道:“若我軍只是小敗,或許他們還會忌憚,可.”

  “可什么?”

  “可我們都被一兩千人打敗了,大宋絕對會將我們看扁,到時候再上表的話,宋國那邊必然會提各種條件。”

  “你的意思是?”

  李元昊目光陰沉地看著他,雖然自己也想出兵,可都怪張元的慫恿。

  張元沒有注意到李元昊的目光,低頭陷入沉思。

  這其實就是個主動權的問題。

  要是他們先上表的話,那么主動權就在大宋手里,到時候大宋必然會拿捏他們。

  最好的情況就是大宋先下旨申飭他們,這樣就能摸清楚大宋的態度,主動權就在西夏手里,西夏這邊就能夠用措辭進行回應。

  哪怕把自己姿態擺低一點都無所謂,最怕的就是大宋武力威脅。

  所以張元沉思過后,小心翼翼地說道:“臣以為暫時先派人與秦鳳路轉運使楊偕接觸,表達一下我們的意思,希望他能先退兵離開。至于唃廝啰,沒有大宋撐腰,也不敢進攻我們大夏。”

  “是這樣嗎?”

  李元昊問。

  “是的。”

  張元點點頭。

  “嗯。”

  李元昊說道:“那就如此吧。”

  當下他就立即派使者前往西市鎮,希望與楊偕進行溝通。

  楊偕那邊暫時還沒有接到朝廷的旨意,不敢擅自做主,因而沒有立即回信,而是上報朝廷。

  這跟將領愿不愿意打仗無關。

  純粹就是大宋朝廷向來都不會給前線將領擅作主張的機會。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至少在大宋行不通。

  目前為止,唯一有這樣便利,不需要通過朝廷商議就能夠做主的人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今的政制院同知范仲淹。

  所以面對李元昊希望溝通的意思,他直接回絕,繼續屯兵在西市,并且還與其它幾路轉運使溝通。

  陜西路經略使是個臨時職務,范仲淹回來之后就已無人擔任,五路轉運使平級。

  趙駿以為這次遼夏又要來襲,本來是打算讓龐籍去的,不過現在看形勢好像打不起來了,就暫時先觀望一下,因此楊偕的上級就是朝廷。

  但沒過多久楊偕就不用糾結了,政制院的命令很快就下達了過來,跟他現在選擇的一樣,不理會李元昊,繼續對峙。

  等到了九月下旬,眼看楊偕那邊沒有絲毫動靜,大宋朝廷那邊也沒有主動下旨過來申飭,儼然一副繼續打到底的模樣,李元昊頓時急躁了起來。

  大宋國力強盛,可以一直保持軍事對峙下去。

  他可不行。

  哪怕這幾年稍微富裕了點,可十萬大軍人吃馬嚼,青壯不回去放牧,長此以往,國力必然衰敗。

  因而李元昊就只能聽從張元的意思,馬上又派使者前往遼國求助。

  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何況火器營的威力已經展現了出來,遼國那邊只要不蠢就不可能下場,最多最多就是幫忙調停一下。

  所以此時李元昊也頗有點騎虎難下。

  主要還是摸不清楚大宋朝廷的態度。

  說打吧。

  對方似乎也沒有調集大軍屯兵邊境。

  說不打吧。

  可又沒有退兵的意思。

  也不和他溝通。

  這讓李元昊惴惴不安,不知道該怎么辦。

  不得已,他只能繼續派人去和楊偕溝通,措辭一次比一次卑微。

  從最開始只是說是個誤會,希望大宋不要放在心上。

  到如今甚至隱隱有低三下氣道歉的意思。

  可惜楊偕始終秉承著不理睬,不拒絕,不答應,不交流,不見面的態度,絲毫不給李元昊面子。

  現在攻守易形了。

  以前大宋必須籠絡西夏,以制衡遼國。

  所以早期宋真宗和趙禎都必須對西夏和顏悅色,怕他們與遼國勾結。

  如今大宋上下發現,別說你一個小小的西夏,就算是遼國,也得在我大宋軍神范仲淹面前乖乖割地賠款,不敢稱雄。

  再加上報紙和邸報的宣傳,自澶州之戰開始,大宋掉落的自信心一步一步又被拾取起來。

  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都信心大增,戰意高昂。

  經過幾年休養生息,很多人認為如今的大宋早就已經強勢到能輕松對付西夏和遼國,開戰滅遼和滅西夏的聲音喧囂塵上。

  要不是趙駿這兩年是打算等把軍隊徹底改革,讓軍隊戰斗力大幅度提升之后再發動滅夏和滅遼戰爭,恐怕他很有可能順應民意,開啟大戰了。

  因此西北軍面對西夏的時候,態度頗為趾高氣昂,楊偕也完全沒有把李元昊放在眼里,繼續按照朝廷的旨意,把李元昊就這么晾著。

  這種情況直到兩個月后,慶歷四年十二月,在又一次軍事會議結束之后,李元昊不得不開始思忖正式向趙禎上表致歉的方案。

  因為在這次軍事會議上,房當、費聽等各部將領紛紛向他訴苦。

  這些將領說是手下將軍,實際上都是各個部落的酋長,比如房當丘斛是黨項房當部落的首領,費聽沽細是費聽部落的首領。

  李元昊所謂的大軍其實就是以他黨項嵬名部落為首,帶領其余各個黨項氏族部落燒殺搶掠的軍事行動。

  如果打仗順利的話,這些部落自然言聽計從,聽從李元昊的領導。

  若是不順利的話,那自然各有異心。

  所以這次訴苦說是訴苦,實際上還是向他施壓。

  畢竟黨項部落的首領在已經與大宋幾番戰敗之后,就已經不愿意再和大宋交戰。

  這次出來也是以為僅僅與青塘作戰而已。

  現在大宋牽扯進來,加上長時間對峙,只會造成嚴重內耗,他們跟大宋的國力可耗不起,各個部落的牛羊還得售賣給大宋呢。

  一旦大宋發怒斷絕互市,今年各部落就得喝西北風去了。因此每個人都希望停戰,不愿意再打下去。

  李元昊本就騎虎難下,現在成這樣那自然也快繃不住了,只能放棄主動權,直接派人向楊偕表達了希望能與趙禎溝通的意見。

  并且表示希望能與大宋朝廷誠心交流溝通。

  去外地有點事,坐了6個多小時的車,更新晚了,我今晚多碼點,希望明天早點辦完事早點回去,難受。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