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87章 吃飯自由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隨機推薦:

  “這后輩,此次應當是來炫耀的吧。”

  簡雍話語間滿是笑意,以及不加掩飾的欣慰以及幾分艷羨之意。

  這所謂的電燈差別,除了更亮之外他看不出來其他,但光幕快速播放的燈展之景有多華盛,簡雍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與其相比,那唐朝的什么七層走馬燈和燈樓,雖未見過,但簡雍覺得必然都不如這后世。

  權不越職不亂,百官有司慎務其形,上督名實下不違教,不因喜怒而行賞罰,這便是從先秦起便在追求的大治之世。

  然而如今后世之所見,卻一次次將這個認知擊的粉碎。

  對簡雍來說,這華夏萬里疆土,尚且能以騾馬代步走遍,記其風貌。

  那羅馬雖不能以騾馬至,但等能夠造舟船曉風理時,也自可順風西去以訪異國風情。

  但看來,這后世除了能上攬青天下探碧幽之外,于吃食賞玩之途上亦可稱近乎道。

  如此怎能不令簡雍動心?

  但動心之余最大的問題便是…這后世他是真的沒法去。

  洲海之隔能以舟馬經行,光陰阻隔哪有什么跨越之法?

  那留下的唯一指望自然也就只有將這些賞玩吃食盡量復現,順理成章的,簡雍看向了孔明。

  不過孔明暫時沒空給簡雍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此時正忙著與身側的龐統交談。

  “這孔明燈,怕不就是諸葛孔明之燈!孔明竟原本便會那熱…熱動力學!”

  “士元之言差矣!祝祭于祊,祀事孔明,此乃求全備之字,千年間以此為名者恐不可勝數,諸葛孔明不敢竊其名也。”

  “那孔明便是真懂這熱動力學了?”

  “我…”孔明語塞。

  龐統臉上浮現促狹的笑容,探過身子點了點孔明面前的圖紙道:

  “看來此燈便要得名孔明燈也。”

  龐統點的便是孔明事前所畫,竹為骨紙蒙皮,內置短燭便可飛天,旁邊還有孔明順手所記的猜想:

  “草柴生火者,炭灰多隨赤焰沖天再徐徐而落,道理或與此燈等同,空炁或亦分清濁…”

  孔明哭笑不得,并不愿竊后世名,不過這燈乃是看后世除夕所畫,確實沒名字,莫非真的便是那孔明燈?

  也不待想明白,龐統已經重新拉著孔明驚嘆道:

  “這電燈,又是何物?后世竟已可馭雷電而用之以民乎?”

  “后世能于虛宇造天宮,能馭電霆又有何異?”

  劉備不以為然,甚至覺得軍師真是大驚小怪。

  若此時有人說自己能駕馭雷電遨游太虛,劉備會將其當做怪力亂神之誑徒,亂棍打出。

  但放在后世嘛,劉備就只想問問,怎么做到的?

  法正憋笑,與旁邊懵懂不覺強自鎮定的魯肅對視一眼,從其眼中看到了大寫的迷茫,而且似乎還在自問,看口型應當是“天宮?”二字。

  孔明無奈,感覺主公說的有幾分道理,但似乎又完全不一樣:

  “陰陽激耀方生電霆,其狀仿天怒,激蕩奔雷勢若浩劫,滌蕩天地聲破云霄。”

  “這后世燈會之電燈…其光澤恒穩,與電霆之態截然相反。”

  龐統也點頭輕聲贊同部分:

  “后世或有馴服電霆之手段。”

  不過至少如今也算是給他們解了一個疑惑:

  之前看后世輝煌燦爛之燈火,他們還有疑惑,以何物為燈燭能足夠點亮華夏大地。

  如今方才知曉,以電霆代燭火也。

  但是這樣的手段,他們更加難以想象是如何實現了。

  折天威為人用,這樣的設想讓漢長安眾人一時間也沒了說話的心思,只是仰頭默默看著這后世的燈展。

  從形態上看,這后世燈展也并沒有逃脫后輩方才所說的窠臼。

  種種燈型或擬人或仿山川草木蟲獸,但與那唐宋之述不同的是,這些巨大的電霆燈多半都會動。

  擬人之態者,會眨眼會擺手。

  擬山川流水之燈,有濤浪聲有山澗聲,且燈會隨之明暗,仿若真流水。

  擬蟲獸者更甚,鳳凰會振翅輕啼,神龍能張口噴霧。

  而想想其中這些巨燈之中內藏電霆,漢長安眾人看著也不禁多了幾分凝重之色。

  這樣的燈展對甘露殿的文武來說,想的就沒那么多了。

  “真乃絕盛之景也。”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畢竟后輩都說了,上元燒燈乃是前隋便有的風氣,唐承隋俗,故而甘露殿文武也更容易沉浸入賞燈的情緒之中。

  甘露殿中最二沉浸者便是長孫皇后,畢竟宰輔大臣也是居住于宮外,節日即便再忙也能歸家一賞玩。

  她則不同,二郎被“禪”為太子登基后,便長于深宮難外出,此刻她甚至想起來了方才所述的那李顯與韋后兩人微服出宮以賞玩上元。

  故而此刻她看李世民的眼光也難免帶了一絲幽怨之色。

  不過李世民此刻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那煬帝焚沉香以夸富,與此景相比不過螢火比皓月之輝也。”

  至于什么七層燈塔百五十尺燈樓什么的,李世民已經完全看開了。

  上元節而已,再奢華能比得過那武則天二建明堂?能比得過那百億錢的天樞銅柱?

  甚至與楊廣這個敗家子相比都差遠了好不好?那他還有什么好苛求的。

  心里微微搖頭,此刻李世民甚至有點臉紅。

  畢竟無論如何算,這煬帝都乃是前隋末代君王,也是與他緊鄰的帝王,初登基時難免處處以其自比以規范行事,但現在看來這煬帝也確實沒啥好比的。

  而一直看到此刻,杜如晦也咂摸出來味道了:

  “我唐與這宋之差距,恐怕僅在民之貧富也。”

  房玄齡略略點頭,補充道:

  “還有文治之差,這宋紙價應當極賤。”

  相較來說他們皆不通工造之作,故而此前也多有疏漏,但宋代唐以及差別說了也不止一次,因而如今對這文治差別看的也更明顯。

  竹紙價低賤,天子推科舉,尚學風氣蔚然而成,開民智而究工造加官府不禁徙,遂有宋之富。

  元正之后房玄齡也去找了閻立德,請其令將作監尋竹紙之法。

  只是如今看來,唯一的疑惑便是這宋打仗為何能如此艱難…

  因此如今貞觀宰輔仿宋法時皆小心翼翼,對宋弱之因更是月月皆有激烈爭論。

  “不過這法定節假日的說法…”

  杜如晦轉眼就琢磨出來了再明白不過的意思,不過旋即便也有驚嘆:

  “非休沐時還能有如此盛景…”

  閻立德則是目光微動:

  “電燈,電…”

  趙匡目光微動,略微有些氣悶。

  無論是除夕歡慶,還是這上元節之賞燈,后世皆明明白白說了宋更勝唐。

  本以為該讓唐太宗看看宋之長處,結果最終呈上來的皆是后世之景,并用毫不在意的語氣說此乃“冠絕五千年”之類,讓趙宋官家一時失語。

  但看著那些做工精美栩栩如生還會動的彩燈,他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比不過。

  不過眼看著那唐毫無顧忌的慶祝,再想想漢武帝一邊北望匈奴一邊求“文化一統”,再思后世之盛更不必多言。

  反觀自己締造的北宋…啊不大宋,敗遼敗夏滅于金手。

  宗室南逃劃江而治茍延殘喘,一時間他都有些臉紅了。

  于是心中也自然而然生出一個期冀來:

  朕于只需有生之年能仿漢高祖與唐太宗,定天下之一統,那后來的南北之禍即便不能解,也該能緩和許多了吧?

  趙匡心中裝著繁雜諸事,一邊考慮著種種規劃,一邊跟著光幕欣賞后世那些美輪美奐的彩燈。

  不過電燈是什么東西?趙匡心中琢磨了一個呼吸便扔到一邊:

  管他什么東西,必然是此世難以企及之物,思之無用也。

  趙普與趙光義則都是早早就開始純粹賞燈,不時驚嘆振翅的彩燈鳳凰,吞云吐霧的彩燈神龍,以及種種會動之景。

  趙光義更是尋思,今歲是不是要多召一些工匠,試試仿后世之燈,造的更漂亮一些?

  各懷心思的時間轉瞬即過,光幕上彩燈的景色也很快淡去,那個后輩的聲音也重新響起。

  就像咱們前面所說的,過年期間即便是古人也免不了應酬祭祀等等事,相當累人。

  結果就是上元節反倒是成了過年假期當中最能放松的節日。

  上元節時,年前的準備早已經結束,過年時的祭祀應酬也已經完結,正月十五便正好一家人坐在一起不用擔心任何事務吃一頓真正意義上的團圓飯。

  至于咱們現在都熟悉的元宵也是宋代才出現,最早根據其煮熟飄起的樣子,名浮圓子,后來商人為求吉利,遂名其元寶、元宵。

  因為它是以糯米面包甜餡的食物相當甜美,故而宋也稱糖元,后來演變成了如今湯圓這個名字。

  雖然后來南北方有“包元宵”和“滾元宵”不同的做法,但總之這東西都是吃來祈福用的,另外從宋起也有了團圓的含義。

  一家人經歷了過年前后的祭祀應酬之后,正月十五一起坐下來吃一頓元宵,然后一起出去賞燈祈求來年也能一家團圓,便是這種食物賦予古人的意義。

  另外,宋代最初的湯圓還相當貴,在宋詞當中被稱為“市中珍品”,普通百姓消費起來可能還是有點困難。

  從這點上也能延伸談一下,宋代考上科舉,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放大假。

  而咱們如今,元宵節已不再是法定節假日,如果輪上元宵節是工作日還須上班,只能在下班后抽空賞燈。

  相比起來宋代看起來似乎很幸福,但作為普通百姓來說,吃一碗湯圓都需要咬咬牙才行,可見這幸福跟百姓依然還是有點距離。

  現代歷史課本上說封建時代的盛世只是一個國家特定的繁榮階段,并不能解決農民與地主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能解決私有土地帶來的土地兼并問題,并不是人間天堂。

  自公元前104年劉徹定正月十五燃燈祭祀太一神至今,已經過去了兩千余年。

  兩千余年過去,歷代的普通百姓通過各種形式持之不懈的斗爭至今,我們如今才終于實現了“湯圓自由”。

  雖然沒有放假,但至少也為這幾千年的過年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那么本期也至此結束,感謝觀眾姥爺賞光,愛您!

  簡雍很滿意的又記錄下了一個食物的制作方法。

  而且從其寓意來說還相當不錯,亂世未終,團圓…何其難。

  至于贈后世之物嘛…當然用不上簡雍操心,他更多的還是唏噓于這過年的幾千年演變。

  湯圓自由雖半懂不懂,但大約也能看得明白,故而一嘆:

  “百姓千年所求,惟不過倉廩實而已。”

  這實在是再基礎不過的要求,就似孝文皇帝時夸治世便說太倉陳糧多至腐爛,就似那唐的杜甫憶開元也是說小邑猶藏萬家室。

  腦袋想法略微剎住,簡雍扭頭瞟了劉備一眼,隨后暗忖:

  這或許便是玄德公受后輩青睞之原由吧…

  不然若似那曹賊一般驅生民為牲口,動輒屠城只因未降,即便成就基業,也不過使王勛能夜夜笙歌,在后世看來恐怕毫無價值可言。

  劉備完全沒想那么多,此刻他緊緊盯著那盛世并非人間天堂的說法,皺眉緊盯難以挪開雙眼,隱約間能感覺到,這簡單的幾字將王朝興衰說的清楚明白。

  而且更似乎指出了一個解決之法…后世當真便是用此法立國?劉備一時間思緒萬千。

  看著光幕上最終簡簡單單的一碗湯圓,他也是為后世真心高興,想象道:

  “若我等能使漢兒皆能吃飯自由,恐炎漢之興便可稱堅不可摧。”

  馬超大笑:“玄德公若能使漢兒羌兒皆能吃肉自由,即便讓俺馬踏許都鄴城,俺也絕不含糊!”

  這話一時間讓孔明等人側目:

  你馬孟起說要馬踏許都鄴城,最好是奔著曹賊去的,而非其他。

  孔明將內容記好后也是徐徐舒了一口氣,感覺后世那神秘的面紗,似乎掀起了一角。

  不過此時,已經黯淡的光幕上徐徐飄過了一行字:

  趙匡:武侯與天策上將可否解惑,這燈火華夏極小后所見之巨球…為何物?

  趙匡:還有,啥叫付費?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