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慶功的宴席開到了很晚,尤其在有了馬超這個突然殺到的主角以后,氣氛更顯熱烈。
雖是第一次親見,但馬超就主打一個不見外,席間滔滔不絕喋喋不休給劉備講述如何擒得張郃。
對劉備來說,馬超算是用最繁復的語言,講了一件最簡單的事情。
張郃是被磨死的。
街亭敗退,陳倉失守,張郃部輜重已失,糧草不足的隱患就逐漸開始出現。
隨后馬超率羌騎一路狂追,張郃沒辦法只能跑,補給也只能靠沿途搶掠獲得。
雙方一追一逃,從雍縣到杜陽,再到陰密,再到鶉觚(音同孤),再到臨涇,最終一路差點跑到了月支城,張頜最終糧草耗盡被擒。
當然馬超也不過好過,只需看看其吃肉的兇猛架勢,便知道過去一個月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
劉備拽過來親兵吩咐了一聲:
“去給那張郃也送一份吃食,好生招待。”
看著親兵離去的背影,劉備也放松心情親手給馬超斟了一杯酒。
這一舉動讓馬超受寵若驚,一手捏著酒爵不知道要不要喝,另一只手還拽著半只燒雞依依不舍。
不過馬超也記得此前簡先生的諄諄教導,搜腸刮肚道:
“長安乃巨城,玄德公數日便攻克,真乃神威也!”
這話說的真心實意,對羌胡來說攻城向來是個難題,比如之前的十萬聯軍拒曹也是繞過了長安在潼關相抗。
劉備笑笑,舉了一下手中的酒爵示意,與馬超同飲了一杯。
同時心里也在惦記,不知道翼德與士元去平定河東是否順利。
對關中來說河東堪稱肘腋,不得不管。但地形又不算緊要,故而此前很少有人對河東投入多大的精力去管轄。
此前潼關與曹操相拒的十萬聯軍中便有河東軍的身影,敗北之后韓遂馬超西逃,河東軍在名義上降于曹操。
如今劉備稱雄并且要大治關中,那自然要與河東主將好好說道說道了。
“聽聞主公還捉了夏侯淵?”馬超面色欽佩。
劉備搖搖頭:“乃是其麾下欲降,故而將其捆縛罷了。“
“我已去信曹操,欲以夏侯淵換取益州健兒。”
“益州健兒?”馬超迷惑,不懂這又和曹操有什么關系。
于是劉備嘆了一口氣,緩緩講述了數年前劉璋將兵卒贈與曹操,這些健兒的父母皆在成都苦盼愛子歸蜀的事情。
這簡單的事情反倒是讓馬超沉默良久,最終這個經歷了一個月苦熬追逐差點瘦脫相但依然不減英武氣質的漢子當場跪在了地上:
“還請主公救吾父。”
潼關之戰前馬超就收到了劉備數封書信,但那時他雄心萬丈,打算讓天下英雄皆識馬超之名,唯一聽劉備勸告的就是沒有當場拜韓遂為義父。
但最終依然被現實狠狠教育,他有他的想法,韓遂有韓遂的訴求,十萬聯軍一夕盡敗,倉皇西竄。
后來簡雍到此,學識淵博談吐令人心折,風度翩翩講理循循善誘。
呂布的聲名狼藉成了簡雍講道理最好的范本,馬超也對自己進退兩難的處境也有了清晰的認知:
親爹固然可以不要,但不孝的名聲一定不能背。
而如今馬超找到了此事最佳的解決辦法:請玄德公出面。
簡雍與劉備相視一笑,馬超這柄利刃用好了傷人,用不好傷己。但好在如今已經打磨到了一個恰到好處的程度。
馬超歸屬他劉備,且有戰績傍身,韓遂已然遠走,雍涼固若泰山。
如此情況下曹操妄殺馬騰有百害而無一利,若是再加上此時手中的俘虜相換,保住馬騰性命應當是無憂的,只此一點就夠了。
于是劉備也愈發的和顏悅色起來:
“孟起請起,汝新立大功,此事于我自當仁不讓。”
馬超松了一口氣,偷偷瞧了一眼簡先生,恰巧看到簡先生對他比了一下大拇指,于是心里不由的有點雀躍,懸著的心也徹底放了下來。
歸來的馬超也很快被劉備賦予了一項新職責:養馬。
八百里秦川水草豐茂,近城者皆為良田,遠僻處也是上好的馬場。
羌胡知馬,故而善養馬者也當不少,劉備要求馬超將其中善養馬的篩選出來組建一個新馬場。
并且稍后還會派人過去,將養馬的手段條例注意事項整理一番。
數日后張飛與龐統也都返回,將河東諸將的一家老小都帶了回來。
面對劉備的大軍,河東諸將自然賭咒發誓稱此前降于曹操不過虛與委蛇云云。
張飛信了,然后提出了很簡單的條件:將妻子質于長安即可。
挑選一個刺頭以雷霆之勢滅之,后面的事情進行的就很順利了。
這種手段劉備雖然不喜,但也知道面對河東這些個山賊匪寇別無二致的將領,一時間也并沒有其他更適合的方法。
歸根結底還是人手不夠啊,劉備哀嘆。
從在公安起就一直在盡力培養人才,但良材培育的速度顯然跟不上領地擴張的速度,倒也算是一種幸福的煩惱了。
于是在四月底,劉備等人貓在長安府衙中,打算將閱覽光幕當做這戰事中途最好的消遣。
初列于此的馬超滿臉新鮮,只覺得玄德公麾下當真人才濟濟—當然也包括他馬孟起。
而且相較于曹操處,氣氛不知輕松多少,只不過坐在這兒是在等些啥?馬超不解。
再說了,這群人為什么看完諸葛軍師后便將目光移到了他身上?
馬超滿臉狐疑。
長安城,十一月。
送走了李靖之后,李世民反倒有了一絲絲緊張。
對吐谷渾他倒是不緊張,不知死活的土雞瓦狗罷了,有地圖之利,有火藥作殺手锏,有猛將掠陣,李世民都不知道這吐谷渾的死字要怎么寫。
但李世民心底隱隱也清楚,相較于光幕中的歷史,平頡利的時間不過相差半年,問題不大。
可吐谷渾這場戰役,被硬生生提前了近五年,此戰之后大唐就要走上與光幕歷史當中完全不同的道路了。
如今已是冬月十一月,但還是沒有一片雪花落下,李世民腦袋里直接就蹦出來了后世關于氣候的言語。
更想到了這般氣候最大的受益者:
“吐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