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3章 三國與認知失調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二爺走好!…

  難忘永遠的關公,陸老師走好。

  一杯溫酒斬敵,一卷春秋知忠義,一柄偃月刀勇武,一匹馬千里尋兄,長歌當哭。

  忽然想起來陳元帥手書: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窮途負手傲依然,無悔桃園納蒼天,桃園一拜,忠肝義膽啊。

  關羽面上的冷峻之色柔和了下來。

  從背叛到偷襲,雖然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看到光幕播放的身死那一刻依然無法平靜。

  但聽著那位扮演自己的老將獨白,看著光幕上飄過去的字跡,關羽忽然醒悟。

  千年之后事跡依然傳頌,一千七百年的后人也依然能為他而哭。

  作為一個惜敗的武將,唯憾連累平兒同死,他關云長一老將何遺憾?

  看著身邊的幾位武將羨慕惋惜的目光,關羽大笑,冷峻之色漸消。

  縱觀荊襄之戰,關羽:

  退樂進、戰文聘、克曹仁、滅于禁、鎮徐晃、斬龐德,十五萬兵馬合圍此。

  呂蒙設伏、陸遜諂惑、孫權一力布陰謀。

  國舅背刺,三十年同袍獻城投降。

  一郡之力三萬之兵戰天下,炎漢火終熄,只手難挽天傾。

  “后人這夸人真是一套一套的。”張飛服氣:“但是俺喜歡。”

  “但關將軍這一戰,若是…”趙云搖搖頭,對于孫吳的評價真講不出口。

  黃忠接口:“若不生變,三萬水軍依托漢水,曹賊即使十五萬大軍俱至,也不懼他。”

  對于水軍黃忠是有發言權的。

  至于后面戰天下什么的就當沒看到吧,沒看到主公臉已經黑了嗎?

  但正所謂對待問題要辯證看待,襄樊難續炎漢火的背后同樣也有缺憾。

  咱們毛主席曾有高論:“要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

  1925年同樣也旗幟鮮明的提出: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這句話同樣就牽涉到了蜀漢整體戰略上的失誤:

  劉備和孔明認為孫權是盟友,但孫吳則認為劉備太可恨了!

  諸葛亮抽出來一張諸葛紙,在上面將這兩句話抄錄了下來。

  劉備也湊過來觀看,搖頭驚嘆:“辭藻無堆砌,意思通透,但若細細思量又仿佛有大道蘊其中。”

  “許是時空相錯一千多年的緣故。”孔明道:“后世不管是衣食還是言行都與此時天差地別。”

  說著孔明還想起來了那天晚上看到的浮著紅油的蝲蛄,好想嘗嘗看啊…

  “或不止如此。”劉備坐在一旁冥思苦想,總覺答案似乎就在眼前,但就是想不明白。

  黃月英同樣探過頭來閱讀,并嘆息道:

  “這位言語有高祖之風而更勝高祖。”

  漢朝子民每每想起來高祖也都記得那繁多的謀士猛將,楚漢相爭不就是這后世最真實的注腳?

  “話看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何其難也!就如剛才光幕中的徐公明。”

  孔明默然,徐公明用舊情賺關羽出陣隨后沖殺,這一點上徐公明看的是比云長要清楚的啊。

  其他人看著后面一句的反問都比較迷惑。

  已經返回來的馬良也向孔明請教:“軍師,孫侯算不算得朋友?”

  “有時候算,有時又不算。”孔明說的意味深長。

  現代有個比較有意思的論調,認為孫權是個認知失調患者。(Cognitive dissonance)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近似人格分裂的心理疾病,這個分析是從孫權人生經歷入手。

  “什么什么患者?”蔣琬懷疑自己聽錯了,仰頭觀看就看到了一串的番邦文字。

  “俺就說,那孫侯確實有病!”張飛信誓旦旦。

  “心理疾病?其病在心?”孔明擰著眉頭,感覺自遇到光幕以來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明顯不夠了。

  “接下來的單獨抄一份,送與張神醫。”孔明無法,只得先這樣處理。

  好想要一本天工開物啊!孔明感嘆。

  首先少年英主必然肯定是有遠大抱負的,但孫策則早早看透了這個弟弟。

  托孤時候則是很坦誠的說:爭天下,你不行,保江東,我不如你。

  隨后死前又和張昭說:他不行,你來干,不行就投了回淮泗老家去吧。

  屬于是給風華正茂的孫權來了一記兜頭悶棍,更慘的一點是孫策的舊班底看待孫權都如看待后輩一般。

  得國最正的朱八八銳評孫權:“輕與臣下戲狎,狎其臣而褻其父,失君臣之禮。”

  從孫權稱帝后對孫策僅追謚長沙桓王就能看出來,對這個托孤之語非常介意。

  沒了番邦文字,由此深入淺出的一說眾人倒是明白不少。

  “失君臣之禮,無主君威嚴。”孔明總結。

  至于孫侯家事兒中的愛恨情仇眾人就不太方面多置喙了,但心里也頗認可光幕的說法。

  孫策之勇誰人不知,僅落長沙桓王,后人只會恥笑孫權其人氣量狹窄罷了。

  “阿斗不會也是這什么什么患者吧?”張飛忽然想起來大驚:“大哥你托孤說的不是跟這個孫策差不多嘛?”

  劉備一口氣好懸沒梗過來,沒好氣道:“我那是和孔明的私言!又不是當面說與阿斗!”

  “說是私言,結果人家一千年后都知道呢…”張飛撇著嘴嘟嘟囔囔。

  劉備管不上這些,但對于“得國最正”四個字意見很大:高祖斬白蛇誅暴秦得國還不夠正?

  同時心里還覺得這皇帝的名字怎么跟兒戲似的…

  孫吳四任大都督同樣分裂,周瑜魯肅有格局有能力有眼光,想讓孫權鯨吞天下。

  呂蒙陸遜上位起就盯著一畝三分地,核心思想就一個:保江東。

  兩種極端的政策導致的就是孫權搖擺反復的態度,導致明清史學家評價孫權:

  反覆傾危,惟利是視,用柔勝剛,陰謀狡猾。

  欲保守江東,未嘗敢有幷天下之志者,孫權也,未嘗敢有幷天下之志而強為大言以自壯者,又孫權也。

  吞天下和守江東這兩種論調拉扯出來了孫權陰狡反復的性格。

  “如此評價?”劉備都驚了:“孫侯莫非還有別的天怒人怨的事兒?”

  蔣琬則是若有所思,詢身旁的孔明:“軍師是說,魯肅尚在,孫吳則為友?”

  孔明笑而不語。

  張飛的哈哈大笑聲震屋頂,捏起來一粒豆子入口嘎吱嘎吱嚼著還不夠,張飛叫道:

  “這后世說得好,多說點嘛。”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