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章 億萬巨賈糜子仲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送去孫權那兒的信件暫時沒有回音,反倒是出門在外的簡雍率遞回來了消息。

  劉備當即急召最強外置大腦:諸葛亮前來議事。

  孔明過來的時候戴著個草帽,赤腳卷腿,腳上還裹著泥巴。

  但就算如此還是讓劉備感嘆:果然,帥的人不管干嘛都是帥的,包括種田的時候。

  “孔明怎么不先沖洗一下?”劉備關愛的用自己衣袖擦了擦孔明臉上的泥點子。

  “主公說有急事,亮便匆匆過來了!”孔明朗聲笑道:“主公有何事?農田那邊用了天工開物之法,育出之秧苗比往年健壯許多,定能有個好收成!”

  “哦?當真如此神奇?”劉備平時孱陵公安兩頭跑,中間要去和周公瑾交鋒,工巧務農之事全權交與諸葛亮,還當真不了解。

  孔明重重點頭:“從育苗到種地肥田,天工開物無所不包,我講給百姓聽,他們也感嘆終于有能將種地說的這么清晰明了的書籍了。”

  “古往今來,對農桑的關注還是太少了!”劉備感嘆:“稍后我與你同去插秧!”

  “哦對了!”劉備拍拍頭拿起來信件:“憲和來信。”

  用衣服下擺擦擦手,孔明接過來一目十行掃完笑道:

  “恭喜主公,益州民心已附!”

  這或許就是外置大腦的意義吧,劉備看完簡雍的信件感覺仿佛游記一般,不是說這里的酒宴就是那里的吃食,完全看不出什么。

  將信紙攤開,孔明慢慢給劉備做說明注解:

  “許是簡先生擔心信件遺失或落于細作之手,故而寫的比較含糊,但是透過其中名字能看出來憲和先生的意思。”

  “憲和先生稱益州形勢岌岌可危,劉璋終日享樂不理政事,外有張魯虎視眈眈而不能平;內有龐羲李異蠢蠢欲動。”

  “劉璋缺乏威嚴,張松法正兩人愿做游說,迎主公入益州。”

  “而現在憲和先生已經離開益州,等見完馬孟起之后便回來。”

  “憲和這一路苦矣!”劉備慨嘆良多,益州路有多難走都知道的,但簡雍為了大業卻主動請纓。

  隨后劉備就注意到了益州謀士的決定:迎他入益州!

  焦躁的心,顫抖的手,以及在屋里走了一圈又一圈的腳。

  孔明抗議了:“主公還有其他事兒沒?不然的話亮要回去插秧了。”

  劉備又走了兩圈后決定:“我跟你同去!”

  作為一個織席販履起家的人,劉備手藝活一直沒丟,偶爾還會一邊編東西一邊思考,能幫助整理思緒。

  此時回了房間拿上草帽并換了一身赤腳短打,看上去和一個老農無異。

  孔明嚴格遵守了天工開物的指導,稻麥稿包浸數日,等發芽了再送入田里,在田中等秧苗發上三十日之后再移入田中。

  和蔣琬辦公臨時搭的那個棚子就是搭在了秧苗田旁邊,悉心照料三十日今天就是插秧的日子!

  劉備跟著孔明有樣學樣,在身上掛一個布兜,然后的將秧苗田里的秧苗齊齊整整放到布袋里,再去新田里一株株插秧。

  插了半畝之后劉備忍不住道:

  “孔明,他們愿意迎我入益州!”

  “主公待人真誠愛民如子,合該如此。”孔明干巴巴道“主公你往那邊去點,秧苗插歪了。”

  “可是如此他們豈不是有背主之嫌!”

  “劉璋暗弱,且與主公同為漢室宗親,雖背劉璋,但不負漢室。主公你秧苗又歪了。”

  “那就算如此,我豈不是失信于劉季玉!”

  “…主公你把秧苗給我吧,你還是別插了。”孔明擦了擦臉上的汗,將劉備趕了出去。

  站在田邊的劉備依然喋喋不休:

  “可如此也不合理,孫侯周公瑾都打得劉季玉,唯我打不得?”

  “主公伱乃漢室宗親。”

  “那張魯都能叛劉季玉而出也無人置喙!”

  “張魯早已不知聲譽為何物。”

  “我…”

  “主公不然你來把這秧苗全插了吧?”

  跟劉備換了位置,孔明站在田邊心中舒暢不少,隨即有點頭疼:

  看來主公還是很難接受自己后來成了昭烈皇帝,而且相較于之前被曹操追著滿地圖跑,忽然一年之間基業有了祥瑞有了,甚至如今別人手下的人都上桿子來投,讓主公很難平靜的下來。

  還是得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啊,孔明盤腿在田邊坐下,打算跟劉備好好嘮一嘮。

  另一邊糜竺則是已經拿到了黃月英造出的新紙。

  抽了一張紙,望聞嗅摸之下糜竺贊嘆:“上等好紙,不輸于左伯紙!”

  “黃夫人,此紙可有名?”

  黃月英搖頭:“造紙坊中為了和其他紙做區分,此紙被喚作紅桑紙。”

  糜竺了然,剛才已經聽黃夫人說了這紙是如何來的。

  “紅桑紙之名自不能用!”糜竺直接否認,開玩笑,這樣光從名字上別家造紙的都能猜出來原料是什么了。

  黃月英倒是想起來光幕中被提過但最終也沒見到的東西,笑道:

  “不如就呼應左伯紙,此紙名為諸葛紙。”

  糜竺自無不可,反正對他來說名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

  “黃夫人,此紙產量如何?”

  “全力供應的話,月出可達三百卷。”

  “太少了!”糜竺搖頭:“不過可以先行售賣,在江東打響名號,黃夫人你需要盡快選定地點,讓孫乾建新的造紙坊并招攬人手。”

  “三百卷還少?”黃月英不服氣:“左伯紙要千二錢一卷,此諸葛紙即使一千錢,除去工本,一月便能獲二十萬錢!”

  “很多嗎?”曾經資產上億的糜竺無動于衷:“二十萬錢也不過良馬十五匹,賣上一年還不夠兩百人的騎兵。”

  “如此還沒算騎兵的其他花費。”糜竺搖頭:“太少了。”

  黃月英啞然,這是她從沒考慮過的角度。

  “至于這印刷書本其價無窮,然,不能多銷。”糜竺搖頭甚至可惜。

  書本很值錢,但如果大量售賣雕版書,那書本價格很快就要大跳水。

  “關于此…”黃月英斟酌道:“昨日給孔明看紙張和書本時,孔明與那位名為蔣琬的書佐議論,兩人有個設想。”

  “糜先生,你看能否用雕版印刷邸報來售賣?”

  “邸報?”糜竺富商出身,雖然被陶謙征辟過別駕從事,但時間太短了,更多時候還是將自己看作商人,所以幾乎忘了邸報這回事。

  此時黃月英一說頓時有豁然開朗之感,但很快又疑慮重重:

  “但如果雕版邸報大行其道,雕版之術很快便被被他人學去…”

  “黃夫人,此事還需三思并征詢軍師和主公意見。”

  另一邊蹲在田邊給劉備開小灶的孔明也接到了新消息:

  “主公,孫侯遣魯肅為使慰見大都督,已經進了江陵城了。”

  劉備松了一口氣:“如此,江陵歸屬應該很快便見分曉。”

  “不止。”孔明提醒道:“算算日子,五日之后也是光幕新一期的時間了。”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