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1章 朝菌與蟪蛄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馬謖的話引得幾位小將俱是贊同:

  “孫侯赤壁火燒曹軍,軍力強盛,如何便被八百破十萬?”

  “張將軍,軍情推演不可攜帶私怨啊!”

  “張將軍莫非特意尋我等開心?”

  張飛臉色漲得通紅又不知道如何解釋:自己這碧眼大舅哥的戰績,真是但凡知兵就很難相信。

  最終還是關羽力壓眾議:“就當做孫侯此前有過敗仗,已無力進攻!”

  既然關將軍都發話了那就只能認下,幾位將領記下情況仔細打量沙盤。

  依然是馬謖率先提議:

  “既孫侯在陸口有駐軍,讓江陵守將與陸口守軍組成聯軍北上,拿下襄陽據守而攻樊城,如何?”

  “陸口駐軍不能動!”關羽含糊道,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這也不行!馬謖郁悶,但重新提振精神道:

  “那讓漢中守軍作勢取褒斜道,做出要進攻長安的樣子牽制曹軍兵力,如何?”

  關羽摸著胡子不說話,黃忠只得硬著頭皮道:

  “漢中守軍已經回駐成都,漢中并不進攻…”

  這下即使是夏侯蘭都要嘆氣了。

  高翔陳式兩人認真研究了一下道:

  “既如此,西面漢中和東面孫侯無法呼應,就連陸口的友軍也無法調動,相當于以三萬兵力硬撼名關襄樊!”

  “而曹賊東西面俱無憂,豈不是可以全力援助襄樊,三萬之兵攻十萬軍士駐守之城,如何能勝?”

  “噗嗤!”張飛聽到十萬軍士幾個字忽然笑出聲來。

  面對眾人的疑惑張飛只能解釋道:“俺只是忽然想起來了開心的事情…而且本就是推演嘛,嘗試著推一下!”

  可是這樣要怎么推演?沒有能呼應的友軍,沒有后續援軍,甚至連限制對方援軍的手段都沒有!

  “不僅要拿下襄樊,還要打掉曹賊的援軍!”張飛嚷嚷。

  馬謖直接表示:張將軍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但都被關羽無情鎮壓,一群將領只能苦著臉想究竟要如何攻克襄樊。

  腦袋轉的比較快的則是在考慮:主公剛娶了吳侯之妹,兩邊關系就出現問題了?

  而在虎渡河邊鐵匠鋪內,馬良正赤著腳和老鐵匠一起在石炭中遴選。

  “有了!”老鐵匠眼睛一亮,從煤堆里取出來一塊并招呼蔣琬:

  “郎君,這塊就是上好的石炭。”

  馬良好奇看著老鐵匠手中的石炭,指了指地下的:“如何稱得上上好?老丈如何選的?”

  老鐵匠嘿嘿一笑,使勁掰下一塊,手中兩塊石炭敲擊聲甚是清脆:

  “這種亮堂一些的石炭,硬!容易燒而且上火快,燒的鐵也更好!”

  馬良認真記載,并且自己上手試了一下,老鐵匠手里的石炭硬的跟石頭一般。

  地上那些光澤暗淡的石炭都不用掰,腳踩一下便能踩成好多塊。

  “這些石炭還行!”老鐵匠陷入回憶中:“俺是河東人,小時候附近還能撿到石炭,那時候還有一種跟松土一般的東西,曬干后拿來燒火做飯很好用!”

  “而且還有一個偏方!”老鐵匠眼里閃著狡黠的目光,馬良無奈:

  “謝老丈,我們說好了的,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們則根據有用程度獎賞錢財,你要相信劉荊州。”

  “哦哦,習慣了,嘿嘿。”謝老丈不好意思用衣服下擺擦擦手掩飾尷尬:

  “俺們那兒有個家傳的偏方,如果馬郎君你誤吞了金銀錢,用半個拇指大小的石炭和拇指大小的石流黃一起搗碎,用酒服下就能拉出來啦!”

  馬良惡寒,這要怎么驗證?而且這算藥用吧?不是說這個是和煉鐵有關的嗎?

  面色不變記下,馬良決定把這個驗證的活兒甩給別人,自己絕對不來!

  “哦對,還有一個偏方。”馬良有心不想記了,但無奈這老丈說的很是順暢:

  “俺也是聽家母說的,如果婦道人家那個…月水不來,用一點石炭煮個湯水,喝的時候一起吃三個巴豆豆渣,保管有效!”

  馬良依言記下,心里合計了一下,這兩個所謂的偏方還是送給張神醫吧。

  至于怎么驗證他真的沒辦法了。

  告別了謝老丈,馬良回到縣府將手中的記錄交給了蔣琬。

  覽察部現在真正的干事暫時就馬良一人,因為辦事實在是太牢靠了。

  比如提交給蔣琬的記錄就直接分成三份。

  一份是謝老丈對于石炭的認知;一份是謝老丈知道的用石炭冶鐵的優劣;還有一份就是謝老丈所謂的秘方。

  蔣琬掃了一眼,果然…他心里暗嘆一聲,隨即將石炭的偏方抽出來:“抄錄一份送給張神醫。”

  隨后他將兩份對于石炭的記錄送到了諸葛亮的桌子上,那里已經擺放了幾份和鐵匠的對答記錄。

  而最后附上的是蔣琬的意見:綜述匠人意見,木炭石炭各有優劣,然石炭開采困難,且出鐵品質不穩定,或是與石炭品種品類有關,如能知曉其中差異并對癥下藥,石炭或要優于木炭。

  但是…蔣琬搖搖頭,對癥下藥何其難也!

  “公琰辦事效率很是不錯!”蔣琬回頭就看到了一臉倦色的孔明。

  衣服下擺還能看到星星點點的泥巴,似是剛從田地回來。

  “那天工開物有用?”

  一說起來這個孔明臉上倦色不翼而飛,眉飛色舞道:“何止是有用!簡直是‘全書’!”

  “短短兩篇就讓我對于務稻之事的見解遠超老農!真不知道那天工開物其他篇章蘊含何等天機!”

  “蘊含如此稀世天機之物竟在后世如此賤賣!不知那后世究竟是何等盛世!”

  后世啊…蔣琬每當此時就想起來光幕的那個可以將言語變為文字的手段,同樣羨慕不已:

  “真想看看后世那航母究竟是何等風采!許是一塊領土想必能自給自足,其上置一軍精銳士卒,神出鬼沒!”

  孔明搖搖頭:公琰啊,格局小了。

  他想的更為長遠,光幕的三幅畫售價相近,并放在一起,說明對后世來說漢劍、八牛弩、天工開物三樣東西是差不多價值的。

  天工開物是什么?僅僅務稻一篇或能讓荊州產糧提升三成!多出來的三成之糧能養活多少百姓?而這僅僅是天工開物的一個篇章,說這本書乃是國之重器都不為過,但在后世僅僅只需49元!大約五錢罷了。

  一本能活民無數的國之重器僅值五錢。

  一架能幫助大軍西征打下赫赫威名的軍中禁器制作之法僅需三十錢。

  而一柄饑不能食渴不能飲,軍陣之上更是不如長槊的漢劍也僅要二十錢。

  再想到之前在光幕中無意看到的,但是被子龍評價頗高的,不要錢的跨躡。

  這些東西被后世棄如敝履而盛贊航母,后世之威,威不可知。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誰為朝菌?誰又為蟪蛄?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