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1章 科技進步點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叔叔我啊,又在增加一些沒用的功能了!

  聞莽心里不屑,13站是個好東西,但叔叔就不好說了。

  整天凈整一些花里胡哨的活動,簡直不知所謂!

  隨手將子菜單的兩個點了兌換,看著紅點消失強迫癥聞莽也心滿意足:

  當務之急先去確認對方是不是騙子!

  順著打電話那人給的地址打車前往,在穿過讓人放心的川大校門之后,聞莽連猜帶打聽才在這學校里找到了目的地:

  川大考古學教學實驗中心。

  “秦始皇你好,叫我東方夜就好。”站在聞莽面前的東方夜落落大方,身形干練,從外表看更像是這里的學生。

  她跟聞莽握了個手笑道:“怎么樣,我這里不像什么傳銷基地吧?”

  聞莽鬧了個大紅臉,不好意思道:“之前是我警戒心太重了。”

  “警戒心重一點是好事。”東方夜意味深長道。

  “之前我的同事給我看著這幾張照片。”東方夜遞過來,聞莽一眼就看到,這是自己發在13站動態的那幾張照片。

  “從色澤上來看,這個與真正的黃金色澤很像。”

  說起來專業知識東方夜侃侃而談,同時還拿出另外幾張馬蹄金和金五銖的照片:

  “這是陜博物館提供的照片,和你的照片對比工藝,兩者也細微之處也能吻合,可能是出自同一批錢范。”

  聞莽大開眼界,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專業的可怕,東方夜指的地方他只能看到一團馬賽克。

  “因此,可以的話我想請聞莽先生將這些東西送過來,我們好過個工藝鑒定斷代。”

  你不差錢,你說了算,聞莽自無不可。

  聞莽也不是小白,馬蹄金和金五銖因為比較貴重,常常用來做陪葬品。

  所以在漢墓中發現過不少,并不是禁止收藏的文物。

  離開時候是東方夜送聞莽出來的,一路上碰到的學生也都恭謹的喊“東方教授好”。

  “我的手機號你存一個。”東方夜撩了撩垂耳短發道:“之后有問題可以隨時找我。”

  “對了。”東方夜無意道:“我看網上你還得到了一幅諸葛亮的字帖?”

  “那個是贗品。”聞莽哭笑不得:若這個‘榮耀屬于人民’書自諸葛亮,那蕭何月下追韓信也可以是真的了。

  那不是扯嘛?

  “哦。”東方夜點點頭:“有機會可以給我看看,那仿的字跡倒是有真跡的三分神韻。”

  奇怪的教授,聞莽心想。

  公安縣。

  孫乾在偏廳中跪坐的筆直,一絲不茍。

  簡雍和糜竺在一旁竊竊私語,兩人都疑惑這光幕眼看已經結束了。

  主公他們怎么還不散去,反而一個個要在這里打地鋪的架勢?

  “定是還有緣故!”簡雍很肯定。

  望望四周,無論是子龍將軍還是主公,看自己時都眼角含笑。

  自己等人初次見到光幕時那震驚的樣子時,主公等人也是這么笑的!

  如出一轍!

  并沒有等待太久,光幕再次徐徐展開。

  就這還想看我失態?簡雍心中不屑。

  “孔明的字帖居然進入了光幕之中!”這是簡雍失態的聲音。

  張飛拿小指掏了掏耳朵:“簡大夫,風度!注意讀書人的風度,不就是字帖進光幕了嗎?大驚小怪。”

  我還沒說我送的酒也進光幕了呢!張飛不屑.jpg。

  眾人凝神看去:

  感謝小伙伴的打賞!這個孔明的字帖可以說是非常契合視頻了,簡直要笑死。

  另外這個用的紙我看了下還是皮紙,這東西可不便宜啊,感謝感謝,下個視頻我一定嘔心瀝血!。

  這個字帖笑死+1,另外前排提問:皮紙是啥?

  po主這個粉絲可以說是真愛粉了,這個紙我沒認錯的話應該是臨朐皮紙吧?現在網購一卷皮紙得三百多了。

  就是三國那時候的左伯紙嘛,左伯往造紙原料添加了桑皮改進了造紙,掙了好多錢…不過其實他其實是個書法家來著。

  不務正業然后傳名千古,笑死我。

  不過要給造紙術補上最后一塊拼圖還得看我鐵血大慫,活字印刷才是造紙術的最佳搭檔!

  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之間能差四百年是我沒想到的,明明中間就差一個步驟的事兒。

  嗨,沒辦法,古代都不重視科技發明,唯一一個鼓勵發明的鐵血大慫還被打的嗷嗷直叫。

  宋朝就算被打的嗷嗷直叫那發明數量也是吊打其他所有朝代,足足有38個科技進步點。

  來晚了的問一句:我們不是在聊皮紙嗎?

  孔明一邊仔細謄抄著在光幕上見到的任何一個字,一邊露出得逞的笑容。

  哼!不讓我直接問是吧?難道我還不會旁敲側擊?旁征博引管中窺豹,動動腦子不就行了!

  不過左伯居然能名傳千古嗎?且不是因為書法,僅僅是因為改進了造紙術…

  孔明一邊謄抄一邊若有所思:看來后世相當重視工巧手段。

  莫非他們那個移動的領土也是工匠制造出來的嗎?以常人之手段而近乎鬼神…月英知道應該很感興趣吧?

  張飛則是掰著指頭算道:

  “晉,十六國,唐朝,宋朝,明朝,滿清朝,哦對,還有那后世的后輩所在的無皇帝之朝代。”

  “三弟伱在算什么?”劉備詢問道。

  “大哥。”張飛認真道:“單單這光幕給我們透露的朝代就有七個,甚至還沒算上光幕沒透露的。”

  “我們和后輩隔了一千七百年,豈不是說這一千七百年里,每個朝代不過兩百多年國祚?”

  孔明也加入進來搖頭道:

  “定然不會如此均衡,但即使按翼德所算,神州大地每過兩百多年就要遭受一次朝代更替的戰亂流離,如此算來…”

  這一點上漢朝能鄙視他們,雖然鄙視的不多,不過老劉家至少也經歷了四百年了,遠遠超過這個兩百之數。

  “后世如此強盛,他們又如此推崇那科技,莫非強國的奧妙就在這科技之中?”簡雍忍不住道。

  但糜竺馬上就反對:

  “憲和兄,可是那彈幕也說了,那宋朝所謂的‘科技進步點’乃歷朝之最,但還被打的嗷嗷叫,可見這科技未必是正解。”

  還是孔明按下了所有討論:

  “議論這些尚且為時過早,今天吾等先議一議這紙張,和印刷之術。”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