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1章 打不過猴子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直到光幕預定的這一日,甘露殿到的人比李世民預計的還要多兩個:

  頹氣漸消,重新英姿勃發的蘇烈蘇定方。

  以及抬老兄弟秦瓊進來的尉遲敬德。

  這樣一來倒是顯得甘露殿愈發的擁擠,李世民不得不下場維護秩序:

  “定方既曾效力藥師將軍,那便把椅子搬過去擠一擠。”

  “叔寶大病初愈,敬德把椅子搬過去照拂一下。”

  “玄策勿要呆愣,過來與輔機搭把手把這案幾撤了。”

  王玄策頭一次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這甘露殿現在是切切實實的出將入相,談笑皆國公,往來皆重臣。

  被李世民喊了一聲才趕忙與長孫無忌合力將那榻上的小桌子搬走,然后便看到陛下大咧咧拽著那孫太醫一起擠著坐,說要給閻少匠兄弟騰開位置作畫。

  然后王玄策領到了一個小板凳。

  李世民一臉歉意的跟他講這甘露殿放不下椅子了。

  王玄策倒是沒啥意見,相較之下站著也是應當的。

  不過唯一奇怪的就是眾人坐向干嘛面向墻壁,莫非是等下便要掛地圖,商議國策?

  這反倒讓王玄策有點不安了,畢竟區區一介縣丞何德何能…

  而也就在此時,他眼睜睜看著那墻壁下方升起一線氤氳煙霧,隨即在那墻壁上撕開一道缺口,一張光幕就如此乍然出現。

  王玄策心神狂震,扭頭看著大唐皇帝,對上的是李世民飽含笑意的眼神。

  秦瓊側耳聽著尉遲敬德輕聲解釋,蘇烈略帶拘謹與李靖詢問情況。

  滿意的瞧著王玄策小迷弟的眼神,看著光幕的起頭標題,李世民心里倒是略微有點失望。

  畢竟盛名沒人會嫌多,且后世對他領兵也頗多贊譽,因此李世民倒也幻想過,但…

  這看這稱呼,咱大唐也出了個類似關羽被封神的人物?

  光幕還是一小塊兒時李世民對后世給關羽亂七八糟的封號記憶深刻。

  李勣則是主動與李靖目光碰了一碰,兩人都有點當仁不讓的心思。

  畢竟光幕此前也說了,唐初能稱戰神者,唯二李一蘇。

  撇開旁邊一臉恭謹的蘇烈不談,這次的主角幾乎必然是他們二者之一了。

  李靖老神自在,李勣眼含期待。

  嗨嗨嗨,我是你們的丈育UP主聞莽。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作為一位將軍:

  既無兔死狗烹,也無胯下之辱。

  既無草根逆襲,也無英年早逝。

  既無壯志未酬,也無含冤受戮。

  他的人生可稱是一片坦途:

  前半生出身名門榮享富貴。

  后半生得遇明君每戰滅國。

  身死后傳說不絕終受封神。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初唐時期的杰出軍事家:李靖李衛公。

  李靖我知道啊,大老婆紅拂女,二老婆殷夫人,義兄弟虬髯客,三個兒子金吒木吒哪吒,度厄真人的和燃燈道人的徒弟,大商王朝陳塘關的總兵,天庭的降魔大元帥,托塔李天王。

  我作證樓上說的是真的,就是可惜打不過猴子。

  確實,喋血虜庭滅突厥,遠征漠海吐谷渾,身死升天封正神,憾負東勝一猢猻。

  按正經的來說,唐朝名將內卷就是從李靖開始的,沒滅國過你真的連大聲說話的底氣都沒。

  這樣算的話,李靖應該能封個大唐滅國天團的副團長。

  笑死,正團長李世民是吧?這樣看初唐的武德過于充沛了。

  劉備抬起的手頓時有點僵硬,本打算學孔明寫個字條丟進光幕中夸一夸這荊州之勝。

  但如今看了這唐朝,劉備那剛剛升起的點點驕傲頓時被打消的無影無蹤。

  不然…還是等真的擒了曹賊再向這千古一帝夸功吧?

  雖然不知道這李衛公具體功績,光看的幾個既無也無,劉備的心里就已經自動對號入座了:

  韓白衛霍。

  尤勝之?

  張飛則是有點遺憾:

  “居然是二哥的同行!”

  “二哥沒能親眼所見,實乃可惜。”

  孔明笑而不語,只是在看到那壯志未酬幾個字時悄悄嘆了口氣。

  同時心里還在考慮對于司馬懿的穩妥處置方法。

  等能讓這晉宣帝徹底翻不起風浪時,讓他跟這李二鳳陛下聊聊,定然好玩。

  甘露殿中李靖眼神已經徹底呆滯了:

  這是他嗎?這好像是吧,但這夫人和兒子都是哪來的?

  以及,這打不過猴子又是何解?

  但不管李靖自己在那里瞎琢磨,其他人看向這個老將軍的眼神已經完全變味兒了:

  升天封正神!而且還是聽起來就很有地位的天王!

  雖已借光幕窺后世之遼宇,不見月宮與嫦娥,但…身死歸天的身后事誰說的清呢?

  李世民已經大笑出聲:

  “藥師成神矣!”

  這位帝君的想法向來簡單:

  臣子愈賢,愈是能說明他任人唯賢。

  將帥愈強,愈是能說明他知人善任。

  暫時不去糾結那些有得沒得的妻子,李靖頗有風度的朝四周拱拱手:

  “滅突厥之勝,賴陛下之策,有懋功之援,仗定方之勇,亦有克明玄齡居長安鼎力,何敢居功?”

  幾句話將功勞推了個干干凈凈,其他人也趕忙互相謙虛。

  同時眾人心里涌現了奇妙的感覺:

  居然與活著的神仙同朝為官?

  年輕的王玄策也滿臉向往:

  他之前最大的抱負,也不過是在融州干出點成績昂首回京罷了。

  而如今短短半月,見陛下見宰相見國公,如今連神仙都見了,王玄策也情不自禁的想要與其一起看齊:

  誰人不想青史留芳?

  李靖其人,出身隴西李,祖父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親趙郡太守,舅父隋朝名將韓擒虎。

  這個韓擒虎功績就不說了,因為他的兼職更加出名:閻羅王。

  沒錯,韓擒虎就是傳說中陰司之主的原型,并且此事還被寫進了二十四史,可見當時百姓的深信不疑。

  鑒于這個出身,李靖波瀾不驚的過完了自己的前半生。

  沒有小人作祟的戲碼,也沒有懷才不遇的橋段,平平淡淡當了個大隋打工人,如此過了46年。

  46歲時,打工人李靖發現了自己上司李淵在暗中招兵買馬。

  可能是出于要對所領俸祿負責的心態,李靖喬裝打扮成囚犯打算去江都找楊發李淵。

  倒霉的是那時天下大亂,李靖輾轉到長安時被堵在這里走不了了,沒過多久起兵的李淵就攻占了長安,并順手把李靖給逮了。

  李淵對這個老下屬的處置是死刑,李靖不得已在刑場高呼:

  您是要平暴亂做大事,怎么能這么小心眼,因舊怨就殺我?

  李淵本身好面子,再加上李世民在旁邊求情,李靖才逃過一劫,并入了李世民的幕府。

  隨后李靖的日子過的也是平淡如水,畢竟李世民帳下也算人才濟濟。

  而且這個秦王殿下一打仗嗷嗷沖的賊猛,李靖很不適應這種作戰方式,各大戰役基本只能說混了個臉熟。

  直到兩年后,李淵將李靖調到了南方平定蕭銑。

  當時的蕭銑擁兵四十萬,且有關羽遺留下來的江陵天險,不管讓誰看來,打個三年五載都是最起碼的。

  但時年五十歲的李靖用了兩個月:

  第一步:當時天降大雨,所有人都說不能打,李靖強令出兵,反其道而行攻下了荊門宜都兩個重鎮。

  第二步:蕭銑派軍抵抗,李靖說窮寇莫追,但名義上的主帥李孝恭力主出兵,結果大敗,但面對著追殺李孝恭的蕭銑軍,李靖率軍反殺,又大勝。

  第三步:兵圍江陵城后,李靖將俘獲的水軍船只放到長江里順流而下,讓下游的蕭銑軍以為江陵已經攻破,不出援軍。

  而果然,不過幾日之后,蕭銑投降,戰爭結束。

  耗時兩月,僅用一戰,李靖功封上柱國,永康縣公。

  “倒也沒有如此簡單。”

  “畢竟觀察敵情、制定軍略、尋覓戰機這些戰前準備還是耗費了半年有余的。”

  李靖擺著手,但臉上的笑意卻是怎么都掩飾不住。

  其他人一時間都斜著眼看這位老將:

  您聽聽,人言否?

  無論如何那蕭銑也是妄稱帝號,據守堅城,手握天險,還號稱有四十萬甲士的。

  就算加上這半年,八個月滅一國難道就不離譜嗎?

  不同于其他臣子的反應,李世民不帶煙火氣的點點頭,評價了一下:

  “還行。”

  眾臣子們瞧瞧這嘴角噙笑的陛下,又看看那臉上漾著笑意的老將。

  再想想去歲剛滅的東突厥,一時間好像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了。

  幾乎是福至心靈一般,貞觀臣子們此時深刻明白了光幕此前所提的“內卷”一詞的意思。

  一時間杜如晦都在心中暗嘆:

  有這么多將星帶領,咱大唐為將何其易也?

  但有這么多名將競爭,大唐為將何其難也?

  成都府衙中,劉備深深佩服這李衛公。

  四十幾歲的他在荊州嘆息髀肉復生,而李衛公五十歲的才開始領軍立功,依然奮起。

  同時深深疑惑:打仗真有這么簡單?

  畢竟那光幕上看的明白,這李衛公的“第一步”就是攻克了夷陵。

  嗯,就是他失敗的那個夷陵。

  張飛扭頭看著孔明,很是心疼的規勸道:

  “軍師你看看人家。”

  這一句話就夠了,孔明當時就黑了臉,嫌棄道:

  “去去去,五禽戲亮一直有練,如今定能活到七十有余!”

中秋快樂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