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69章 突變

無線電子書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5月1日勞動節當天,天文二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成功。

  5月3日,天問三號在九泉發射成功,同一天,天幕四號探測任務第二次登陸中,試爆所用的150萬噸當量氫彈被安置在了預定地點。

  5月5日,天問四號也在九泉發射成功,幾個小時后,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了一枚‘重型獵鷹’,向火星發射了兩顆探測器。

  5月6日晚,九章號第三次脫離烏兔空間站,準備進行最后一次短暫的登陸,再之后就留在月球軌道等待試爆過后再降落。

  月球上僅保留玉樹基地的兩名宇航員,其余兩名與專家們統一安排在空間站內,試爆時處于爆炸背面。

  而在瓊州,長征十八號正在準備第二天早上的發射任務,準備把“祝融”號送往火星,發射地翁家灣外海又是一大片聚集的船只。

  就在全世界都驚嘆于這些天如同煙花般密集的火星發射任務,以及期待月球第一次爆破行動時,卻突然出現了多條意想不到的突發消息:

  “阿美要求重新審視聯合礦業公司使用氫彈進行爆破行動的合法性。”

  “阿美駐聯合國代表:《外層空間條約》存在巨大的漏洞,建議發起新一輪會議進行修改。”

  “約翰呼吁全世界推動外太空脫離武裝化,不要讓太空成為人類第四個戰場。”

  “前六角大樓官員呼吁推動新一輪核裁軍,將更多核武器銷毀以提高世界穩定度。”

  “斯德哥爾摩發生大規模環保組織抗議:絕對禁止以任何形式在太空部署武器。”

  四天前。

  安東尼的結論過于恐怖,以至于一向自認為超脫地球的大衛都難以消化。

  他親自連夜召集人手,又重新把關于NX17的一切可疑事件以及XAP的財政支出狀況進行了統計,在上百名專家以及情報局大大力配合下,大衛終于陰沉著臉接受了那個最不愿意相信的結論:

  NX17是一顆以核反應堆為主要能量來源,以激光為主要手段的攻擊衛星,目標涵蓋了普通飛行器、彈道導彈、在軌衛星、航天器等,是一種從近地軌道乃至同步軌道無死角覆蓋去整個地球的超級武器。

  2231號墜機事件也已經近乎被證實,空軍情報室搜集了它失事時少得可憐的公開資料,再結合后來一年里的種種,認為其執行宣稱的“新型發動機測試”可能性極小,嚴格來講都不太符合常理。

  最明顯的一點:試驗使用的GJ21是單發機型,一般來說航空公司測試新發動機,都會選擇雙發機型進行測試,僅裝備一臺新發動機以防止墜機。

  同時根據公開資料,XW9系列是典型的高空高速發動機,已被證實的J20B就裝備了它,把一臺高考高速發動機放在注重亞音速性能的高教機上測試?

  還有當時的部分軌道資料,在2231失事時NX17正好移動到了新遠基地上空,根據技術專家估算正好有幾分鐘的攻擊窗口,如果這也是巧合那么也未必太牽強了些。

  之前通過財政分析發現的150億美元資金黑洞也差不多得到了解釋,研發這樣的激光衛星,就算是500億美元都不夸張,150億美元都是往少說了。

  說得通了,一切都說得通了。

  NX17重量體積不大,可確認的真實攔截案例只有一架靶機,但技術專家百分百肯定它的最終目標一定是彈道導彈。

  2231號失事時速度超過2馬赫,這說明NX17至少有攔截發射過程中的導彈能力,過去的一年里他們肯定進行了其他試驗,只是過于隱蔽沒有發現而已。

  以激光的攔截效率,不管是發射階段的導彈,還是末端下降的彈頭,在光速攻擊下都是只要鎖定就能摧毀,而且雖然困難,卻也不是遙不可及。

  就算NX17不行,華國人偷偷摸摸研究的后續型號肯定更大更強,說不定NX17只是來驗證思路而已,確認正確后再制造真正可怕的大玩意,就像“斯泰基DM”一樣。

  在六角大樓資料庫中記錄的第二次信號,也就是12月那一次,NX17已經通過不斷升軌來到了同步軌道。

  在這個軌道高度上,三顆均勻分布的激光衛星就是覆蓋全球主要區域,能夠攔截四面八方的核導彈。

  再結合一下時間點,當時正是富島核電站的清理時間,說不定它們還借著機會進行了真實的演練,只不過功率很低只是試試實戰效果而已。

  而且這說明NX17依然活躍,華國人至少走對了一部分,更新一代說不定已經制造了出來。

  一切都變得清晰起來:XAP是NX17的承包商(或者之一),他們很可能早就接受了激光衛星項目,也可能事后參與,總之在NX17制造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NX17制造成功后借民企之手偽裝發射,誰會懷疑華國人用私企發射絕密軍事載荷呢?

  本來他們的激光技術就與阿美并駕齊驅(?),又進行了如此大的投入,說不定現在已經超越了阿美!

  NX17到現在為止應該僅有一顆,其他發射任務都是可查且能夠排除的,但這并不意味著華國人的激光衛星項目暫時停滯。

  恰恰相反,假如NX17失敗,它們就應該修改發射新改進型繼續測試,而不是一直到去年都還活躍地使用它。

  NX17至少證明了思路和技術路線是成功的,以至于不需要再制造更多的驗證機,而是專心制造更加強大、真正可以大范圍攔截導彈的“完全體”。

  “完全體”的質量應該在80到100噸左右,一旦發射可就無法像NX17一樣蒙混過關,必然會引起大范圍猜測。

  完全存在這么一種可能:在確認技術路線后,直接開始大規模生產“完全體”兩到三顆,快速發射到同步軌道足以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到時候就能建立起絕對不敗的良好局面。

  在至少5年的時間內,全世界將只有一方擁有強大的激光防御體系,軍事實力將以壓制其他人的方式顯露出巨大優勢:

  作為一個縱深極廣的陸地國家,在撐起了太空防護傘后,它就幾乎不可能被擊敗,可以肆無忌憚地發動核威脅或者…真的開始動用核武器。

  等“完全體”公布的那一天,也就是這個野心勃勃的核敲詐計劃開始的時候,到時候全世界都將被陰霾籠罩,其他人再也不能翻身!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