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零一章 李世民與魏征,君臣相合還是君臣相背

無線電子書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滿大地。

  蘇璟早早的就準備好了一切,而在仁遠伯府的大門口,朱標的車隊已經到了。

  “蘇師。”

  朱標下車,親自來到了蘇璟的面前,靜靜地恭候蘇璟。

  “太子,你倒是來的早,讓你等我了,不好意思。”

  蘇璟向來是個守時的人,本來他想法是自己去太子府。

  沒想到,朱標來的著實有些早。

  “蘇師言重了,此行是蘇師助我,自然是學生等著。”

  朱標立刻道。

  他是特意這么早的,但凡讓蘇璟等他,那就是絕大的過錯了。

  蘇璟有些無奈,朱標對自己著實有些太恭敬了。

  這樣不好。

  但蘇璟又不好說什么,畢竟朱標的恭敬那是發自真心的。

  蘇璟也只能是迅速的出門,上了出行的馬車。

  車隊的人不算很多,但也有幾十人,最主要還是為了朱標的安全。

  像是之前和蘇璟去山東那般,已經是不太可能了。

  隨著車隊漸漸遠去,京城也似乎變的不安分起來了。

  不過這對于車箱內蘇璟和朱標而言,完全不關心分毫。

  能和徒弟一起遠游,多愜意的一件事。

  能和老師一同出行,多高興的一件事。

  無論是蘇璟還是朱標,此刻的心情都非常的好。

  “蘇師,嘗嘗這個。”

  車廂內,朱標拿出一個油紙包,遞到了蘇璟的面前。

  蘇璟接過,緩緩打開,眼前多了幾個黃色球形物體,現在還是熱的。

  “這是…土豆?”

  蘇璟聞了聞,不確定的說道。

  朱標立刻點頭道:“真是什么都瞞不過蘇師,這的確是土豆做的,乃是宮中御廚改進之后制作而成,內有乾坤。”

  “哦。”

  對于吃的,蘇璟向來是興趣很大的。

  他立刻咬了一口,頓時感覺到一股無比的芬芳香味。

  芝麻、棗泥、豆沙…

  各種果肉的芬芳香味頓時散發而出。

  “果然好吃。”

  蘇璟再來一口,直接將整個吃完。

  朱標笑著說道:“蘇師可能猜出這是如何制作的?”

  蘇璟當即笑了,說道:“太子,別的東西我可能不清楚,但吃這方面,我還是很有自信的。”

  “首先,這外層的土豆殼,定然是將土豆削皮蒸熟,然后搗成泥,接著加入面粉制作的。”

  “而這餡料的話,則是由芝麻泥、紅棗泥、紅豆沙、梨肉等多種果肉制作而成的。”

  “具體的制作過程,就是用土豆泥的面粉團,包入果肉餡料,再經過高溫油炸,最后便是這成品了。”

  蘇璟很是自信的將制作方法敘述了出來,土豆對于大明來說是新鮮玩意,但對于蘇璟來說,那可是不知道吃了多少次的美食。

  關于土豆的各種做法,蘇璟可太清楚了。

  御廚的創新,終究只是蘇璟曾經吃過的一種做法而已。

  “蘇師果真厲害,說的竟是一點不差。”

  朱標心悅誠服道。

  蘇璟笑道:“不過是小道而已,太子你也沒吃早飯吧,吃點,咱們路上時間長著呢。”

  “是,蘇師。”

  朱標點頭,同樣吃了起來。

  車隊朝著溫州府的方向南下而去,速度不算多快,畢竟這不是什么緊急的軍情。

  吃完了早飯,自然免不了要閑談一會。

  “太子,最近可有看什么書啊?”

  蘇璟問道。

  朱標身為太子,平常的事務繁多,但蘇璟可不希望朱標因此而忘記讀書。

  “學生近來在看《唐書》。”

  朱標認真回答道。

  《唐書》,歷史書蘇璟一直都是很推崇朱標去看的。

  身為太子,以后要成為皇帝,自然要了解歷史。

  唐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那是有著相當輝煌的歷史的。

  “不錯,那你可有什么感悟?”

  蘇璟又問道。

  朱標想了想,說道:“學生以為,唐朝之興盛在于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及其之后幾任皇帝的英明治理。”

  “政治上來說,唐朝繼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還將科舉制發揚光大,選拔賢能為官。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尤其英明,選賢任能,從諫如流,而李世民與魏征之君臣,更是世之典范!學生希望未來能與蘇師亦是如此。”

  聽到這話,蘇璟立刻道:“太子,你打住啊,你不是李世民,我也不是魏征,這事你還是不要想了。”

  魏征是諫臣,蘇璟并沒有想到要當一個諫臣。

  至于朱標,他可是朱元璋的大兒子,正統的太子,當什么李世民?

  “蘇師,為何?難道蘇師即便等到學生成了天子,依舊不愿意入朝為官嗎?”

  朱標不解的詢問道。

  他是真的想和蘇璟成就一段佳名的,而且他也很有信心。

  蘇璟淡淡道:“太子,李世民和魏征之間的關系,可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朱標愣了一下,疑惑道:“蘇師,您這話是什么意思?君臣相知的典范,世之傳頌,為何蘇師要這么說?”

  朱標是真的不懂,至少他了解到的歷史里,李世民和魏征,乃是君臣相合,互相促進的最佳示例了。

  蘇璟說道:“太子,有些事情,咱們得從整體里看。李世民曾經說過一句什么最經典的話,你應該知道吧。”

  朱標立刻道:“學生知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嗯,不錯,這句話得記牢,是很有道理的,這也是我為什么讓你多看史書的原因。”

  蘇璟點頭,繼續道:“這句話之后李世民還說了一句,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咋一聽,是不是覺得李世民和魏征之間一個據理力爭,直言覲諫,而另一個虛懷納諫,知錯就改,君臣相知,簡直就是最理想的君臣關系。”

  朱標看著蘇璟直點頭,因為蘇璟說的,便是他所想的。

  這么好的君臣關系,怎么到了蘇璟嘴里,好像還有些別的意思了呢?

  蘇璟笑道:“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不著急看后來李世民當了皇帝,就說之前,李世民還未發動玄武門之前,魏征是誰的臣下,或者說,他效命的是誰?”

  “是太子李建成,也就是李世明當皇帝最大的政治對手。更重要的是,當年李世民李建成明爭暗斗的過程中,魏征可是給李建成建議過,要對李世民主動出擊,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你李建成現在是太子,還有一定還手能力。以李世民的功勞,還有他天策上將的能力,一旦他想出手,整個大唐根本無人能及。當然了,李建成并未聽取魏征的建議。”

  “這才有了后來的玄武門之變。就光魏征之前的這些前科,太子覺得這李世民就能心胸寬廣到不在意的程度嗎?”

  朱標認真聽著,此時卻也是沉默了。

  這種事,放到他自己身上,他是做不到一點不在意的。

  不過朱標還是說道:“蘇師,李世民乃是世之明君,或許一開始他心有芥蒂,但此后釋然了呢?”

  一時的芥蒂,對于整個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生涯,那是很短的。

  蘇璟笑了,說道:“太子,你這話倒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呢,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當上皇帝之后,他立馬就把魏征召來,問了魏征一個問題。”

  “你魏征為什么要挑撥我和哥哥之間的關系,讓我們反目成仇,以至于刀兵相見!太子,你若是魏征,你此時該如何回答?是立馬認罪求饒呢?還是繼續堅挺,直接大罵李世民謀朝篡位?”

  朱標一時間愣住,他還真沒想到,這問題該怎么回答。

  蘇璟也不管朱標,只是繼續道:“魏征兩個都沒說,而是對李世民道,太子蚤從征言,不死今日之禍。說白了,魏征覺得自己沒毛病,身為太子的臣下,就該為太子建言獻策,但太子不聽,所以今日死了。”

  “這句話,咋一看呢,好像很硬氣,但其實呢,這話里魏征表明了一個態度,或者說給李世民傳達了一個信息。李世民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個信息,然后立馬就給魏征加官進爵了,太子你可知魏征此話深意?”

  又是一個問題,現在朱標都被搞的有些茫然了。

  這魏征和李世民之間,竟然還有這么多的事情嗎?

  “學生不知,還請蘇師解惑。”

  朱標很是誠實的回答道。

  蘇璟淡淡道:“其實很簡單,魏征說了,李建成不聽自己的話,這才導致了失敗,這是不是說明了,李建成太子集團,其實也一直在密謀對付李世民呢?”

  “要知道,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后,雖然當了皇帝,卻是背負了殺兄囚父的名聲,即便是皇帝,想要洗白那也是相當困難的。”

  “但魏征一句話,直接將太子集團曾經密謀針對李世民的事情坐實,這樣一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便可以被說成是被逼無奈的自保之舉。如此,李世民的名聲和皇位的正統性就得到了保全。”

  “理解了魏征話里深意的李世民,自然也就沒有殺了魏征,畢竟魏征活著,就代表著李世民不是主動對太子李建成動手的,否則又怎么會留下李建成手底下的謀臣呢?”

  蘇璟這一波分析,屬實讓朱標看到了很不一樣的東西。

  其實也不是蘇璟研究的多深,只不過對于李世明玄武門之變的討論,蘇璟上輩子聽過太多。

  不管是不是陰謀論,反正和朱標多說說,總是沒錯的。

  朱標心頭驚駭,他是真沒想到還有這一層關系。

  但若是能代入李世民這剛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的情況來說,蘇璟所言,非常之正確。

  魏征此言,的確是幫李世民解決了一個相當大的問題。

  突然,朱標看向蘇璟道:“蘇師,所以魏征這么回答,其實就是為了保全自身?”

  魏征的回答,肯定不是無的放矢的。

  用這種方式,其實就是為了活命。

  蘇璟點頭道:“不錯,魏征此人,才智非常,能夠在李世民的逼問下做出這般回答,幾乎沒人能做的更好了。”

  “此言中,可不僅僅是幫助李世民確定了玄武門之變的正統性,還說明了太子李建成是個笨蛋,他不配和李世民爭皇位,也算是一種阿諛奉承了。”

  阿諛奉承?

  朱標一怔,沒想到那般鐵骨錚錚的魏征,竟然也會阿諛奉承。

  這已經讓朱標的認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蘇師,那魏征之后為什么又敢屢次直諫呢?他若是阿諛奉承之人,又怎么會如此剛正?”

  朱標還是有些疑惑,畢竟魏征那些直諫之言,都在史書上清楚的記錄著呢。

  蘇璟笑道:“那是魏征很清楚,李世民不會殺他,他這個宰相的作用,可太大了。”

  “蘇師這話是什么意思?學生不是很明白。”

  朱標更迷糊了,蘇璟的話,好像沒說一樣。

  魏征是賢臣名相,他肯定是對大唐有功勞的,但這和不殺又有什么關系?

  若是魏征在大明為官,朱標相信,以自己父皇的性子,怕是再有功都死了八百遍了。

  蘇璟淡淡道:“這就要從魏征的身世說起了,太子可知魏征出身如何?”

  朱標略作回憶道:“學生大概記得,魏征乃是山東士族出身,具體就不是很清楚了。”

  “嗯,你記得還算清楚。”

  蘇璟點點頭:“魏征的確是出身于山東士族,而且魏家還算是山東比較核心的士族家族,只不過當時的山東士族,已經不太行了,隋朝時,關攏士族全面掌權,無論是山東士族還是江南士族都相對式微。”

  “魏家便更是微弱了,以至于堂堂正統士族子弟的魏征,在少年時代連吃飯都成問題,為了活命甚至要去當道士。”

  “這一切都說明,魏征雖然有著士族子弟的出身在,但其實在當時的大唐朝廷里,出身屬于很弱的那種。”

  “比起唐初的五姓七望,那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論,只能算是微末出身。這也正是李世民要魏征活著,并一直擔任宰相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唐的宰相,不能被那些門閥士族大家子弟掌控了!”(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